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1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2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3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4页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2480 英文名称 Ship and Marine Engineering一、领域简介(包括概述及领域范围)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决定国家兴衰的基本因素之一。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这一被称为“蓝色国土”的区域约为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海洋开发将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研究发展领域,也是世界各国争夺的另一主要战场。船舶与海洋工程是我国海洋防卫与进行海洋探测、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船舶与

2、海洋工程学科是一个涉及领域广泛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涉及机械、电子、控制、数学、力学、声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基础学科领域,同时涉及武器平台、战术运用、兵器构形系统结构系统、动力推进及能源系统、制导系统、战斗部、发射系统等诸多专业学科方向。而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相对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技术的发展,首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培养目标1以在职人员为主,主要是为船舶和水中兵器技术领域的研究院、所、基地、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和工业部门,特别是为承担国家重要型号研制任务的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我国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技术的发

3、展提供动力。2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掌握船舶和水中兵器领域技术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三、主要培养单位航海学院四、研究方向研 究 方 向主 要 内 容 简 介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System Engineering1. 系统综合设计与分析理论及应用2系统可靠性与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3大系统理论及多目标规划与决策4新概念、新原理武器系统5水

4、下武器系统的导航与定位技术6武器系统工程与效能评估理论水声工程Underwater Acoustic Engineering1. 声纳技术2水下通道与物理场3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4噪声控制5声学与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技术研究3机电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究4机械电子系统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5无损检测新技术研究6电子系统抗干扰与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Control Theory and Control Engineering1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2计算机控制、网络化系统控制3非线性及

5、复杂系统控制理论4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动力推进技术(Propulsion Technology )1. 新型水中动力推进系统研究;2. 动力推进系统可靠性、维修性技术研究;3. 动力推进系统信号检测及控制技人4. 动力推进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水下信号与信息处理Underwater Signa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1自适应信号处理、水声信号最佳检测与评估2目标识别与反对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3鱼雷自导与引信系统建模、优化设计和仿真4物理场应用、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5VLSI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应用与开发6现代谱分析及其应用通讯与信息系统(Communicati

6、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1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2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应用研究3水下声场特性建模与仿真4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Ships and Marine structures)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技术研究2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研究3 特种加工工艺及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研究4 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技术研究5 机械零件的精密测量原理与智能仪表研究6 数字化样机及虚拟制造技术研究流体力学 (Fluid Dynamics)1. 航行器流体动力特性及试验技术研究2. 流体动

7、力外形设计技术研究3. 减阻降噪机理及减阻降噪新方法研究4. 超空化技术研究研究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学位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1)公共课(必修8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3G001科学技术哲学4021,2考试13G00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11,2考试13G003英 语 基础部分12051,2考试专业部分403(2)基础理论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1G001 矩阵论 4021考试11G003 数

8、值分析4021考试11G005 数理统计 4021考试11G006 随机过程 4022考试(3)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10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036002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及系统4021考试036008高速信号处理系统及其应用4022考试036009燃烧理论与燃烧室设计 4022考试036011动力系统控制4022考试036013现代机电控制系统4022考试036014内外流数值计算方法及应用4022考试036017计算机辅助鱼雷总体设计4021考试036018现代测试系统 4021考试036019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4022考试036021现代设

9、计理论与方法4022考试036028非线性控制系统 4022考试036030系统建模与参数辨识4021考试036037系统仿真4022考试036038信号处理及其应用4021考试036039工程水声原理4021考试036046阵列信号处理4021考试(4)学位选修课(至少3门,6学分)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 036006现代谱分析4021考试036007现代鱼雷自导系统4021考试 036020导引弹道与最优导引4022考试036023机电一体化设计 4021考试 036029水下机器人制导技术4021考试036033现代控制理论4021考试 036036现代电力电子

10、工程4022考试 036041机械噪声控制原理 4021考试036047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4022考试036051水下航行器电动力推进技术4021考试036056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4021考试036060海洋声学理论基础4022考试035009数据库系统原理4022考查 035015鱼雷航行力学4021考试 035016鱼雷流体力学4021考试035024接口技术及应用4021考查126011管理经济学4021考试125006管理信息系统4021考试125010决策学4021考查(5)必修环节 (2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学分 · 工程领域学术讲座 1学分

11、3;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无学分,考查控制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 081180 英文名称 Control Engineering一、领域简介(包括概述及领域范围)控制工程是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以工程应用为主要目的的技术科学。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这三个阶段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各有其应用领域,并各自还在不同程度地发展着。18世纪,英国人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离心调速器,这是自动控制领域的第一项重大成果。20世纪20年代,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技术在工业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50年代,由于制导技术、数控技术、空间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

12、术的成熟,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应运而生。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满足向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要求,出现了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和图形显示等技术于一体的各类工业控制技术,如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网络控制系统(NCS)等。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宇航等领域,与机械工程、计算机技术、仪器仪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等领域密切相关,并成为当今备受重视的高技术之一。掌握和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各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都是十分必要的。二、培养目标1以在职人员为主,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

13、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三、主要培养单位航海学院四、研究方向研 究 方 向主 要 内 容 简 介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Modern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1鲁捧控制理论及应用2自适应学习控制3大系统的估计、控制与决策4大型系统的协调控制与评估方法5C3I系统理论及仿真技术6. 先进控

