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态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_第1页
大生态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_第2页
大生态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_第3页
大生态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_第4页
大生态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生态”观念下的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摘要:本文基于大生态观念下,着眼专业学科知识背景,提出了4种园林规划设计倾向,即:自然式规划设计、乡土化规划设计、保护式规划设计、恢复式规划设计,并分别以一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说明。Abstract:On the basis of Great Ecology and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knowledge, we put up with 4 typ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Such as :Natural design、local design、protection design、re

2、covery design. And then give examples to explain them.关键字: 大生态 自然式 乡土化 保护式 恢复式Key words: Great ecology Natural design Local design Protection design Recovery design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不合理使用资源以追求经济的发展,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严重失调,人居环境日益严峻,各种灾难一发不可收拾。生态环境问题俨然已成为各国人们的热切关注话题。在此背景下,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们提出了“大生态”这一概念。"大

3、生态"也可以称为"大生态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最高意识下探索人与自然关系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大生态学即广义生态学,它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因素(含生物因素)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意识流等运行规律的科学。1大生态学与深生态学所探讨的目标和涵盖范围是一致的,是以“地球生物圈内的一切物种的和谐永存”为探讨对象,或者范畴更大,如佛教理论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意识境域相同。大生态学着重从社会科学的视野分析和阐述"人类自身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指出"人们的思维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是关系这一和谐的关键"。大生态学赞同

4、并采用深生态学"宇宙间的万物平等"的正确认识与思维,同时吸收浅生态学"以人类为中心"中的人类主人翁意识和人类应具有的楷模效应,提出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并存的理论。大生态将一切生态划分为"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大类型, 或者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两大类型,提出社会生态中的"政治生态"更为重要,这是社会生态的灵魂,是决定社会生态和经济生态质量的前提。大生态反对社会行进的盲乱,发展的冒进。指出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源在于人们追求经济利益的“急功近利”和整体发展的“盲目失控

5、。2基于以上提出的大生态观念,针对我们专业背景和任务,为了给广大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绿色而又长久宜居和谐的生态生活环境,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我们提出了4类生态设计倾向,即:自然式设计、乡土化设计、保护式设计、恢复式设计。以下分别对4类设计手法和内容进行举例分析说明。一、 自然式生态规划设计随着时代发展,久居都市的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向往自然,希望让城市的阳光、空气、水体、树木、花草都披上自然的色彩。这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

6、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植物,在考虑建筑风格与植物软景的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传统园林植物配置中模拟自然的方法,经过艺术加工来提升植物的观赏价值,以充分发挥植物群落生态功能,尽可能创造美观、生态、舒适、经济的生活环境,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3 自然式设计是指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表现自然,在城市的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造园或仿照自然景观及其分类系统进行设计,将自然引入城市公园的设计形式。4 下面以“长沙市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绿化设计”为例进行说明。5醉樱园绿化广场总体设计以自然山水式园林为主要特色,它结合基地原有地形,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出自然

7、山水式园林氛围,将醉樱园营造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交通组织有序、生活气息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和景观特色鲜明的现代公园式城市广场。以下我将从该设计方案的地形利用、植物配置和功能设置三个方面来说明其自然式设计的手法体现。1、 地形的利用高岭组团兴联东路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东西两边高, 中间低。醉樱园基地主要为山坡田地,由大小不等的梯田构成。该案的地形设计在尊重原有格局的基础上,因高就低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建造假山、跌水、溪流、池塘、缓坡草坪、生态密林等“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营造不同的立地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 形成创造条件。2、 植物的配置从自然式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广场绿地

