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8 诗词三首_第1页
课时分层作业18 诗词三首_第2页
课时分层作业18 诗词三首_第3页
课时分层作业18 诗词三首_第4页
课时分层作业18 诗词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十八诗词三首一、根底运用层1以下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春花秋月何时了了:结束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词B夜雪初霁 霁:雨、雪后初晴算而今重到须惊 算:料想C出师一表真名世 名:有名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D难赋深情 赋:述说纵豆蔻词工 工:工巧精巧CC项,名:垂名、传名。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B便纵有千种风情 纵豆蔻词工C便胜却人间无数 却上心头D自胡马窥江去后 独钓寒江雪BA项,动词,勃发/名词,头发。B项,均为连词,即使。C项,助词,无实义/转折连词,反而。D项,名词,长江/名词,河流的统称。3以下同“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修辞手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用的是借代的修辞。“雕栏玉砌借代南唐故都的宫殿。A、D两项用的是比喻,C项用的是对偶,只有B项是借代。“朱门借代贵族豪门。4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空缺的部分。【导学号:95012102】1小楼昨夜又东风,_。李煜?虞美人?2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3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4塞上长城空自许,_。陆游?书愤?5自胡马窥江去后,_,_。姜夔?扬州慢?6_,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7念

3、桥边红药,_。姜夔?扬州慢?【答案】1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楼船夜雪瓜洲渡4镜中衰鬓已先斑5废池乔木犹厌言兵6二十四桥仍在7年年知为谁生二、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9501210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5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雪晓清笳乱起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一种肃杀紧张的战争气氛。B. “雁门西,青海际两句,指宋金两国军队对峙的前线地区在雁门关、青海湖一

4、带。C.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声、“月斜等意象,营造出了清冷的意境。D. “有谁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不被理解的慨叹。BB项,“指宋金两国军队对峙的前线地区在雁门关、青海湖一带有误;词题“记梦,说明诗歌写的是梦境,“想关河,这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可见“雁门关、青海湖是代指宋金战场而不是真的战场。6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_【解析】题干问的是“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首先要理解此类题目的答题角度: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大、借代等;表达方

5、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察的重点,而抒情方式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虚实等;篇章构造,如照应、过渡等。本词中,从诗歌标题“记梦寄师伯浑可知,词中会写到梦境,这是虚写,且从上片中“梦游处可以知道,上片是写梦境,这是虚写;下片“睡觉,“觉是“睡醒的意思,可见下片是实写,可以从虚实的角度分析。且上片是写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的生活情景,而下片是写梦醒后的孤寂,两者形成鲜明的比照,故还可以从比照反衬的角度分析。【答案】虚实结合。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关塞风光画面,中间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下片写梦醒后

6、的情境和感想。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报国雄心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或者答以景衬情、情景相融反衬,下片通过“寒灯、“漏声、“月斜等景物,渲染了清冷、静寂的气氛,衬托出作者心系边塞,立志收复失地,万里封侯,有着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炽热情怀。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梅引姜夔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彷徨,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注】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腊梅绽放,词人见梅思念远方的恋人

7、,因作此词。淮南小山一说刘安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7以下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江梅引,词牌名。“引表示词的音律特点,意义、用法同?李凭箜篌引?和?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中的“引。B“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三句,开篇点明主旨,词人感慨人间离别,又见江头梅花,引发了他不尽的相思之情。C“湿红恨墨浅封题,是说心中充满了离恨,相思的泪水打湿了红笺,冲淡了墨迹,默默将信封好,题字签押,情思低徊。D“宝筝空,无雁飞两句,写恋人曾弹奏宝筝,而今却无处可闻;那些和泪写成的相思,也因无鸿雁传递而难以排遣。AA项,“箜篌引中的“引是乐府古体诗的一种

8、诗体,?滕王阁序?中“短引指序文。8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_【答案】直抒胸臆。“人间离别易多时、“忽相思、“漂零客,泪满衣等句直接抒发伤感和相思情感。虚写想象。内容包括梦境和回忆两部分。“几度句,写两人欢会梦境,“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悲欢两种梦境相比,进一步诉述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俊游巷陌、“旧约扁舟回忆往昔,表达人事已非,旧约难以实现的悲苦,抒发思念的深切。答“虚实结合也可 比照。通过悲欢两种梦境的比照,昔日之欢的回忆和今日孤独的现实比照抒发情感。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95012104】送湖南部曲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

9、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部曲: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急急符:紧急命令。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揭露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於菟:楚人“谓虎於菟。9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中“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B三、四两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曲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C五、六两句夸赞部曲年纪虽老而目光亮堂,议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D第八句化用杜

10、甫诗句浑然无迹,虚写作者悲凉处境,突出对部属的美妙祝愿。E诗人借写为部曲送行,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既有豁达之情,也有不平之气。CC项是写自己,不是夸部曲。10本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_【答案】送别之情。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先公后私的情怀。只要部属有着光明的前景,可以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孔巢父赴河南军皇甫冉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11以下对这首诗

11、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B本诗首联中的“阻字用得好,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意丰富,给人想象空间。C颔联“闻道、“更言两词有不确定之意,说明这些消息都是来自传闻。D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才华出众,尾联写陈琳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D此题主要考察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D项,“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错,这里是将孔巢父比作陈琳。12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_【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

12、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展分析。“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是想象边地的情景,“乡人绝,料想孔巢父到彼处后身边无同乡伴侣;用“乡人绝和“战马多比照,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塞草青青战马多,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答案】运用想象、比照、衬托反衬的手法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是想象边地的情景,“乡人绝,料想孔巢父到彼处后身边无同乡伴侣;用“乡人绝和“战马多比照,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塞草青青战马多,写塞上草青、马多,衬托出当地的荒凉寂寥。此联极写边地的荒寒和友谊的缺乏,从而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五阅读下

13、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注】耿:微明的样子。1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 “刚刚的意思。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托出西村的幽静。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E“茂林风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如诗句“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也是“声色兼备的佳句。AE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

14、对诗句的理解。诗歌首联写由西村思往事。第一句写西村群山环绕,仿佛是世外桃源。第二句“往岁点明是往年,写作者还清楚地记得往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这一句是作者回忆往事。而尾联“记今夕“新月耿黄昏,所写的“新月初现的黄昏是“今夕的眼前之景,所以A项不正确。E项,“争白和“放红只是表达了视觉,没有表达听觉,所以E项不正确。1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结合详细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一样点与不同点。_【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诗歌的思想内容。要通过对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一样点和不同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