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巩固练习)_第1页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巩固练习)_第2页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巩固练习)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土流失的治理以我国黄土高原为例【稳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读黄土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图,答复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兴建上面右图所示聚落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上面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反映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平坦,气候潮湿 B土层直立,气候枯燥 C地形崎岖,气候潮湿 D土层疏松,气候枯燥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3陕西省六道沟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A保水、保土、保肥 B防洪治涝、降低地下水位 C保塬、护坡、固沟 D开沟引水、扩大灌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一样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2、据此完成45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4一样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5以下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

3、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67题。6梯田田埂的程度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根本平行C山谷走向根本一致 D山脊走向根本平行7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8以下关于黄土特性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黄土一般呈灰黄色,以粉砂颗粒为主B垂直节理发育 C土质疏松,有层理D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验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图。据此91

4、0题。9. 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C植被覆盖率进步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10. 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实验中降水量少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C考虑综合效益,最正确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二、非选择题11读以下“黄河流域图与“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部分剖面图",答复以下问题。 1A地形区为 ,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补给关系是 ,原因是 2B地形区的地表

5、形态特征是 ,其主要环境问题是 ,形成该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3A地区开展农业消费的三大障碍是 ,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1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 mm之间。读图29“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图210“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出面积构成图,图21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图,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列举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至少三个。2据图210和图211,分别说出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和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是如何变化的。3说出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

6、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5提出该区域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参考答案:1解析:黄土高原地区冬季风权力强,窑洞应建在背风坡,故甲、丁处不可;窑洞应建在山坡处,防止建在谷底,应选丙。答案:C2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气候比较枯燥,加之黄土直立性强,合适建窑洞。答案:B3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答案:C4. 解析:从表中各种覆被下的泥沙量数据可直接得出答案。答案:D5. 解析:混交林地和荒草地多属于自然植被,油松幼林地多为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从表中数据看出,选项是正确的。坡耕地的径流量和泥沙量均大于其他覆被地,由此说明选项是错误的。从混交林地与油松幼林地的数据

7、比较得出选项是正确的。从荒草地与油松幼林地的数据比较得出选项是错误的。答案:B67解析:答案:6.B7.A8. 解析:黄土没有层理,有垂直节理。答案:C9. 解析: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泥沙产生量的比照关系可以推理出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负相关关系。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 答案:B10.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植被覆盖率;所以可推理出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答案:D11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分析图表的才能,把握太行山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限进而分析详细的事例。答案:1华北平原 黄河水补给地下水 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 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3旱涝、盐碱、风沙 春季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12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增大 3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