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题分章汇总_第1页
各地高考题分章汇总_第2页
各地高考题分章汇总_第3页
各地高考题分章汇总_第4页
各地高考题分章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年高考生物各地高考试题分章汇总(必修3部分)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1、(08广东生物12)根据右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有害无益 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答案:D。2、(08全国II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答案:B.3、(08宁夏卷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

2、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答案:B。4、(08广东文基. 74)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答案:D5. (08上海卷。35)(11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和 调节实现相对稳定。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 。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

3、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温度感受器位于 上。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和 。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 。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 中枢兴奋。答案:(1)体液(激素) 神经 (2)血浆、组织液、淋巴 (3)下丘脑 皮肤和粘膜 肾上腺素 (4)水肿(吸水) 升高 抗利尿 渴觉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08山东卷3)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 体温下降 机体耗氧量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甲状腺激素分

4、泌量增加A、 B、 C、 D、答案:D2、(08山东卷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有突变引起的 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答案:B3、(08四川理综1)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激素答案:D4、(08四川理综5)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

5、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答案:C5、(08天津卷理综3)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B、效应B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效应B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效应B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答案:C6、(08重庆理综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B.调节人休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答案:C7、(08全国理综II5)人

6、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 )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答案:A8、(08北京卷1)下列有关人体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代谢可由某些氨基酸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D.肝糖原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答案:C9、(08北京卷2)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7、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答案:D。10、(08全国I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答案:A 解析:实验遵循对照性原则,没有处理或处于正常状态的通常属于对照组,实验组则是在正常的基础

8、上进行处理的一组。故要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以恢复其正常。11、(08广东文基74)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 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 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答案:B。12、(08广东生物13)以下关于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 )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它病原体感染 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淋巴细胞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目前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

9、药ABCD答案:C。13、(08广东生物19)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ABCD答案:D.14、(08广东生物20)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在兔饱足状态下在兔空腹状态下测定血糖含量测定尿液是否含糖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BCD答案:B.15、(08宁夏卷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

10、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答案:B。16、(08江苏卷12)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 )A B C D答案:D。17、(08江苏卷14)-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答案:A。18、(08广东理科基础50)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

11、:(1)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2)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答案:D。19、(08广东理科基础51)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狂犬病抗体答案:A。20、(多选)(08江苏卷22)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分泌过多B缺碘时激素和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C图中共有3

12、处箭头表示铡反馈调节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答案:ABD.21. (08上海卷。4)由同一器官分泌、且是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答案:A22. (08上海卷。14)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A 、 a和b B 、 b和a C 、 b和c D 、c和b答案:C23. (08上海卷。22)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 A B C D答案:D2

13、4. (08上海卷。27)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答案:A25.(08海南卷.4)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确定与此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答案:B26. (08海南卷.5)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答案:C27. (08海南卷.9)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

14、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答案:C28. (08海南卷.10)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答案:D29. (08海南卷.1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

15、不起对方的姓名答案:C30、(08广东生物29)机体受病原体刺激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抗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受刺激的 细胞内 转录为mRNA,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抗体蛋白。此过程中mRNA携带的信息是如何通过tRNA准确表达的?(2)此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内何种结构产生?(3)该细胞核内何种结构被破坏,上述抗体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 。答案:(1)在受剌激的浆细胞内DNA转录为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一个密码子),mRNA携带的特定的信息以特定的密码子的形式存在。每一种tRNA上的一端运载一种特定的氨

16、基酸,另一端有三个特定的碱基(反密码子)。tRNA的反密码子通过和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将各种氨基酸按照mRNA携带的信息(密码子)合成特定结构的蛋白质。(2)主要由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 (3)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31、(08广东生物34)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至五个过程,其中。TRH及TSH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 的活动较其它过程更早增强,过程 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2)当

17、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请根据反射弧有关知识写出冷的感觉是如何产生的?(3)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变化的结果?(4)有一种疾病是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 ,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疾病。答案:.(1)寒冷剌激后,图中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活动增强,过程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2)当受到寒冷剌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刻感觉到冷,依据反射弧写出冷觉是如何产生的? 冷剌激皮肤中冷觉感受器相关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躯体

