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 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嗟乎!师道 (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 (14)也远矣,犹且 (15)从师而 问焉;今之众人 (16),其下 (17)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 (18)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9)。圣人之所以为 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 (20)也
2、,则耻师 (21)焉,惑矣 (2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23)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24) ,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5),小学而大遗 (26),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27)乐师(28)百工(29)之人,不耻相师 (30)。士大夫之族 (31) ,曰师曰弟子云者 (32),则群聚而笑 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 (33)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4)。”呜呼!师道之不复 (35),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36),今其智乃 (37)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8)!圣人无常师 (39)。孔子师郯子 (40)、苌弘(41)、
3、师襄 (42)、老聃 (43)。郯子之徒 (44),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5)。是故弟子不必 (46)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47),如是而已。李氏子蟠 (48)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49)皆通(50)习之,不拘于时 (51),学于余。余嘉 (52)其能行 古道 (53),作师说以贻 (54)之。字词注释】学者: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解释疑难问题的。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 , 的、, 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 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生而知之:生下
4、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其为 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的人)。乎,相当于“于”。下文“先乎吾”的“乎”同。闻:知道,懂得的意思。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就是“以 之为师”。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 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 词,无实在意义。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 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
5、里有风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还。 (16)众人:一般人。 (17)下:低于。 (1 8)于:向。 (19)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己。(21)耻师:以从师为耻。(22)惑矣:(真)糊涂啊。(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Au):教给他 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句读,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 顿的地方叫“读”。这里“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 (24)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惑之不解”结 构同。(25)或师焉,或不(f%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6、)。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 的却不从师。 (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遗,丢弃。(27)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迷信活动,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28)乐师: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 (29)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30)相师:互相学习。 (31)族:类。 (32)曰师曰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33)年相若:年龄差不多。相若,相似。(3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y*):(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谀,阿谀、 奉承。 (35)复:恢复。 (36)不齿:不
7、屑一提。意思是看不起。(37)乃:竟。 (38)欤: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啊”。(39)常师:固定的老师。(40)郯(t2n)子:春秋时郯国(现在山东省郯城县一带)的国君, 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41)苌(ch2ng)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向他请教过音乐的事。(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向他学习弹琴。 (43)老聃(din):就是老子,孔子曾向他问礼。(44)之徒:这些人。(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 专门
8、研究。攻,学习、研究。(48)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49)六艺经传(zhu4n):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 沿用古代的说法。传,解释经书的著作。(50)通:普遍。 (51)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52)嘉:赞许。(53)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54)贻(y0):赠送。诗文翻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啊。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 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
9、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 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 (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 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 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 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
10、 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 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 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 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 老师学习,有的(大道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 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 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
11、“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问 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 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 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 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
12、生不一 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 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所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他) 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 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图示导读】i在正面阐按中提出中心论直2.从对虞面现象的批判中阐发 中心论点批判士大夫之娱耻 于从师学习的风气盂希卡举历史名人的例子进一歩证明中心论点4.说明写作本文躱由,围绕中性论点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13、,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 气。第一段,开篇提岀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岀学习的必要性:“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接着指岀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 存,师之所存也。”第二段,根据第一段的理论,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从对反面现象的批判中阐发 第一段里提岀的论点。在这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对比,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 “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第三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大“圣人”、大 学者孔子的例子,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而且还为第一段“古之学者 必有师”,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岀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一石三鸟,事例选得非常精 当。第四段,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但作者并没有把它作为附记来写,而是围绕中心论点来写:他赞扬李 蟠“不拘于时”(与上层“士大夫之族”相反),“学于余(从师学习),“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 就是又一次强调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学概论考试的整体规划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新疆乌鲁木齐仟叶学校七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计算机二级VB考试知名试题及答案
- 财务业务工作目标规划计划
- 软件水平考试经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西安碑林区友谊小学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温州榕园学校引进教育人才笔试真题
- 2024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秦皇岛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真题试卷
- 2025年入团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中国军工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地震知识课件
- 2025年小学生科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对策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课件
- 润滑油购销合同协议
- 《医疗团队中的护理管理:护士长角色定位》课件
- 2025年电商客服管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