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被引论文的_第1页
零被引论文的_第2页
零被引论文的_第3页
零被引论文的_第4页
零被引论文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综合性、核心版核心期刊高校学报零被引论文的策略分析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60034);中国科协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业务研究择优支持项目(castqk2017-qnkt-16);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专项基金项目(CUJS2017-004);重庆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7年期刊出版研究基金项目(CQKJC201703)。 作者简介:黄江华(ORCID:0000-0001-8694-0551,编辑,E-mail: 345124301;王维朗(ORCID:0000-0002-6480-8266 ),副编审,E-mail:wwlang。以重庆大学学报为例题目再斟

2、酌黄江华1) 王维朗2) 收稿日期:2018-00-00 修回日期:2018-00-001)长江师范学院三峡生态环境监测编辑部,重庆市涪陵区聚贤大道16号 4081002)重庆大学期刊社,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400044根据本刊格式补充作者信息摘要【目的】基于中国知网,统计重庆大学学报20092013年文献数据,研究分析综合性、核心版大学学报通过分析零被引论文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为期刊编辑应对零被引论文的思路和策略。【方法】基于中国知网,选取综合性核心期刊对重庆大学学报20092013年零被引论文为例,从论文发表时间分布、所属学科、第一作者类型、内外稿情况、稿件篇幅5个方面进行分析

3、。【结果】零被引率随论文发表的时间呈递减关系,2013年零被引率为12.6%,2009年零被引率为6.7%;工业技术类论文的零被引贡献率最大,占比85.1%;博士研究生论文占零被引论文总篇数的41%;内稿的零被引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57.9%上升到2013年的79.4%,内稿比例偏高;工程类学科零被引论文比例较高;零被引论文篇幅明显低于高被引论文篇幅,论文篇幅与被引呈正相关关系。精简【结论】要降低零被引论文比例,建议应从编辑视角需应严格审稿质量、优化栏目设置、积极拓展稿源公平对待内外稿、注重发文篇幅注意尽量选用长篇幅发文论文篇幅、,提升文献可获取性,同时,加强期刊传播,提高文献

4、的显示度,提升文献检索的便利性、,加强期刊的传播,提高文献的显示度,从而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关键词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综合性期刊;零被引论文;期刊编辑;学术质量;学术影响 论文的被引次数是文献计量学中衡量论文影响力或质量的基本指标1-2,被引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论文的被关注度,在同一专业内,被引次数越多,说明被关注度越高3。期刊质量与论文被引次数密切相关,是其学术影响力的重要反映。高被引论文因对期刊提高学术质量,提升期刊显示度,扩大学术影响贡献大而受到期刊界同行的高度重视41-52,这些与贵文关系不大,建议精简而零被引论文对因其对期刊质量提升的影响贡献非常小,甚至是负影响,近年来也

5、被被广泛关注和研究63-741-2。杨晓容等5-83-4从同一学科领域的一类期刊的角度对零被引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付晓霞等395研究发现有24.20%的论文从来没有被引用,关于中文期刊的零被引研究也呈现出多视角8106-11139。补充与贵文相关的最新文献,并说明前人研究成果的不足,并进一步说明贵文创新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对零被引论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同一学科领域的某一类期刊、某几种或单一期刊进行,而从学术期刊编辑应对零被引论文方法视角进行分析的鲜有提及。编辑不仅要筛选、刊发高质量论文,使其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引用,形成高被引论文,而且还要科学认识零被引论文,尽量避免因论文太平凡而未被引、

6、质量太低而未被引、不相关的未被引,挖掘有价值但未被发现或被遗忘而未被引、出类拔萃太超前而未被引论文11139,唤醒“睡美人”型论文。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在优选论文、注重学术成果发表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其零被引情况,更要提升论文期刊的学术影响;不仅要关注论文的高被引,更要特别关注其零被引情况。基于此,目前国内拥有大量综合性学术期刊,其中高校的大学学报是综合刊的典型代表,分析其论文零被引情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国内认定的核心期刊(CSCD核心、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技核心)其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在同类期刊中相对较好,分析该类期刊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文拟选综合性核心刊重庆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为

