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二十六) 生物的进化_第1页
课时作业(二十六) 生物的进化_第2页
课时作业(二十六) 生物的进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作业二十六生物的进化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生物进化的根本单位是生态系统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以下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影响而进化 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 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3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才能弱,由显性基因W表示;另一种脚趾是联趾性状游泳才能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以下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

2、蜴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第3题图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w基因频率的增加,可能是小岛的环境发生改变的结果 C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 D蜥蜴中所有W基因与w基因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4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屡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下图。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第4题图 A在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段发生剧变 CAa个体在、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在、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才能弱5某昆虫种群的翅色有绿色

3、AA、浅褐色Aa和褐色aa三种表现型。抽样调查得知当年绿色、浅褐色和褐色个体各占60%、30%和10%,现假设该种群中绿色个体每年增加10%,浅褐色个体数目不变,褐色个体每年减少10%,那么第二年该种群中决定翅色A基因的频率是 A62.9% B78.6% C76.8% D77.1%6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假设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出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

4、隔离7一个全部由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组成的种群,经过连续4代自交,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了隔离发生了基因突变发生了自然选择发生了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A B C D8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那么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5、% B50% C42% D21%9某一小岛上的野兔原种种群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部分个体分别迁移到了两个其他的小岛上。如图表示野兔原种进化的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第9题图 A新物种1与新物种2基因库不同 B由野兔原种形成新物种显示了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即经过地理隔离而到达生殖隔离 C图中X、Y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Z仅表示自然选择过程 D在新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定存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0如下图为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选育过程对高含油量玉米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第10题图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改变了玉米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淘汰了一

6、些表现型,从而导致控制含油量高的基因频率增大 D在逐步产生并选择多对等位基因的同时,淘汰了多对等位基因二、多项选择题11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以下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A或a基因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表达错误的选项是第11题图 A曲线甲所示,该种群将进化成新物种 B随着代数的增加,Aa的基因型频率逐渐下降 C曲线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12如图中的A、B、C表示三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

7、于某种时机开场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种群,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第12题图 A上述过程说明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两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其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展基因交流 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一样 D甲、乙两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组成完全不同,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三、非选择题13加那利群岛一年生的某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花。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外来许多基因型为AA和Aa开紫花的种子。几年后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

8、答复以下有关的问题:1该地所有的上述植物群体构成了一个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2基因型为AA和Aa种子到来几年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和_,该群体的基因频率改变是_的结果。3以下图中能比较准确地表示A和a基因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比例变化情况的是_。4假设环境改变前的群体和环境改变后的群体之间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_选填“一样或“不同的物种,原因是_。14答复以下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开展机制的理论探究也在不断地开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

9、件一致。第14题图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_。2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表达的是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3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_,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_不同,导致_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世代甲箱乙箱果蝇数AT1E果蝇数AT2E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第四代,350,89%,15%,64.8%,28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