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1_第1页
城市规划论文1_第2页
城市规划论文1_第3页
城市规划论文1_第4页
城市规划论文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论 文)城市规划论文题目:西安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姓 名: 王 艳 龙 学 号: 200709040431 指导教师: 张 伟 迪 班 级: 艺术设计075 所在院系: 设计与艺术学院 西安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西安以其特有的区位优势。实施了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城乡一体化战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城市道路交通、供水、燃气、电力、电讯、旧区改造、新区建设、绿化美化等项目取得显著成就,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实现了由内陆封闭城市向对外开放城市的转变,成为中国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规模最大的中

2、心城市。 关键词:城市发展、西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1西安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大气污染与水环境污染仍比较严重。西安城市空气环境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0.165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5:地表水环境质量渭河西安段污染严重,超过类标准,城郊主要河流72的河段超V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太平河和渭河。失去其基本功能,渭河已成为全国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地下潜水污染趋势在加大。 1.2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把西安定位为旅游城市,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及广泛开展的旅游活动,在产生区域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诸如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保护区

3、的侵扰,对河流源头水源的污染。对文物古迹的损毁,对地史记录的破坏等。以秦岭北麓西安段旅游为例,随着秦岭北麓西安段旅游活动的不断升温,秦岭北麓生态的人为破坏和污染在不断加重。据市旅游局统计,目前秦岭北麓已形成的旅游景区、景点有70多处,已建成的度假村及进行旅游接待的山庄、庄园等超过50家,黑河水源保护区内也建有宾馆饭店,沿河道建设的单位所产生的生活污水,缺乏处理设施大部分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无固定贮存场所。随意向河道倾倒,造成水环境污染。水体质量下降。 2西安城市地位与环境安全 西安地理位置和地貌结构决定了持续千年的稳定。商倚秦岭,北临渭水,东有灞浐。西有沣等“八水环绕”;秦岭植被水源涵养与补

4、给。及“八水”补给使区域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和众多文物古址遗存保留下来,形成深厚的文物积淀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从蓝田猿人到河古人类居聚地和“汉唐盛世”形成华夏文明。根之所在,这些都是西安人引以自豪的,西安城市的文明与水文明一脉相承。然而当前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2.1水环境问题及对策。水资源引发环境问题突出,环境地质问题不容乐观,城区13条地裂缝在扩展,资源总量在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在扩大,水污染趋势在加剧。针对当前的水环境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强缓解和减免:坚决关闭乡镇造纸制浆超标排污企业。提高水资源价格,促进废水循环利用;秦岭山区实施生态移民,确保源头水清洁;加快周边河流治理,扩

5、大城市水域面积。维护现有周边湿地面积和功能;加快城市和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和节水,水价提高有利于工作开展;重视地下水污染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问题。由常规定性指标分析转向定量化测示和环境类污染物的分析,城市饮水中微量有机物和痕量重金属的测定及有“三致”危险污染物测定;提倡和推广“水体自然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环境质量,(应用新技术方法);实施“大水工程”。 2.2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大绿工程”。近年来。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应注意绿化树种。优选种植当地适生植物种类,避免外来物种入侵。维护地区生物种群和环境的生态安全。秦岭山地引种日本松、落地针叶阻隔大熊猫栖息地,引起的教训是深刻的:植物在雨季可以涵养

6、水源,但在旱季蒸发水份,类似“水泵”的作用抽干土壤水份。因此,绿化工程应视具体位置和功能植物种属选择北方地区耐旱种植为主;采用新技术科学种养,发挥都市水源涵养林效能。 2.3处置好城市固体废弃物。要拥有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污染;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目标;西安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按规定要求大于90。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范围覆盖郊县;工业废物应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有毒有害废物,尽快建立医疗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场所; 针对西安市目前城市垃圾收集、处理方式存在问题而言,应推广

7、垃圾分类收集,由居民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如金属、塑料、玻璃、纸张等废旧物资进行专门收集资源利用;将有毒有害物如废旧电池、灯管等单独分类集中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立“西安市有害固体废物处置中心”是目前当务之急:不可回收物如渣土等废弃物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填埋处理。根据深圳、厦门等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的经验,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后。可使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减少30。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垃圾“三化”治理进程。因此,实行垃圾分类回收收集对解决西安市垃圾污染,推动“建强创佳”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创建活动。以及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均有着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3关于

8、城市规划与交通环境 城市是多功能性的,城市的四大基本功能,即居住、生产、交通和游憩。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作用是城市功能分区,如划分为中央商务区、教育区、商业区、住宅区等。住宅区离公路应有一定距离,但目前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时候,尤其是市中心地区,住宅、商店、学校紧贴交调,避免出现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提倡公共参与,多听取公共意见和建议,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精神。 为了解决当前突出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应大力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准点率达到90以上。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建成区大

9、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特大城市基本建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公共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5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大中城市基本形成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共公交通可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在20以上通要道,交通与居住、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西安城市现状更是如此。交通噪声和机动车尾气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不能消除,比如不许鸣笛、采用低噪声发动机等可减弱影响。但是不可能彻底消除对居民的影响。 城市规划应做

10、到各种功能综合协调。任何涉及到公共利益或公共设施的规划。部门之间都要进行协调与沟通。将信息发布给老百姓,如建设停车场的规划应与住宅开发规划事先协。 3.1西安市应重视发展公交。开辟专用线路发展快速干线,解决交通堵塞问题。 3.2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1、治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城市是一张名片,而环境是这张名片的主题。城市建设,从本质上说就是环境建设。新加坡的发展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就是靠适当的开放政策和花园式的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吸引力,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地区。深圳、广州两市分别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处处天蓝水清、地绿花红,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与现代化气息

11、和谐交融。大连市将城市环境视为最大的产品,以城市自身形象为品牌。吸引投资者、消费者来投资、旅游、购物定居。促进了经济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使大连的无形资产得以增值,形成了环境、经济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西安通过城市环境的改善,外商投资呈不断上升趋势,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以人为本”优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城市,塑造绿色家园。随着城市进入小康社会,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以人为本”强化人居环境和人文景观提高,重视环境质量和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环境观,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要完善城市功能。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

12、境,加强道路交通、供水节水、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治理水环境和大气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在改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注重与历史文化风貌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十分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发挥西安周边古迹、人文历史的优势,重视改善城市的软环境。塑造城市现代文明新形象。 3、治理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走绿色GDP之路,突破固有理念。“吃饱才能考虑吃好,绿色GDP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出现的”。它代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方向,而其宗旨就要在市场建设和经济发展中,以最低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节水、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使经济和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