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交通系统视频监控技术标准_第1页
某市交通系统视频监控技术标准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交通系统视频监控技术标准目次前 言.III社会公共交通应急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13.1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social public security video in formation system .13.2安全技术防范(简称技防)techn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 13.3视频探测video detect ing.23.4图像质量picture quality .23.5前端设备term inal device. 23.6数字图像编码设备digital video coding

2、 device . 23.7数字图像录像设备digital video recording device.23.8视频控制主机video con troller/switcher.23.9环境照度environmen tal illu min ati on.23.10协议protocol.23.11目标占屏比the proport ion of objects to the scree n.3II3.12视频传输video tran smitt ing .34.系统架构.34.1.系统结构说明.34.2.系统逻辑架构图 .34.3.系统物理拓扑图 .55.系统功能.75.1.业务功能需求.75

3、.2.前端设备技术要求 .135.3.传输要求.155.4.图像显示要求.155.5.视频图像的存储 .165.6.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16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176.1.系统的设计.176.2.系统建设.186.3.系统检测.186.4.系统验收.216.5.系统维护.213城市交通应急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是以预防、打击违法犯罪为目的,在重要路口、港口, 码头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 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信息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

4、监控系统。为规范城市交通应急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参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并结合城市的实际制订。本标准中5.3.1、5.4.2、5.5.2、5.5.3、5.5.4、5.6.2 a)、c)、e)、j)以及第6.1条全部均为强 制性条款,其它条款为推荐性条款。本标准由城市交委提出。本标准由城市交委信息中心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城市交委安监处、城市交委科技处,城市交委信息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1城市交通应急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为城市交通应急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建设的术语、

5、定义、结构、技术要求、 系统设 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交通应急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的工程设计、 施工及检测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使用本规范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 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GB/T 2887-2000 GB9969.1-1998 GB50198-1994 GB50348-2004GA/T 75-1994 GA308-2001GA/T

6、 367-2001 CECS182:2005渝府令第196号公安部科技局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智能建筑工程检测规程 城市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手册3.术语和定义3.1社会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social public security video information system利用图像采集、 传输、控制、显示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的对固定区域进行监视、 跟踪和信息处理 的社会公共安全管

7、理信息系统。3.2安全技术防范(简称技防) techn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以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实施技术防范工程为手段,结合各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预防、制止违法 犯罪和重大治安事2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3.3视频探测video detecting采用光电成像技术 (从近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 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行为 或活动。3.4图像质量picture quality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3.5前端设备terminal device安装于探测现场的相关器材,通常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

8、、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3.6数字图像编码设备digital video coding device指具有视频图像的数字采集、编码、网络传输等特定功能的器材。3.7数字图像录像设备digital video recording device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写)、播 放(读),并含有系统控制功能的视频设备或视频网络传输与监控的设备。3.8视频控制主机video controller/switcher指以数字或模拟方式完成图像切换、 云台和镜头控制、 多级组网通讯等操作控制任务的视频系统核 心设备3.9环境照度environment

9、al illumination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3.10协议protocol系统中各种设备或功能模块之间进行通信时应共同遵守的通信规则和约定,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3.11目标占屏比the proportion of objects to the screen在监视区域内的预案目标点上,摄像机以最佳焦距值所摄取的目标(被规定监视的人物、人群、 大型或小型车辆等特定目标体) 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上时, 监视目标与监视器显示屏幕在垂直或水平方 向上的比值。本标准规定:在比值中,监视器显示屏幕的垂直高度或水平长度均为1,且为比值的分母;监视3目标在监视器显

10、示屏幕上的高度(通常为人体)或水平长度(通常为车辆)为分子。3.12视频传输video transmitting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 另一处的过程。4.系统架构4.1.系统结构说明按照“统一领导、集中指挥、归口负责、分级管理、信息共享、分工协作、反应及时”的应急管 理原则和城市交通应急规划要求,交通安全应急视频监控系统分为三级平台建设。第一级平台: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 第二级平台:委属各行业主管单位和大型交通运输集团,包括市公路局、市运管局、市港航局、 市交执总队、交运集团、公交集团、高发司、站场集团、港务集团等。第三级平台:各危