7、例进行研究,另外,本文作者之一也所属该刊,熟悉期刊的情况,便于客观分析,本研究重点统计分析零被引论文发表的时间分布及学科分布特征,与第一作者类型、稿件来源、稿件篇幅的关系,以期探讨论文零被引论文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为什么选这个学报?有什么代表性与科学性?试探性地图提出学术期刊编辑应对零被引论文的思路和策略。1 数据来源已有研究表明,如果论文在发表的前5 年还没有被引用,其在之后年份被引用的概率将直线下降1214-131510-11;论文被引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研究认为统计5年前发表的论文较为合适141612;论文发表后2 年未被引用的论文并非真实的零被引,一些高被引论文在发表后的2 年内也可能发

8、生零被引;但论文发表后一般超过3 年( 包括发表的当年) 如果没有被引用,以后产生零被引的可能性较大,即使这些论文被引,成为高被引论文的机会极少151713。据此,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整理了学报在5年前(20092013年)发表的至今( 2018 年9月30日) 未被引用的论文作为零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提取的零被引论文剔除了诸如征稿简则、总目录、消息等无效的信息。2 结果与分析2.1零被引论文与发表的时间分布关系特征对学报20092013年每年刊发的总发文量、零被引论文量进行统计,计算零被引率(零被引论文量与发文量的百分比),见表1。结果表明,该时间段

9、刊发论文的零被引率随论文发表的时间呈递减关系,即论文发表的时间越长,零被引率越低(2013年零被引率为12.6%,2009年零被引率为6.7%)。说明论文是否被引用与其发表到检索所间隔的时间长短有显著关系, 时间越长被引用的机会相对会多一些, 论文交流被引用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文献396结果一致。当然,被引时间的长短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论文能否被引用关键在于其本身的内在学术质量。表1 学报20092013年发文量及零被引论文统计表发表年发刊文量/篇零被引论文量/篇零被引率/%20132693412.620123113611.62011318268.22010277196.92009282196.

10、72.2零被引论文与学科分布关系学报作为综合刊,涉及的学科众多,没有专门设置栏目,基于文章所列出的中图分类号代码进行统计学科,结果表明:134篇零被引论文涉及的学科主要包括工业技术、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数理科学和化学、医药卫生等,其中工业技术类114篇、数理科学和化学类7篇、医药卫生类5篇、环境科学类5篇、生物科学类3篇(表2)。结果表明其中,工业技术类论文的零被引贡献率最大,占比85.1%,其他4大学科门类占比14.9%。学报作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工程类学科是重点发文方向,零被引的比例也相对偏大。表2 学报20092013年零被引论文学科分布情况发表年零被引论文/篇学

11、科分布201334TB(2)、TE(1)、TF(2)、TG(1)、TH(2)、TJ(1)、TK(3)、TL(1)、TM(5)、TN(2)、TP(6)、TQ(2)、TU(2)、O(1)、Q(1)、T(1)、X(1)201236TB(1)、TD(1)、TG(2)、TH(1)、TK(6)、TM(5)、TN(5)、TP(4)、TQ(1)、TU(1)、C(1)、O(2)、Q(1)、R(2)、U(1)、X(2)201126TF(1)、TG(1)、TH(2)、TK(3)、TN(4)、TP(8)、TQ(1)、TU(4)、O(1)、X(1)201019TD(1)、TH(1)、TK(5)、TM(1)、TN(2)、

12、TP(2)、TU(2)、O(2)、Q(1)、R(1)、X(1)200919TD(1)、TF(4)、TK(1)、TM(2)、TN(4)、TP(2)、TU(1)、O(1)、R(2)、S(1)注:TB:一般工业技术;TD:矿业工程;TE:石油、天然气工业;TF:冶金工业;TG:金属学、金属工艺;TH:机械、仪表工业;TJ:武器工业;TK:动力工程;TL:原子能技术;TM:电工技术;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化学工业;TU:建筑科学;O:数理科学和化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T:工业技术;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各分类号后的数字为相应的文章数量。2.3零被引

