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_第1页
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_第2页
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_第3页
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_第4页
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单元-10与尹师鲁第一书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见绐di惶迫hun愚懦rB怪骇hi诛死zh怨嗟ji C欢戚q砧斧zhn鼎镬huD枕藉ji襄州xin咽喉yn【解析】A项,“惶应读“hun,“懦应读“nu;B项,“嗟应读“ji;C项,“戚应读“q,“砧应读“zhn。【答案】D2以下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约使人如河上如:假如B便遣白头奴出城 遣:派遣C及得师鲁手简 简:信D怪不如约 怪:责怪【解析】如:到。【答案】A3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以:表原因的介词,因,由于B方喜得作书以奉问以:表目的连词,用来,来C然师鲁以

2、修有自疑之言以:以为,认为D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以:表目的的连词,用来,来【解析】“以是表因果的连词,相当于“因为。【答案】A4以下对“见的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见其二子焉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未得与项羽相见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越吾未见其明也图穷而匕首见A/B/C/D/【解析】看见;会见;推荐,介绍;显露,出现;表被动;用在动词前,表示别人行为及于己;发现。【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与高司谏书宋欧阳修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

3、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予友尹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前日范希文贬官后,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

4、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平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且希文果不贤邪?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假设果贤邪?那么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那么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包容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

5、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假设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别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别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5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予再至京师再:第二次B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决:断定C便毁其贤以为当黜 黜:贬黜D抑天子骤用不贤之人 骤:屡次【解析】骤:仓促。【答案

6、】D6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B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C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D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解析】“足下身为司谏独立成句,后面应断开,可排除B、C两项;“何不为反问句式,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应选A。【答案】A7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表达的分析

7、,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景祐年间,范仲淹讥切时弊,被贬谪外地。高假设讷身为司谏,却附声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激于义愤,撰文斥责高假设讷见风使舵的卑劣行为。B本文开篇通过“三疑,揭露高假设讷口是心非,并断言其“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穿,一气呵成。C作者列举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运用类比论证,指出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假设讷的“默默都是渎职,怒斥他是“君子之贼。D文章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解析】文中无“类比论证。【答案】C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

8、有四年而三疑之。译文: _2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译文: _3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别人之堪其任者也。译文: _【答案】1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疑心你的情况。2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人是君子的敌人。3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任,不要阻碍能胜任谏官之职的人。【参考译文】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的时候,家住随州,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您置身其中,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因此疑心您,不知您是怎样一个人。以后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我的朋友尹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我还是有些疑心。

9、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辨是非的明智,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波逐流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这果真是贤者吗!这不能不使我疑心。 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认识了。我自从听说您的姓名直到与您认识,十四年中却有三次疑心你的情况。如今推究您的实际行为再来仔细分析,然后断定您不是个君子。前几天范希文贬官以后,您竭力诋毁嘲笑希文的为人。我开头听到这些话,还疑心您是讲着玩的。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竭力否认希文的所作所为,我就不再疑心了。希文平生刚正、好学、博古通今,他立身朝廷始终如一,这是天下都知道的。如今因为正直敢言触怒宰相得了罪责。您既不能为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士会责备自己,于是就跟着别

10、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斥,这真是太奇怪了。您家中有老母,自身又爱惜官位,害怕忍饥受冻,顾念利益俸禄,因此不敢略微违背宰相以致受刑遭祸,这也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只不过是做了一个不称职的谏官罢了。如今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然挺胸非常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惭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斥,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据理力争的过错。应该说,有才能而不敢去做,那只是愚笨之人做不到罢了;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这种人是君子的敌人。况且希文难道真的不贤吗?或者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之人吗?您身为司谏之官,是天子的耳目,当希文仓促间被起用之时,为什么不马上为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

11、他自己失败了,然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假如希文真是贤人,那么如今天子和宰相因为希文违犯他们的心意而斥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如此说来,那么您认为希文贤,也不免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也不免遭受责备,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我恭敬地以为,当今皇帝即位以来,进用谏官,采纳意见,如曹修古、刘越虽然已经去世,还被人们称扬。如今希文与孔道辅都由于敢于进谏而被提拔任用。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尚且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前几天又听说御史台在朝廷中贴出布告,告诫百官不可超越本职议论政事,这样,可以提意见的只有谏官了。假设您又不说话,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您在谏官那个位

12、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任,不要阻碍能胜任谏官之职的人。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可以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出入朝廷号称谏官,那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的事了。所可惜的是,圣朝有事情,谏官不说而让别人去说,这种事情记载在史书上,以后使朝廷蒙受到羞辱的,是您啊!前几天您在安道家中,把我叫去议论希文的事情。当时有其他客人在,我不能畅所欲言。因此就写了区区此信,恭敬地希望您明察,不多言了。欧阳修再拜。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关注时政,常常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议论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殷殷忧心;_。【解析】所引名句必须表达忧患意识

13、,名句后要有主人公思想的分析。【答案】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表述透露出对社会人生的深化关注。10以下是某高三文科应届毕业生白雪参加自主招生时写给某知名大学的自荐信,在语言使用得体和格式方面存在不当,请进展修改。尊敬的学校指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我是白雪,来自市中学,学习成绩优秀。 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曾获得第十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赛国家级一等奖,我认为我是文学天才,将来一定会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一直很向往贵大学中文系,看到贵大学的自主招生条件时,我感觉非常符合我的标准,请您一定不要回绝我,圆我的大学中文系之梦。学校白雪年月日【答案】1“文学天才改

14、为“具有一定的文学天赋。2“非常符合我的标准改为“我非常符合贵校的选拔标准。3“请您一定不要回绝我改为“请您认真地考虑我。4漏掉“此致敬礼,应添上。课内阅读老师用书独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及来

15、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11以下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绐:欺骗B沿汴绝淮,泛大江绝:横渡C莫苦相尤否尤:惩罚D益相喜贺益:更加【解析】C项,尤,怨尤,责难。【答案】C12以下“相字与例句中“相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16、为哪一项例句:莫苦相尤否A杂然相许 B前在京师相别时C相师成风D益相喜贺【解析】C项与例句中加点的“相是“互相的意思。A、B、D三项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答案】C13对本段文字内容和语言特色的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行文非常自然、平易,语气格外舒缓沉着,如拉家常,叙衷肠,直抒胸臆,委婉动听。B本文从分别时自己受骗践约说起,详尽地表达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C作者详尽地表达了自己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的政治前途的关心,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D作者多用松弛自由的散句,便于明白流畅地表情达意,也增添了行文的平易自然。【解析】C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