11、险化学品码头、客运码头、滚装码头、集装箱码头、二级以上的汽车客运站、 城市公交枢纽站、公路特大桥梁、隧道等重要交通设施的监控室。平台之间要求能互联互控,并能与公安机关联网调用图像。4.2.系统逻辑架构图各个重要交通设施监控室为系统的第三级监控平台, 是基础图像的汇聚平台。 第三级监控平台 除了管理、 维护自己辖区内的图像资源和设备外, 还需要负责向二级平台提供图像资源, 并根据平安城 市建设要求向所辖地平安城市监控平台提供图像资源。第二级监控平台为委属各行业主管单位和大型交通运输集团管理,负责接收所辖范围内第三级平 台上传的监控图像,做好本级平台的运维管理,监督、指导下属三级平台工作,同时向市

12、交委应急指挥 中心转发视频图像,并根据平安城市建设要求向所辖地平安城市监控平台提供图像资源。第一级监控平台为市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做好本级平台的运维管理,监督、指导所属二级监控平 台工作,并通过图像共享平台,向平安城市等监控系统提供图像资源。三级监控室与二级分控中心之间的联网选用4M链路,保证至少同时上传2路视频图像;4二级分控中心与一级指挥中心之间的联网选用10M链路,保证至少同时上传4路视频图像;各级指挥中心预留同平安城市监控平台至少4路的联网接口;图1视频图像信息系统逻辑结构图543系统模型物理拓扑图划馆n丁灯itPIP iSl dtf Wi卡1dijj HV 乞日丘*!8丘屋丘!* 吕紆

13、诩毗界T 狀.SrJ.U-;賈吒独#界址讯fillhftsPfiftxrf诩(拓扑结构图67三级监控室,对于这一级,可以分为二种情况:第一种,监控系统采用矩阵控制系统,对于这种情况,前端监控点传输到监控中心后通过视频分配器,一路进入DVR进行存储,另外一路通过矩阵上电视墙,对于与二级监控联网,可以在视频矩阵的输出加一个或者几个编码器将模拟信 号数字化后传输到二级监控中心,矩阵的控制信号通过串口服务器转换为IP数字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县监控中心的管理员,通过县监控中心的管理服务器,可以对矩阵的任意一路图像进行切换和控制。第二种,监控系统采用DVR系统,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是系统可以管理的DVR系统

14、,只需要将DVR接入到网络中即可,二级监控中心通过网络可以控制和切换任意一路DVR的图像,如果是系统无法管理的DVR系统,则在监控中心设置一台小规模矩阵及配套控制设备,完成视频 信息的切换及联网控制。对于二级监控中心,实际是图像的汇聚管理平台,这级监控中心的作用管理和控制三级监控室的图像,同时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向上级监控中心转发数字图像。交委总监控中心是监控系统的核心平台, 负责全系统各监控点位的图像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显示和记录等主要功能,即负责为客户呈现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实现 实时/历史音视频的解码播放和控制、实现用户管理、实现业务开通和管理面、实现系统维护、实 现接警

15、以及电视墙等功能;同时,监控中心平台还需要与市公安局、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市交警 总队、市市政委等其他视频应用单位进行联网。后端系统包括监控中心和客户端(个人用户)两 种业务应用模式。客户端由PC机和客户端软件构成。监控中心由解码器、光传输交换平台、控制 键盘、节点控制服务器、存储系统、电视墙/大屏幕等显示设备,监控中心通过解码设备将视频信息解码,接入到光传输交换平台,光传输交换平台完成本地显示、远程视频共享、全网视频切换 管理及分权限共享等功能。完成与其他视频业务应用单位的无缝对接。5.系统功能5.1.业务功能需求系统模型连接图.85.1.1.视频联网管理1)每一个监控分中心和视频中心都属于一