13、论文与第一作者类型关系第一作者是科技论文试验研究的执行者和论文的首要完成人,本研究在分析学报零被引论文的作者类型时,重点只考虑分析文章的第一作者。将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划分为四类:职称(正高级、副高级、初中级)和学历(博士研究生)。本研究在分析零被引论文数量与不同类型作者的关系时统计了20092013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 表3) 。结果表明,博士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零被引论文最多,达55篇,占零被引论文总篇数的41%;正高级职称的次之,占比为29.1%,副高级占比为23.9%;初中级职称作者最少(含无职称1人),占比为6%;本研究未发现4种类型交叉重复的情况。可见,不同作者类型对零被引论

14、文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博士研究生、正高级、副高级和初中级职称;基于博士毕业要求,博士研究生是学报发文的主力军,零被引也相对较高;而基于期刊要求,初中级职称发文量最小,因而零被引率最低。表3 学报20092013年零被引论文第一作者的情况发表年零被引论文/篇正高/人副高/人初中级/人博士研究生/人2013341260162012361294112011266721120101936192009196418合4零被引论文与内外稿关系内稿指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主办单位(重庆大学),外稿指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非主办单位。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092013年发表的零被引论文中内外稿

15、的情况 ( 表4) 。结果表明,内稿的零被引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11篇,上升到2013的27篇,占比由57.9%上升到79.4%,5年零被引论文平均内稿率为66.8%,内稿比例明显偏高。表4 学报20092013年刊发的零被引论文内外稿情况发表年零被引论文/篇内稿/篇内稿率/%外稿/篇外稿率/%2013342779.4720.62012362569.41130.62011261453.81246.22010191473.7526.32009191157.9842.12.5零被引论文与稿件篇幅的关系统计显示(表5),134篇零被引论文中篇幅5页及以下的计64篇,占比为47.8%;

16、6页计42篇,占比为31.3%;7页及以上计28篇,占比为20.9%;平均篇幅5.7页。为了进一步说明论文篇幅与被引的关系,本研究还提取了同一时段排名当年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表6),结果显示,50篇高被引论文中,篇幅5页及以下的计10篇,占比为20%; 6页计20篇,占比为40%;7页及以上计20篇,占比为40%;平均篇幅6.5页。可见,零被引论文篇幅明显低于高被引论文篇幅,论文篇幅与被引呈正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适当增加篇幅有利于提升论文被关注的机会,降低减少论文零被引的可能。发表年零被引论文/篇数4页5页6页7页及以上平均篇幅/页2013345106136.120123611314

17、862011262111035.520101938445.620091947805.2合计134154942285.7表6 学报20092013年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篇幅情况发表年高被引论文/篇4页5页6页7页及以上平均篇幅/页20131000377.72012101333620111001546.620101001636.520091022335.8合计503720206.53 论文零被引的影响因素这个似乎不必单独成为一部分,贵文这段论述比较简单,缺乏新意,可以放入前文分析,或者放入引言部分。综上研究表明,零被引论文的产生与发表的时间分布特征、学科分布、第一作者类型、内外稿、稿件篇幅等因

18、素有一定的关系,但论文能否被引的关键在于其内在学术质量,在于其主题内容,论文质量不太高、主题偏冷门或不够新颖,导致论文关注度较低,引用自然也低,零被引现象势必产生;同样,期刊自身学术地位高低也对论文能否被引有重要影响,作者的习惯或偏好使得其自然而然地去学习、参考和引用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另外,论文的可获取性和检索性也很关键,论文文献如果不易检索到,受关注的程度自然比较低,产生零被引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4 3 期刊编辑应对论文零被引的策略策略尽量写出特色或者更具体些,否则稍显简单,提出的策略也尽量与前面分析相关以上分析可知,零被引论文的产生与发表的时间分布特征、学科分布、第一作者类型、内外稿、稿

19、件篇幅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也还涉及其他一些因素,如稿件内容质量、期刊自身影响及文献的可获取性等,学术期刊编辑应随时掌握和了解期刊被关注和引用情况,特别要重视论文零被引现象,有意识关注和不定期进行分析和研究。学术期刊编辑应随时掌握和了解期刊影响力情况,特别要重视论文零被引现象,有意识关注和不定期进行分析和研究,既要激活已刊发的沉睡论文,也要尽可能减少零被引论文的发生。43.1严格审稿质量论文能否被引的关键在于其内在学术质量,在于其主题内容,论文质量不太高,导致论文关注度较低,引用自然也低,零被引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增大。因此,稿件的质量控制机制是论文被关注和引用的重要保障。初审阶段,通过多种方式审查

