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9页912回扣基础知识生物_第1页
必修三9页912回扣基础知识生物_第2页
必修三9页912回扣基础知识生物_第3页
必修三9页912回扣基础知识生物_第4页
必修三9页912回扣基础知识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内容静悟内容3-1植物的激素调节【预测题型】 选择、识图、实验分析、实验设计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实验是如何设计和控制变量的?2.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什么部位合成,生长素的合成是否需要光?3.生长素的产生和分布部位?感光和生长部位?4.生长素的横向运输。5.植物向光性的原因。6.生长素有哪些生理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例子:顶端优势等)7.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拓展】 无籽番茄、无籽西瓜的比较。8.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图。2.其他植物激素()1.举例说明其他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2.植物生长发育的

2、各个阶段是各种激素相互协调,共 同调节的。3.植物激素的应用()举例说明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易错易混 点点必纠易错点50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茎的背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易错点51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性决定的;而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重力引起的。14. 下面是荷兰植物学家温特所做的实验。图是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的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组实验能够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弯曲与尖端产

3、生的物质有关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C本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只能促进尖端下面一段生长D图说明生长素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且具有两重性解析欲探究胚芽鞘的生长、弯曲是否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需进行、两组实验中切除胚芽鞘的尖端后,在切口处放置明胶的对照实验,否则无法排除明胶的影响,A错误;欲证明生长素只对尖端下面一段发挥作用,需把尖端和尖端下面一段分别用生长素处理,观察其生长情况,C错误;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胚芽鞘弯曲的角度之间的关系,但不能证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答案B15.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IAA)可通过琼脂块来收集。(1)图1实验研究的是比较小麦胚芽鞘尖端在光下和暗处产生生长

4、素的量。将小麦胚芽鞘尖端切除并放到琼脂块上,有的置于光下,有的置于暗处。图1表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关于生长素的产生,本实验的结论是_。(2)将一正常生长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图2是水平放置后的幼苗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请判断下列部位分别可以用曲线上哪一点表示:茎的近地侧对应_、根的近地侧对应_、茎的远地侧对应_、根的远地侧对应_。(3)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3所示。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_。请写出一个与茎的背地生长作用原理相同的实例:_解析(1)在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中,经常看到琼

5、脂块的身影,它可以收集生长素,又可以作为介质给植物的某一部位添加生长素。从题图来看,虽然放有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光下和暗处,但是二者收集到的生长素的量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说明小麦胚芽鞘在暗处产生的生长素和在光下产生生长素的量差不多,换而言之,生长素的产生与光照无关。(2)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根和茎的近地侧分布较多,在远地侧分布较少。根对生长素敏感,超过一定浓度后,生长素浓度越高,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A、B两点生长素浓度总体较低,因此代表生长素对根的作用,其中在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下,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长,因此起抑制作用,代表根的近地侧。C、D两点代表生长素对茎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

6、,生长素浓度越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因此C点代表茎的近地侧。(3)茎的近地侧与远地侧相比较,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作用较强,从题图3来看,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促进生长的作用为m,则远地侧浓度小于2f,作用弱于m,综合上述两点,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范围应为大于0小于f。答案(1)小麦胚芽鞘在暗处产生的生长素和在光下产生生长素的量差不多(2)C点A点D点B点(3)大于0小于f向光性十.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内容静悟内容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预测题型】 选择、分析、设计1.神经调节结构基 础和调节过程()1.反射弧组成包括哪五部分?什么是感受器、效应器?

7、2.神经冲动的产生 和传导()1.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如何?受刺激后,如何产生兴奋?如何传导兴奋?膜内、外电流方向与传导方向有何关系?2.说出突触结构?兴奋在神经元间如何传递?为何单向? 【提醒】 (1)信号转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类型: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3.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高级功能。2.说出言语区分布和受损症状。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 节()1.说出常见动物激素的分泌部位、生理作用和分泌失调症状。2.举例说明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3.分析反馈调节机理。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联系。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举例说明评价动物激素在

8、治疗和动物养殖中的应用。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预测题型】 选择、识图、分析、设计1.稳态的生理意义()1.什么是内环境?说出体液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2.什么是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什么?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激素调节的特点是什么? 【拓展】 不同激素之间的调节关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有哪些?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1.体温调节的中枢、调节方式及过程。2.水盐的平衡与调节过程。3.血糖调节的过程和机理。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概述免疫系统组成。 【提醒】 抗毒素、凝集素、抗血清是抗体;抗体、

9、淋巴因子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抗原不一定是蛋白质。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特异性免疫的类型。3.体液免疫的过程是怎样的?细胞免疫的过程是怎样的?二者的区别与联系。4.二次免疫的特点是什么?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免疫失调的病例。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说出艾滋病毒的作用机理和传播途经。易错易混 点点必纠易错点52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2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3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易错点53下丘脑是内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而垂体不是1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

10、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2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3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易错点54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点55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命活动发生变化。易错点56“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

11、境,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易错点57炎热环境与寒冷环境的体温调节方式不同寒冷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只有神经调节。易错点58误认为尿糖就是糖尿病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易错点59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还有肾上腺素。易错点60机体自身也可产生抗原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

12、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抗原。考前热身 启动思维16.下图表示人体器官由于感染出现炎症时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_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作用于炎症部位的淋巴细胞,使炎症减轻。这说明该淋巴细胞上有与该激素结合的_。(2)物质由产生并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物质的名称是_。(3)免疫细胞产生的物质(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作用于,在此发生了由_信号转化为_信号的过程。(4)若图示炎症部位是感染甲流H1N1病毒病人咽部,该病毒在体液中被_细胞产生的_清除。如果病毒已侵入细胞内,则需经历_免疫过程清除。

