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01:10.16335/ki.issn1672-2604.2020.06.002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来自山东平度的调查及政策建议陈乔,李俊锋,崔占峰(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摘要:从平度市三个村中随机选取145户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基于农户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政策认知情况以及宅基地受偿意愿等方面,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实际耕作面积、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认知以及所在村庄公共设施水平等因素,会显著影响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关键词:宅基地;退出意愿;三权分置中图分类号
2、: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604(2020)06-0007-06土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宅基地情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6年,我国农村常住人口已从80739万人减少到56401万人,减幅达30.1%,同期宅基地面积从24734万亩增加到29820万亩,增加了20.6%。由于农村常住人口减少,大量宅基地被闲置、废弃。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进入试点阶段。农村宅基地退出是宅基地改革
3、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认为,农村宅基地退出涉及农户家庭经济条件、土地流转、宅基地产权认知及城乡推拉作用等方面,并从政府、村集体及农户角度出发,建议建立“政府、村民和市场”多方参与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现有研究对宅基弛自愿有偿退出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关于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的研究尚有不足。平度市是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在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问题上具有一定代表性。所谓宅基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原有宅基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权分立”制度的基础上,将集体组织成员这一身份资格从宅基地使用权中剥离,成为独立的资格权。2019年5月,平度市有关部门发布了
4、关于开展2019年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基层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6个镇的7个村就推进确认宅基地资格权开展试点工作。资格权的确权登记,主要是集体身份成员信息的登记。农户可以凭借资格权申请宅基地使用权,也可中请使用权退出、资格权退出。本文中的宅基地退出就是指宅基地的使用权退出和资格权退出。收稿日期:2020-08-1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032);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18CSJJ2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项目(2017M611431)作者简介:陈乔(1996-),女,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俊锋(1993)
5、,男,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崔占峰(1977-),男,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首先对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对平度市145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进行了调查,从农户的类型、区域、宅基地基本情况及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了解程度方面,分析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宅基地如何退出的建议。一、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一) 理论分析根据目前的政策,除政府征收之外,宅基地退出一般应基于农户自愿有偿的原则。宅基地退出是农户做出的自主选择,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6、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与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农户对宅基地和土地的依赖性越强,退出意愿就越弱。如果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较高,或者农户在城市就业、居住,对宅基弛的依赖程度较低,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就较强。(2) 宅基地资源的禀赋特征。一般情况下,不同农户的宅基地数量、面积和位置等存在较大差异。家庭人口较多的农户,通过村集体分配的宅基地面积一般较大,有的可能拥有两套甚至更多宅基地。理论E,拥有宅基地数量越多且宅基地存在闲置的农户,其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可能更强烈。(3) 农户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的了解程度。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与
7、其对宅基地改革试点政策(宅基地退出程序、补偿方法、完成时间和价格等)的了解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可以明确的基本事实是:了解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农户,不一定具有强烈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不了解政策的情况R农户的退出意愿往往较低。(4) 农户对宅基地补偿标准的预期。理论上,给予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数额直接影响农户的行为选择。农户如果认为补偿标准合理,那么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就比较强;如果认为实际补偿低于补偿预期,那么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可能较弱。退出意愿还与农户对宅基地的未来预期价值相关。农户若认为未来宅基地的价值会增加,即使现阶段补偿标准较高且宅基地闲置,农户也不会轻易退出。(5) 其他因素。宅基地退出还与退出后的社