8、设计摒弃了“重草轻树”的做法,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广泛选用地方树种,将乔、灌、花、草坪进行多样合理化配置以银杏、合欢和栾树为骨干树种,桂花为基调树种,紫薇、杜鹃、茶花、腊梅等为调配树种,突出主调树种樱花。以乔、灌、草自然式的配置,自然花境的形式栽植,丰富了空间层次,营造出了春季樱花烂漫、夏季浓荫葱茏、秋季叶色斑斓、冬季腊梅飘香的丰富季相变化。3、 功能分区设置醉樱园巧妙利用地形起伏、建筑布局和植物种植组织将整个广场划分成若干景色和功能空间(图1):疏林空间与密林空间、草坪空间与滨水空间、安静休息空间与运动健身空间等,以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各空间之间通过地形和植物有机过渡、衔接,使整个广场景观

9、统一、和谐。 图1 醉樱园功能与景色分区 广场的主入口以古树桩景加置石的形式,营造整个广素雅、宁静的休闲氛围。在东北角的次人口巧妙用基地原有地形,做成假山叠水,以增加游者“探”的乐趣,也使之成为整个广场的水趣之源。以大落叶乔木和灌木搭配对空间进行局部围合,形具有微地形起伏的草坪休闲区,为人们自由休闲供开阔的闲暇场所。通过缓坡,将休闲草坪空间 步过渡到滨水空间。在广场东南部开辟一片水 ,形成水上休闲娱乐区。水面设活动舞台,为游客提供文娱活动场地。水边设亭与花架,与水上舞台互为对景,供游客驻足观赏。在广场东北部开辟运动健身区,在溪流附近设儿童游戏沙地,外围放置儿童健身游戏设施。(图2) 图2 醉樱

10、园效果图二、乡土化生态规划设计乡土化设计就是要求设计应当考虑并适 应当地的气候、土壤、 人文、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下面 以“贺州滨江区乡土景观设计”6为例进行阐述。根据滨江的地理位置,贺州滨江区的绿化设计 以“山一情一水”为主题思想,本着乡土真、 纯本色的设计思想 ,在传承贺州优秀历史文化、融合贺州独特民风民俗的同时对原材料充分利用。 不加粉饰地运用现有资源,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不经二次加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原创的特点。以下通过入口休闲文化广场、草本植物园、松涛植物园、桃源仙境植物园、柳堤春晓植物园区、集古村庄和滨江沿线节点等不同景点来一一说明。 入口休闲文化广场用浮雕、照壁、影墙、雕塑来描

11、述贺州的沧桑岁月,快速的把游人引入贺州的文化氛 围之中。草本植物园保留了场地原有平面和肌理,在其基础上加以丰富,用于展示乡土草本植物 ,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根据原有场地带状肌理,原来基底的场地上,种植草块及成排的乔木,形成许多灵活宜人的小空间 。场地周边种植了大量乡土植物松树、榕树、香樟等,以达到林木繁茂的景观效果。园内还设置了休憩的设施,供人们赏花、观草、休息 。松涛植物园区内保留了原有植物肌理的同时充分利用乡土树种松树形成了遮天蔽日,直插云天的壮丽景观,充分体现了乐观主义的精神文化和贺州 人不畏惧的风格。园区内还种植了大量的乡土灌木海桐 、红花继木、黄树梅等以达到层次、色彩丰富的景

12、观效果。 在园内设置了竹屋、竹椅和竹桌设施 ,供人们赏玩和休息。桃源仙境植物园内主要运用乡土植物桃树来营造具有乡土气息世外桃源 ,步如桃源有如踏入幽雅神境 ,恰似步入仙境的感觉。柳堤春晓植物园区在保留原有的植被的基础上种植了大量的乡土树种柳树 , 柳树姿态婆娑 ,清丽潇洒 ,配植于岸边,问植花桃,有绿丝婀娜 ,枝招展的春色景象。集古村庄基于滨江区尖峰山下存在杂乱无章的民居 ,运用了简约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流畅园路,除了体现民族文化的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和花架、木凳等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居住环境以外,还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在闲暇之余养神蓄目、绿林醉心。简洁的空间形式,符

