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6节神奇的眼睛同步训练含答案【答案】1. A 2. C 3. B 4. C 5. C
2、 6. B 7. C 8. C 9. C 10. D
3、160;11. A 12. C 13. A 14. D 15. C 16.
4、60; B 17. B 18. D 19. BC 20. ACD 21.
5、0;近视;凹 22. 近视;薄 23. 正;凹 24. 凸透镜;会聚 25. 前方;凹 26.
6、0; 近视眼;乙;凹;发散 27. 靠近;C;A 28. 光屏;凹透 29. 发散;凹 30. 远;乙;凹
7、0; 31. 甲;凹透镜 32. 凸;后; 33. 前;凹 34. 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 35. 乙;凹
8、0; 36. 11.0;远视眼 37. 小;前;凹 38. 漫;近 39. 1等大倒立的实像 102照相机 发散 前端3右 变大
9、0; 40. 乙;f丙f甲f;凸 41. 解:看近处物体时,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远视眼,戴凸透镜矫正。如下图: 42. 近视 【解析】1. 解:由图可知,物体经眼镜成像在了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
10、,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故A正确,BCD错误。 应选:A。据图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还是前方,而后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展判断即可。此题考察学生对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明确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是关键。2. 解:A、远视眼成因:晶状体的折光才能太弱,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故A正确; B、池底的光线从池底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
11、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B正确。 C、眼睛近视了,这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才能太强或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长,而不是晶状体的折光才能太弱或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短。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正确。 应选:C。1根据远视眼成因及其矫正分析。 2池水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 3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会聚才能增强引起的。 4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此题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要求判断正确的说法,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展考虑。3. 解: A、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光在同种
12、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才能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需用凹透镜矫正。故B正确; C、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依次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因此图丙中,“彩虹的上端是红光,故C错误; 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应选:B。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3太阳
13、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4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题考察对简单光现象的分析,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光的色散、近视眼的矫正等,注重根底知识的考察。4. 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才能太弱造成的,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才能太强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
14、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综上所述,只有选项C说法是正确的。应选:C。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展矫正。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才能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 解:AB、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才能太弱
15、,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AB错误。 CD、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才能太强,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正确,D错误。 应选:C。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展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
16、才能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 解: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选:B。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题主要考察对眼睛成像特点的记忆。7. 解: A、光被物体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故B正确;
17、 C、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时,平面镜中的像不会改变,故C错误; 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眼,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正确。 应选C。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 3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4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两种,光污染主要是由镜面反射引起的。此题考察的是我们生活中光现象原理的判断,列举的事例或现象比较全面,这是我们光现象中的重点,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8. 解:在以上四个图中,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图表示了近
18、视眼的成像情况; 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应选C1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才能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展矫正 2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才能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远视眼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 解:人眼是一部照相机,物体在人眼的视网
19、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选C。要解答此题需掌握: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眼睛及其物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10. 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A错误; 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才能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故B错误; 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 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可以扩大视野范围,故D正确。 应选
20、D。1小孔成像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3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 4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 根据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来判断此题。此题考察对简单光现象的理解,要求掌握的知识有小孔成像、两种反射、色散、近视远视的矫正。11. 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才能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延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
21、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应选:A。由图可知,光线经晶体体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方,说明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形成的是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12. 解:要想正确矫正近视眼,就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选项中A、B像都没有成在视网膜上,故可排除A、B;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展矫正,C选项中是凹透镜,符合题意,而D选项中是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应选C解答此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此题通过实验考察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理解和掌握情
22、况,会比照分析解答13. 解: 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即远视眼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由图可知,一束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说明该同学患的是远视眼; 为使近处物体的像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早会聚一些,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应选A。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的掌握。是一道根底题。14.
23、160; 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3×105km/s,故A错误; 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故C错误; D、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故D正确; 应选D1真空中光速c=3×108m/s;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一样的间隔 ; 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4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察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直线传播、矫
24、正近视眼内容较多,要在平时注意熟记和运用15. 解:由图可知,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才能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展矫正。 应选C。解答此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6. 解: A、在漫反射现象中,虽然反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镜间的间隔 无关,故B正确; C、人佩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佩戴
25、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特点,而矫正远视眼利用的是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二者都是凸透镜,但其作用不同,故D错误。 应选B。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只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3远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 4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此题综合考察了漫反射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远视眼的矫正、显微镜的原理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7. 解:A、由图可知,近处蜡烛能在视网膜上成明晰的像,将蜡烛移到远处,视网膜位置出现模糊的光斑,这说
26、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属于近视眼,故A错误; B、蜡烛移至远处时,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可知,视网膜向左挪动可成明晰的像,即成像在 Y 区域某位置,故B正确; CD、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的镜片进展矫正。即将凹透镜向 X 区域移至适当位置,故CD错误。 应选B。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一样的视网膜上生成明晰的倒立实像。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当他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前,
27、需要用凹透镜的镜片进展矫正。此题考察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络亲密,可以表达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18. 解: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适宜的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而不是凸透镜,故A错误; B、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人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黑板反光,同学们看不清字的原因是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使进入人眼的光太强,从而看不清粉笔字,故D正确 应选D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的前前方向太长,导致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2日食和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
28、形成的;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太光滑,光照到上面发生了镜面反射,镜面反射的强光遮盖了粉笔字漫反射的弱光,因此看不清粉笔字此题考察了光学的多个知识点,包括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镜面反射等,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19. 解: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才能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故视眼的成因是图,用图方式进展矫正,故A错误,B正确。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才能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故远视眼的成因是图,用图方式进展矫正,故C正确,D错误。 应选
29、BC。近视眼只能将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纠正方法进展分析。20. 解: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c中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纠正,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图d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应选:ACD。1光发生反射时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
30、的反射定律。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 4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的折射。此题主要考察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色散以及远视眼的纠正,考察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纯熟掌握。21. 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这是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故答案为:近视;凹。此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
31、镜。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也是中招的热点。22. 解:由图可知,远处物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这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曲度变大,会聚才能增强,假设通过手术的方法解决问题,那么应该使眼球的角膜变薄。 故答案为:近视;薄。解答此题需掌握: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会聚才能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根底类题目。23.