16、个节点,组成各自的管理节点。 每个节点自成体系, 管理各自的用户权限, 干线路由,PTZ控制以及监控键盘等其他设备控制;2)各分中心和中心通过视频干线互联在一起形成视频网络,经授权的用户可以从任何一个节点控制和访问其他节点的高清摄像机图像;3)中心间的节点相互通信完成资源同步,统一用户权限管理, 跨中心的全局干线路由管理;4)同时,系统中任一节点增加或减少摄像机,即系统配置发生变化时,对于整套系统不会造成任何的 影响;任意新节点仅需要增加其相应的父节点即可融入系统;在增加完新节点后权限用户登录即可 获取到新增节点的信息,如新增节点在权限范围内,就能够实现访问,而无需进行任何设置。5.1.2.用

17、户权限管理1)采用本地用户、本地用户组、远程用户及远程用户组的权限管理方式,灵活的实现本地用户和联网用户对每个前端及每个视频干线的权限管理,细化用户角色,实现更高的权限要求。2)远程用户和用户组以及权限均可被下级继承,方便权限配置。3)精细颗粒的用户权限管理划分,权限可以具体分组用户对前端摄像机、干线的控制,充分满足用户 细致需求。4)完善的网络权限和优先级控制。 采用集中/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 支持全局的网络权限和优先级 控制。5)每个资源均可以进行精细权限设置,比如可为每个用户设置对每个摄像头的权限(是否可以切换、 云台控制、历史点播等)6)支持用户权限的全网漫游,用户在全系统中只需要

18、登录一次就可以漫游全网访问任何有权限的资 源。7)支持用户优先级级别管理,对同一个资源,如果两个用户均具备相应的权限,级别高的用户可以抢 占级别低的用户的对该资源的拥有权,用户的控制权被抢占时会通知。8)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热点区域往往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PTZ操作冲突不可避免,系统采取权限控制措施妥善解决冲突问题。95.1.3.干线路由管理1)在平安城市交通安全监控系统中,节点间的视频传输通路被称为干线,若干个节点之间相互联网;2)用户在远程调用时,输入摄像机号后,系统即自动进行干线搜索、申请、占用和释放;3)系统提供完善的干线管理机制和优化的动态路由选择算法,支持干线均匀分配

19、、过度分配。4)支持星型、树型、环型任意拓扑结构的视频网络;5)多个用户可以复用干线,即多人同时使用同一条干线;6)当某节点用户要求使用干线资源时,系统会根据干线占用情况实时计算出最优路径,自动选择代价 最低的路由;5.1.4.视频切换和控制管理1)系统可以从PC客户端和监控键盘上切换本地和远程的监控摄像机到监视器上;2)系统可以从PC客户端和监控键盘上控制本地和远程的监控摄像机的3)系统支持当摄像机的自动归位功能,即当某个摄像机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被控制时, 会自动恢复到预先指定的预置位上;4)系统支持PTZ操作维持功能,即当高权限开始控制摄像机PTZ时,会维持PTZ操作一段时间(比如10秒)

20、,在这个期间内低权限不能控制同一个摄像机,以解决PTZ控制冲突的问题;5)系统支持用户从配置程序上配置宏,并从PC客户端或监控键盘上调用宏操作,或也可以从监控键 盘上录制宏;6)系统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全网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用户可以从配置程序上配置巡检,并从PC客户端或监控 键盘上调用巡检的操作;5.1.5.流媒体直播管理1)网络客户端可实时监视多路实时图像信息并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多个网络客户端可以同时监控任一前端图像;2)在电视墙上可以实时显示前端任意一个监控点的图像,可以在多种画面分割模式中切换显示;3)在网络

21、条件支持下,位于不同地点的多个用户可同时在线观看系统内任意网点的实时视频资料;PTZ;104)支持多台转发服务器的堆叠, 转发大量的实时视频码流;5)支持多台转发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平均使用各转发服务器的资源;6)转发的码流既可以提供给PC客户端进行浏览, 也可以提供给解码器进行监视器等显示设备的显示;7)使用客户端软件查看视频资源时,其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单播(Unicast) 、组播(Multicast);8)支持多码流编码器, 可以对编码器的直播码流实施转发。9)可以指定每个用户所能使用的码流,比如,可以指定处于低网络带宽地域的使用者使用码率比较低 的码流,而处在高网络带宽地域的使用者使用高

