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_第1页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_第2页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_第3页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_第4页
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色金属塑性加工趋势冶金0801聂改改01金属塑性变形都是在一定的变形力学条件下和一定的变形工艺条件下进行的,即金属的塑性变形是在一定的应力状态、变形状态和一定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等条件下完成的。塑性加工具有高产、优质、低耗等显著特点,已成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根据专家们的预测,到21世纪,零件粗加工的75%和精加工的50%将采用塑性成形的方式实现。工业部门的广泛需求为塑性加工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和空前的机遇。新世纪科学技术面临着巨大的变革,通过与计算机的紧密结合,数控加工、激光成型、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集成制造等一系列与塑性加工相关联的技术发展速度之快

2、,学科领域交叉之广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塑性加工新工艺和新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把握塑性加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有助于我们及时研究、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推动塑性加工技术的持续发展。1.精密成形技术精密成形技术对于提高产品精度、缩短产品交货期、减少切削加工和降低生产成本均有着重要意义。近10年来,精密铸造技术、精密压力加工技术与精密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在精密铸造方面,熔模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和消失模铸造等技术得到了重点发展,铸件质量大大提高。例如采用消失模的铸件,壁厚公差可达±0.15mm,表面粗糙度可达Ra25wnt在精密压力加工方面,精冲技术、超塑成形技术、冷

3、挤压技术、成形轧制、无飞边热模锻技术、温锻技术、多向模锻技术发展很快。例如700mm汽轮机叶片精密辊锻和精整复合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楔横轧技术在汽车、拖拉机精密轴类锻件的生产中显示出极佳的经济性。除传统的锻造工艺外,近年来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也日趋成熟,引起工业界的普遍关注。所谓半固态金属成形是指对液态金属合金在凝固过程中经搅拌等特殊处理后得到的具有非枝晶组织结构、固液相共存的半固态坯料进行的各种成形加工。这种新的金属加工技术可分为半固态锻造、挤压、轧制和压铸等几种主要工艺类型,具有节省原材料、降低能耗、提高模具寿命、改善制品性能等一系列优点,并可生产复合材料的产品,被誉为21世纪新兴金属塑性

4、加工的关键技术。在精密焊接方面,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激光切割、脉冲电阻焊接技术和感应钎焊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汽车和家电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止匕外,在粉末冶金和塑料加工方面,金属粉末超塑性成形、粉末注射成形、粉末喷射和喷涂成形以及塑料注射成形中气体辅助技术和热流道技术的成功应用,大大扩充了现代精密塑性加工的应用范围。精密成形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应用之广,使国际机械加工技术协会有充足的理由认为,在21世纪之初,精密成形与磨削加工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将取代大部分中、小零件的切削加工,在2010年左右,精密成形的精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成形公差可望达到当今的磨削精度,实现工业界梦寐

5、以求的"净成形"(无余量的完全零件形状)的奋斗目标。2、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快速成型技术(RP足快速原型与制造技术的简称,其成型原理为:先由几何造型软件生成产品的三维模型,然后按一定厚度分层,获得各个截面的平面信息,经数据处理后,数控系统有序地连续加工出每个薄层并使它们粘接成型。快速成型主要有激光立体光刻(SLA)分层实体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口熔融沉积制造(FDM将方法。近几年来,我国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有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华中理工大学研制的分层实体制造(LOM)成型系统HRP挣蛆寤笥b挎OM与MEM(熔融挤出)于一体的多功能快

6、速成型系统M泰PMSH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的立体光刻(SLA成型系统LPS?00A其主要技术指标均接近或达到国际名牌机型的水平。快速成型技术对于模具的快速制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用于小批量生产的塑料模具和冷冲压模具可以依照由快速成型方法所获得的产品实体直接用硅橡胶、环氧树脂或金属材料制造。用于大批量生产的各种模具也可由快速成型和铸造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造。快速制模技术由于具有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综合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十分适合新产品开发和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方式,近10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除了快速成型在快速制模中应用外,电弧喷涂成形技术、实型铸造制模技术、氮气弹簧在冲压模具中的应用、锌基合金制模技

7、术、低熔点合金制模技术、铜基合金制模技术、电铸技术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环氧树脂制模技术、无模多点成形技术、叠层钢板制模技术等快速制模的新工艺、新方法和新设备层出不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高速铳削和电火花铳削技术随着产品零件微型化和精密度要求的提高,对模具加工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近年来发展很快,最为突出的是高速铣削加工技术。高速铣削不仅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好,与传统的切削方式相比,还具有工件温升低、热变形小、切削力小等优点,十分适合于对温度和热变形敏感的材料及薄壁、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高速铣削可用于硬质材料(硬度达60HRC)勺切削加工。在第七

8、届上海国际模具展览会(1998年)上展出的瑞士米克朗公司的HSM700型高速铳削机床,主轴转速达42000r/min,切削进给速度为20m/min;意大利菲迪亚公司展出的DIGIT643型高速铳削机床转速也达28000r/min,进给速度15m/min。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被人们誉为"第三代制模技术"。3、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又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是电火花加工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模具型腔的新技术。像数控铣削加工一样,电火花铣削技术采用高速旋转的杆状电极对工件进行二维或三维轮廓加工,无需制造复杂、昂贵

9、的成型电极。日本三菱公司最近推出的EDSCAN8匣火花创成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化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的水平。3/ 5伴随着高速切削电火花加工技术的进步,模具加工过程的检测手段和模具表面处理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代三坐标测量机除了能高精度地测量复杂曲面的数据外,其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可靠的抗振保护能力、严密的除尘措施以及简便的操作步骤使得现场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在模具表面处理方面,抛光技术的进步也十分突出。现代超声抛光设备能使模具表面抛光至Ra0.050.025W卬达到镜面抛光的要求。模具表面耐磨、耐腐蚀和花纹处理

10、技术也有长足的进步。4、CAD/CAM技术CAD/CAM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借助计算机对产品、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成本等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M能显著缩短模具的设计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在CAD/CAM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业部门已不满足于仅仅将计算机作为绘图和数控编程的工具,工程技术人员迫切地希望在同一软件环境下,既能自动绘图,又能有设计、计算、分析和加工的能力,于是模具CAD/CAE/CAM集成化系统便应运而生。在各类塑性加工工艺中,塑料注射成形工艺计算机集成系

11、统的应用最为突出。世界著名的CAD/CAM系统,如CADDS5Pro桀和UGII等,均实现了CAD/CAM系统与塑料注射过程模拟、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型腔数控加工的初步集成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适应国际发展潮流,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开发新一代塑料注射模软件。所谓新一代注塑模软件,是指利用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开发的注塑模集成制造系统(CIMS)这种高度集成的系统能支持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过程,具有智能化、集成化、面向装配和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应该指出的是,在CIM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拟技术将在21世纪的塑性加工领域发挥作用。所谓虚拟技术,是指以CAD/CAM

12、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对设计、加工、装配、试模等工序建立相关联的数学模型,配置必要的硬件(如头盔、手套或者信号反馈装置等)和软件(如图形加速软件、虚拟现实模型语言等),形成虚拟的环境、虚拟的过程、虚拟的产品和虚拟的企业。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从用户订货,产品创意、设计到零部件生产、装配、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分别由处在不同地域的企业进行互利合作。通过国际互联网、局域网和企业内部网实现模具的异地设计和异地制造,提高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随着传统金属材料资源的日益紧张和能源紧缺、环境改善的要求,轻金属工业的应用和发展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重视,新型金属材料不断发展,例如镁合金、钛合金、铝合金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