32、0; 解:1视力表的前方有平面镜,视力表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李华看到的视力表的像,看到是正立、等大的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才能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光线会聚推延,从而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正;凹。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平面镜垂直、是正立的虚像。李华看到镜中的视力表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对光线的会聚才能增强,使像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带凹透镜,把光线发散一些,使像错后会聚在视网膜上。检测视力的房间比较小,利用平面镜成像来增大观察间隔 。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近视眼的成
33、因与矫正方法,可顺利做出解答。24. 解:老花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才能过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因此老花镜是凸透镜。 故答案为:凸透镜;会聚。“老花眼的镜片属于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掌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并知道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透镜。25. 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才能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前方;凹。1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
34、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此题考察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络亲密,可以表达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6. 解:图甲中,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远视眼成因,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图乙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近视眼;乙;凹;发散。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远
35、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展矫正。明确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的成像特点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措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7. 解:1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光屏上出现明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延会聚。当取下近视眼镜时,像会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明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要靠近凸透镜。 2在以上四个图中,C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C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
36、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A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B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B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也是老花眼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即D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答案为:靠近;C;A。正常人眼的晶状体的焦距调节功能很强,所以物体的像总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的凸度过大,其焦距变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应戴凹透镜进展矫正。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
37、线推延会聚。当取下凹透镜时,像会靠近透镜。主要考察透镜成像规律以及近视眼的矫正方法,需要对近视镜的类型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8. 解: 如图是人的眼球构造图,与凸透镜成像实验比照,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由图知,经过调节晶状体后,远处的景物仍然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前即近视眼,就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答案为:光屏;凹透。与凸透镜成像比照,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折光才
38、能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此题考察了眼睛的构造、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络亲密,可以表达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29. 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发散;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远视眼需用凸透镜来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近视眼需用凹透镜来矫正。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39、方法。30. 解: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才能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故左图所示,此眼睛属于近视眼;这种眼睛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延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答案为:远;乙;凹。此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31. 解: 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
40、球在前前方向上太长,折光才能太强,因此来自远处某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故甲是近视眼的成因; 由甲图可知,假设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那么需让原来的光线变得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戴一副由凹透镜做的眼镜进展矫正。 故答案为:甲;凹透镜。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才能增强。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来矫正。掌握近视眼的成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才能增强。32. 解:1由人眼的成像原理图可知,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
41、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下图,入射光线比较发散,假设晶状体的焦距不变,那么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2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故答案为:凸;后;。1人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从远处来几乎是平行的,看近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是从一点发散出来的。所以当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当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才能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否那么,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2人的眼睛像像一架照相机,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此题
42、要求学生纯熟掌握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纯熟掌握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难易程度适中。33. 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我们可用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光线会聚才能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前;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此题考察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此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络亲密,可以表达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34. 解:眼球好似一架照相机,人眼的晶状体和
43、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故答案为:凸透镜;倒立、缩小的实像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理解人的眼球的根本构造和视物原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根底知识的考察35. 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故答案为:乙;凹。此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
44、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也是中招的热点。36. 解:1由图知,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41.0cm-30.0cm=11.0cm; 2远视眼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会聚透镜进展矫正,即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故答案为:11.0;远视眼。1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根据焦距的概念
45、,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间隔 ;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进展矫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或眼球太短,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凸透镜进展矫正。此题主要考察凸透镜焦距的测量,以及远视眼的矫正,是根底题。37. 解:1由图可知,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小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才能变强引起的,所以来自远处某点的光进入眼睛后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要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小;前;凹1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间隔 有关系;与物体高度有关系 2通过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或前方,可以确定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根据眼睛的矫正方法,可以确定戴什么眼镜此题考察影响眼睛视角的因素,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属光学根底知识的考察38. 解:黑板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黑板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 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才能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前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泉州文旅集团招聘6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邵阳邵东市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汉江师范学院《电力系统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跨国企业战略管理(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中医药大学《产品系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牵引电机与拖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业财融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现代企业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摄影测量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模)遵义市202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三模)豫西北教研联盟 (平许洛济)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