8、会保障、农业生产、子女入学等相关。进城务工的农民一般将宅基地作为失业保障,即保留自己同农村务农的居住点。在农民没有稳定的就业方式和收入时,他们一般不愿退出宅基地。(二) 模型构建本文在研究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时,将意愿作为因变量Y,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结果。模型是通常用来研究行为主体选择过程的-种计量经济模型,通过选取logistic回归模型,将Y为“愿意”的取值设为1、Y为“不愿意”的取值设为0,运用SPSS24.0软件,可以对平度市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定量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函数式如下:p=寸()1+ef(x)即:ne(&)+但叫+但2+06)P=
9、1+e(凡)+AX!+p2x2+.+PiX,)将公式转换为对数形式:Y-logw/Zc(p)-Inf)=1pfa+Bo+6先+互2+Bixi其中,P是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的概率,a为常数项,与幺之间不存在关系。气是表示农户i退出宅基地意愿的自变量,&是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二、数据来源与样本统计分析(一)数据来源及调查区域概况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山东省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张家庄村、仁兆镇韩家瞳村和旧店镇尚家村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随机选取的农户代表。农户根据自己对当地宅基地退出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实际情况做出判断。采取随机抽样实地调查方法,在每个村发放问卷
10、约45份,总共发放145份,共收回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22份,样本有效回收率为84.1%。调查区域概况如下:白沙河街道张家庄村,位于平度市东南部,全村有411人,资格权确认有219户。因老年农户未与子女分家,所以现有宅基地172宗,占地52.89亩;一户多宅的有15户,其中空闲宅基地8宗,闲置房屋有5宗。近年来,该村立足于打造农业特色,耕地面积有1040亩,大力培育以花生种植和大棚栽培油桃、草莓、蔬菜等为主的高效果蔬生产基地。仁兆镇韩家瞳村,位于平度市东南部,全村有461人,资格权确认有223户,因老年农户未与子女分家,所以现有宅基地182宗,闲置房屋有7宗。旧店镇尚家村,地处平度市东北部
11、,全村有270人,资格权确认有82户,现有宅基地69宗,其中空闲宅基地3宗。农业种植面积达631亩,其中苹果种植是该村的主要经济产业,优质苹果园有234亩。从2018年9月开始,平度市国土资源局计划用两年时间逐步推动平度市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平度市是山东省17个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和青岛唯一入选的试点市。在白沙河街道、仁兆镇和旧店镇中选取村庄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村落进行宅基地资格权的认证试点,并在2019年10月完成,但目前还未制订后续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和标准。(二)样本统计分析现阶段仅完成宅基地资格权的确认工作,尚未公布宅基地退出的具体政策。在这种
12、情况下,所调查的122户农民中,表示愿意在接受一定补偿的情况下退出宅基地的有102户,占83.6%;有20户表示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占16.4%o1. 职业类型与退出意愿在被调查的122户农民中,以务农为职业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占69.7%;从事个体经商活动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占63.63%;外出打工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占8()%;在企业工作的农户愿意退出的占77.78%。可以看出:农户的职业与其退出宅基地意愿有一定关系;农户收入来源主要是非农收入的,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通常更强烈。2. 农户实际耕作面积与退出意愿在被调查的农户中,没有实际耕作面积的农户有30户,其中25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占
13、83.3%。实际耕作面积在()5亩的有37户,其中32户愿意退出,比例为86.5%;实际耕作面积在515亩的农户有47户,其中44户愿意退出,比例为93.6%;实际耕作面积在1015亩的有8户,仅有1户愿意退出,比例为12.5%。可见,农户的实际耕作面积越大,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主要原因如下:其一,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担忧。现阶段,农民还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土地对农民而言仍有很强的保障功能,农民宁愿选择当兼业农户,也不愿流转出土地。其二,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目前虽然土地收益不高,但土地流转价格仍低于农作物种植收益,而且土地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机械化设备耕种,农民能够外出打工获得
14、最大收益。其三,农民有深厚的土地情结。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对农民的影响根深蒂固,土地带给农民的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精神价值农民相互间通过土地建立社会联系的网络。农民不愿流转土地是因为不想打乱差序格局社会。3. 农户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的了解程度与退出意愿从农户对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的了解程度来看,在所调查的农户中,“完全不了解”的21人中有4人不愿退出宅基地;选择“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农户有98人,其中愿意退出宅基地的有83人,占84.7%;选择“完全了解”的有3户,其中2户愿意退出宅基地,1户认为政策有待完善,不愿退出宅基地。4. 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原因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中,有68户
15、表示期望政府引导村集体搬迁,借此可以改善生活条件;有31户表示希望得到宅基地退出补偿金;有II户表示将来到城市居住;有3户是因为宅基地闲置。农户不愿退出宅基地,主要原因如下:有8户表示没有退出打算;有6户预期土地会增值;有16户表示退出后可能会带来耕种不便;有15户担心宅基地退出可能会影响其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有4户将宅基地作为养老的最后保障;有2户觉得退出宅基地后生活成本和家庭支出会增加。总之,愿意在得到一定补偿的条件下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集体搬迁方式可以改善生活条件;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耕种不便利、对社会保障等有后顾之忧。三、变量选择与计量分析根据上述理论分析、模型构
16、建的思路选择对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自变虽,主要包括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政策认知情况、宅基地受偿意愿等四个方面,共12个变量。各变量的定义及统计性描述具体见表1。利用SPSS24.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的Cox&SnellR2为0.433,NagelkerkeR2为0.733,均接近1;Ilosmer和Lenieshow检验的Sig值为0.926O0.926>0.5,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表2,可知:(1) 农户个体情况对其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