20、论文选题方向和内容,对主题偏冷门或不够新颖的选题应适当控制;复审阶段,选择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审稿专家进行学术质量把关,同时严格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对论文质量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终审阶段,对拟采用稿件进行全方位审查,确保每一篇论文优质刊发。43.2优化栏目设置综合性期刊涉及的学科较多,如尤其是一些高校的大学学报,还有一些期刊设置了栏目,均应不定期统计和分析零被引论文产生的所属需学科或栏目零被引论文的数量、比例和分布,结合期刊自身情况优势,对相应学科或栏目进行优化设置和调整,突出办刊的特色和优势。从表2可知,学报刊发的工业技术类论文的零被引贡献率最大,占比85.1%;其中,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P

21、,22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N,17篇)和电工技术(TM,13篇)3个类型论文的零被引贡献率16.4%、12.7%和9.7%。因此,作为综合性刊物,在所涉学科及优化调整栏目调整时,应充分考虑需把以上因素,学科或栏目应有所侧重充分考虑进去。43.3积极拓展稿源善待作者身份公平对待内外稿作者是否来自主办单位及作者的职称不是文章录用发表的关键,不应以身份论稿件。学术期刊是学术交流的平台,期刊编辑、特别是主编,要持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去公平、公正对待每一篇稿件,而不能有内外、远近、亲疏之分。从表4可知,由于内稿刊发过多,导致的内稿零被引率最高统计年份达79.4%,平均比达66.8%,此现象

22、应引起编辑部一定重视,并予以考虑适当调整,积极拓展外部稿源。43.4注重发文篇幅此观点请进一步斟酌注意发文篇幅研究可知发现,长篇幅论文是保证研究完整性及科学性的基础,论文涵盖的信息量相对较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论文被关注和引用,论文篇幅与被引呈正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论文被关注和引用。因此,为了减少论文零被引现象发生,编辑应该尽可能可考虑选用一些长篇幅论文刊发,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刊发但对短篇幅论文的发表不能一概而论,要慎重考虑。43.5提升文献检索可获取便利性期刊文献若显示度不够,或不易检索到,受关注的程度自然低,产生零被引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期刊自身学术地位高低也对论文能否被引有

23、重要影响,作者可能会更在意权威学术期刊论文的学习、参考和引用。因此,不仅一是,要把已刊发论文集中显示于国内外各大重要数据库和期刊自网,而且更要借助新媒体手段,全方位、多渠道对文献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不仅二是,要与作者、读者一起加强传播,而且要利用论文作者的学术团队、学术圈、学术会议千方百计推广论文,随时提醒作者对已发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培养作者对自己论文的关注和推广。;三是,严格要求作者对期刊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要斟酌和提炼,按照期刊和检索系统要求进行规范性表述,提升被检索的可能性和便利性,期刊编辑在此方面应进行做好协助工作,以方便读者进行检索、阅读、下载和引用。四是,要提升期刊的学术

24、影响和打造期刊品牌,增强读者对期刊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尽可能跟踪国学科发展前沿,引入当前研究热点,组织专题研究文章,编辑出版相关专辑,提升论文被检索的可能性。43.6提高文献显示度不仅要把已刊发论文集中显示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和期刊自网,而且更要借助新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对文献进行有针对性地推送;不仅与作者、读者一起加强传播,而且要利用论文作者的学术团队、学术圈、学术会议千方百计推广论文,随时提醒作者对已发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培养作者对自己论文的关注和推广。54结 语结语是对前文简单总结,说明贵文不足,并对未来展望。建议重新撰写。学术论文之所以最终未被引用,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零被引论

25、文毫无价值,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果也可能当时没有被科学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所接受,而多年后这些成果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和重视。然而,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应加强期刊文献的传播,提升期刊的显示度和关注度,激发和唤醒沉睡的论文,尽可能地避免论文零被引,以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综上所述,零被引论文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术期刊编辑应加以正确认识,辩证对待。既要激活已刊发的沉睡论文,也要尽可能减少零被引论文的发生。编辑要善待期刊文章作者,从把控稿源质量、做好栏目设置、强化文献传播等方面入手,提升期刊的显示度和关注度,尽可能地避免论文零被引,以不断提高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此外,由于本研究是基于

