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1指令集2模块化通信编程3笔记4模拟量处理ai_第1页
ab1指令集2模块化通信编程3笔记4模拟量处理ai_第2页
ab1指令集2模块化通信编程3笔记4模拟量处理ai_第3页
ab1指令集2模块化通信编程3笔记4模拟量处理ai_第4页
ab1指令集2模块化通信编程3笔记4模拟量处理a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输入、输出模拟量的 PLC 编程的探讨及编程实例对于初学 PLC 编程的人来说,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编程要比用位变量进行一般的程序难的多,因为它不仅仅是程序编程,而且还涉及到模拟量的转换公式推导与使用的问题。不同的传感变送器,通过不同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进行转换,其转换公式是不一样的,如果选用的转换公式不对,编出的程序肯定是错误的。比3 个温度传感变送器:(1) 、测温范围为(2) 、测温范围为(3) 、测温范围为02000200100,变送器输出信号为 420ma,变送器输出信号为 05V500,变送器输出信号为 420ma(1)和(2)二个温度传感变送器,测温范围一样,但输出信号不同,

2、(1) 和(3)传感变送器输出信号一样,但测温范围不同,这 3 个传感变送器既使选用相同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其转换公式也是各不相同。一、转换公式的推导下面选用 S7-200 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EM235 的参数为依据对上述的 3 个温度传感器进行转换公式的推导:对于(1)和(3)传感变送器所用的模块,其模拟量输入设置为 020ma 电流信号 ,20ma对应数子量=32000,4 ma 对应数字量=6400;对于(2)传感变送器用的模块,其模拟量输入设置为 05V 电压信号,5V 对应数字量=32000,0V 对应数字量=0;这 3 种传感変送器的转换公式该如何推导的呢?这要借助与数学知识帮助

3、, 请见下图:上面推导出的(2-1)、(2-2)、(2-3)三式就是对应(1)、(2)、(3) 三种温度传感变送器经过模块转换成数字量后再换算为被测量的转换公式。编程者依据正确的转换公式进行编程,就会获得满意的效果。二、变送器与模块的连接通常输出 420ma 电流信号的传感变送器,对外输出只有 +、- 二根连线, 它需要外接 24V 电源电压才能工作,如将它的+、- 二根连线分别与 24V 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在被测量正常变化范围内,此回路将产生 420ma 电流,见下左图。下右图粉色虚线框内为 EM235 模块第一路模拟输入的框图,它有 3 个输入端, 其 A+与 A-为 A/D 转换器的+

4、- 输入端,RA 与 A-之间并接 250标准电阻。A/D 转换器是正逻辑电路,它的输入是 05V 电压信号,A-为公共端,与 PLC 的 24V 电源的负极相连。那么 24V 电源、传感变送器、模块的输三者应如何连接才是正确的?正确的连线是这样的:将左图电源负极与传感器输出的负极连线断开,将电源的负极接模块的 A-端,将传感器输出负极接 RA 端,RA 端与 A+端并接一起,这样由传感器负极输出的 420ma 电流由 RA 流入 250标准电阻产生 05V 电压并加在 A+与 A-输入端。切记:不可从左图的 24V 正极处断开,去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如这样连接,模块是正常工作的。对第(2)种

5、电压输出的传感変送器,模块的输入应设置为 05V 电压模式, 连线时,变送器输出只连 A+、A-,RA 端空悬即可。三、按转换公式编程:根据转换后变量的精度要求,对转换公式编程有二种形式:1、整数运算,2、实数运算。请见下面梯形图:(A)、整数运算的梯形图:该梯形图是第(1)种 温度传感变送器(测温:0200 ,输出:420ma) 按公式(2-1)以整数运算编写的转换程序,它可作为一个子程序进行调用。(B)实数运算的梯形图:该梯形图是对一个真空变送器(量程:00.1Mpa,输出:420ma)按公式(2-1)以实数运算编写的转换程序,可作为一个子程序进行调用。四、编程实例及某设备装有 4 种传感

6、器:1、真空传感器,量程为:00.1Mpa;输出给 PLC 的信号为 420ma。2、蒸汽传感器,量程为:01.0Mpa;输出给 PLC 的信号为 420ma。3、温度传感器,量程为:0200 度;输出给 PLC 的信号为 420ma。4、电机转速,量程为:050 转/秒;输出给 PLC 的信号为 420ma。该设备用蒸汽对其罐体加热,并对温度要求按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温度。方式采用自动调整电动阀开门角度的大小来改变加热管道的蒸汽的流量。电动阀的信号为 420ma,即输入 4ma 时,电动阀关门,输入 20ma 时,电动阀门全开。为此选用了含有 4 路模拟输入和一路模拟输出的模块 EM235。其

