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_第1页
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_第2页
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_第3页
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_第4页
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设计要点建筑篇1.1、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1.1.1外墙外保温设计图纸和热工计算书应通过图审机构审查认可, 建设单位不得随意变更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和组成材料。变更需重新报审。1.1.2外墙外保温系统优先选用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面砖等轻质装饰材料,不宜采用粘贴饰面砖做面层。当采用面砖时,应进行专项设计,其安全性与耐久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系统最大高度不应超过40m。1.11.1、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1.1.3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设置应严格按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鲁公发【2009】229号文件)及

2、2014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1.3.4外墙外保温应设计基层抹灰并做防水处理(外墙全部为大模施工剪力墙,墙面较平整时可不做),应对外墙细部及突出构件做好防水细部设计(线脚、空调板等外坡10%,空调板顶应做防水,底部应做鹰嘴或滴水槽,空调板保温层应满粘)。窗台处应做防水处理,外窗台上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窗楣上应做鹰嘴或滴水槽。女儿墙顶、开敞阳台顶向内10%)1.11.1、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1.11.1、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1.1.5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聚氨酯高效保温材料填实,并用密封膏嵌缝,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外

3、门窗洞口周边侧墙应进行保温处理,设计应标注或说明其保温材料厚度。(一般为30厚)1.1.6外墙外保温设计中采用的图集和规范应明确,保温细部设计应有详图。变形缝应设计止水层,封闭盖板的设计应符合变形缝的变形要求。窗上下口、阳台、女儿墙、雨篷、露台、空调板、勒脚等均应引注图集做法。1.1.7平面设计时应避免外保温遮挡窗框问题。设计应根据保温材料厚度预留足够窗垛尺寸。垛宽不宜小于100.凸窗外侧口应预留不小于100X80墙垛或加附框。1.11.1、外墙外保温墙面裂缝渗漏防治措施1.2外外窗渗漏防止措施窗渗漏防止措施1.2.1设计单位在设计外窗施工图时,应在施工说明中标明建筑外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

4、等级标准及相关要求,并标注选用外窗图集型号、规格,对于重要节点应画出大样图。1.2.2居住建筑的外窗尽可能采用气密性和保温性较好的平开窗。因推拉窗很难达到规范要求气密性等级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外窗不宜采用推拉窗。采用推拉窗应设防止脱落装置。1.2.3开启扇玻璃面积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引发窗在运输、安装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型材强度不足变形。平开窗窗扇净宽度不宜大于600,净高不宜大于1400。推拉窗窗扇宽度不宜大于900,净高不宜大于1500。固定扇可适当加大。1.21.2外窗渗漏防止措施1.2.4玻璃厚度、面积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规定. 5厚平板有框玻璃

5、不应大于0.5平米,6厚玻璃不应大于0.9平米。面积大于1.5平米的玻璃必须采用安全玻璃。1.3有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渗漏防治措施防水要求的地面渗漏防治措施1.3.1厕浴间、厨房等受水或非腐蚀性液体经常浸湿的楼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类面层,且应低于相邻楼地面,并设排水坡坡向地漏;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防水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体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口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1.3.2卫生间等有水房间做降板防水处,在门口处防水做法如图示。1.4屋面渗漏防治措施屋面渗漏防治措施1.4.1住宅楼屋面防水等级应为为II级及以上

6、,高层住宅应为级。种植屋面的防水等级应不低于级,且必须至少有一道耐根穿刺防水层。1.4.2防水构造设计内容应包括保护层、隔离层、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隔汽层、找平层、找坡层、结构层、架空隔热层及构造层次的设计及防水节点构造。重要节点应画出大样图。水泥膨胀珍珠岩等浆料屋面找坡层应设通气孔。1.4屋面渗漏防治措施1.4.3应考虑太阳能安装基座及安装在屋面的护栏、旗杆、钢梯等不能破坏屋面防水。1.4.4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金属成品檐沟可适当降低,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天沟、檐沟排水不得流经变形缝和防火墙。1.4屋面渗漏防治措施10%1.4屋面渗漏防治措施10%1.4屋面渗漏防治

7、措施1.4屋面渗漏防治措施凸窗顶部应做防水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1设计对临空栏杆造型应选择恰当,防止攀爬,住宅阳台宜采用实心栏板。施工图应明确栏杆、扶手详图及栏杆固定节点做法(索引图集)。1.5.2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栏杆应防止攀登,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完成面或屋面面层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栏杆底部有距离楼地面或屋面0.45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应从可踏面起计算,可踏面以下不计入栏杆

8、高度。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3住宅工程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1.5.4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应考虑扶手、抹灰、保温、结构梁等对楼梯梯段净宽的影响。底部翻沿不应小于100,其上做1050高栏杆。1.5.5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要求,楼梯、看台、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住宅取0.5k

9、N/m,人员密集场所取1.0kN/m 。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5.5住宅北向的居室不得设置凸窗,其他方向不宜设置凸窗。凸窗等宽窗台(宽度大于0.22m),且窗台高度低于0.9m的窗台,栏杆防护高度一律从窗台面算起,高度不低于0.9m。护栏应贴窗设计,且不得影响窗户开启。1.51.5栏杆扶手施工控制措施1.6安全玻璃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施工控制措施1.6.1施工图纸中应注明安全玻璃的品种规格。1.6.2以下部位应按规定使用安全玻璃:1七层及七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2单块面积大于1.5的窗玻璃;5mm厚平板有框玻璃不大于0.5平米,6mm平板有框玻璃不大

