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练习 新新人教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练习 新新人教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练习 新新人教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练习 新新人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鱼米之乡”的美称,是由于盛产(C)A.海洋水产和小麦B.大米和面粉C.稻米和淡水鱼 D.鱼和热带水果2.如图中,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位于(B)A.箭尾位置B.箭头位置C.箭身位置D.箭弦位置3.(2016广元)长江三角洲有(A)A.我国最大的城市群B.典型温带海洋性气候C.全国最大的盆地D.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4.以下传统文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的是(B)陶瓷文化游牧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A.B.C.D.5.(2016成都)目前,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C)A.黄河三

2、角洲B.云贵高原C.长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字母与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D)A.a黄海B.b洞庭湖C.c武汉D.e杭州7.关于图中d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它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B.它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C.它对全国有辐射带动作用D.此城市所在的区域有“鱼米之乡”之称读“我国某沿海工业基地图”,回答810题:8.该工业基地是(C)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9.该工业基地从我国干湿状况来看,属于(A)A.湿润区 B.半湿润区C.半干旱区 D.干旱区10.甲铁路线是(B)A

3、.京九线 B.京沪线 C.沪杭线 D.浙赣线11.可以泛舟河湖,漫步园林、古镇,欣赏杏花烟雨的地方是(A)A.长江三角洲B.京津唐地区C.准噶尔盆地D.三江源地区二、综合题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市、省南部和省北部地区。 (2)此区域位于我国三大平原中的平原,平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3)此区域位于带(温度带)、湿润区,耕地类型为 (填“水田”或“旱地”),农作物熟制为。 (4)此区域交通便利,请写出一条经过上海的铁路线名称: 。 (5)此区域濒临海和海,长江入海口宽阔,便于江海联运。长江因通航里程长、运量大,有“”

4、的美誉。 答案:(1)上海江苏浙江(2)长江中下游(3)亚热水田一年两熟至三熟(4)京沪线(5)黄东黄金水道13.(2016聊城)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杭州湾跨海大桥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地势、气候、水系三方面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四大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农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3)以上海为铁路枢纽的铁路干线分别是线和线。 (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除铁路外还有 。(写出两种即可)  答案:(1)地势低平;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系发达。(2)商品粮(3)京沪沪杭(4)高速

5、公路、航空、海运等(写出两种即可)1.(教材拓展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C)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投入不足土壤条件较差A.B.C.D.2.(2016南充)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下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B)A.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稠密,自古以来水运发达B.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C.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D.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其新建的迪士尼乐园于2016年6月16日正式

6、开园3.(2016葫芦岛)上海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A)A.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港口众多B.毗邻港澳C.矿产资源丰富D.扼长江出海口,濒临南海4.(创新探究题)下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为我国直辖市的是(填图中字母);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 (2)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符合发展农业要“”的原则。城郊地区积极发展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下列食材中(莲藕、椰子、竹笋),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是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

7、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一处水乡景点。答案:(1)A京沪线(2)因地制宜市场莲藕(3)苏州古典园林或杭州西湖;周庄或同里或乌镇或西塘等。西湖历史源流根据史书记载: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当时环抱着这个小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在两个岬角淤积起来,逐渐变成沙洲。此后日积月累,沙洲不断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扩展,终于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关于“西湖”这个名称,最早开始于唐朝。在唐朝以前,西湖有武林水、明圣湖、金牛湖、龙川、钱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