17、农户性别(X2)没有统计学意义,年龄(XI)、文化程度(X3)、职业(X4)分别在5%、10%J0%的水平上显著,且XI系数为正,X3和X4系数为负。由此可以得出,农户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农户文化程度和职业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结果相反,可能是本次调查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非农业为主的样本农户数量太少,所占比例小,影响了模型结果。变量类型变量变量说明及赋值均值标准差预期影响方向被解释变量农民退出宅基地意愿Y不愿意=0,愿意=1个体年龄XI20-30岁=1,3140岁=2,4150岁=3,3.221.06特征,性别X25160孑=4,61岁及以上=5女=0,男=10.64
18、0.48+文化程度X3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或中职=3,大#或以上=42.560.87+职业X4务农二1,个体经商二2,打工二3,企业职员二4,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1.480.93?家庭家庭总人口X5实际人口数3.701.18特征家庭年收入X62万元以下二1,2万5万元二2,5万8万元=3,8万元以上=4种植=1,养殖=2,加工二3,个体商户=4,2.070.78+解释主要收入来源X7建筑二5,运输=6,流动打工=7,稳定工资2.842.92+变量实际拼种面积X8=8,其他=90亩=0,05亩=1,510亩=2,1015亩=3,1520亩=4,20亩以上=51.511.22宅基地
19、遂&寺/工宅基地面积X9100平方米以下二1,100150平方米=2,150200平方米=3,200平方米以上=42.140.62+宅基地利用程度X10全部在用=1,部分闲置二2,全部闲置=31.030.18?宅基地政策认知情况对试点政策的了解程度XII完全不了解=1,一般了解=2,完全了解=31.850.42+村庄发展水平所在村庄公共设施水平X12良好=1,一般二2,差=32.640.62+表1模型变量说明及统计性描述注:“+”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正向的影响;”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负向的影响;“?”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作用方向不明确变量名称B标准误差瓦尔德自由度显著
20、性Exp(B)个体年龄XI1.980*0.8805.06210.0247.242特征性别X20.3111.2040.06710.7961.365文化程度X3-2.434*1.3863.08610.0790.()88职业X4-1.221,0.6413.62810.0570.295家庭家庭总人口X50.1370.6230.04910.8251.147特征家庭年收入X61.2801.4700.75910.3843.597主要收入来源X70.7800.5961.71210.1912.181实际耕作面积X8-1.5790.5298.91710.0030.206宅患地资源宅基地面积X90.3071.001
21、0.09410.7591.359禀赋特征宅基地利用程度X101.3457.8410.02910.8643.837宅基地政策认知对试点政策的了解程度XI】2.659,1.4453.38510.06614.280村庄发展特征所在村庄公共设施水平X123.284*1.5724.36110.03726.673常量-12.4879.5631.70510.1920.000表2模型回归结果注分别表示在1%、5%、1()%的显著水平上相关(2)家庭基本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家庭总人口(X5)、家庭年收入(X6)和主要收入来源(X7)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际耕作面积(X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
22、与预期影响方向相反,农户实际耕作面积大.其退出宅基地意愿越强。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户认为退出宅基地后存在无存放农具的空间、粮食晾晒空间不足等问题,耕种面积大的农户不愿“上楼”。(3)宅基地资源禀赋对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宅基地面积(X9)和宅基地利用程度(X10)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是平度市宅基地面积大多集中在100150平方米,闲置宅基地不多,所以对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未造成太大影响。(4)关于宅基地政策认知对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对试点政策了解程度(XII)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且系数为正,与预期影响方向一致。这说明对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民一般不担心退出宅基地会对自己的生计、收入等产
23、生严重影响,反而希望通过退出闲置宅基地获得补偿收入。如果农户不能准确理解政策含义,就会对宅基地退出后的养老、住房等权利是否有所保障产生怀疑,担心现阶段的生活状况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滑,或者认为政策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对试点政策认知程度越高,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就越强。(5)村庄发展特征对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农户所在村庄的公共设施水平(X12)在5%的水平上显著,所在村庄公共设施情况与宅基地退出意愿显著正相关。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发现,村庄内的宅基地建造无序,且存在老旧危房,道路多为土路,仅进村大道是新建的水泥路。农户希望通过退出宅基地,盘活村庄闲置资产,借助合理的村庄规划,改善居住环境和公
24、共服务水平。四、结论与建议(一)主要结论课题组以青岛市的一个县级市平度市为调查区域,对145户农户进行访问调查,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调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区域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平度市占地面积大,约占青岛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三,但经济状况较青岛市区落后,农民大多以土地为生,人均耕地面积大,宅基地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村庄内宅基地建设老旧、管理缺位,村庄整体风貌落后。在调查的农户中,有102户愿意主动退出宅基地,占调查对象的83.6%,说明现阶段是宅基地资格权确权完成、宅基地退出的第一阶段,政府及村集体需要对农户加强引导,及时了解农户意
