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综合实践_第1页
工程综合实践_第2页
工程综合实践_第3页
工程综合实践_第4页
工程综合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综合实践项目实践报告(项目:下料检重装置)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13 测控 5 班组员 周奕晨、佳康朱馨茗、涛钱稔灵、吴筱来琦锋、谭军教师王栋、新娜中国计量学院2016 年5 月6 日一、 项目设计意义动态称重系统广泛应用于生产线定量包装供送系统、在线质检系统中,以实现生产质量的在线控制。项目实现对盒装产品的重量信号的动态监测与单片机数据处理、显示的功能,通过显示器件实时显示称重结果,对于不符合重量要求的产品发出剔除信号。气动下料检重和自动剔除装置将下料机构、PLC 与气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完成药盒的自

2、动下放和剔除分选工作。选配试验箱可实现系统的手/自动控制。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实践,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类实用技术知识设计工业化机电装置的综合设计能力。二、 项目设计容1、称重信号采集及信号调理。2、单片机处理与称重值显示3、PLC 选择及气动下料装置4、PLC 手动剔除与智能剔除不合格物品设计三、 项目技术设计(含创新点)1、称重信号采集及信号调理1.1 实验容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通过三运放仪表放大电路一级放大,再通过减法电路达到去皮调零的效果,最后再经放大电路进一步发大,以达到单片机所需的信号大小 。1.2 电路设计1.2

3、.1 三运放仪表放大电路设计经过三运放仪表放大电路将 3.5mV 的电压大至 100mV,Kd1=1+(R1+R2)/R0Kd2=R5/R3;Kd=Kd1*Kd2;通过调节 R0 使 U1 输出为 100mV1.2.2 减法电路U2=(U1-100mV)*(R11/R9)=0mVKd4=R11/R9=10;U3=(1+R15/R13)*U2Kd5 通过调节 R13 ,改变差模增益 Kd5,使电路总增益:Kd=Kd1*Kd2*Kd4*Kd5=7000;先通过

4、减法放大电路减去偏置并放大 10 倍,再经过同相放大电路经过电位器调节放大 10 倍。1.3 实验数据采集1.4 方案创新1.4.1 三运放电路具有良好的共模抑制能力,取 R1=R2,可调节 R0改变增益 而不影响电路的对称性。1.4.2 分压电阻采用电位器,可灵活调零。1.4.3 成本低廉,精度较高。2、单片机处理与称重值检测2.1 实验容将放大板处理以后的电压信号经过拟合后,通过单片机 AD 处理成质量信号,并显示出来。2.2 参数

5、拟合根据放上不同的砝码质量 10g、20g200g 记录相应的 A/D 值,并用 matlab的最小二乘法将其拟合成线性函数,以质量为应变量,A/D 值为自变量。得到拟合曲线输入到程序中以获得更精确的称重质量。首先将全部数据用于拟合时,发现拟合得到的曲线有一些不足之处:质量小于 60g 时,称重显示数值波动比较大,而其他围的质量比较稳定。因此我们采取分段拟合的方法将 060g 和 70200g 分别拟合得到两个函数。其中,根据残差图(若显示红色则将其剔除)剔除一些数据。为减小

6、零漂,设置程序在 A/D 值小于一定值时质量显示皆为 0.060g 阶段:无剔除数据得到拟合曲线:拟合曲线:y1= 73.2418*x1-3.607570200g:根据残差图剔除到 200g 那个点,再得到残差图:拟合曲线:y2=69.43598*x2-0.03372.4 逻辑框图2.5 创新部分:示数相对稳定,误差小精度高,界面简洁美观。3、PLC 选择及气动下料装置3.1 PLC 类型·采用 PLC 类型:西门子 S7-200硬件资

7、源有:信号输入:两组 14 点(I0.0I0.7、公共端是 1M,I1.0I1.5、公共端是 2M)。输出继电器:三组 10 点(Q0.0Q0.3、公共端是 1L, Q0.4Q0.6 公共端是2L,Q0.7Q1.1 公共端是 3L)。3.2 PLC 个模块地址分配3.3 逻辑图3.4 创新部分:3.4.1 程序逻辑明确,有三个子程序,然后主程序简明扼要、清晰。3.4.2 为了安全起见汽缸每推动一次都有 2 

8、秒延时收回时间(时间可调整)。3.4.3 称重时也有 2 秒钟延时确保足够时间称重反馈。(时间可调整)3.4.4 可以控制皮带转动速度。(原理类似与 PWM 波控制 LED 亮暗。)3.4.5 自动下料时每称重一次进行一次下料。避免发生碰撞。4、手动剔除与智能剔除不合格物品设计4.1 地址分配:4.2 逻辑图4.3 触摸屏控制界面设计4.4 创新部分可控制电机转速。四、 项目实施记录与总结1、电子组:(完整的电路图与程序见附录)佳康:经过本次课程,更深入的

9、了解了放大电路的原理与功但能,亲手实践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本次课程放大电路基本顺利完成,在调试仪表放大电路时,因将差分电路正负端接反,导致测试结果一直失败,找出原因后,测试基本顺利。涛:通过这次的实践,我再次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我们的放大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三运放电路、减法电路、放大电路。实际过程中,由于放大器本身的实际特性,以及电阻实际值与标值的误差,三运放电路并不像理论那样理想,减法电路也并没有完全减到零(我想着应该与运放部的失调电压有关)。动手实践,能弥补我们的知识间隙,让我们对其更加深刻。钱稔灵:把自己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感觉还是很兴奋的。与同学们讨论设计的环节中我学习到了团结的重

