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师讲稿内容081120_第1页
何老师讲稿内容081120_第2页
何老师讲稿内容081120_第3页
何老师讲稿内容081120_第4页
何老师讲稿内容0811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国 农 业 大 学我国家禽疾病流行趋势和防治对策何诚 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008-2009年蛋鸡存栏和蛋价格预测1北方地区蛋鸡饲养持续增加,导致全国存栏居高不下,2008年上半年蛋价格下滑,导致蛋鸡淘汰数量增加。下半年鸡蛋价格缓慢升高,10月-12月价格达到最高。2009年玉米价格适中,豆饼价格下降,导致饲料成本下降,蛋鸡养殖利润逐渐增加,高峰期产蛋率超过85%,蛋鸡有24元/只利润;高峰期低于70%,成本与销售价格接近,出现零利润,严重打击大规模饲养的蛋鸡场。3提高养殖技术成为养殖效益的新途径。全国蛋鸡饲养存在危机1好消息:受到全国经济过热影响,2007物价上涨拉动了鸡蛋价格升

2、高,2007、2008年全年蛋鸡饲养经济效益高于2006年。奥运政治形势影响,北京周边重大动物疫病报道减少,拉动养殖业效益增加。禽流感流行导致养殖行业更加依靠科技增加养殖效益,养殖效益在2008年6月后出现新的拐点,2008年下半年效益增加,所以2009年春节过后增加蛋鸡的育雏,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2坏消息: 禽流感、新城疫导致1/3鸡死亡;2007年底蛋价下降首先淘汰小种鸡场和小养殖户。产蛋高峰期产蛋下降,持续不升会淘汰养鸡1/3大户和 2/3小户,蛋鸡存栏2008年4-5月期间总量下降。禽流感局部爆发、新城疫散发会淘汰小规模的养殖户。饲料成本高、兽药和疫苗成本高,养殖技术倒退严重影响经济效

3、益。中 国 农 业 大 学第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措施流行原因1 忽视了对育成鸡的免疫工作,导致育成鸡发病。育成鸡和产蛋鸡饲养在同一个鸡舍、或临近的鸡舍内,产蛋鸡排毒,感染育成鸡。2目前的禽流感疫苗毒株,免疫后产生抗体水平低,三次免疫保护抗体仅仅持续100-120天左右。免疫的鸡只仍有30%不能保护,造成了带毒感染鸡群。3 禽流感抗体的检测不定期,家禽禽流感流行和保护无法了解,导致禽流感的隐患。4人携带流感病毒传播,主要以收淘汰鸡、病死鸡者到养殖户的鸡舍参观和拜访,通过人衣服传播病毒。诊断要点1 爆发型临床死亡特点:鸡冠变黑发绀,头部肿胀,耳垂、脸部肿胀。拉蛋清样粪便。死亡出现跳跃型死亡,靠

4、近的鸡不死亡,不靠近的鸡反而死亡多。2 爆发型解剖特点:心外膜、心肌和腹部脂肪出血。产蛋鸡的输卵管、子宫腔内出现白色胶胨样物(高致病力流感的特征)。泄殖腔积大量白色尿酸盐(出血不明显),肾脏花斑样肿胀。3 散发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特点:免疫鸡群出现死亡,死亡和淘汰率升高,每天死亡为5-6只/1000只鸡。临床见鸡冠发白。剖检见典型的卵子萎缩,卵黄性腹膜炎。散发型特点1主要发生在30-80日龄,临床出现呼吸道炎症,喘式呼吸。2死亡鸡趴卧,4-5天死亡。很少出现点头、转脖现象。注射免疫ND后,全群死亡。3 剖检胰腺出现小点样坏死,肠道淋巴结急性坏死。4 肝脏出血。预防措施1 不要使用高免蛋黄进行接种,

5、加速流感的传播速度。2 没有发病的鸡紧急进行免疫注射,注射部位选择鸡、鸭的颈部皮下。3 免疫建议免疫接种4次疫苗最好,一般首免选择7-10日龄,30日龄进行二免,70-80日龄三免,HI抗体大于或等于4即可保护,第4次选择在100-120日龄前后。治疗措施 使用中农普救康作为特殊治疗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量: (1)严重鸡:1000只蛋鸡(70-100天)、1000只肉鸡(25-30天)上午、下午分别中 国 农 业 大 学各使用200克,连续5-7天。(2)特别严重肉鸡、蛋鸡、鸭子:中农普救康100克+500毫升自来水+100克葡萄糖-溶解后,每只肉鸡、蛋鸡0.5毫升/只;肉种鸡、鸭子剂量加, 1