10、于0.9平米。3距离可踏面高度90以下的塑钢窗;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0.5m的其他落地窗;4玻璃幕墙;5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75的倾斜窗,包括天窗、采光顶等在内的顶棚,以及吊顶和雨棚;6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及屏风;7门玻璃;8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内天井中庭的栏板;9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1.61.6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1.61.6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1.61.6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1.6.3以下部位应按规定使用安全夹层玻璃:1、屋面玻璃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当屋面玻璃最高点离地面高度大于3m时,必须使用夹层玻璃。用于屋面的夹层玻璃,其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mm。2、

11、当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在3m或3m以上、5m或5m以下时,钢化夹层玻璃公称厚度不小于16.76mm。3、雨蓬玻璃应为不小于8+0.76+8钢化夹层安全玻璃,耐火不小于1小时。1.61.6安全玻璃施工控制措施1.6.4当承受水平荷载的栏板玻璃最低点离一侧楼地面高度大于5m时,不允许使用玻璃栏板。1.6.5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建筑玻璃,如落地窗、玻璃隔断等,应采取保护措施。对碰撞后可能发生高处人体或玻璃坠落情况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护栏。1.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7.1应考虑扶手、抹灰、保温、结构梁等对楼梯梯段净宽的影响。(扶手

12、算到中心线)1.7.2设计时住宅公共走廊、室内走廊等净宽应考虑抹灰、保温等对的影响。走廊和公共部位净宽不应小于1200.1.7.3楼梯休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m,且包括每个梯段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住建部、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2015-03-19二、进一步强化新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措施二、进一步强化新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措施(一)新建玻璃幕墙要综合考虑城市景观、周边环境以及建筑性质和使用功能等因素,按照建筑安全、环保和节能等要求,合理控制玻璃幕墙的类型、形状和面积

13、。鼓励使用轻质节能的外墙装饰材料,从源头上减少玻璃幕墙安全隐患。(二)新建住宅、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墙。住建部、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场所,临近道路、广场及下部为出入口、人员通道的建筑,严禁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以上建筑在二层及以上安装玻璃幕墙的,应在幕墙下方周边区域合理设置绿化带或裙房等缓冲区域,也可采用挑檐、防冲击雨篷等防护设施。(四)玻璃幕墙宜采用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门窗

14、幕墙用钢化玻璃JG/T455的规定。(五)新建玻璃幕墙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强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论证,并在竣工前进行专项验收。1.71.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71.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7.4框架梁底距休息平台地面高度小于2米时,应采取防碰撞措施。如设置与框架梁内侧面齐平的平台栏杆(板)等,休息平台净宽从栏杆(板)内侧算起。1.71.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1.71.7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储藏室、自行车库、设备用房等净高不应小于2.0米。当本层有设备管线穿出时应注明穿出位置,设备管线底部净高不应小于2.0米。地下室入住宅处门厅及走廊

15、净高度不应小于2.4米。门厅净高不宜小于2.8米,管线不宜穿越门厅。1.8其他其他常见问题防治措施常见问题防治措施1.8.1不隔音及噪音问题防治措施1.8.1.1住宅楼板板、分户墙体隔音问题:1在住宅平面设计时,应使毗连分户墙的房间和分户楼板上下的房间属于同一类型。住宅分户墙及楼板应做保温隔音处理。分隔卧室、起居室分隔卧室、起居室( (厅厅) )的分户墙和分的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户楼板,空气声隔声评价量( (R Rw wC)C)应大于应大于45dB 45dB 。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应大于75dB。2为了减少由门窗传入的噪声,外墙的门窗缝必须严密。外窗的隔声性能:沿街的住宅

16、或环境噪声较大时,应采用隔声性能好的PVC型材或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中空玻璃的空气层厚度不宜小于9mm。1.8.1不隔音及噪音问题防治措施1.8.1.2电梯井道靠住宅侧应做隔声降噪处理,提高电梯井壁的隔声量、在电梯轨道和井壁之间设置减震垫等减低固体传声;电梯机房不应布置在住宅户内上方。1.8.1.3 布置在住宅楼上的水箱间地面应做防水隔音楼面,且应考虑固体传音,水箱间内水泵设备不应直接放在楼板上,其设备基座及设备底部均应设置减震垫。水箱间内水泵及其设备不宜放在卧室正上方。1.8.1.4住宅下部地下室不应布置平时需使用的风机房、变配电、水泵房、换热站等设备用房(人防用房除外)。1.8.1不隔音及噪音问题防治措施1.8.2消防箱暗埋时,消防箱背面应采取防火隔声措施,且靠住户侧不应做墙通透式暗埋设计。防火、隔声墙不应小于相应墙体要求,还应符合防盗要求。(墙体耐火要求详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隔音要求见住宅设计规范)。墙体防火要求(一级耐火):防火墙3.0小时,承重墙3.0小时,楼梯间和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2.0小时,疏散走道两侧隔墙1.0小时,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0.75小时。一般承重墙:粘土砖墙、硅酸盐砖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180厚即可达到3.5小时。加气混凝土砌块墙100厚即可达到2小时。非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75厚即可达到2.5小时。详见建筑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