10、要性。吴筱:短短近十周的工程综合实践中,我和队友负责单片机模块,大三上修过单片机的课程但是具体应用并不熟悉,和队友写代码改程序的时候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当然,改代码的过程也很揪心,程序调试成功的时候又无比喜悦。曲线拟合的部分我用上了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知识,这部分还算轻松。其实很惊讶通过合作能把最后的实物做出来,也对电子秤的原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更像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2、PLC 小组(程序触摸屏见附录)朱馨茗:在这次实践中,加深了对梯形图的理解,学会了简单的使用,通过团队的合作学习,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实践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非常大。周奕晨:我觉得这次实验让

11、我对团队合作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收获非常大,特别是组长有各组协调,真的感慨颇多。来琦锋:在编写、调试剔除程序的过程出现了不少的失误,比如:因为是使用定时器控制进步电机单向剔除,但没有控制好进步点击发送的脉冲数,导致自动剔除时,反转回不到初始位置;也有因忘记添加控制 Y 轴进行的Q0.3 导致无法实现进步电机运动。然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 PLC 程序的运行,获益匪浅。在完成了程序编写、调试、验收后,我们松了口气。虽然还有点瑕疵(程序的触摸屏界面不够美观),但这仍是我心中小小的自豪。谭军:我觉得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让

12、我在 PLC 的制作体会到了很大的乐趣,虽然在编程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而且自己在编程方面也不是特别擅长,在组员的协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还是解决了一个个问题。但是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课程中一定会更加认真学习。五、 项目元件清单与选型说明1、电子部分:LM358 4 个、103 电位器 3 个、7805 1 个、电容若干、电阻若干、导线、89c51 单片机、1602 液晶屏。2、PLC 部分:西门子 S7-200 ,电脑。附件

13、60;1:完整电路图附件 2:matlab 拟合源代码clearclcx1=53 180 320 462 596 738 863'*0.001;%输入砝码质量及相应的 A/D 值y1=0 10 20 30 40 50 60'X=ones(7,1) x1;b,bint,r,rint,stats=regress(y1,X)%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拟合rcoplot(r,rint)%画出残差图,得到需要剔除的点(若显示红

14、色则该点剔除),剔除后重新对剩余数据拟合y1= 73.2418*x1-3.6075clearclcx2=1010 1152 1296 1440 1585 1730 2016 2160 2304 2738'.*0.001;y2=70 80 90 100 110 120 140 150 160 190'X2=ones(10,1) x2;b,bint,r,rint,stats=regre

15、ss(y2,X2)rcoplot(r,rint)y2=69.43598*x2-0.0337plot(x2,y2)%画出拟合结果plot(x1,y1)附件 3:单片机源代码#include <AT89X52.h>#include <MATH.H>#include <system.h>uintAD=0,mg1=0,xs=0;/AD 转换值uchar i=0;unsigned long ADS=0;float mg2=0;ucharad_result8=0;/AD 

16、值显示存放数组ucharMg8=0;/*port 为 AD 通道号,x 为液晶显示的 x 轴坐标值 1-8,x 为液晶显示的 y 轴坐标值 1-4*/void read_and_display(uchar port,uchar x,uchar y)AD = read2543(port);/第一次读的 AD 值是前一次转换的结果,舍弃AD = read2543(port);/AD 

17、;不同通道间采样间隔,可改变if(i<100)ADS=ADS+AD;i+;elsei=0;ADS=ADS/100;if(ADS<900)mg1=73.2418*(ADS*0.001)-3.6075;mg2=73.2418*(ADS*0.001)-3.6075;elsemg1=69.43598*(ADS*0.001)-0.0337;mg2=69.43598*(ADS*0.001)-0.0337;xs=mg2*10;xs=xs%10;if(ADS<60)mg1=0;xs=0;Mg5='g'Mg4=xs+'0'Mg3='.'Mg2=(

18、mg1%10)+'0'Mg1=(mg1/10)%10)+'0'Mg0=(mg1/100)%10)+'0'ad_result5='V'ad_result4=(ADS%10)+'0'ad_result3=(ADS/10)%10)+'0'ad_result2=(ADS/100)%10)+'0'ad_result1='.'ad_result0=(ADS/1000)+'0'LCD_PutString(x,y+1,"Ui=");LCD_PutS

19、tring(x,y+2,"Ws=");LCD_PutString(x+2,y+1,ad_result);LCD_PutString(x+2,y+2,Mg);if(mg2-100>10|100-mg2>10)LCD_PutString(x+6,y+2," NO");BEEP=0;DelayMs(50);BEEP=1;elseLCD_PutString(x+6,y+2,"YES");/LCD_PutString(x+4,y+2,"Wb100g");LCD_PutString(x,y+3,"

20、;误差 10%");void display(uint n)uchar N3=0;N0=n/100+'0'N1=(n/10)%10+'0'N2=n%10+'0'LCD_PutString(1,3,N);void main()uint n=20;DelayMs(200);/等待系统上电Init_LCD12864();/液晶初始化/BoardTest();/整板测试while(1)read_and_display(0,1,1);DelayMs(10);LCD_PutString(1,1,"13 测控五班");LCD_PutSt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