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特训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_第1页
思维特训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_第2页
思维特训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_第3页
思维特训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_第4页
思维特训六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维特训(六)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典|例|分|析|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例 1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打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玻璃上也会出现“哈气”,影响安全驾驶,于是司机打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得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答案 水蒸气遇冷才能凝结成小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机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在挡风玻璃上遇冷液化形成“哈气”;在夏季下大雨后,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

2、,挡风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水蒸气在挡风玻璃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气”,此时打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挡风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气便不能在挡风玻璃上遇冷液化形成“哈气”了。 拓展实验题含盐的冰熔化时的特点例 2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然后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

3、式时有如图6TX1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是_(选填“A”“B”或“C”)。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图6TX1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分析 根据图乙曲线可知:(1)利用盐水制成的冰_(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实验中淡盐冰的熔点是_,对应淡盐水的凝固点是_。归纳 根据分析可以得到:(2)在水中加盐,可以_(选填“提高”或“降低”)水的凝固点,并且含盐量越高的水,凝固点越_(选填“高”或“低”)。应用 (3)在积雪上撒些盐,白天可使雪_(选填“难”或“易”)熔化

4、,晚上降温后,已熔化的雪水_(选填“难”或“易”)凝固。解析 由于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图A所示方法能使冰受热均匀,不断吸热熔化,又能及时观察冰的状态;图B所示方法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状态变化,且冰受热不均匀;图C所示方法是将试管放在空气中,当时室温只有10 ,会使冰的熔化过程加长。因此选择图A所示方法加热。(1)由图象可知:盐水制成的冰都有固定的熔点,故是晶体。由曲线可知:第10 min,温度为3 ,淡盐冰才开始熔化,故淡盐冰的熔点为3 ,可知淡盐水的凝固点也是3 。(2)由图象可知:在水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即降低水的凝固点;由曲线可知:含盐量越高的水,

5、凝固点越低。(3)由图象可知:当三种物质都未熔化时,升高相同的温度,浓盐冰加热时间最短,说明含盐量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快;因此在积雪上撒些盐,白天可使雪容易熔化,晚上可使雪水难凝固。答案 A物质受热均匀,熔化缓慢便于观察(1)是33(2)降低低(3)易难 设计实验题风能否使气温降低例 3夏天,大家常用扇子或电风扇扇风降温;冬天,寒风吹来感觉特别冷。某同学猜想:可能风可以使气温降低。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求写出:(1)实验设计;(2)需要的实验器材。解析 要探究风能否使气温降低,就需要用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气温,看有风和无风两种情况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答案 (1)实验设计

6、: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放在同一环境中,用扇子对着其中的一支扇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如果示数仍然相同,则说明猜想错误;如果示数不相同,被扇风的温度计示数减小,则说明猜想正确。然后,在不同的环境中重复这一实验,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需要的器材:扇子、两支相同的温度计、悬挂温度计用的细绳。|思|维|集|训|1炎热无风的夏天,小宇走在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看见前面的路面已被一辆洒水车洒水淋湿了。他认为走在淋湿了的路面上一定比走在干燥的路面上凉爽,于是赶快走了过去,结果在洒过水的路面上,他却感到更加闷热了。你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后,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使被反射的

7、阳光增多,身体获得更多热量C洒水后使附近的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液蒸发变慢D地面上的水蒸发时把热量带到了人的身上2在油锅中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入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标准大气压下,将小锅放入盛有水的大锅中构成双层锅熬胶,胶不会被熬焦而失去黏性,是因为()A夹层中的水起了散热作用B夹层中的水不善于传热C夹层中的水吸收了很大部分热量

8、D夹层中的水温度保持在100 不变,使胶的温度不会超过100 4第十九届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标准大气压下,如图6TX2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图6TX2A. 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 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D. 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5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放出很多热量,使_(选填“上”或“下”

9、)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在手上沾点儿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使手不会被烫伤。6小刚同学猜想,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以下三个:A水的表面积。B水上方的空气流速。C水的温度。(1)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6TX3所示。观察图中的情景,你认为小刚在探究水蒸发快慢与_是否有关。图6TX3(2)接着小刚用电吹风的热风挡在左边玻璃片上方吹风,发现左边玻璃片更早干了。他由此得出:水上方的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你认为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7在研究某物质的熔点实验中,小吴得到如图6TX4所示的图象。图6TX4(1)根据此图,小吴得出结论:该物质_ (选

10、填“有”或“没有”)熔点。(2)小吴通过查阅资料获知该物质是晶体。则小吴实验中的不当之处是_。8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6TX5所示。小林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他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7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5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

11、明。图6TX59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若1 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8 g,而实际容纳了4 g,则相对湿度为50%。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如图6TX6所示,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所示内容可得当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图6TX6 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231489%79%69%1690%80%71%1891%81%72%2091%82%74%(1)若图中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 ,湿球温度计示数为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2)根据表格内容归纳“当湿

12、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 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详解详析1C解析 水蒸发快慢与空气湿度有关,相同条件下,空气湿度越大,蒸发越慢。2D解析 醋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远低于油的沸点。3D解析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将小锅放入盛有水的大锅中构成双层锅熬胶,这样由于水的存在使锅内温度不会超过100 ,这样胶就不会被熬焦而失去黏性。故只有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4B解析 甲容器是密封的,给甲容器加热,经过一段时间后,甲容器水面上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会高于乙试管

13、内水的沸点;乙试管中的水从甲容器的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达到水的沸点时就会沸腾,而此时甲容器中的水还不能沸腾。5液化上水蒸发吸热解析 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蒸笼盖,会变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得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在手上沾点儿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水蒸发时吸热的原理使手不会被烫伤。6(1)水的表面积(2)没有控制变量解析 使用电吹风的热风挡,不仅改变了水滴上方空气的流速,还改变了水的温度,同时表面积也不同,不符合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要求。7(1)没有(2)测量温度的间隔时间过长解析 (1)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

14、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图象中物质的温度一直在变化,所以小吴根据图象得出该物质没有熔点的结论。(2)测量温度间隔时间越长,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与真实的温度时间关系差异越大,准确性越差。8用大烧杯盛适量开水,把盛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放入烧杯内的开水中,观察碘升华管中是否有紫色的碘蒸气出现。因为在常压下,水的沸点不超过100 ,低于碘的熔点113.70 ,碘是晶体,当温度低于熔点时,碘不会熔化,若有紫色的碘蒸气出现,则可以说明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9(1)14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 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湿衣服晾干是由于衣服上的水蒸发,由题意知,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所以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水分蒸发很慢,湿衣服很难晾干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湿球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