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行方案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资料编码:CYKJ-FW-126编号:_中心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审核:_时间:_单位:_中心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用户指南:该执行方案资料适用于为特定问题制定周密、详细、精确的安排的策划文件,内容包括任务目的,任务事项与任务过程,配套紧密的衔接与执行,是顺利和成功完成的关键保证和基础。可通过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进行快速编辑。中心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的应急避震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学生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意识,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预报发布
2、或地震发生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特拟定zz小学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成立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指挥小组:总 指 挥:z(校长)副总指挥:z成 员:全体教师二、演练安排1、演练时间:20*年3月31日下午15:55-16:25分2、演练内容: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部分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3、警报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以警报声作为信号。地震发生的信号:当第一遍警报声响起时,预示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当第二遍警报声响起时,代表主震结束,学
3、生立即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1分30秒)。听到警报声后按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4分钟内完成。三、演练过程:1、警报声响,防震自护演练开始。正在教室上课的学生,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身体应采取蹲下或坐下的姿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2、各级指挥人员迅速到位,任课教师到各自楼层协助指挥。3、第二遍警报声响起,逃生疏散演练开始。各班学生在班主任和指挥人员的指挥下,以各班平时出操时行走路线图和集中地,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疏散集合地点:教学楼前的空操场,一楼的班级在各班的正对面,二楼和三楼的的班级在一楼各班之间。四、注意事项1、疏散要有顺序,在楼梯下楼时,严防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2、老师立即到岗,各就各位,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不得擅离岗位,学生全部离开后老师方可离开。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有序排队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要以班为单位立即清点人数,由各班主任向副总指挥报告人员情况。五、演练结束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由副总指挥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可以宣布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洗车店修理厂合同协议
- 明星视频拍摄合同(标准版)
- 2010年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六)
- 挤压作业安全规范讲解
- 亲子读书妈妈分享
- 2025年云南省建筑安全员证练习题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浙江宁波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07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银行考试个人理财真题及答案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检验科笔试题
- 计算材料学导论
- 人工智能概论课件(郭福春)第四章 AI芯片让人工智能大脑更聪明
- 第六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GB/T 25747-2010镁合金压铸件
-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 压力管道强度计算书
- 李冬梅:第一讲+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理念目标与实施
- 龙泉股份:淄博龙泉盛世物业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建筑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