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埋岛油田典型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意义王丽娜,邢军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摘要:埒乌油田是在潜山背景上发育的大型披覆枸造,发育了潜山、杓遭、岩性、地层及岩性一柄道等多种类型油气藏。针对该区地质背景复杂的特点,通过地宗层位的标定和对比道踪,利用地农刮面资料进行柄追解蜂,分析了该地区地质,勺造特江灰演化,讨论了该地区在各个地质枸造阶段的油气地质意义.关键词:埠岛油田;潜山;构造解得埋岛油田位于渤海湾西南部浅海一极浅海区,水深218m,勘探面积约180km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北、距山东省东营市仙河镇约20km,区域构造位置处于埋宁隆起带煌北低凸起的东南都(图1)油田北、南、东三面被沙南一渤中凹陷、
2、埋北凹陷和桩东凹陷包围,东部紧邻郊庐断裂带、南部接近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边界胶南造山带,油源条件丰富礼堤岛油田是在潜山背景上发育的大型披覆构造,发育了潜山、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一构造等多种类型油气藏,主要含油层系为馆陶组上段,主要油气藏类型为大型披覆背斜油气裁,其成藏模式具有构造复式聚集的特点。从实钻结果看,该区主要目的层段储层横向变化大;从地震资料看,该井区第三系断层发育,特别是小断层的发育,对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油气层识别意义重大山。1方案设计与技术实施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在埋岛油田内选取两条典型的地震剖面测线1和测线2对其进行解释。其中测线1过KD16和KD19井
3、,与研究区的主要构造方向垂直,测线2过KD20和GD13井,与研究区的主要构造方向平行。图2测线位置图本文主要是运用时间偏移剖面,在合成记录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剖面进行反射波的对比解释追踪。对本次的地震剖面确定解释步骤如下:1.1对研究区的地质背景有初步的认识,结合地震剖面资料的实际情况,在剖面上确定主控断层的位置,并解释出其延伸方向。1.2通过所得的测井数据,得到各个分层的深度数据,然后利用东营速度场对井的深度数据作深时转换,得到分层的时间数据,与地震剖面上测井曲线标定的层位进行对比,作相应的微调,最后将得到的数据投影到地震剖面上。1.3结合研究区的应力及构造演化背景,利用反射波的运
4、动学特征和动力学特点、根据波的同相性、振幅变化、波形特征和时差规律对地震反射标准层进行对比和追踪解释。1.4将解释完的两条剖面在相交点出折叠、对齐,以便对层位解释进行验证,如果吻合效果好说明解释结果可用。相反,要进行调整或者对剖面重新解收稿日期:2008-10-12圈3Kdl6、Kdl9和Gdl3三口井的地震层位标定图2成果分析2.1割面解株2.1.1首先我们拿到地震剖面后,确定其位置和走向。其中测线1垂直主要构造走向、测线2平行主要构造走向。2.1.2第二步,我们把井数据投影到地震剖面上,通过井数据,我们得到了TO(明化镇组的底)、T11(馆上段的底)、T1(馆下段的底)、Tr(中生界的顶)
5、的大概位置,绘制出这四套地层。2.1.3由于海上钻井价格昂贵,而且钻井越深技术上也越困谁。所以我们只得到了浅层的四套地层的数据。对于深部地层如C-P、E-O,我们通过周围相邻地区这两套地层的地震剖面特征,做出相应的平移,可得到如下的解释。2.1.4将解释完的两条剖面在相交点出折叠、对齐,以便对层位解释进行验证.如果吻合效果好说明解释结果可用,相反,要进行调整或者对剖面重新解释。最终得到如图4的剖面解释图。2.2构造意义2.2.1在古生代期间,地震剖面显示各套地层产状一致,没有明显的变化,6-0与C-P之间呈现平行不整合接触。这是由于发生在早古生代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地壳平稳上升遭受剥蚀,古生代
6、末期的海西运动也是一次平稳的抬升运动,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古生界是均一的。2.2.2中生界与下伏古生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通过剖面图可以观察到,该地区缺失了三登系底层,上伏岩层披覆在古生代岩层之上。在古生界内部发育有褶皱构造,可推断该地区古生界中的褶皱构造应该是印支运动的产物,受到东西向的挤压应力作用而形成的,该运动发生在三叠纪的晚期。它还造成地壳抬升,使古生界遭受一定程度的剥蚀。2.2.3在中生代期间,地震剖面显示,中生界内部构造复杂,地震同相轴连续性差,对比困难。上侏罗下白垩统沉积后形成的背斜,其顶部被强烈剥蚀。本区中生界地层分布受断裂的控制,发育有两个大的正断层,同时还可以观察到中生界地层内部