22、码率的码流。115.1.6.存储管理1)把IP实时视频码流存储到FC-SAN,IP-SAN,NAS,DAS等存储介质上,可实施海量视频存储。2)具备大容量数字视频存储能力;3)支持对双码流编码器的支持,可以设置编码器的其中一股码流为存储码流,对编码器的存储码流进行存储。4)支持分布式存储, 支持多台存储服务器的堆叠, 满足成百上千路的实时视频进行存储。可靠的设计,保证存储服务器间,存储服务和管理服务间之间互不受影响。5)支持预录像功能, 可以保证报警触发录像内容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置预录像 的时间。6)支持自动录像功能, 全天不间断地对监控点进行录像。7)支持手动服务器录像功能

23、。主要解决在小容量存储应用中,对关键事件的存储需求。8)支持报警事件触发录像以及计划录像。9)完善磁盘空间管理策略, 可以对每一个监控点采取不同的存储策略,精细指定每个监控点录像的 保留时间,剪裁比例等参数。10)支持为同一监控点的报警录像和常规录像分配不同的存储策略,例如:对某监控点的报警录像保留60天,对重点交通设施录像保留15天,对常规录像保留7天。11)可以实时监测存储服务器上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5.1.7.VOD管理1) 对历史码流进行基于流式的点播回放, 支持多种操作模式: 单帧倒放, 单帧前方, 向前快放, 向 前慢放, 向后快放, 向后慢放, 暂停。2)支持点播期间的客户端录像

24、, 用户可以一边观看从服务器点播的录像,一边把点播的录像存储到用户PC上, 存储的码流可以很方便地携带或者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回放。3)支持点播期间的抓图, 用户可以把关心的当前视频进行抓图保存,览, 也可以送打印机打印。同时可以对保存的图片进行浏124)支持快放,慢放功能。有完善的流媒体处理算法,保证快速回放时不会极大增加客户端的CPU资源。5)多种历史视频检索方式, 增强操作的友好性。 支持对监控点事件的检索, 快速检索关键事件的 录像。6)基于时间线的管理方式, 使检索结果更为直观,操控更加方便。7)支持多路同步播放, 使得用户可以同时观看多个监控点的同一个时间的视频录像。8)完备的索引技术

25、,保证定位的即时性和准确性;9)支持帧标记功能。a)用户可以在直播过程中对录像进行帧标记创建操作。b)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器录像回放过程中, 对某个时刻的某路或者多路录像创建帧标记。c)用户可以通过帧标记检索录像。d)帧标记的属性应该包括摄像机 , 时间点, 描述, 帧标记的类型(由服务端动态获取,可以 自定义)。e)可以通过摄像机,时间点,描述,帧标记类型进行检索f)支持对某类、某个和所有的帧标记的录像进行永久保留或者暂时保留操作的功能;10)支持视频保留功能:a)在录像保留期限内,录像将不会被裁减,也不会被删除;b)录像保留功能具备权限控制,具有权限的用户才能操作录像保留的增加,删除,修改功能

26、。c)录像保留具有摄像机、保留的起始和结束时间段、描述和保留的期限(0代表永久保存)的属 性;5.1.8.录像下载管理a)支持把历史视频下载到用户PC上, 可以很快速地得到用户所关心的历史视频,同时方便携 带到其他地方。b)支持下载前多方式的检索, 用户可以根据按照监控点, 按照事件, 以及发生的时间段作为查询 条件, 进行检索, 可以通过检索结果直接进行下载保存。c)下载后的历史视频, 可以直接通过客户端播放.135.1.9.设备控制1)云台和快球控制:支持方向控制、自动扫描、预置位管理、光圈焦距调整、镜头缩放;云台速度可 调;支持灯光、雨刷、电源开关控制;支持自定义辅助开关控制;2)管理系

27、统支持对多种摄像机PTZ的控制,满足各协议类型的PTZ控制;3)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三维摇杆监控键盘的支持,完成用户与系统的接口部分, 方便用户操作系统资源;4)管理系统通过对视频交换设备(矩阵、编解码器、BVx设备)的控制,完成多级总线分配、端口切 换功能, 完成视频的切换功能;5.1.10.宏和巡检1)宏操作支持把多种操作组合在一起, 形成自定义的批处理操作模式;2)宏可以预先设定,也可以从监控键盘上录制而成;3)宏的调用可以从监控键盘和客户端软件上操作;4)巡检支持把摄像机组成一个切换序列,并设定其循环方式,间隔时间。完成批量自动切换;5.1.11.统一资源管理1)资源统一编号。系统对全网