7、4 路模拟量输入信号皆设定为 020ma 电流输入模式,一路模拟量输出信号设定为 420ma 电流输出模式。要求用触摸屏显示这 4 种信号的时时状态值,并在触摸屏上设置 的温度参数,传给 PLC 使 PLC 按此值进行温度 。由于本文重点是讲述有关模拟量的输入与输出的编程设计,对触摸屏的编程设计不予讲述,只提供触摸屏与 PL C 的通讯变量:VD0:为真空显示区,由 PLC 传送给触摸屏。VD4:为蒸汽值显示区,由 PLC 传送给触摸屏。VW8:为蒸汽温度值显示区,由 PLC 传送给触摸屏。VW10:为电机转速值显示区,由 PLC 传送给触摸屏。VW12:设定温度值区,由触摸屏传送给 PLC.

8、一、硬件电路的配置:(一)、硬件设置除上述 4 种传感器外,选用:1、S7-200PLC 一台,型号为:CPU222 CN 。2、选用 EM235 模拟量输入模块一块(输入设置:020 ma 工作模式;输出设置:420ma)。3、变频器一台,型号为 PI8100,由 PLC启停,手动调速。4、西门子触摸屏一块。型号:Smart 700硬件电路图输入=4ma 时,对应的数字量=6400,对应显示量程值=0。 输入 20ma 时,对应的数字量=32000,对应显示量程值最大值=Hm,其输出量与模块的数字量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一所示:EM235 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当输入信号为 20ma 时,对应的数

9、字量=320 00,故:(二)、对传感器输出的 420ma 转换为显示量程的公式推导:这 4 个转换公式,前二种为实数运算,后二种为整数运算,为简化程序,自定义二个功能块分别用于实数与整数运算,而每个功能块在程序运行中又都调用二次,分别计算不同的物理量。为此功能块设有二个数字输入与一个计算结果输出三个口,以适用于多次调用去计算不同物理量的值。请见下面编程:(三)、实数运算功能块(SBR_0):(四)、整数运算功能快(SBR_1):(五)、将模块的数字量,按对应公式转换为量程显示值的编程分析以上梯形图可知,该程序编写的特点:1、选用自定义功能块编写转换公式的子程序,2、对多个转换变量的调用采用每

10、个扫描周期对 MB0 加 1 的依次循环调用的方式,这样的编程处理会使编写的程序,简短易读易懂。(六)、对模拟量输出的编程处理对罐体温度是采用渐近比较的方式进行编程。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当罐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 10 度时,加热蒸汽的电动阀门全打开,当罐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 7 度时,电动阀门打开 3/4,当罐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 4 度时,电动阀门打开 1/2,当罐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 2 度时,电动阀门打开 1/4,当罐体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 1 度时,电动阀门打开 1/8,当罐体的温度= 设定温度时,电动阀门关闭。(2-1a)式为温度与数字量的关系式,用它可将设定温度值转换为对应的数字量。如

11、设定温度 Tz=120 度,带入(2-1a),可得对应数字量 AIW=21760(3-5)式为数字量与电动阀门打开度的关系式,可用它输送给模块不同的数字量,来改变模块的模拟量输出值,进而达到改变电动阀门的打开角度。如:=1 代入(3-5)可得:AIWx=32000 将 32000 送入给模块的 AQW0, 模块的模拟量输出将产生 20ma 电流输入给电动阀的信号输入端,使阀门全打开。=1/2 代入(3-5)式可得:AIWx=19200 将 19200 送入给模块的 AQW0, 模块的模拟量输出将产生 12ma 电流输入给电动阀的信号输入端,使阀门打开 1/2。下面是利用渐近比较法进行温度的梯形图:程序解释见网络上的说明程序中的 Q0.0 为蒸汽电磁阀的输出信号。Q0.0=1 即蒸汽电磁阀打开,注入蒸汽加热,程序将对罐体内的温度进行。Q0.1 为冷水电磁阀的输出信号。Q0.1=1 即冷水发打开,注入冷水进行降温,此时电动阀门全开,降温,程序对降温不做处理。(七)、PLC 输入输出的编程输入有 3 个按钮:分别变频器、蒸汽电磁阀电磁阀的通电与关断:1、启动按钮接 PLC 的 I0.0,变频器的启动与停止,输出口为 Q0.3。2、蒸汽电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