7、同时还发育有褶皱构造,它们是挤压作用的产物。上述现象说明燕山运动表现为伸展断陷和挤压褶皱交替发生,燕山运动对古生界的改造主要表现为不仅切割了古生界而且使部分古生界断块掀斜。属于潜山构造的早期发育阶段,高部位遭受剥蚀,结果造成上古生界大面积缺失,下古生界局部缺失和大面积减薄。2.2.4新生界和下伏的中生界呈现的是角度不整合接触,且存在下第三系向凸起超覆,上第三系披覆于潜山之上的大型披覆构造。2.2.5在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期,由于受到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在本区表现为区域整体下降和继承性的断裂活动,通过剖面图可以观察到,在此期间发育了诸多小的正断层,同时大部分地区缺失馆下段地层,可推知,在此期间,
8、断层活动活跃、地层剥蚀严重。众多伸展断层的强烈活动使古生界在掀斜旋转的同时被逐渐埋藏于地下,潜山构造逐渐定型2.2.6在晚第三纪的晚期和第四纪期间,断裂活动逐渐减弱,地壳发生均衡调节,明化镇组和馆上段地层相对均一,表现为整体下陷。但继承性断裂活动仍然存在。图4测戒1的剖面解暮图整个区域的断裂特征是由整个大的区域构造演化运动所控制的。通过观察剖面,我们可以发现与主要构造方向平行的剖面,沉积比较平缓,是在潜山隆起背景上进行的沉积。垂直主要构造线的剖面既有平行断层显示也有负花状断层显示(负花状构造样式是张扭应力作用下的产物,是以扭应力为主形成的构造样式。负花状构造总体形态在浅层表现为断向斜,两翼多为
9、正断层,即扭动断层一般具有上盘相对下降的正向断开特征,边界断层两侧浅层产状几乎无变化,在走滑带上因局部受阻发生弯曲),和本区的构造特征相符。图5浏貌2的制面解暮图3结论本文以地震资料、测井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层序地层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多门学科的有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对堤岛油田典型地震剖面及构造意义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3.1埋岛地区可分为三个主要的演化阶段:印支期褚皱发育阶段;燕山期潜山早期发育阶段;早第三纪潜山构造定型阶段。3.2埋岛油田是受断层控制而形成的大型潜山披覆构造,高点位于西南部。该油田在构造特征方面按照其几何形态分类,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3.3该地区地质结构以发育凸起或低凸起为特征,走滑断裂控制了古地貌的展布,大型披覆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总之,本次论文按照拟定方案设计与技术实施,完成了对埋岛油田典型地震剖面解释与构造意义的研究,达到了既定效果。参考文献1杨凤丽,周祖翼,王永诗等.埋岛大油田形成机理与油气成藏模式.勘探家,2000,5(4):1618.2高喜龙,杨腐飞,纪玉民.埋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行维修活动方案
- 航线设计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水文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爆竹
- 零售行业各类产品信息表
- 放射图片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电子采购平台使用协议
- (正式版)DB15∕T 3405.2-2024 《蚯蚓养殖和治污改土技术规程 第2部分:蚯蚓粪生产有机肥料指南》
- 项目进度管理与监控看板工具
- 电子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董事会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教科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2.1 水到哪里去了 课件(新教材)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上锁挂牌管理培训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课件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以人为本的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构建
- 与政府签订项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