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_第1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_第2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_第3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_第4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1节质量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1.  D       2.  C       3.  A       4.  B       5.  A    

2、60;  6.  A       7.  C       8.  C       9.  A       10.  B       

3、;11.  A       12.  B       13.  C       14.  B       15.  D       16. 

4、 A       17.  B       18.  C       19.  D       20.  C       21.  B

5、60;      22.  B       23.  C       24.  B       25.  D       26.  B  &

6、#160;    27.  B       28.  D       29.  90;360       30.  100;60       31.  左;杠杆;77.4 

7、;      32.  用手拿砝码;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33.  左;增加砝码或向右挪动游码       34.  47.4g;751.8kWh;-22       35.  0.48;62.4;-3   

8、;    36.  66.8       37.  程度;左;22       38.  程度;右;81.8       39.  38.3;31.4;46;2.4       40. &#

9、160;小于;等于;没有空气;3×108;1.27;近月点       【解析】1.  解:A、将一铁块带到失重的宇宙飞船内,位置改变了,但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故A错误;B、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会改变,密度却变大了,故B错误;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所含物质变少了,质量变小,而物质种类没变,所以其密度不变,故C错误;D、当乒乓球受热膨胀时,球内的气体体积增大,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可知,质量一定时,体积变大

10、,密度变小,故D正确。应选:D。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假如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那么不会发生改变;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熟知质量、密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是解此类题的根底,同时还要准确分析题目中所举的实例到底是引起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是位置、形状、状态、体积、温度等等,再进一步分析这种变化是否会引起质量和密度的改变。2.  解: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地

11、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仍为6kg,故A错误;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密度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故B错误;C、因为月球对其外表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月球对其吸引力为100N,故C正确;D、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地球外表将弹簧拉长需6N的拉力,在月球上也需要6N的拉力,故D错误。应选:C。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3月球对其外表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4弹簧的伸长跟

12、所受的拉力成正比。此题考察了学生对质量、密度、重力、弹力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根底题,学生易于解答。3.  解:A、50m跑测试中,一般女同学所用时间在7s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一般电视机的功率在120W左右,教室中电脑的功率与此差不多,在120W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间隔 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7c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九年级物理教材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A。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

13、,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络严密,多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效劳。4.  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两个苹果的质量在250g左右,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50g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在0.8s左右。故D符合实际。应选:B。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物理

14、单位的认识,找出不符合实际的选项。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展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5.  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符合实际;B、教室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小于此数值,一般在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合肥冬季最低温度在5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

15、选:A。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展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6.  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5km/h=4.5×m/s1.25m/s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三个苹果的质量在50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经历证明,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

16、体才是平安的。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食指宽约1cm,初三物理书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0.01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A。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才能,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才能之一,这种才能的进步,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7.  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

17、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D、热机工作过程中,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尾气带走大量的热,机器本身散热,同时抑制摩擦做功,所以无论如何改进技术,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到达100%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络严密,多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效劳。8.  A、天平每挪动一次程度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说法正确,不符

18、合题意;B、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得用手直接取放砝码,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测量前,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不能通过挪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天平平衡时,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显示的质量之和等于物体质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C。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在使用天平前,应调节天平平衡,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天平每挪动一次程度位置,都要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3应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直接用手接取砝码;4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天平的横梁不平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调节过程

19、中,一种是称量过程中,一定要分清。9.  解:A、把一质量为100g的苹果送上天宫二号,苹果的位置变了,质量不变,故A正确;B、同一块铝,做成铝盆或者做成铝球,尽管形状改变,但是质量不变,故B错误;C、一瓶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但质量不变,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C错误;D、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质量变小、由于物质种类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应选:A。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无关。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对于同种物质,密度一定,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密度与物体的温度和状态有关。此题主要

20、考察学生对质量、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物质不同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密度也会改变。10.  解: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V=1.3kg/m3×9m×8m×3.5m=327.6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

21、50dm3=50L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本物理书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2kg×10N/kg=2N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10-4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B。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才能,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才能之一,这种才能的进步,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1.  解:A、将一铁块压扁了,是形状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其质量不变,故A正确;B、一

