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wenku.baidu./view/9222eaedb11e8.htmlwenku.baidu./view/9222eaedb11e8.html法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样本)(2009-04-14 22:31:22) 标签: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教育分类:应用文书 浅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文献综述在当代,判例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但在司法实践中,判例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成文法自身的缺陷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判例法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当代法制建设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制约,而中国古代法律具有鲜明的判例法传统。在这种背景下,考察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一、研究意义笔者认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有以下意义:第一,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古代法律形式的演变过程与其发展历史。第二,中国法律发展进程中,判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判例在中国法律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与其价值。第三,判例法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
3、法律的一个特性,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律特征的认识。第四,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明晰该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能够从判例法角度为当代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资料来源和围(一)图书馆馆藏图书在图书馆馆藏图书D类政治法律类中搜索到以下相关资料: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晋藩主编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等书籍。(二)期刊数据库检索主要利用CNKI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数据库访问地址为:。在使用上述数据库搜索的过程中,笔者选择哲学政法类期刊,在“摘
4、要”字段中,以“判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文章结果显示有20多篇相关论文,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的论文有:王贵东著我国古代判例法的特征与其启示、汪世荣著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吴雪元著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汤唯著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武树臣著“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旸著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因浅析、玉年著元代法律体系之构建元代法律组成解析、汪世荣著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天著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三)WWW(world wide web)检索主要利用百度和GOOGLE搜索引擎,在搜索引擎中输入“中国古代的判例”,主要找到以下文献:1、周成泓著古代中国判例法传统与
5、其启示,访问地址:law-lib./lw/lw_view.asp?no=60212、玉环著中国古代判例制度与其特征,访问地址:3、王铁雄著中国古代判例法新探,访问地址:三、文献简介笔者在通过各种方式所检索到的资料中,重点研读了晋藩、武树臣、汪世荣、何勤华、王贵东、吴雪元、汤唯、旸、天、玉环、玉年等学者的著作。学者讨论的问题主要涉与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自己研究的题目灵活地确定分类的标准)(一)对我国古代判例法形式与其发展历史的探讨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十卷本)以朝代为线索对中国古代法律作了系统介绍,通过该著作能够对各个朝代的具体的法律形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该书认为,判例法在经历了中国古代大动
6、荡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得以保存下来,并在汉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司法实践中得到重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而是汉时期重要的法律渊源。唐朝法律形式多样,主要有律令格式,此外,还有敕、典、例等为补充形式。明清时期,律例并行,是中国古代判例法进一步发展的时期。由于因案生例原则的正式确立,明清两代例的数量大增,适用围也逐渐扩大。该著作资料翔实,容丰富,但未就判例问题进行专题总结,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也缺乏针对性的分析。另外,由于该书出版时间是在上个世纪末,未能反映近年来的某些法律史研究成果,对唐代判例的表现形式的论述略显单薄。(注意:需要对文献进行述评)(请仿照前例介绍其它文献)(二)对我国古代判例
7、存在原因的分析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3一文中认为:例的兴起,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的实用哲学的引导。他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的儒家哲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哲学。在这种实用哲学的引导下,追求法律的实效成为了中国古代立法者的目标。例就是在这种引导下自然而然的产生;二是社会现实生活发展的必然结果。例的形成顺应了社会生活的发展状态,例以其植根于现实的变通性受到了司法官们的青睐,因而发展起来;三是法律自身发展的在要求。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再完善的制定法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例则是通过总结现实经验从而使法得到发展的最好方式。该文对例的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独到的分析,观点较新,
8、但是作者所做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判例自奴隶社会时期即已经存在,作者所做的诠释不能有力地解释隋唐以前判例产生并长期存在的原因。(注意:需要对文献进行述评)(请仿照前例介绍其它文献) (三)判例法与制定法的关系(请仿照前例介绍其它文献) (四)古代法律的判例法对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请仿照前例介绍其它文献) 四、总结(该部分应当紧紧围绕题目,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与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我国法律史学界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的讨论与研究是多角度的,学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述:中国古代判例的存在形式、效力与发展演变情况;判例与制定法的关系;中
9、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中国古代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总体上看,学术界就该问题进行专项研究的论著较少,往往是在论述其他相关问题时间接有所涉与;研究某一具体朝代中判例的论著比较多,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中国古代法律判例法特征的论著比较少;虽然对中国法律的判例法特征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解释,但切入点比较旧,原因分析比较肤浅;研究方法多拘泥于历史分析法,缺乏将中国古代的判例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判例进行比较性研究的成果;关于古代判例法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影响也缺乏辩证的分析,也未能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参考文献 1 晋藩.中国法制通史M.:法律,1999.2 晋
10、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M.:中国政法大学,1999.3 天.论中国古代法中的例J.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4):98-100.4 吴雪元.谈我国实施判例制度的条件J.法学,1991,(12):21.5 汪世荣.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J.中国法学,2006,(1):82-89.6 汪世荣.陕甘宁边区刑事调解判例判词点评J.中国审判,2007,(4):76-77.7 武树臣.“混合法”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J.政治与法律,1996,(5.):1.8 汤唯.试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道路J.社会科学,1994,(6):63-68.9 旸.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因浅析J.历史档案,2007,(2):25-31.10 玉年.元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影像数据的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平衡点探索
- 区块链助力教育管理实现数字化升级
- 买方回复销售合同范例
- 医疗设备维护与风险降低方案
- 医疗大数据助力精准疾病预测与防控
- bot水务合同范例
- 视网膜震荡与挫伤的临床护理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 PDF版含答案
- 临时雇佣饭店合同范例
- 2024年天然气液化模块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延边大学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节奏课程设计
- 投标担保函样式
- DL∕T 548-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
- 物流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郑州市中原区第十九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带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强学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T 15-101-2022
- 眼科知识科普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