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_朱熹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1页
《宋史_朱熹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2页
《宋史_朱熹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朱熹,字元晦, 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孝宗即位, 诏求直言, 熹上封事言:“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而可以应天下之务。”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其一言:“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洪适为相,主和,论不合,归。淳熙元年,始拜命。 五年,史浩再相, 除知南康军, 降旨便道之官, 熹再辞, 不许。明年夏, 大旱,诏监司、郡守条其民间利病,遂上疏言: “今宰相、台省、谏诤之臣皆失其职,而陛下所与亲密谋议者,不过一二近习之臣。名为陛下独断,而实此一二人者阴执其柄。 ”上读之,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 ”熹以疾请祠,不报。熹以前后奏请多所

2、见抑,幸而从者,率稽缓后时,蝗旱相仍,不胜忧愤。复奏言: “为今之计,独有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其次惟有尽出内库之钱,诏户部免征旧负, 遴选贤能, 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 消其乘时作乱之意。 ” 光宗即位,改知漳州。奏除属县无名之赋七百万,减经总制钱四百万。以习俗未知礼,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揭以示之,命父老解说,以教子弟。土俗崇信释氏,男女聚僧庐为傅经会,女不嫁者为庵舍以居,熹悉禁之。宁宗即位,有旨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欲徙居之。熹奏疏言:“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六军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前鉴未远甚可惧也疏入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始,宁宗之立,韩侂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

3、忧其害政,数以为言,在讲筵复申言之。赵汝愚既相,收召四方知名之士,中外引领望治,熹独惕然以侂胄用事为虑。汝愚方谓其易制,不以为意。 及汝愚亦以诬逐,而朝廷大权悉归韩侂胄矣。庆元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熹奏疏言 / 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 宫室六军/ 万民之心/ 将有扼腕不平者矣/ 前鉴未远 / 甚可惧也 /B嘉奏疏言/ 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 六军万民之心/ 将有扼腕不平者矣/ 前鉴未远 / 甚可惧也 /C嘉奏疏言/ 四方之人但见陛下/ 亟欲大治宫室/ 六

4、军万民之心/ 将有扼腕不平者矣/ 前鉴未远 / 甚可惧也 /D熹奏疏言/ 四方之人/ 但见陛下亟欲大治宫室/ 六军 / 万民之心将有扼腕不平者矣/ 前鉴未远 / 甚可惧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时,为防止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B. 内库,是皇宫(皇家私人)的府库,与国库有所不同,国库出纳的是国家财政资金。C. 户部,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D. 讲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讲官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5、是()A. 朱熹屡次进谏,竭尽一片忠心。他规劝孝宗格物致知,主张当前应出战复仇,又认为皇帝与少数宠臣过于亲近,建议面对旱灾君臣自省。B. 朱熹体恤百姓,教化百姓风俗。朱熹治理漳州时,减免多种赋税费用;安排父老解说礼来教导当地百姓;抑制当地崇尚释氏的风俗。C. 朱熹重视历史, 反对大兴土木。 宁宗即位后要修葺东宫房屋三百多间, 朱熹指出应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军民愤怒,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D. 朱熹见识深远,洞察侂胄居心。韩侂胄居功用事,朱熹深以为忧,先后向皇帝和赵汝愚进言提醒,赵如愚不以为意,终遭诬谄驱逐被夺权。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熹以前后奏请多所见抑,幸而从者,率稽

6、缓后时。( 2)遴选贤能,责以荒政,庶几犹足下结人心,消其乘时作乱之意。参考答案:10.B 解析 A 项,“大治宫室”指的是前文中提到的“修葺旧东宫,为屋三数百间”,不可断开。 C 项,“四方之人但见陛下主语是“四方之人”,“亟欲大治宫室”主语承前省略,也成了“四方之人”,不合事理。 D 项,“六军万民之心”做主语,不可断开。( 3 分)11.D 解析“只能传授知识而不能论及朝政”错误,从文中可知朱熹在讲筵中曾申述关于韩侂胄的事情。 ( 3 分)12.C 解析“皇帝因被激怒没有答复”错误,原文是“疏人不报,然上亦未有怒熹意也”。( 3 分)13. ( 1)朱熹因为前后几次奏请多数被压制,侥幸得

7、到采用的,也都拖延迟缓耽误了时间。(关键点:以、见抑、率、稽缓各1 分,句意1 分。)( 2)选拔贤能之士, 责成他们实施救荒的政策 (用要实施救荒的政策来要求他们) ,也许这样还能结下民心,消除灾民乘灾荒之际叛乱的打算。 (关键点:责、荒政、庶几、乘时各 1 分,句意 1 分。)参考译文:朱熹,宇元晦,考中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孝宗即皇帝位,下诏要求朝臣直言朝政得失,朱熹陈上密封的奏章说: 帝王的学问, 必须先穷究事物的本原而获得知识,以便遗彻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进而可以治理好天下的事情”隆兴元年,又被朝延召见入朝奏对治策说:“现在所应该做的,就是不同金人作战就不能复仇,不坚守边关就不能取得胜”洪

8、适担任宰相,主张同金讲和, 因观点不相同, 朱熹回乡了淳熙元年,才接受任命淳熙五年,史浩再次任宰相,任命点管理南康军皇帝下达指令,要他由便道赴任,朱熹一再推辞,不被允许。第二年夏天,大早,皇帝下诏监司、郡守分条上奏民间的弊病,朱于是上书说:“现在宰相、台谏省官、谏之臣都失职不负责任,而陛下与之亲近、商量谋划的人,不过一二个宠章的大臣。名义上是陛下独自决定, 而实际上是这么一二个人暗中执掌权柄。孝宗读了朱熹的奏章, 勃然大怒说:“这是以为我宋朝将要灭亡了,朱熹以生病为由请求掌管祠庙,没有得到答复、朱熹因为前后几次奏请多数被压制,侥幸得到采用的, 也都拖延迟缓耽误了时间,煌虫灾接连出现,他非常忧愤

9、上奏疏说: “为现在打算,只有君臣互相告诚,痛下决心反省改正,其次,只有拿出内全部钱财,诏令户部免征百娃所欠旧债,选拔贤能之士,责成他们实施救荒的政策,州。他奏请朝延免除了漳州属县的无名杂税七百万贯,减少经制。钱、总制钱四百万贯因当地的风俗习惯不合乎礼仪,他择取古代丧葬嫁的礼仪之文,张贴出来告示大家, 让当地父老进行解说, 以教育他们的子弟当地风俗崇信佛教,男男女女聚集在僧舍之中做传经经会, 妇女不出嫁的为她建造庵居住,朱熹都禁止了这些事宁宗即位,下圣旨修缮原来的东宫,修造房屋三百多间,打算搬进去住在里面朱熹上奏疏说:“全国各地的百娃,只见陛下急切地要大量修造朝宫殿堂, 将士百姓心中将会有愤愤不平的地方,前之鉴不远, 这是应该感到特别可怕的”奏章呈上,皇上没有答复,但是也没有对未熹发怒的意思。当初,宁宗被立为皇帝,韩冑自认为有主谋拥立皇帝的功劳,在朝中执掌政事。来熹担心他会危害围政,几次上奏说到这件事, 在讲席上再次申明这个观点。 赵汝愚担任宰相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