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物态变化创新训练及答案_第1页
[精品]物态变化创新训练及答案_第2页
[精品]物态变化创新训练及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态变化创新训练题及答案、汽化和液化1 .物质从液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 和两种形式.图4-14中甲、乙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是沸腾时的情况.A A甲:1: 414$2. 饺子放在水中煮,怎么煮都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炸,过一会儿就会发黄甚至发 焦.这一现象表明油的比水高.3. 干湿球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图4-15中右边温度计下 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由于水在蒸发时要,因此右边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左边温度计的读数.因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少,水的蒸发就会越快,这样,干泡和湿泡的温度计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 .图

2、4 154. 举岀在自然现象中水蒸气液化的两个实例:;5. 和 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常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用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里的.6.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会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通过小镜子的反射来看清牙齿的内侧.医生把镜子烧一烧的目的是7. 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壶内水蒸气有一定压强,一部分水蒸气从壶嘴冲岀来时有较大的速度,在壶嘴附近还来不及放岀足够的热,没有成小水珠,所以看不到"白气”,水蒸气跑到一定距离后,放岀了足够的热,温度降低成了小水珠,就

3、看到了 “白气”.8. 夏天,饭菜经常变馒.为了防止饭菜变馒,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 小明从商店买了一块 冰, 放在饭菜的上面.小刚倒一盆冷水,将一只盛有饭菜的篮子搁在离水面稍高处,再将一 块白纱布缝 成圆筒形,下面浸入盆中的水里,上端用夹子夹在篮子柄上,把整个装置放在通 风处.事实表明, 两种办法都能防止饭菜变馒,试说明两种办法的物理原理?哪种方法更好 些?9. 该选哪一项?(1)如图4-16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图 4 16A. 逐渐升高B. 不变C. 汽化加快温度反而降低D. 随火的大小变化忽高忽低(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

4、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就不见水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3)如图4-17所示,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图 4 17A. 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 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 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 熔化放热,汽化吸热(4)在古代唐朝的

5、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为了新奇B. 为了美观C. 为了清洁房顶D. 为了解暑降温10. 请简单扼要地回答(1) 为了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常使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 C的氯乙烷液体,它能把皮肤冷得处于麻木状态.这种局部“麻醉”所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2) 人被雨淋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容易患感冒?(3) 在小组活动时,小明提岀这样一个问题:10 g 100 C的水和10 g 100 C的水蒸气对 人体造成的烫伤,哪一种严重些?小红立刻回答:“一样严重,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红的回答

6、正确吗?为什么?(4)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说雪后的睛天积雪融化时,虽然阳光充足,有时却比下雪天还冷.这是什么原因?11. 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夏天,大家常用扇子或电风扇来降温;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冷.这些事实使小明猜 想:风能导致气温的降低.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把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写在下面 .二、熔化和凝固1. 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1) 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5) 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物

7、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 °C-391 0641 0831 300-259 在-265笆时,氢是固态.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水银温度计在-40 °C时不能使用.2. 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1) 物质从 态变成 态的现象叫做凝固,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2)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它在-115 C时是 态,在-120 °时是 态.(3) 钢块化成钢水时,钢块要 热;水结成冰时,水要热.(4) 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这是因为水时会热,因此窖内温度不致太.(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岀了下面的表

8、格,请帮他填写完整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非晶体3.该选哪一项?(1)川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川锅内盛有锡块,堆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2) 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一个凝固过程B. 一个熔化过程C. 先熔化后凝固D. 先凝固后熔化(3)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三个月,横跨太 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在南极洲南部的高兰群岛乔治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

9、极科学考察基地一一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8.3 °在 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的A.凝固点较低B.凝固点较高C.沸点较低D.沸点较高(4) 在图4 10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图 4 104.某物体从200 °C开始熔化,直到25CTC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5.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6.冰的质量一定能增加的是A.-1 0 C 的冰投入仁C的水中B.-1 0力的冰放入1°C的空气中C.-2 C的冰放进0

10、°C的水中D.0°C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7.小明用图4-11的实验装置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时间/min1234578910111260.767.873.679.680.480.680.580.580.480.584.788.493.5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8. 纯水的凝固点是 0笆,海水的凝固点是-25C,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C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

11、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oC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 0oC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这个现象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你能设计实验来验证或否定你的解释吗?9. 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 40 °时完全熔化,低于15 °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 这 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 .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三、升华和凝华1.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1) 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2) 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

12、;(3) 春秋夜晚岀现的“露”是;(4) 冬夜岀现的“霜”是.2. 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鸨丝受热产生了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的缘故.3. 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C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山于冰的缘故.霜的形成是 发生 的现象.4. 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现象.5. 该选哪一项(1) 冬天的早晨经常看到房间的玻璃上附着一层冰花,这是室内的水蒸气A. 升华而形成的B.凝华而形成的C.液化后凝固形成的D.汽化而形成的(2) 在实验室里,常用干冰(固态CO?)的升华A.吸热来获得高温B.放热

13、来获得低温C.吸热来获得低温D.放热来获得高温微珑的人造(3) 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岀现了洁白、玲“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 “雪景”经历了汽化和凝固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 “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4) 自然界关于云、露、雾、霜、雨的成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云是水蒸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滴和凝华成大量小冰晶形成的B. 露和雾都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C. 霜是

14、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D. 雨是云层中小水珠聚集成较大水滴或小冰晶熔化成水滴,这些水滴从高空落下形成的(5) 文娱演岀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 可能是A. 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D.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6) 严冬的早晨,可以发现窗户的玻璃上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 室外的冷空气先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B. 室外的热空气向玻璃加热液化成小水珠,再凝固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内壁C. 室内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

15、内壁D. 室外的水蒸气向玻璃放热凝华而成冰花,附在玻璃外壁(7) 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A.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B. 眼镜上有灰尘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D.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8) 如图4-22,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钙丝上的钙图 422A. 凝固了B. 升华了C. 凝华了D. 先升华后凝华.试用所学热现象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6.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一、汽化和液化1. 气;蒸发;沸腾;乙2. 沸点3. 吸热;低;少4. 雾;露珠5. 降低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16、;压缩体积6. 防止水蒸气遇到镜子发生液化看不清7. 液化;液化8. 提不:物态变化吸热;从效果上来分析9. B ; (2) C ; (3) B ; D10. (1)氯乙烷沸腾时吸热.(2) 因为湿衣服中的水分蒸发要吸热,有致冷作用(3) 不正确.应该是被iogioo C的水蒸气烫伤更历害.因为io(rc的水蒸气液化成ioo c的水时 要放热.(4) 因为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的过程,要放热,所以气温不会太低;而化雪是熔化过程,要吸热,使气温降低.11. 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提示:找一支寒暑表,一把扇子,在不同室温下,用扇子对着寒暑表的玻璃泡扇,观察寒暑表的示数是否变化.二、熔化和凝固1. (1) V ; (2) V ; (3) X ; X ; (5) X, J2. (1)液,固,凝固点;(2)液,固;(3)吸,放;(4)凝固,放,低;(5)固体分类举例熔化过程是否吸热温度有无熔点晶体冰是不变有非晶体蜡是上升无3. (1) C (2) C (3) A (4) D4. 非晶体5. B 6.C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