18、感觉中枢产生冷觉(3) 人体长期缺碘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甲状腺增生肿大。(4)人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结合TSH受体而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32、(08广东生物35)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一)材料与方法(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分为3组(甲、乙及丙组),每组4只。(2)对甲组兔静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NaCl溶液,丙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

19、0mI,0.5h滴完。(3)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二)结果与分析(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较:(2)原因:(三)讨论(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么?(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理?为什么?答案:(1)甲、乙、丙三组兔的尿量比较:甲乙丙(2)甲、乙、丙三组兔分别注入1.5%NaCl溶液、0.9%NaCl溶液和蒸馏水。丙、乙、甲三组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的渗透压器所受的剌激依次升高,丙、乙、甲三组兔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依次增多,丙、乙、甲三组兔肾小管、集合管等对原尿中

20、的水重吸收的量依次增多。所以丙、乙、甲三组兔尿量依次减少。33、(08全国I30-)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1)、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的神经纤维兴奋。(3)直接刺激会引

21、起收缩的肌肉是。解析:(1)兴奋传递是在突触处,而兴奋的传导则是在神经纤维上。(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3)若直接刺激同时会引起左右两肌肉兴奋。答案:(1) (2)局部 刺激 (3)左肌肉和右肌肉34、(08北京卷30)北京地区青蛙的生殖季节是46月,在一年中的其他一些月份,要促进卵的成熟和排放,可用人工方法,向已怀卵雌蛙腹腔内注射蛙垂体悬浮液。表中列出了某些月份,制备注射到每只青蛙体内的雌蛙垂体悬浮液所需的垂体个数月份9121234垂体个数5432请回答问题:(1)表中显示,越接近生殖季节,所需个体数越少,从蛙卵的发育程度看,原因是 。(2)雌蛙垂体悬浮液中含有的 可

22、用作于卵巢,促进蛙卵的成熟和排放(3)如果向已怀卵的雌蛙腹腔内注射适量雄娃垂体悬浮液,实验结果是 ,原因是 。(4)蛙卵受精后发育成蝌蚪,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 激素,将促进蝌蚪发育为蛙。在蛙体内,该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垂体合成和分泌的 调控。答案:(1)原核 第一营养级 自养需氧型 (2)不是 从抑制状态变为激活状态(3)对数 (4)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菌液在每个培养皿中,选择三个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细菌的溶藻细菌培养液(5)被溶藻细菌裂解(死亡)35、(08天津卷理综30-II)为探究血糖调节的影响因素,设计如下实验流程。实验中5只家兔的注射剂量和生理指

23、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据图回答: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号家兔。二次注射后,与号家兔相比,若号家兔产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 。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状最先得到缓解的是 号家兔;若号家兔出现糖尿,则该兔的尿量将会 ,原因是 。答案:和 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转变成尿素的量增加 增加 血糖含量过高,在排出糖的同时,带走更多的水,导致多尿36. (08海南卷.23).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的名称是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24、。(3)当兴奋在神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4)如果在图2中和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 的变化。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内正外负 (4)兴奋 膜电位(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1、(08山东卷8)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 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答

25、案:D2、(08江苏卷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3、(08重庆理综4)下列有关番茄代谢或调节的变化趋势图,正确的是( ) 答案:A4、(08广东高考生物11)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26、,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答案:A.5、(08广东高考生物17)将生长素正确处理过的插条,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其生根状况是( )A形态学下端生根B两端都生根,形态学下端数量较多C形态学上端生根D两端都生根,数量基本一致答案:B.6、(08广东理科基础49)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答案:C。7、(08广东高考生物31)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的过程中,会出现下列生理现象:出现一个呼吸速率迅速上升的阶段;香蕉果皮由绿色逐渐变为黄色;果肉甜味逐渐增加