6、.0毫升/只,连续使用3天。(3)感染鸡群:饮水。每1000只肉鸡/蛋鸡/鸽子,每天使用300克,上午和晚上各用150克。连续使用5-7天。 雏鸡阶段高死亡-强毒新城疫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1发病时间:2002年11月-2003年5月,鹤壁、濮阳、荧阳、北京;2004年10月辽宁省丹东市。2流行特点:产蛋鸡免疫系3倍注射后出现7-10只/1000死亡21-30日龄,死亡率20-40% 青年鸡51-70日龄死亡10-20%,后期出现神经症状。21-35日龄,死亡率超过50%。51-70日龄约10%,71日龄到开产前约为5%。后期出现神经症状。3肉鸡:发病最早在9日龄出现,15日龄-25日龄出现死亡高

7、峰,发病很急,类似中毒死亡。发病7天后出现神经症状。成活率不超过50%,出栏体重不超过2公斤。蛋鸡:临床主要以高死亡、腹泻为特征。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紧急注射克隆30、四系疫苗无效,注射系疫苗,有部分缓解4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十 二指肠段,肠道淋巴集结出现樱桃样出血肿胀,腺胃与肌胃交界的上方出现局灶性出血预防1 5日龄用加强型新城灭活疫苗(强毒株+标准新城株)免疫,45-50日龄第二次免疫。2 使用维生素K3饮水,每1000公斤加20克;饲料中添加阿司匹林解热,100克/吨,其他效果不好。治疗 治疗效果不理想。发病时可用含新城强毒的油佐剂疫苗紧急注射免疫,注射后7天能控制死亡。 中 国 农 业

8、大 学鸡新城疫-散发型发病特点与诊断要点头部伸向垫料,喉头和气管小点样出血、十二指肠肠道淋巴集结肿胀、出血;鸡瘟抗体测定发现高低不一。发病原因 常见于30日龄、60日龄、90日龄(号称鸡瘟鬼门关)。1.21日龄、30日龄饮水代替滴鼻点眼;每次确定免疫前对鸡瘟抗体水平不了解,盲目免疫;2.使用大剂量的一系中强毒疫苗后,如给60日龄蛋鸡注射5-6倍量的疫苗,疫苗毒力返强而发病;大剂量的四系、克隆-30疫苗使用导致免疫抑制。3.不用疫苗而采取注射高免蛋黄预防法氏囊,抑制了新城疫弱毒抗体的产生,造成鸡瘟抗体高低不一致。预防措施1免疫预防:蛋鸡和肉鸡有显著不同。蛋鸡可以采取紧急接种方法,免疫剂量为新城疫

9、四系苗3倍量注射或1.5-2倍量气雾免疫,三天后降低死亡。对于肉鸡特别慎重,如果鸡瘟发病小于20%,或者无临床症状,抗体水平较低,可采用紧急接种,免疫方法上常选择气雾或饮水免疫,使用剂量同上。2首次免疫一般选用克隆30+传支120+肾传H94,新城疫苗尽量使用水苗,少用冻干苗。14天使用新城疫油佐剂疫苗。3、不同免疫方法的效果比较:免疫效果为滴鼻点眼=气雾滴鼻饮水免疫。首次免疫最好滴鼻点眼,而不是只滴鼻。冬春季节减少新城疫苗气雾免疫的使用。4、产蛋鸡间:每月先测定抗体,用新城疫+传支二联疫苗3倍饮水。5、鸡群免疫时间恰在大群疾病流行时,确诊后再做决策。原则为坚决免疫好新城疫,控制继发病,做到投

