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1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2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3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4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花一叶2007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推荐单位 贵阳医学院课程名称 基础化学课程层次(本/专) 本科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理科所属二级学科名称化学类课程负责人 席晓岚 申报日期2007年3月28日贵州省教育厅制二00七年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二、申报表文本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三、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四、凡有涉密内容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五、申报时请附此表软盘一张。注: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名席晓岚性别女出生年月1961.12最终学历本科职称教

2、授职务化学教研室主任学位理学学士电话6908018传 真所在院系基础医学院E-mail通信地址贵阳医学院化学教研室 550004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1. 基础化学 本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9,五届共2500人 2. 医用化学

3、 本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4,二届共100人 3. 医用化学 专科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4,三届共300人4. 有机化学 专升本理论课教学, 周学时6,共10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 基础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8 五届共1000人 2. 有机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16 五届共1500人3仪器分析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4 共150人4分析化学本科实验课教学 周学时4 共150人三、教学研究情况:基础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2003-2004 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5.8.第一作者四、参编教材情况1.无机化学实验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

4、基础化学实验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基础化学 副主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4.基础化学指导 参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五、获奖情况:1. 2004年7月被贵阳医学院党委评为“勤政廉政模范人物”。2. 2005年11月被基础医学院党委评为“优秀教师”。3. 2005年12月被医学院工会评为“先进女职工工作者”。4. 2006年5月被贵阳医学院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5. 2006年5月被基础医学院党委评为“迎评”“申重”先进个人。6. 2006年贵州省高教工委“师德”标兵。7. 2005年度基础医学教学演讲比赛优秀奖。1-3学术研究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

5、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有机染料修饰肝素及其衍生物和氨基酸碱及金属配合物等生物药物的光度法研究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基金 2004-2006 主持人2钙钛矿稀土铁酸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的应用 贵阳医学院科研基金 2004.6.-2006.12. 参加者3环境水体及食品中亚硝酸根的分析测试研究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基金2006.12008.1 主研二、近五年来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部

6、分学术论文:1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与硫酸钕配合物的研究 稀土 2002.2. 2(23)(核心期刊)第一作者2硫酸钆与水杨醛氨基酸Schiff碱配合物的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 2002.10. 20卷专辑(核心期刊)第一作者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 清胶囊中磷酸可待因的含量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4.2. 第29卷 第1期 第一作者4用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5.8. 第30卷 第4期 第一作者5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2005.8 第11卷 第127期 第一作者6吡啰红G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肝素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2. 第31卷

7、 第1期 第二作者7溴酸钾氧化硫堇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12. 第31卷 第6期 第二作者8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6. 第31卷 第3期 第二作者9派罗宁B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肝素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第23卷 第2期 第二作者2.教师队伍情况2-1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席晓岚 女1961-12教授 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黄亚励女1964-01教授实验课教学徐 红女1970-11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姚建华女1965-09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肖 竦女1974-02副教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

8、李 蓉女1973-10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冯广卫男1979-03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涂 波男1973-07讲师实验课教学冯 建男1973-11讲师 实验课教学徐 科女1978-11讲师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杨先炯女1979-10助教实验课教学汪志勇男1980-03助教实验课教学2-2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化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2名,具有硕士学位者5人,在读博士、硕士3人,占总人数的62%; 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9、占75%。教研室的师资无论从职称结构还是学历结构均较理想,是一支较精干的教学队伍。基础化学的主要成员的教学大多在10多年以上,每一位教师年终考核都达到合格。青年教师都经历了基础化学岗前培训试讲听课实验教学(辅导答疑)理论课讲授等步骤。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一、规划(培养目标)l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老教师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2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一定的教学经验。3.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力争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所教课程在每次教学考核中应达到良好以上。4有一定的科研、教研能力,有明确的研究方向。5掌握并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使中青年教师具备计算机编

10、程、网页制作能力及独立制作课件能力。 二、培养措施1选派中青年教师去国内重点院校进修学习,取其精华,为我所用。2实行资深教师“一带一”,青年教师全程跟随资深教师听课,并制定出对每一步的学题目标,并由资深教师指导写教案,进行试讲、并作试讲总评。3鼓励青年教师讲课,以实验课为主,部分章节理论课。4有计划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攻读研究生及到高校进修提高。 三、效果1经过岗前培训,新教师对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了较深的的认识。2通过“一带一”活动的开展,新教师逐步成长起来,现在承担实验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及部分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并获得了教学督导的好评。2-3教学改革与

11、教学研究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十项)(不含第一署名人为课程负责人的成果);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五项)。 1. 我教研室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本科生、专科生的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精心安排,并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从教材到方法手段均进行了改革。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中采用深入浅出,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合理进行因人施教。2002年开始对我校各专业本科生使用了系列辅助教材,2004年理论课教学开始采用

1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知识点从教材以生动的画面,形象的说明,深入浅出清楚的介绍基础化学学科的知识;2. 本教研室自2003年起结合本专业和本校学生情况,在本科教学中逐步对本专业理论及实验课教学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005年基础化学课件比赛获院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3. 2004年杨先炯老师获年度教案评比二等奖;4. 2005年徐科老师获年度讲课比赛鼓励奖;5. 2006年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及本学科的特点设计了实用性的综合性实验,拟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及思考能力。6. 已获得的教改项目及在国内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