14、制技术及应用7估计、辨识与自适应控制计算机控制与工业自动化技术Computer Control and Industrial Automation1专家智能控制2模糊控制3神经网络及其在控制中的应用4计算机控制与仿真5自适应过程控制理论及应用6网络化系统建模、分析、控制与优化先进导航系统Advanced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1. 水下精确导航与定位技术2. 惯性导航系统3. 组合导航设计理论研究4. 多传感器信息检测与信息融合技术电力电子工程Power Electronics Engineering1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2 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的新概念与新方

15、法3 电力电子计算机仿真技术4 功率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5 高频功率变换器拓扑优化设计与建模仿真模式信息处理Pattern 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1 多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其应用3 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应用4 目标分类与识别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安全与信息对抗Network 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1 网络系统安全技术2 信息内容安全技术3 信息对抗支撑技术4 信息对抗仿真技术5 信息对抗伪装技术智能测量与控制Intellige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1 现代检测理论2 智能检测阵列技术3 集成

16、测控系统总线4 分布式测控系统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System Engineering1. 系统综合设计与分析理论及应用2系统可靠性与优化设计理论及应用3大系统理论及多目标规划与决策4新概念、新原理武器系统5水下武器系统的导航与定位技术6武器系统工程与效能评估理论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学位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1)公共课(必修8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3G001科学技术哲学4021,2考试13G002科学社会

17、主义的理论与实践2011,2考试13G003英 语 基础部分12051,2考试专业部分403(2)基础理论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11G001 矩阵论 4021考试11G003 数值分析4021考试11G005 数理统计 4021考试11G006 随机过程 4022考试(3)专业基础课(建议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08M002神经网络原理及应用6032考试09M001线性系统理论6031,2考试09M002计算机控制系统6031,2考试09M003数字信号处理6021,2考试036030系统建模

18、与参数辨识4021考试036031鲁棒控制系统理论与设计4022考试036033现代控制理论4021 考试036035电力电子仿真设计4021考试036036现代电力电子学4022考试036037系统仿真4022考试036056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4021考试076022鲁棒控制理论与系统设计4021考试076023动力装置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与仿真4022考试076024非线性控制系统导论4022考试096002系统辨识4022考试096004模糊控制理论与应用4022考试096006最优控制理论及应用4021,2考试096007最优估计理论及应用4021考试096011信号估计与检测4021考试

19、096012数据分析与信号处理4022考试096018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4021,2考试096021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4022考试096029信息融合技术及应用4022考试106014软件工程4022考试106015实时软件设计4022考试(4)专业课(专业课至少选9学分,建议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4学分,其余可在全校硕士生课程中任选,并包括一门实验专题课)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036029水下航行器制导技术4021考试036056计算机网络与应用4021考试035009数据库系统原理4021考试035017鱼雷航行力学与控制系统4022考查035018电力传动与控制402

20、2考查035021智能化测量控制仪器仪表4022考查075018神经网络控制系统4021考查075019计算机测控系统4022考查075020智能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4021考查085009数据通信4022考试085019多媒体通信系统4022考试095004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4022考试095010过程控制系统4022考试09501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4021考试095023小波理论及应用4022考试095026非线性系统设计4022考试095027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设计4022考试095033模糊决策与控制方法4021考试095034离散系统的智能设计方法4021考试095038

21、动态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导论4022考试095040智能化优化算法及其应用4022考试095042控制系统建摸与仿真4022考试095051单片机及应用系统设计4021考试09S003DSP实验3212考查(5)学位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至少选6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方式085015多媒体信息处理4022考试096003系统工程4021,2考试096021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4022考试096024计算机集散控制4021考试095013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4021考试095014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应用4021考试 (6)必修环节 (2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

22、题报告 1学分 · 工程领域学术讲座 1学分·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无学分,考查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430109 英文名称:Electronic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一、领域简介(包括概述及领域范围)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覆盖电子、通信、自动化、电子信息、信息传感专业,涉及信号与通信工程、系统工程、水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以及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二、培养目标1以在职人员为主,为工矿企业、研究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2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热

23、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三、主要培养单位 航海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四、研究方向研 究 方 向主 要 内 容 简 介信号检测、估计与自适应处理(08100206)Signal detection, estimation and adaptive processing 1. 信号检测的理论及方法2. 波形设计及其最佳处理技术3. 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与系统设计4. 系统辩识及其应用5. 信号参数估计的理

24、论与方法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08100207)Virtual Reality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1. 系统的虚拟设计与仿真2.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作战模拟系统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应用3. 人机多维信息交互技术4. 计算机图形学及三维显示技术5. 多媒体信号(语音、图像、文字等)的处理与合成DSP及其应用(08100208)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andApplications1.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2. VLSI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3. 虚拟仪器与信号处理4. DSP算法、器件、系统及其应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

25、络(08100102)Data Communication andComputer Network1 局域、广域网的集成、协议、互连技术与综合信息网络2 网上信息压缩、解压与传输技术研究3 Internet Intranet 网络安全与接入技术研究4 新型数据通信系统,远程CSCW与个人通信系统移动通信(08100104)Mobile Communication1. 移动通信中的编码、调制及信号处理技术2. 扩频通信与多址技术3. 无线IP与移动IP技术4. 个人通信技术5. 水下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08100105)Communication Signal Processing1 通信信号

26、的变换:时频变换、光电变换等2 通信信号的传输处理:调制、扩频、同步、滤波、最佳接收等3 数字通信信号处理:编码、加密、压缩等4 软件无线电5 DSP与嵌入式片上系统(SOC)技术通信信道理论与仿真(08100109)Communication Channe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1通信信号及信道理论研究2水下声场特性建模与仿真3信道特性、匹配和均衡技术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学分不少于22学分,学位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1公共课(必修7学分)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考核形式13G001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