10、药和免疫两不误。1)新城疫苗首次免疫时,鸡群有少量的呼吸道疾病。2)28日龄法氏囊免疫时发现新城疫抗体低,同时继发大肠杆菌病。治疗措施 1紧急免疫接种-出现20%发病,四系3倍接种(蛋鸡)。2注射高免蛋黄,注射0.5-0.8毫升/只,5天可以控制死亡(蛋鸡).3如果出现死亡少,可采用保守疗法:饮水中加病毒灵和水盐电解质平衡药物(如禽肾康),减少惊动鸡群。如果肉鸡散发性鸡瘟发病大于30%,采用药物治疗而不采取免疫。中 国 农 业 大 学二、造成产蛋鸡淘汰的五大疾病1产蛋高峰期产蛋严重下降并淘汰2禽流感H9亚型引起的顽固性呼吸道疾病3蛋鸡产蛋无高峰4产蛋鸡腹泻、瘫痪综合症引起的产蛋下降5绦虫感染引

11、起的产蛋下降问题一 产蛋高峰期顽固性的产蛋和恢复缓慢 发病症状发病时间:2002年11月现在发病原因1、 禽流感H5N1毒力发生变异,失常使用的H5N2油佐剂疫苗、新型的新城疫苗-禽流感H5N1二联疫苗无法控制禽流感病毒在输卵管、肺脏的破坏。2、 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混乱,政府提倡使用H5疫苗的免疫,忽视了H9疫苗的免疫。3、 国产疫苗难以保护产蛋性能。3、目前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剂量无法抵抗病毒的危害,导致免疫鸡还出现病毒排放,感染抗体低下的鸡群。临床症状和典型病变冬季顽固性呼吸道病,使用抗菌素、抗病毒类药物无效果、死亡率低。产蛋率从90降到40、50。夏季产蛋高峰期产蛋率从95%下降到20-30

12、%, 严重下降到15%-10%左右。恢复缓慢,很难达到90。 预防措施加强禽流感的免疫次数和检测免疫效果;免疫H5的同时,必须注意对H9亚型流感的免疫。第一次:禽流感H5亚型7-10日龄注射0.3-0.5毫升;第二次:35-40日龄注射0.5-0.8毫升,禽流感H5,主要保护育成鸡免受流感强毒的侵害。第三次:70-80日龄禽流感H5,注射0.5-0.8毫升免疫。第四次:100-120日龄禽流感H5的0.7_0.8毫升H9,注射毫升。产蛋期间:每三月免疫一次H5 。注射1.0毫升。治疗措施1 发现问题首先排除是否为绦虫感染、组织滴虫感染,检查粪便的颜色。2 及时使用H5疫苗进行免疫接种。选择在发

13、病时饮水添加中农普救康,每1000只使用100克。饲料中添加金霉素,每1000公斤中加300克或2000克(15%含量)。问题 2 禽流感过后如何恢复产蛋水平?争论的关键点:是否需要大群淘汰?修复卵泡后,是否具有饲养价值?淘汰观点:1卵泡已经萎缩,已经失去产蛋价值!修复观点:1鸡群在产蛋随时有可能发生禽流感,淘汰鸡群=淘汰养殖户=从养殖行业淘汰出局2产蛋鸡具有自身修复功能,药物和饲料辅助促进产蛋性能恢复!卵泡修复的条件:鸡冠未萎缩、倒冠修复输卵管方法和措施1清除输卵管、子宫腔中病毒残留:抗病毒药物!2提高生殖激素分泌水平:增加氯化胆碱(1公斤/吨)、维生素B2、B12(60克/吨)。3增加子宫

14、收缩力量和蛋壳厚度:添加维生素D3(40克/吨)。问题三 产蛋鸡绦虫引起的顽固性腹泻和产蛋下降临床诊断要点1 产蛋鸡产蛋率下降,从90%以上下降到80-70%左右。2 吃料逐渐下降,体重减轻。开始拉白色粪便,之后出现淡红色带黏液的稀便,发现表面附有乳白色不透明的成熟节片。3肠黏膜肥厚,肠腔内有大量红色、黄绿色粪便,肠管内出现弥漫性出血。发病原因1.连续高温和潮湿,造成绦虫感染严重。此外连续使用陈旧鸡舍和场地往往是引起绦虫流行的重要因素。2.传统使用的左旋米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预防绦虫的效果不理想,耽误了驱虫的时机。3饲料中的蚂蚁充当了中间宿主,引起绦虫病的流行。中 国 农 业 大 学 预防措

