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早读默写及答案_第1页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早读默写及答案_第2页
《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早读默写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花源记归园田居早读默写答案班级: 姓名: 成绩:一. 填空:40分。每空2分。1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2 .下面几句诗摘自桃花源诗:“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 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诗中空缺应填入的两个表示时间的字是: 春,秋。诗中提到的植物有:桑、竹、菽、 稷。按格律分,这首诗与归园田居的体裁都属于 古体诗。这部分诗句中的韵脚(押 韵的字)是:艺、税、吠、制、诣。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和豆, 古代祭

2、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3. 以下是某一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的目次,依目次选出对该书叙述正确的选项: 第一章 建安风骨第二章 两晋诗坛第三章 陶渊明别树一帜的诗风第四章谢灵运与诗风的转变第五章齐梁诗坛第六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七章南北朝骈文及散文A. 按照朝代先后次序进行介绍B. 详于诗歌而略于骈文、散文C. 对曹氏父子的诗风有所着墨D. 强调陶渊明对南朝诗坛的影响E. 指出庾信对北朝文风的影响A B C E二. 默写:32分,每线1分。1 .桃花源记中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诗句意思最接近的句子是 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与“童孺纵行歌,班白欢

3、游诣”句意接近的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 自乐。2 .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一句中的“妻子”意思是:妻子和孩子。“邑人”意思是:同乡,乡人。“绝境”意思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文中表现村中人身处这种“绝境” 的典型描写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 .归园田居(其一)用比喻句,用鸟和鱼来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 诗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_。7. 归园田居(其一)中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的诗句是:

4、方宅十余 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这些描写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而给人以美的安慰8. 语含双关、既指空闲寂静的居室,又指诗人悠然常闲的心境的两句是: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9. 一首诗中表明主要情感的句子或词语常被称作“诗眼”。归园田居(其一)的 诗眼是:守拙归园田(归园田、返自然都算对)三. 以下是仇小明、单大双、安阳三位同学的默写试卷。请你看后完成三个题:(10 分。2-2-6)A. 仇小明:(1)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2)误落陈网中,一去三十年。(3)后 遂(su i)无问津者B. 单大双:(1)久在繁笼里,

5、复得反自然。(2)援溪行,忘路之远近。(3) 土地平 犷,屋舍(she)俨然C. 安阳:(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婉(2)诣太守,说如此。(3)往来种(zh eng)作,男女衣着(zhu o)1请将三人试卷按姓名的音序排列先后:CBA2请按三人试卷中错音和错字总数由少到多排序:CAB3请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针对错字最多的同学出现的问题给他提一点复习建议:读书时以意断形;积累形近、多音字;多积累。言之成理即可。四. 文章分析(共18分)阅读框内文章之后,请分析: (一):“渔人甚异之”的”异”和渔人发现桃花源有 何关联?(二)陶渊明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三)从中可看出作者向往什么样的 理

6、想世界?(一)“异”是渔人对眼前所见美景的感受, 这感受引发他的好奇心, 于是决定“复 前行”,渔人才得以发现桃花源。 (4 分)(二)作者借渔人眼中所看到的景象来描绘桃花源,这些景象可分为两大类: “土 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自然环境 ,及“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人们生活情状 。(6分)(三)作者所期望的理想世界,即如桃花源一般,人们 自食其力、衣食不虞,社会 安定、和乐恬静无争,与老子所谓的“安其居、乐其业”的小国寡民相近。 (8 分)本题取材于各版本高中国文教材共同选文一一陶潜 桃花源记,并设计三个子题,

7、引导考生深入分析经典文章, 玩味其中的主旨和写作特色。 各子题作答重点为:(一)“异” 是渔人对眼前所见美景的感受,这感受引发他的好奇心,于是决定“复前行” ,渔人才 得以发现桃花源。(二)作者藉渔人眼中所看到的景象来描绘桃花源,这些景象可分为 两大类:“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自然环境,及“屋舍俨然、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人们 生活情状。(三)作者所期望的理想世界, 即如桃花源一般, 人们自食其力、 衣食不虞, 社会安定、和乐恬静无争,与老子所谓的“安其居、乐其业”的小国寡民相近。本题基本评分原则如下:若三小题皆分析正确而

8、深入,文字流畅,叙述清楚,可得A等(A+、A、A级;1813分);若三小题分析欠深入,文字大体平顺,或三小题中 二小题分析正确,文字叙述清楚,给 B等(B+、B、B级;12 7分);若三小题中, 其分析仅一题部分正确者,降为 C等(C+、C C级;6 1分)。其次,依照题干要求,各子题若有以下之情形将斟酌扣分:第(一)小题,未针对 “异”字加以发挥,且未讨论与发现桃花源的关系者;第(二)小题,对自然景物与人 们生活情状两个面向,缺其一者;第(三)小题,对陶潜期望的理想世界着墨不深者。此外,由于本题要求“分列书写” ,若不分项或不标(一) 、(二)、(三)却仍层次 清楚者,酌扣 1 分。而错别字

9、过多者,也会酌扣 1 分。其他象是引述原文过多,几乎没有看法,至多评给C级(3 4分);完全照抄原文,则评给零分。(三)考生作答情形 检视考生作答情形,由于陶潜桃花源记属于高一或高二的教材选文,为考生熟 稔的篇章,因此多能针对三个子题的问题核心,分列作答。三子题中,考生最能掌握第(三)子题,都能描摹出陶潜向往的是衣食无虞、 自在自得如同桃花源一般的理想世界。 对于第(二)子题,虽多数考生能提出陶潜从自然、人文两方面描写桃花源,但也有部 分考生未正确理解题意,直接将有关桃花源景象的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或直接叙述桃花 源的景象,而未能分析陶潜是从哪些方面来加以描写。至于第(一)子题,则有较多考 生忽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