22、块冰熔化成水,是状态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B错误;C、宇航员从地球升入太空后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其质量不变,故C错误;D、因为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一瓶水喝掉一半,水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水的密度是不变的,故D错误。应选: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假如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那么不会发生改变。此题考察了质量的概念,属于根本内容,比较简单。只要理解质量的含义即可解答。12.  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袋早餐奶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

23、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50cm,课桌高度约为人身高的一半为75cm,故B符合题意;C、昆明夏天最高气温约为20,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15s,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B。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才能,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才能之一,这种才能的进步,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13.  解:A、普通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

24、,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5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液晶电视机的额定功率约100W,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C。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展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14.  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

25、,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物理课本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0.3kg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只母鸡的质量在1.5kg,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1.5kg×10N/kg=15N故C不符合实际;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B。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展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根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

26、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考虑,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15.  解: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m冰=m水=90g,由=得:冰的体积:V冰=100g。应选:D。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冰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公式V=得到冰的体积。此题考察的是密度变形公式的应用,知道物质的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是联络前后的纽带。16.  解:A、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约G=mg=0.2kg×10N/kg=2N左右。故A符合实际;B、体积是1m3

27、的空气质量在1.29kg左右,所以其密度为1.29kg/m3故B不符合实际;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A。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才能,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才能之一,这种才能的进步,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

28、义。17.  解:A、把矿泉水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翻开瓶盖,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水蒸发,瓶中水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变小,故B符合题意;C、矿泉水冻成冰,由液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随着状态变化而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放在冰箱里,温度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B。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受到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分析各选项中物体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此题考察了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8

29、.  解:A、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故A错误;B、泡沫塑料和铜虽然属于不同的物质,但都是1kg,所以质量一样。故B错误;C、放学后,将物理书从学校背回家,位置变了,物理书的质量保持不变。故C正确;D、石块雕刻成石像的过程中,组成石像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质量减少。故D错误。应选:C。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此题考察的是质量的特点,知道影响因素-物质多少,无关因素-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9.  解:3kg=300

30、0g=3×103mg=3×10-3t。A、一只蚂蚁的质量在10m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3t。故B不符合题意;C、一只羊的质量在3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故D符合题意。应选:D。此题考察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20.

31、60; 解:A、中学生质量大约为50kg,符合实际;故A合理;B、中学生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m/s,符合实际;故B合理;C、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合理;D、感觉比较舒适的室温是25,符合实际,故D合理;应选:C。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此题考察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1.  解: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

32、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所以天平的示数一样;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因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应选:B。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此题是考察在月球和地球上的个物理量的不同,注意弄清个物理量的特点及月球上的特点。22.  解: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体积和密度也会随

33、之改变,但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应选:B。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不随温度,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因为热胀冷缩,物体的体积会增大,密度会随之减小。此题考察了学生对质量特性、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从质量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入手分析是关键。23.  解:把已经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搬到另一地方使用,根据天平的使用规那么,需选择程度桌面,使用前必需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未经重新调,不能使用。应选:C。天平测量前应放到程度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再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是物理学中根本的质量测量工具,要掌握它的使用规那么。24. 

34、 解:中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故书包的总质量不能超过:m=0.15m人=0.15×50kg=7.5kg;与B选项接近;故ACD错误;B正确;应选:B。估计人体的质量,再根据题目中的15%信息,可得出书包的质量。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有大致的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  解:A、三个苹果的质量约1斤=500g,所以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1.5×105m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故B不符合实际;C、水的密度是

35、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在V=0.05m3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程度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程度地面的压强在p=104Pa故D符合实际。应选:D。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展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才能,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才能之一,这种才能的进步,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26.