15、施1鸡舍内外应定期杀灭昆虫。使用农药对硫磷、溴氰菊酯喷洒地面, 杀死蚂蚁。2饲料中可以添加以下药物用于治疗绦虫:丙硫苯咪唑,又名阿苯咪唑,除对蛔虫和异刺线虫有效外,对鸡的绦虫也有效,每1000只育成每天使用10克,连续4-5天,可混在饲料中喂给。驱虫灵(含5%的吡喹酮),对鸡的各种线虫的成虫和幼虫都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对绦虫也有疗效,每1000只育成每天使用5-10克,混料喂给。氯硝柳氨,驱绦虫药,对鸡的各种绦虫均有较高的驱虫效果。每1000只育成每天50-60克,或混料喂给。治疗措施驱虫灵(含5%的吡喹酮)对鸡绦虫有显著疗效,每1000只产蛋鸡,每天使用20-25克,连续使用4-5天,可以有效

16、驱除绦虫。槟榔:对鸡的各种绦虫有良好的驱虫效果,按1-2克/公斤体重。问题四 产蛋鸡无高峰期-饲料原因发病特点1常见于规模超过5000只饲养场,产蛋高峰期产蛋维持在60-77%左右.2不产蛋鸡吃料和精神很好,死亡淘汰率低。鸡冠发红, 粪便正常.3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菌素治疗效果差.。4剖检:鸡胸肌肉发白;卵子数量减少,或发育不良,没有正常大小的四个卵泡;输卵管和子宫腔基本没有发育。流行原因1.饲料长期使用含有棉籽饼和菜籽饼.用带壳的土榨棉籽饼配料。这种棉饼的游离酚含量高达0. 2%0. 4%,不能用于喂鸡。贪图便宜的买来喂鸡,饲喂后造成中毒。2棉籽饼在贮存时发热变质,其游离酚的含量增高,增加中毒

17、的危险。3浓缩料缺乏维生素E和维生素B12,维生素 B2和B1.缺乏维生素及铁和钙,促进了中毒.预防措施l.产蛋高峰来临前使用质量好的预混料,减少使用浓缩料.2.高峰期蛋鸡尽量减少棉籽饼的使用.治疗措施1.高峰期的蛋鸡添加1%的氯化胆碱,增加l50克/吨维生素E.2.产蛋不升高的蛋鸡,紧急添加维生素E和含硒生长素,维生素B12.问题五 产蛋鸡无高峰期-衣原体感染临床发病特点1发病时间:1992年出现,1999-2003年增多,发病地区:全国流行,包括北京、河南、山东、云南、四川。2发病症状:产蛋鸡在开产期腹腔积水,高峰期产蛋为70-80%,蛋壳褪色达50%;种鸡受精率下降。产蛋鸡腹部肿胀,压迫

18、后有积水感觉。3病变主要集中在子宫和输卵管。早期表现为子宫腔出现轻度水肿,中期液体增多,后期渗出液体增多,蛋黄漂浮如同水煮样。发病原因1种鸡带毒垂直传播给小鸡;2.卵黄抗体注射,造成小鸡接种衣原体。预防措施1不要从污染场家进鸡,1日龄测定母源抗体,抗体阳性不能进鸡。2已经出现腹腔积水的蛋鸡淘汰处理,连续7天不产蛋的鸡,也要坚决淘汰。3疫苗免疫:蛋鸡:目前使用基因工程疫苗,分别在30日龄、60-70日龄注射,每只0.3-0.5毫升可基本控制。治疗措施1发现本病后,坚决淘汰输卵管水肿鸡、连续6天不产蛋的鸡。与种鸡场协商解决赔偿问题。2剩余的蛋鸡群分别使用强力霉素、金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可以使产蛋率上升到90%以上。三阶段用药控制法分段法用药名称剂量 / 每1000只蛋鸡140-150天四环素10-15克,连续3-5天。180-200金霉素20-25克/天,连续使用3-5天。230-250天强力霉素10-15克/1000只,连续使用4-5天。中 国 农 业 大 学问题六 蛋鸡腹泻、瘫痪综合症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