28、内所有系统资源实行统一编号,系统控制操作界面对本地资源和异地资源是一致的,即监控用户从操作方式上感觉不到他正在使用本地资源还是异地资源。监控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控制能力仅仅受限于其权限和优先级,与资源所处的地域无关。2) 统一权限。权限的统一往往在单机系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实现,但是在多级结构的联网监控体系里实现统一权限往往比较困难。系统妥善排除了这些困难,做到权限在细颗粒,本地节点或是异地节点的权限区别,配置的简单性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实现。3) 统一时钟。全网统一授时,支持标准的NTP协议。 服务器集成NTP客户端,从而可以通过NTP14方式和标准时钟源进行对时,服务器同时对对系统内的视频交换设备

29、、视频服务器等等设备统一授时,从而做到全网统一时钟。使得无论用户从OSD显示,录像检索与回放等应用都有了一个统一的时间。5.1.12.高可靠性管理1) 主机可以自由开关机,意外重启后能始终保持文件系统的一致性,不会造成系统启动失败。高稳定性能满足工业级应用的需要。2) 若系统内某个节点发生配置错误,只会影响本节点内的相关操作,不会影响其它系统工作,即错误 不会蔓延,不会造成连锁反应。3) 支持冗余热备,当主机处于业务服务工作状态时,备份机关闭业务服务工作,当主机宕机时, 备机迅速接管业务服务工作,当主机恢复时,重新接管业务服务,备机则关闭业务服务;5.1.13.视频控制主机要求视频控制主机应具

30、备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能兼容多种前端设备。5.2.前端设备技术要求5.2.1.摄像机选型要求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的监控场所、环境,按照清晰度、动态响应范围、环境照度、实时性等实 际需求的技术特性来选择。其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技术性能参数彩色机型黑白机型像素数400000有效像素400000有效像素水平分辨线数420线500线输出信噪比46dB(自动增益OFF46dB(自动增益OFF最低照度w0.5lx(f1.4、30IR)w0.05lx(f1.4、30IR)541.1体化智能摄像机或配合摄像机使用的解码设备应具有标准化的、开放的兼容性控制协议和 接口。541.2对有夜视或暗视要

31、求的摄像系统,在选型设计中应进行不同镜头的通光量对比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带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系统。必要时,应对设备选型设计的结论进行现场效果演示论证。155.2.2.镜头选型要求5.4.2.1镜头的焦距应根据目标占屏比和镜头与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并按下式计算:F ALH式中F焦距(mr)i;A目标在显示屏幕上的尺寸(mr)i;L物距(mn);H显示屏幕尺寸(mr)。5.4.2.2摄取固定监视目标时,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当视距较小而视角较大时,可选用广角镜头;当视距较大时,可选用长焦镜头;当需要改变监视目标的观察视角或视角范围较大时,宜选用变焦距镜头。当监视目标照度有变化时,均应采用光圈可调镜头。

32、5.4.2.3当需要遥控时,可选用具有光对焦、光圈开度、变焦距的遥控镜头装置。5.2.3.云台选型要求a)云台选型除了应当考虑承载能力、运行精度和预置位等内容以外,对要求跟踪移动目标监视点位的云台选型时,应进行云台可操作最大水平运行速度,与预案目标相对于设计安装位置的最大移动角速度之间的差值设计计算。b)云台的最大水平移动速度应大于等于移动目标在监视区域内相对于摄像机安装位置的最大水平移动速度。以此来确定选型云台应达到的运行角速度值(No/S);当选型云台的运行角速度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变更设备安装位置,以保证系统对目标进行跟踪监视效能的实现。c)云台的标称承载值应大于等于安装负载值的150%

