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_第1页
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_第2页
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_第3页
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_第4页
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烦恼有何惧怕,既然躲不掉,就调好心态与它共存。心向阳光,何惧风霜。茫茫人海你我相遇就是缘分,欢迎下载!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 现在讨论“脾约”,都将其和麻子仁丸证等同,甚至有人直接称之为“脾约麻子仁丸证”。其原因与伤寒论的247条有关。 247条云:“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因原文有“其脾为约”一句,所以现在讨论的“脾约”其实都是讨论的麻子仁丸证。也就是说,“脾约”就是麻子仁丸证。 在伤寒论中,“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麻子仁丸证与脾没有关系。 现在的这种理解混淆了“脾约”和麻子仁丸证的概念,也将麻子仁丸证的病机复杂化了,不符合伤寒论的原义。 一

2、“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 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原文明确的告诉我们:“脾约”就是太阳阳明。 阳明病的共同病机是“胃家实”,但由于感受的外邪性质不同,发病过程有区别。 如果“胃家实”,即胃阳旺盛的体质,感受的是寒邪,则病人表现为先有太阳病的过程,然后出现阳明病的表现,这种阳明病就是太阳阳明,就是“脾约”。 如果“胃家实”的体质,感受的是热邪,则病人表现为发病即是阳明病,这种阳明病就是正阳阳明,就是“胃家实”。 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只是对阳明病发病途

3、经的区分,一旦形成阳明病以后,也就没有区别了。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2022-3-42022-3-4Friday, March 04, 2022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10:58:54 P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3-42022-3-42022-3-4Mar-224-Mar-22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3-42022-3-42022-3-4Friday, March 04, 2022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2-3-42022-3-42022-3-42022-

4、3-43/4/2022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3-42022-3-4March 4, 2022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所以脾约一旦形成以后,就可以表现为阳明病的各种证型:如经证的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腑证的三承气等。 特别要强调的是,“脾约”不包括麻子仁丸证,更不

5、是麻子仁丸证。 二 麻子仁丸证与脾无涉 仲景之后,对“脾约”的解释有多种,如胃强脾弱,脾气虚,脾阴虚等等,但这些解释针对的都是麻子仁丸证。 最先注释“脾约” 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趺阳者,脾胃之脉,浮脉为阳,知胃气强;涩脉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 至今大多数人仍把脾约理解为“脾弱不能为胃行津液”、“胃强脾弱”,即把“脾约”狭义的理解为“脾困”,进而演变为“脾弱”。 喻昌曾提

6、出质疑:“门人问脾约一证,胃强脾弱,脾不为胃行其津液,如懦夫受其悍妻之约束,宁不为家之索乎?余曰:何以见之?曰:仲景云,趺阳脉浮而涩,趺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为难,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以是知胃强脾弱也。余曰:脾弱即当补矣,何为麻子仁丸中反用大黄、枳实、厚朴乎?仲景说胃强,原未说脾弱,设脾气弱即当便泄矣,岂有反难之理乎?相传谓脾弱不能约束胃中之水,何以反约束胃中之谷耶?” 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是,“脾约”不是麻子仁丸证,已如上述。其次应该明确的问题是,麻子仁丸证与脾无涉。 麻子仁丸证辩证的关键为“大便硬,小便数”,如果要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当然要放在伤寒论的全文中,看仲景对大便

7、和小便的关系是怎么理解的。 伤寒论阳明篇中大便和小便同时出现的条文甚多。 105条:“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 244条:“小便数者,大便必硬。” 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174条方后注:“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 对当下之证,小便多利,并且更以小便的利与不利,推测阳明病可下与不可下的机转。 如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250条:“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与小承气汤,和之则

8、愈。” 251条:“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从上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大便的溏与硬与小便的利与不利关系密切,“大便硬,小便自利;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小便利者,大便当硬;小便数者,大便必硬”。 小便数,大便硬,胃家实,乃可攻之,此病在胃;小便少,大便溏,应为191条所提到的“胃中冷,水谷不别故”,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脾弱或脾虚。可见,成无己的“胃强脾弱”难以自圆其说。 二是从上可看出“小便数”不独为麻子仁丸证所特有。承气证一样有小便数。 不能把“小便数”理解为“脾弱”。 “小便数”完全可以跟“脾”无关,胃热亢盛迫津外泄,同样可以导致小便数。 阳明病的基本病机为“胃家实”,即里热

9、炽盛,里热炽盛,则可迫津外泄: 津液从玄府外泄则为多汗; 从净府外泄则为多尿,即小便数; 甚至有从大肠外泄的,即为热结旁流。 从麻子仁丸的组方也可以看出,在病机上与脾没有关系。 方中的药物可以分为两组: 一是泻热通腑的,即小承气汤; 一是滋阴润肠通便的,即麻子仁、杏仁、芍药、白蜜。 没有与脾有关的药物。 三 麻子仁丸证与承气证的区别 是杂病和热病的区别 从临床运用的角度上来看,承气汤属于急性热病的范畴,热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有伤津的趋势,病情急,临床症状严重,有典型的阳明腑实证的表现,如潮热谵语、便秘口渴、腹部胀满疼痛等,有竭阴之势,须急下以存阴。 麻子仁丸证则属于杂病范畴,胃热津伤并存,但病

10、势缓,大便虽干结而无明显痛苦,即“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短期内不会因为热结导致津枯,相当于现在所说的习惯性便秘,所以方中用小承气泻热通便,再加上麻仁、杏仁、白芍、蜂蜜滋阴润肠。 温病条辨中焦十一条:阳明温病,无上焦症,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汤,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 增液汤方:元参一两,麦冬八钱,细生地八钱。 温病条辨中焦十七条: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增汤承气汤:增液汤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2021/4/2635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11、。2022-3-42022-3-4Friday, March 04, 2022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10:58:54 PM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3-42022-3-42022-3-4Mar-224-Mar-22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3-42022-3-42022-3-4Friday, March 04, 2022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2022-3-42022-3-42022-3-42022-3-43/4/2022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