27、。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昧,请解释原因。(2)在催熟的过程中每日取样,提取果皮中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色素带会出现什么变化?出现该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果肉变甜是因为(A果胶;B多糖;C可溶性糖)积累的结果,这种(类)物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是如何转化的?答案:.(1) 如果通风不良,催熟的香蕉会产生酒味:这是因为通风不良,香蕉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2)催熟的香蕉果皮由绿变黄,果皮中的叶绿素逐渐被分解后不再合成,叶黄素相对增多所以,第二条黄色的色素带逐渐加宽,第三、第四条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色素带逐渐变窄。()变甜是因为可溶性糖积累。它是由淀粉转化而来。 淀粉

28、在酶的催化下转化成可溶性糖。8、(08天津理综31)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影响NADP+形成 ,进而影响在 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最终抑制杂草生长。从使用去津的农田中,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将它与敏感型植株杂交,结果见下表:杂交亲本后代中耐药型植株比例(%)后代中敏感型植株比例(%)耐药型敏感型1000敏感型耐药型0100由表推断,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 。据图回答:由于莠去津的 作用,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

29、的目的是 ;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 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养效果更好。在固体培养基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答案:NADPH 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中 自然选择初步选择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 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和)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 对数氮气 莠去津第4章 种群和群落1、(08天津理综5)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

30、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答案:C2、(08重庆卷理综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D 3、(08全国I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若向水池

31、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仅剩下丙种群答案:C 解析:据题图可知甲与乙是捕食的关系。根据题意,丙专以浮游动物为食,且一次性向水池中投入大量的丙,这样丙一方面大量捕食乙,另一方面又与乙争夺有限的水池空间,最后乙逐渐灭绝,丙因为没有食物也死亡,所以最后剩下来的只有甲。4、(08江苏卷16)下列选

32、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生态系统采集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马尾松林马尾松200 000m321 000 m3淡水湖泊鲫鱼10 000kg353 600 kg山地甘草1 000kg20300 kg滩涂沙蚕10 000kg30500 kgA B C D答案:C。5、(08广东理科基础52)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种群特征分析,水华属于( )A不规则波动 B不均匀分布 C短期内暴长 D季节性消长答案:C.6、(08广东理科基础53)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

33、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答案:D。6. (08上海卷。24)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答案:D7.(08山东理综卷27)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 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

34、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 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 。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 。(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4)我国现阶段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晚婚晚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一政策能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趋势,原因是 。答案:(1)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降低、可耕地减少)c(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 55亿

35、(3)1.96 (4)延长世代长度(延长繁衍一代的时间),减少新生儿个体数,降低出生率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08四川理综卷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答案:B2、(08广东文基75)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依赖于水 B需要能量驱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答案:C。3、(08广东生物1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

36、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答案:D4、(08广东生物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问关系答案:D.5. (08上海卷18)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答案:A6. (08上海卷32)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

37、系最可能的是答案:A7. (08海南卷。14)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答案:C8. (08海南卷。15)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答案:B9. (08海南卷。16)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是竞争关系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导致该植物

38、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A10(08海南卷1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瘙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瘙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瘙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瘙死亡。关于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答案:B。11、(08广东生物32)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紧急处理是常用的治理方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

39、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缺点是 和 。(2)在该修复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是 和 ,鱼类属于该生态系统的 。(3)生物修复系统构建后,种间关系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4)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 和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 。答案:(1)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藻类产生抗药性。(2)藻类 挺水植物 消费者()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投放鱼类捕食藻类等 (4)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2、(08全国卷II.30).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

40、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_。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_和_这两种非生物因素。(2)某小组分别于造成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_组,理由是_,甲组水样中的Q2含量_于乙组的,理由是_(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有毒物质经事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含有的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_人。答案:(1)无机盐(矿质元素) 阳 氧(2)乙 由于蓝藻等夜晚呼吸产生大量CO2,CO2与水结合产生碳酸后使水

41、的pH下降 大 蓝藻等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O2,使水中含O2量上升(3)蓝藻 浮游动物 鱼(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3、(08江苏卷30)某班学生选取了江苏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椐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