33、d)云台水平运行精度应小于等于镜头最小水平角度的50%e)承载镜头焦距180mn以上(含180mm镜头的云台,其齿轮间隙应w0.5 ;f)室外云台根据具体环境,宜优先采用达到IP66防护等级的产品。5.2.4.防护罩选型要求防护罩的选型应在满足安装设备保护的条件下,兼顾环境协调与维护便利的需求。室外防护罩应具有雨刷、散热等项功能,并达到IP66防护等级。5.2.5. 立杆、电源、机箱要求a)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 室外应采用钢质立杆安装, 并采用防腐处理; 摄像机离 地面高度一般不低于5000mm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立杆应稳固耐用,具有较强抗冲击力, 在人的外力下不得出现摇晃现象。b

34、)前端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重要监控点应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8小时;应具备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电阻10Qoc)机箱中应能放置视频传输、电源等设备,采取底部进线,机箱和立杆统一接地。5.2.6. 气候环境适应性环境温度:-10C70C。 前端设备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16电磁干扰w126dB时应能保持正常工作。5.3.传输要求5.3.1. 传输介质选择传输方式应当综合分析图像质量要求、信噪比、传输距离、稳定性、系统扩展需求和环境条件 等方面的因素,确定适当的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光缆、电缆或微波传输。长距离视频(线缆长度1000m)传输时

35、应采用单模光纤, 中长距离视频(300m线缆长度w1000m)传输时可采用非屏蔽对绞电 缆,短距离视频传输(线缆长度w300m)时可采用同轴电缆,。5.3.2. 图像传输要求a)模拟传输应采用PAL视频标准,信噪比应达到45dB48dB。b)数字传输应采用IP方式,支持图像组播、网络流量平衡控制等功能; 支持DNSNAT端口映射,支持代理服务器转发等服务。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应w1秒,数字图像编解码的延时应v0.5秒。5.4.图像显示要求5.4.1. 显示设备可采用各种拼接大屏幕、监视器、电视机、正/背投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屏等设备组成 图像显示系统。542.图像显示系统彩色

36、图像水平分辨率270 线,黑白图像水平分辨率400 线,灰度等级不小于 8 级;5.4.3. 数字图像应满足以下要求:a)编解码标准宜采用MPEG或H.264以上的标准;b)实时监视数字解压图像应达到每路25帧/秒的帧率;C)本地调用分辨率应达到每路4CIF格式(704X576像素)以上;d)图像显示应支持无级缩放功能。5.4.4. 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 具体质量按合同要求, 重要部位在正常照明下, 监 视图像质量不低于4级,回放图像不低于3级。其它部位监视图像质量最低不低于3级,回放图像至少 能辨别人的面部特征。5.5.视频图像的存储175.5.1.

37、视频图像存储设备/工控式硬盘录像机、磁带式录像机、光盘刻录机等。5.5.2. 视频图像存储设备应满足如下技术条件:a)具有PAL制BNC复合视频输出或VGA俞出,显示图象水平分辨率380线;b)可多路同步实时处理8路(或以上)视频信号;C)采用MPEG或H.264等图像编解码标准,录像回放分辨率720X576像素;d)每路信号的录像及远端显示或回放均应达到25帧/秒(PAL);e)监控图像存储时间不小于24小时X15天;f)掉电自动保护,来电自动恢复,恢复时间不大于5分钟;g)能够实现死机后自动重启;h)提供RS-485输入/输出接口;i)支持TCP/IP协议,具有以太网端口;j)被存储的图像

38、数据可通过网络接口以时间、图像等方式检索,检索时应允许多用户同时访问;k)具有可供二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SDK包。5.6.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联网 各类图象系统必须具备提供图象传输和切换的联网接口,以备各级管理平台调用、管理和回放。视频图像信息保存记录设备,可采用嵌入式186.系统的设计、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6.1.系统的设计6.1.1根据系统的技术参数和应用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组成及设备配置;6.1.2根据监控目标要求及实地勘察,确定摄像机和其它设备的安装地点;摄像机的设置 位置、摄像方向及照明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a)摄像机宜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