36、0; 解:一般情况下,教室长为8m、宽为6m、高为4m,那么V=8m×6m×4m=192m3,由=得,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m=V=1.29kg/m3×192m3=247.68kg,很接近200kg,应选:B。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教室长为8m、宽为6m、高为4m,求出教室内空气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空气的质量。此题考察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较准确的估测教室的长、宽、高请教室内空气的体积是此题的关键。27.  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37、,在80cm=0.8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故D不符合实际。应选:B。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此题考察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消费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28.  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有暖气的教室感觉舒适,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签字笔的长度在12cm左右,一般手机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2cm左右。

38、故B不符合实际;C、羽绒服质量非常轻,一件羽绒服的质量不超过1kg。故C不符合实际;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3s左右。故D符合实际。应选:D。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历,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展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络严密,多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效劳。29.  解:1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他在火星上的质量仍然为90kg。2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G=mg=90kg&#

39、215;10N/kg=900N,宇航员所受火星引力:G火=G=×900N=360N;故答案为:90;360。1根据G=mg求出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利用G=mg求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再利用G火=G求出宇航员所受火星的吸引力。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重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根底性题目。30.  解: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G月=G地=×600N=100N;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位置改变、质量不变,物体的质量:m=60kg。故答案为:100;60。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

40、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等于在地球上受到重力的,可求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利用G=mg求物体的质量。此题考察了重力公式的应用以及质量属性的理解,属于根底题目。31.  解:1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摆动,说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他应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2由图所示可知,圆柱体的质量m=50g+20g+4.4g=74.4g;故答案为:左;杠杆;77.4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挪动。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正确调节天平,正确称量物体,正确读出质量

41、是多少;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方向挪动。32.  解:读图可知,图中用手拿砝码是错误的,应该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图中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应该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故答案为:1用手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正确使用天平:1把天平放在程度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使用天平有一些本卷须知:1不要用手拿砝码,要用镊子夹取,还要轻拿轻放,并且砝码的夹取要从大到小依次夹取;2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此题考察的是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属于根本技能的考察,

42、属于根底题。33.  解:调节天平平衡时,假设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端,那么平衡螺母要向右调;假设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端,那么平衡螺母要向左调;那么横梁左边翘起来,正确的做法是向左挪动平衡螺母;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放砝码,因此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出现指针偏左的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增加砝码或向右挪动游码。故答案为:左;增加砝码或向右挪动游码。根据指针向左偏就向右挪动平衡螺母,指针向右偏就向左挪动平衡螺母;在称量中,千万不能挪动平衡螺母,当指针向哪侧偏,说明哪侧的物体质量重,故只能靠增加或减少砝码或挪动游码来调节天平的平衡。此题容易出现错误,同是指针右偏,在不同的过程中

43、需要操作的步骤不同,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需要调节平衡螺母,在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需要增减砝码或挪动游码。称量前调节天平的平衡可以根据口诀:“左偏右移,右偏左移来完成。34.  解: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20g+20g+5g+2.4g=47.4g。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为751.8kWh。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一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22;故答案为:47.4g;751.8kWh;-22。1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要清楚电能表的读数方法:月末的减去

44、月初的示数;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kWh;3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首先要明确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相平,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此题考察了刻度尺、温度计和电能表的读数,对这些根本的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读数要掌握,是中考的重要内容。35.  解:如下图,电流表是选择的小量程,分度值是0.02A,故此时的示数是0.48A;此时天平的标尺最小格是0.2g,故此时天平的示数是:50g+10g+2.4g=62.4g;此时温度越往下越大,所以是零下,故此时的温度是-3;故答案为:0.48; 62.4;-3。使用电流表、天平、温度计等仪器测量时,先要弄清楚仪器的量程和分

45、度值,而后读出示数。此题考察了物理中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一道综合题。36.  解: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m=50g+10g+5g+1.8g=66.8g;故答案为:66.8。天平在读数时要注意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此题考察了测量的根本技能,包括天平的读数,常见题目。37.  解:1先把天平放在程度工作台上;如图,指针向右偏转的格数大于向左偏转的格数,说明横梁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挪动,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调,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2图乙中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2g,那么此时烧杯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5g+3.2g=28.2g,倒出的盐水质量:m=50.2g-28.2g=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