25、见,希望能从退出政策的角度保障农户权益。(二)建议1. 建立符合农户需求的补偿机制青岛市先前探索的宅基地有偿退出模式,对3个村的939宗宅基地实施有偿退出政策,通过异地建设新农村社区安置农户,共腾退节约宅基地654亩,用于工业和新产业发展,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通过实行搬迁村民就业优先策略,村民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政府应以试点成功经验鼓励并引导农户退出宅基地,因地制宜,制订多种退出方式和补偿方案。农户只要认为退出补偿能满足其退出成本并且退出是最有利的选择,就会做出退出宅基地的选择。这样才能有效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2. 提高政策宣传力度,普及政策措施调研发现,平度市农户对宅
26、基地退出的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大部分农户表示并不是很了解该项政策,做出是否退出宅基地的决策基本是听从政府号召或者盲从其他农户,决策前并未有明确的想法。当前许多做法以政府行政强推为主,建议政府禁用强制手段,以尊重农户意愿为目标,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与广度,在农村进一步普及宅基地退出政策的内容,在开展相关工作时要进村入户全面了解农户的真实需求。村集体等基层单位要负责宣传解释基本政策,从上至下确保让农户充分了解政策,增强退出宅基地的意愿,变被动退出为主动退出。3.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经调查,平度市政府已按照“归属权合法、范围界限清楚、面积准确无误”的基本原则,完成了耕地的确权和宅基地的确权,已在201
27、3年颁发了不动产权证。在确权的前提下要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措施。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宅基地退出的前提保障。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部分农民可以外出务工、经商或就地择业务工。这样,农民既获得了土地流转的收益,又有时间和精力获得务工经商的收入,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弱,退出意愿自然会增强04. 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农村宅基地的功能是建造住宅及其他附属建筑物,主要保障农户的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要鼓励农户退出宅基地,就必须做好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一方面,对退出宅基地后进城的农户来说,要让他们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保福利待遇,保障其原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要为退出宅基地的农户做
28、长远打算,为相关农民提供就业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补偿货币或房屋置换。要维护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消除城乡矛盾。另一方面,对集中安置(包括异地搬迁和就地转移)的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要保证其原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不受影响,做好退出宅基地前后社保的衔接工作,提高保障水平。参考文献:1 陈筲.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3):26-36.2 诸培新,叶琦.农户分化下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性研究基于江苏省886个样本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3):279-288.3 许恒周,殷红春,石淑芹.代际差异视
29、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75-80.4:戴燕燕.上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2(1):28-34.5 吕军书,翁晓宇.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意愿调查及政策建议J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1-59.6 刘虹吾,赵怀威,钱家乘,马丁,陈雪婷.都市山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天津市蓟州区4个典型村的实证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 :402-411.7 李荣耀,叶兴庆.退出与流转:农民宅基地处置选择及影响因素J.农村经济,2019(4):10
30、-20.8 张振勇,杨立忠.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对山东省481份问卷调查J.宏观经济研究,2014(6):124-131.9 徐倩,夏敏.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11394-11396.10 孙倩.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J.人民论坛,2019(12):96-97.11 胡银根,吴欣,王聪,余依云,萤文静,徐小峰.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与有偿使用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传统农区宜城市的实证J.中国土地科学,2018(11):22-29.12 栗浅超.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经纬,2019(5):49-55.13 陈筲.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3):26-36.14 彭长生,范子英.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经济知识重点试题及答案
- 公文写作能力提升的关键试题及答案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效率提升市场前景与机遇分析
- 建筑工程项目策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传感器网络自组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 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设计2025年创新案例解析与项目开发方案
- 2025年建筑工程信息化技术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城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施工安全评估报告
- 2025年工程项目发展战略规划试题及答案
- 保利拍卖行合同模板
- HighLine高线公园全方位资料课件
-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题共10087题
- 开发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 DB22T 2004-2014 空气甲醛现场检测仪
- 国家建设部110号文件《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餐饮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课件 项目一 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
- 《城市轨道交通 接触网用分段绝缘器》编制说明
-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竖式计算题3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