39、人员 正常活动。安装的高度,室内宜距地面2.55m室外应距地面3.510m原则上不低于3.5m。b)广场、建筑物周界的摄像机应安装在视野较开阔的位置,并使用倍数较大的镜头,应能兼顾较 广的观察范围和较好的细节。c)各营业场所、接待大厅、机场、车站、码头的出入口和通道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通过人员 的体貌特征。d)各营业场所大厅、接待大厅、各机场、车站、码头的大厅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区域内人员 的活动情况。e)各营业场所柜台的摄像机应能清晰地显示柜台职员及客户的脸部特征,用于治安监控的镜头应 该能清晰地显示客户等流动人员的脸部特征f)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器的对角处,并应

40、能监视电梯厢内全景。 摄像机镜头应避免强光直射, 保证摄像管靶面不受损伤。 镜头视场内, 不得有遮挡监视目标的物体。摄像机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 并应避免逆光安装; 当需要逆光安装时, 应降低监视区域的对 比度。6.1.3在社会治安复杂场所监视区域的设计中, 应以需要控制的区域、 场面作为重点部位, 以流动人员、物体作为重点目标,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目标安装的前端摄像系统以“监视目 标占屏比”为应用要求,进行摄像机与镜头配套选型设计计算。监视目标占屏比的设计,参考如下标准:a)要求辨别人物体貌特征(男女、衣着)垂直占屏比不小于1/3;b)要求辨别人物携物一般特征(携带方式、物品类别)垂直占

41、屏比不小于1/2;c)要求辨别人物动作特征垂直占屏比不小于2/3;d)要求辨别人物携物细部特征(携带位置、物品形式)垂直占屏比不小于1/1;e)要求辨别人物面部特征垂直占屏比不小于2/1;f)要求辨别车辆类别水平占屏比不小于g)要求辨别车辆型号水平占屏比不小于h)要求辨别车辆牌号水平占屏比(车辆头1/3;1/2;/尾)不小于1/1;196.1.4 根据监控目标和环境的条件,确定摄像机类型及防护措施;6.1.5 根据摄像机分布及环境条件,确定传输电(光)缆的线路路由。6.1.6 机房建设应符合 GB/T 2887-2000 的要求。6.2.系统建设6.2.1系统建设应符合GA/T 75-1994

42、和本标准的要求。6.2.2正常流程系统建设需要的环节有:立项审批、方案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系统监理、系统、 系统测试、竣工验收、系统档案备案,特殊应急情况出外。6.2.3正常流程工程资料必备: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书、工程施工图、监理过程及总结报告、验收报告、及相关的工程文档,在应急情况下流程可简化。6.3.系统检测系统检测应执行GB50348-2004和本标准。在设备安装前,应对系统中的摄像机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率应不低于10%且不应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的应100%佥测。6.3.1 检测仪器检测仪器必须经过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检测设备见表2。表2检测设备仪器名称主要技术特征视频测量系统

43、电平(0-1.4)V3.5mV,噪声测量(30-60)dB1dB视频信号发生器输出各类测试信号、输出幅度:(0-2.0)Vp-p照度计0.1lx-100000lx激光测距仪(0.5-30)m测试卡清晰度、灰度测试卡接地电阻测试仪(0-2000)Q 2%标准视频监视器图像分辨率不小于800线、灰度等级不小于10级6.3.2 检测项目见表 3表3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要求20系统基本功能+摄像机水平分辨率一输出信噪比一最低照度一立杆一前端防雷接地电阻+电磁干扰一模拟传输通道信噪比+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一数字图像解码延迟一图像显示系统水平分辨率+图像显示系统灰度等级一回放图像分辨率+实时数字图像

44、帧率一主观评价实时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回放图像质量+注:“-”表示选检项目,“+”表示必检项目。如摄像机等若有质检部门的检验报告可不再检测。6.3.3 检测方法6.3.3.1摄像机水平分辨率检测a)按图3连接仪器。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 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标准视频监视器上。图3摄像机水平分辨率检测连接图b)景物照度设置为2000IX,光源色温设为3200K。c)调节镜头焦距(或者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微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 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d)监视器上能够清楚观察到的水平线数,即为该摄像机的水平分辨率,其值应符合5.3.1条的要求。6.3.3.2最低照度检测a)按图3连接仪器。b)将测试图置于标准光谱色温光源箱上,距离摄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