13、 (5)若图示炎症器官为肾脏,疾病为肾小球肾炎,其主要特征为蛋白尿,且全身浮肿。若要检测其是否为蛋白尿,可选_试剂进行检测。答案(1)脑垂体受体蛋白(2)神经递质(3)化学电(4)浆抗体细胞(5)双缩脲17. 请回答、中的问题。.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青少年在青春期的身高和体重都迅速增长,主要是_激素的作用;神经调节功能大大增强,主要是_激素的作用。(2)青春期以后,性腺在_激素的作用下迅速发育;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形成的激素是_。(3)在青春期,_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_,通过其分泌的促激素调节和控制相应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b作用于和的调节机制是_。. 图甲中A、B、C为三

14、个神经元,图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_。(2)刺激部位,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_,可测得同样电位变化情况的部位是_(填数字)。(3)当神经冲动传到G位点时,将导致大量_进入突触小体内,推动X即_物质的释放。答案. (1) a生长b甲状腺(2)促性腺性激素(3)下丘脑垂体反馈调节. (1)ABC(2)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3)Ca2神经递质十一.种群和群落知识内容静悟内容3-4种群和群落【预测题型】 选择,识图,作图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具有哪些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哪些?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植物?动物?注意事

15、项。2.种群的数量变化()1.绘制并分析:种群数量J型曲线和S型曲线及条件。 【拓展1】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拓展2】 解释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形成的原因。2.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有何实践意义?3.群落的结构特征()1.什么是群落?群落具有哪些特征?2.群落具有怎样的空间结构?影响因素分别有哪些?4.群落的演替()什么是群落演替?区别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易错易混 点点必纠易错点6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生存环境改善后,K值会上升。考前热身 启动思维18. 下列有关图中“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绵羊引入某个地区后,种群数量

16、变化曲线与图示曲线一致B将大草履虫放入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最终如图示曲线C进行渔业捕捞的最适点是C点D不同的时期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一定是不同的解析将绵羊引入某个地区后,因为食物、空间等生活条件有限,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量后,不再继续增加,会出现如图所示曲线;大草履虫生活在一定容积的培养液中,当培养液消耗完后,种群数量会下降;A点之后即可进行渔业捕捞,但在C点日捕获量最大;种群增长速率在A点时达到最高,增长速率曲线在A点两侧都有相同的数值。答案A得分锦囊“J”型曲线是理想状态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无敌害,食物、空间无限,但实际中是不存在这一条件的,所以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会呈“S”型增

17、长,但如果是人工提供一定的空间或资源,则种群数量最终会下降。19. 右图表示三种可能的种群增长曲线,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某食草动物侵入一个环境适宜的新地区后,种群数量增长表现为图中的a曲线,如果任其发展不做任何控制,终将表现为图中的_曲线。(2)根据生态学原理,该种群的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若该环境对其种群的容纳量(K)为2.0×105,则此地该种群的最适数量为_。答案(1)c(2)b 环境阻力(资源或空间有限)1.0×10520.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淡水湖泊藻类水华频繁发生。近年研究者采用了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

18、大型挺水植物的方法对此进行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后,种间关系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2)某淡水湖泊中原来只有浮游动物乙和藻类甲两个种群,若向湖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湖中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下一个种群,则这个种群一定是_,此时,再向湖中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丁,湖中会有两个种群,请在坐标图中画出这两个种群的密度变化曲线。解析(1)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后,鱼类可以捕食藻类,大型挺水植物与原有藻类会竞争生存空间和资源。(2)淡水湖泊中原来只有浮游动物乙和藻类甲两个种群,说明浮游动物

19、乙一定捕食藻类甲。若向湖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乙)的某种鱼(丙),则乙会在短时间内被捕食殆尽,导致丙因食物突然消失而死亡,所以,一段时间后,若该湖中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下一个种群,则该种群一定是藻类甲。此时,再向湖中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丁,湖中会有两个种群,即甲和丁,二者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其中,浮游植物数量较多,鱼类数量较少,据此可以绘制出这两个种群的密度变化曲线。答案(1)大型挺水植物和藻类竞争,鱼类捕食藻类(2)藻类甲如图所示十二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的保护知识内容静悟内容3-5生态系统【预测题型】 选择、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1.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有哪些?2.生态系

20、统的结构包括哪两方面?3.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什么?食物链 的书写规则,包括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什么?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4.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的去向,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5.能量金字塔。6.概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特点,叙述碳循环(和氮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提醒】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拓展】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比较。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哪些?有何作用?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什

21、么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哪两个方面?2.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什么是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它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3-6生态环境的保护【预测题型】 选择、分析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简述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列举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分析温室效应、酸雨、富营养化成因、危害和防治。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2.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3.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易错易混 点点必纠易错点62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误区类型特 例细菌都是

22、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考前热身 启动思维21. 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出现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值,则早上比傍晚要_。(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爆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

23、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_,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_来影响蓝藻的生长。(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已知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106细胞/mm3)。水样编号A组(原始水样)0.20.30.311010776.5B组(添加N)11.522.52019181718C组(添加P)899.510119.57.57.57D组(无添加)0.20.20.31109776.5请回答有关问题。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 _。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案(1) 成形的细胞核(或叶绿体等细胞器,只要答出一种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也可) 低(2)自我调节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