13、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同时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滨江的沿线设置了亲水平台的廊道 、椅子 、竹屋和线型沿江游览步道等,这些都巧妙运用了贺州本地素材竹子、木材 、石头、砖、瓦及植物够成沿江的旅游线 。 贺州滨江景区对当地活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运用,凸显了乡土“物”的形态表现;乡土“事”的表达彰显了地域文化。不仅于万千芸芸景区中鹤立鸡群,还极大地节约了资源和维护成本,实属大生态观念下实现生态规划设计的一典范。三、保护式生态规划设计护性设计是指在对城市公园进行设 计时,应强制性地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伤害,将保护自然作为一项重任。以下我以“绿林中的红飘带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为案例进行

14、分析说明。7本方案基于该场地具有城乡结合部的特征,多处地段已处于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破损、陈旧,部分河岸坍塌严重,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死角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提出了保护和完善蓝色和绿色基底水域和湿地,保护现有植被;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如增加水生和湿生植物、丰富乡土物种来避免河道的硬化,局部河岸塌方,以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态。 线性景观红飘带的设计(图4):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它与木柱道结合,可以作为座摘;与灯光结台,而成为照明设施;与种植台结合,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与解说系统结合,而成为科普展示廊;与标统相结台,而成为一条指示线。

15、 集于照明、座椅、植物标本展示长廊、指示线及科普长廊纵多功能于一体不仅节约资源材料,也大大减少了其对游人潜在的安全隐患。图3 总体鸟瞰图图4 红飘带该案例试图说明在城市化过程中在完全保护自然河流的绿色和蓝色基底,以最少量的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基础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用最少的干预获得都市人对都市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这充分体现了生态观念价值下的保护式规划设计。四、恢复式生态规划设计恢复式设计是通过人工设计和恢复措施,在受干扰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恢复或重建一个具有自我维持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同时,已重建和恢复的生态系统,在合理的人为调控下,为自然、人类社会及经济服

16、务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我将以“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8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地。永宁公园位于永宁江右岸,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的干扰,进行裁弯取直和水泥护堤工程,高直生硬的防洪堤及水泥河道已吞啮了滨江岸线。这些造成了永宁江河道硬化、渠化,河流动力过程恶化、形态改变,水质污染严重,两岸植被和生物栖息地也遭严重破坏,休闲价值大大损毁。对此,永宁公园的存在对永宁江的功能再生和质量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其目标,设计人以现代生态理念为核心思想,为恢复已硬化的防

17、洪堤的自然形态和两岸植被及生物栖息地,做出了以下改造:1、硬化防洪堤的改造(1)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础,在保证河道过水量不变的前提下,退后防洪堤顶路面,将原来的垂直堤岸护坡改造成种植池, 并在堤脚面一侧铺设亲水板平台 。(2)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础, 在保证河道过水量不变的前提下,放缓堤岸护坡,退后防洪堤顶路面,将原来的垂直堤岸护坡堆土,改造成种植区,并在堤脚铺设卵石形成亲水界面 。(图5)对于没有经过渠化的江堤,则保留江岸的沙洲和苇丛作为防风浪的障物,并保留和恢复滨水带的湿地,完全用土来作堤并放缓堤岸护坡至1:3以下部分地段扩大浅水滩地形成滞流区或人工湿地浅潭,为鱼类等多种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18、 、繁育环境和洪水期间的庇护所,进行河床处理。在造成深槽和浅滩在形成的鱼礁坡上种植乡土物种,形成人可以接近江水的界面 。2、营建内河湿地在防洪堤的内侧营建了一块带状的内河湿地,它平行于江面,而水位标高在江面之上,旱季则开启公园东端的西江闸,补充来自西江的清水,雨季可关闭西江闸使内河湿地成为滞洪区 。内河湿地由观赏性较好的乡土湿生植物如睡莲、荷花、菖蒲、千屈菜等构成 。3、堤岸植被恢复(图6)以乡土树种营造的绿色基底平行于永宁江。在一年一遇的水位线以下由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构成,如:芦苇 、菖蒲、千屈菜等;在一年一遇的水位线和5年一遇的水位线之间,用当地巩固堤岸的优良草本九节芒构成单优势种群,场地内原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