26、学术期刊编辑视角来分析应对零被引论文的策略,其数据来源仅是从以一个数据库的一种综合性大学核心期刊为例学报,因此,有可能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结论分析未必全面,不过可仅供业界同行参考和思考。这也是课题研究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之处。参考文献根据本刊格式进一步规范参考文献,并增加最新参考文献,1Garfield E.Citation indexes for scienceA new dimension in document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of ideasJ.Science,1955,122(3159):108-111.2Garfield ECitation analy

27、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J.Journals can be ranked by frequency and impact of citations for science policy studies.Science,1972,178(60):471-479.3付晓霞, 游苏宁, 李贵存.20002009年中国SCI 论文的零被引数据分析J.科学通报,2012,57(18):1703-1710.41李晓红.20022012 年我国化学类高被引论文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 69-73.52李洁,雷波,曹艳.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

28、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74-78.631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742朱梦皎,武夷山.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3):111-11653杨晓容,刘海,冯卫,等.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5) : 468473.6郭亿华.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 :10941099.7陈汐敏,丁贵鹏

29、,接雅俐,等. 医学学报类零被引论文特征及其下载情况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 : 330336.84刘武英,张薇,刘影梅.学术期刊中的零被引论文特征分析以编辑出版类核心期刊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9) : 987991.95付晓霞, 游苏宁, 李贵存.20002009年中国SCI 论文的零被引数据分析J.科学通报,2012,,57(18):1703-1710.5李洁,雷波,曹艳.我国20种综合性农业科学核心期刊的高被引论文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74-78.6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科技期刊反向评价指标零被引论文率及其与其他文

30、献计量学指标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25-5287朱梦皎,武夷山.零被引现象:文献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3):111-1168106王颖,杨春华,刘伟,等.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零被引论文及应对措施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 ,22(9):73-77.9117魏中青.生态学期刊零被引论文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11):81-84.10128高继平,潘云涛,武夷山. 零被引论文的形成因素分析以光谱学领域零被引论文的国家、机构和主题分布为例J.科技导报,2015, 33(8):112-119.11139伍玉.零被引的学术期刊评价研究以国内哲学

31、学科核心期刊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360(14):102-104.121410Van Raan A.Sleeping beauties in ScienceJ.Scientometrics,2004,59(3):467-472.13151Glanzel W.Seven myths in bibliometeics:About facts and fiction in 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J.ISSI Newsletter,2008,4(2):24-32.14162周洁,王昕.科技期刊论文低被引情况与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8)

32、:851-855.15173钱贺进.“无用”论文激增现象透析J.中国人才,2012(12):26-28作者贡献声明:黄江华:搜集与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论文;王维朗:提出选题,论文修订。Analysis of zero cited paper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core journals Abstract:Purpo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zero-cited pap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trategies for academic journal e

33、ditors to deal with zero-cited papers were proposed. Methods Based on the CNKI data of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from 2009 to 2013,the zero-cited papers were studied in five aspects: publication time distribution, subject, first author type, manuscript source , and manuscript length. Findings

34、The zero citation rate is declin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of publication; the zero citation rate share of internal manuscripts over the total zero citation rate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industrial papers have a high possibility to be zero-cited papers;the zero-cited papers are signif

35、icantly shorter than high-cited papers; and the length of paper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itation rate. Conclusions To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zero-cited papers, it is recommended to 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s, optimize the column settings, actively expand the manuscript

36、source, prefer to long manuscripts, improve the convenience of retrieval, and heighten the visibility of published pap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quality and academic influence of journals.Key words: Core journals; Comprehensive journals;Zero-cited papers; Journal editors; Academic quality; A

37、cademic influenceAbstract:Purposes Based on the CNKI data of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from 2009 to 2013,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zero-cited paper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trategiesforacademic journal editors to deal with zero-cited papers were proposed. Methods The zero-cited papers of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from 2009 to 2013 were studied in five aspects: publication time distribution, subject, first author type, internal or ex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