13、文。 教改项目:医学院校学分制实施方案的研究与运行探讨 冯广卫教改教研论文:1.医用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汪志勇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26(4):2152.医用基础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体会, 汪志勇, 中国学校教育与科研, 2006:593课程描述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1938年,贵阳医学院建校的同时,成立了理化科。随着贵阳医学院的搬迁、发展,解放后,化学与生物化学先合为一个教研室,后成立化学教研室,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讲授全校所有医学专业的医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的理论课和实验课。1973年,因药学

14、系的成立,当时的教研室副主任苏敏在学院的安排下带领原教研室的一些教师成立了药学系的化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王铎安教授继续主持基础部化学教研室的工作,此后化学教研室的教学对象是除药学外的所有医学专业的学生。在70年代以前,基础化学正规的教材极少,基础化学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多用王铎安教授带领教师们自编的并且自已撰刻的讲义。1978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学校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规,选用的教材是卫生部统编基础化学的第一版、第二版。80年代,教研室主任宋肇芬老师参加了十一所医学院校协编教材的编写和使用。近年来,我们加强了与其他医学院校的交流合作,教研室主任席晓岚教授参与了卫生部统编基础化学的系列教材的编写,

15、并将主编科学出版社的基础化学教材。今天,基础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仍然承担着贵阳医学院除药学外所有医学专业的全部化学课程,其中基础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我们配备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学和实验设备,并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保证了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化、综合化、现代化,为医学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3-2教学内容(含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一、基础化学是为了适应医学各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化学基础课,它的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中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1.针对本课程内容多,口径宽,涉

16、及的知识面广等特点,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基础化、综合化、现代化。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师生互动,提问讨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有效解决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减少的矛盾。3.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训练。二、对于医学各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在保证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和突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在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1通过基础化学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

17、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通过基本技能的操作,加深对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和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4养成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现象的习惯,达到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效果:实践性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很好地达到了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初步科研设计能力的目的。在每学期的教学评估和学生评议中满意率为90%以上。3-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近3本科教学选用教材情况名 称主 编出 版 社出版时间使用时间

18、基础化学(第五版)魏祖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2004.92005.12基础化学(第六版)魏祖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005.92005.12基础化学(第六版)魏祖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006.92006.12基础化学教材建设方面,具有多媒体课件及相配套的试题库。基础化学教材包括主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辅导教材基础化学习题集。其中,基础化学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基础化学习题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基础化学实验配套齐全,满足了教学需要,将呆板的讲授激活,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境和

19、设备满足了先进的教学要求,基本上达到实验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目前我们的理化实验中心具备了较现代的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2005年通过了贵州省教育厅的实验室评估。为学生探究式学习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有利的实践环境。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教学设施和教学制作工具得到了及时的更新。具备良好的硬件运行环境和丰富的软件资源,并且具有专业水准的课件制作人员负责维护更新。因此,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了作用。3-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一、灵活使用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中在紧扣教学大纲的同时,

20、课堂上着重讲解重点和难点,在保证基础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和突出化学与医学的联系,介绍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为适应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力求体现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先进性。2.强调启发式教学贯穿于CAI课件讲解过程之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医学各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学好基础化学这门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3.提倡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并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中,在授课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多种媒体技术。&

21、#160; 二、实施多媒体软件教学的效果: 1. 增强直观性、生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轨道杂化理论,通过动画的形式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精简了授课学时,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解决了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 3.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解决了教学时数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增大的矛盾,有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医学人才。 4. 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真听讲,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积

22、极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使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5.适合大班教学。3-5教学效果(含校内同事举证评价、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象资料评价) 一、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每一环节,按教学大纲要求,以教材为基础,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优异。1. 教学督导对本教研室教师课堂教学反馈意见列举如下:反馈意见一:普通话讲授,教态自然,系统性好,备课充分,重点突出。多媒体简练。反馈意见二:教态自然,上下课时间掌握较好;口齿清楚,普通话讲授,能结合实际,内容熟练,条理清楚。反馈意见三:语言生动,备课认真

23、,教材选取恰当,对教学内容熟练,讲授时从容自如,重点突出,内容清晰扼要。2.近三年来在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时,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表示十分满意,学生反映,任课老师备课充分,讲授条理性强,能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分析透彻,并能结合临床举例说明。故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都在8898分之间,说明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认可。二、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评价: 席晓岚 (化学教研室教授) 对教材理解深刻,专业技术扎实,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知识广泛,联系实际,讲述清晰,有开创性,课堂秩序好。能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精神饱满,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有教授风范。 徐 红(化学教

24、研室副教授) 讲课重点突出,有条理重逻辑,工作认真负责,教学内容充实,知识体系连贯。精神饱满,教学思路清晰。扩充内容恰当、到位,应用教学辅助手段增强了学习效果。和蔼可亲,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 肖 竦(化学教研室副教授) 教学态度严谨,讲解深刻,对备课充分,能把握重点。语言流畅、标准、精炼,对知识讲解清晰,透彻恰当,善于和同学沟通,对同学提出的质疑能够耐心作答。4.自我评价4-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不超过三项) 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自2004年起,基础化学采用教研室自已制作设计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使教学手段现代化、形象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结合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利用演示实验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学习基础化学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强化实验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三、不断改革与完善基础化学教学内容,并与医学实际相结合:改革基础化学教学内容,在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时,注意引进新知识和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问题,密切联系实际,使得课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实验课的硬件和软件的改革,注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2 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一、我院的基础化学课程为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预防医学、医学儿科、医学麻醉、医学护理、医学口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