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证复核迎审准备规划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_第1页
换证复核迎审准备规划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_第2页
换证复核迎审准备规划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_第3页
换证复核迎审准备规划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_第4页
换证复核迎审准备规划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 知公司全体职工:公司交通行业水运工程材料甲级资质即将到期,按相关文件的要求,公司准备申请该项资质的换证复核,为保证此次换证复核工作顺利进行,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公司所有职工应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此次换证复核工作中来,本着沟通、理解、互助、协作的团体精神,尽责尽力、不折不扣的完成既定的分工内容,公司将根据各小组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输入特此通知。2017年5月6日附:检测公司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资质换证复核准备工作总体规划检测公司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资质换证复核准备工作总体规划检测公司交通行业水运工程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资质即将到期,按相关文件的要求,公司准备申

2、请这两项资质的换证复核,为保证此次换证复核工作顺利进行,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本次资质换证准备工作的总体规划如下:一、总体原则1、以资质换证为核心,经营和生产工作在不影响资质换证的条件下正常进行;2、所有人员应提高工作效率,不得以生产和经营等工作繁忙的理由拒绝、推诿、拖延、敷衍本规划中涉及资质换证的相关工作;3、本次准备工作实行分组负责制,各组在工作中,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二、设立资质换证小组组长: 组员: 参照资质评审现场的分组,总体分工见表1,如下:表1资质换证小组分工一览表序号评审分组负责人组员分管领导1基本条件组2档案材料组结构乙级材料甲级3技术考核组结构乙级材料甲级职责

3、:1、小组负责人应熟悉并掌握(质监综字20137号)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细则和(质监综字201314号)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分组审核该组所涉及的各项文件和材料,并作为现场评审的小组引导员。2、各组组员:听从该组负责人的指挥,了解本组所涉及的文件和材料的具体位置,现场评审时负责及时提供。3、各组分管领导对该组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督促各组按总体工作计划及内容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三、总体工作计划及内容1、总体时间计划:本表中所有汇总、统计、收集、整理、归纳等的起始时间均为2013年1月,详见表2,如下:表2 总体工作计划时间表序号计划期限工作内

4、容参与人员备注负责人配合人审核人12016.9.12日前动员大会全体员工22016.9.25前确定2013年至今(下同),每年度的检测报告、记录的归档详细清单32016.9.30前各项目负责人,根据确定后的归档清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统计已开展的全部试验检测参数的所在报告编号、参数名称和次数,统计出未开展的试验检测参数各生产项目负责人4结合职称、持证专业、类别、社保情况,完成申报材料中人员名单的确定工作,要求同时满足三项资质的要求5结合归档清单,确定申报材料中的业绩内容,并将此类业绩的合同、协议、中标通知书等经营资料归档待查6收集人员培训的相关记录,确定申报材料中的培训内容,同时完善各项培训工

5、作的相关通知、考核结果、证书、小结等资料。7完成试验检测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更新工作8完成新租赁三楼办公室的规划布局工作,与施工方保持沟通,并推动施工尽快实施。9根据试验检测参数分工表,认真对照,收集或购置相关检测依据(标准、规范及规程等),并根据检测依据,检查缺少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及附配件、化学药品等,并统计上报到设备部,同时准备相关试验样品各参数分工小组组长10根据确定的人员一览表,梳理人员档案,要求一人一档,将人员工作经历和人员培训分开,培训记录要与本表第6条对应起来11仪器设备档案进行梳理,要求对公司现有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有无漏登情况,现有的档案内容是否完整,检定/校准的连续性,特

6、别是此次申报资质所涉及的仪器设备档案。122016.9.30前梳理标准物质或校准器具,检查台帐是否完整,对应的有无缺失,结合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确定是否增添相应器具。13分类建立各类仪器管理台帐,包括仪器设备台帐、量值溯源总体台账、年度检定/校准台帐(计划)、标准物质或校准器具台帐、期间核查仪器台帐、自校准台帐、年度购置、验收及移交台账(体现购置、验收和移交流程)等14对公司现有的仓库进行检查,确定报废仪器和设备的清单,按公司流程进行报废处置,将余下的仪器设备搬迁至新仓库(现样品室)15一层和二层试验的改造规划图,完成与施工单位的对接,明确规划意图,做好改造准备工作16两项资质的换证复核申请书,完

7、成自审和报送工作。17新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和发布18止对9月份工作进行审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不得再将问题带入到下一阶段工作中各小组审核人18采购仪器设备(含标准物质、器具、化学药品等),按汇总的仪器清单19完成三层办公家具、用品的采购和安装工作20确定一层、二层改造施工图,开展施工21完成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完成量值溯源工作22完成二楼的改造工作,一楼部分功能室搬迁二层23按归档清单,所有应归档的记录报告完成归档工作24对未开展的试验检测参数,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包括比对试验方案,结果评价等25完成归档项目的全部合同评审工作26按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对2016年的体系运行文件中

8、涉及人员、能力验证、质量监督、内审、管理评审等内容进行编制、修改、补充和完善27按新版质量体系文件,对2016年的体系运行文件中涉及仪器设备管理(档案、计划、操作规程、自校规程、核查方案、核查评价等)内容进行编制、修改、补充和完善28内部全参数的模拟操作,要求参数负责人熟练掌握试验参数的样品制备、试验操作、结果整理及报告出具工作。参数分工小组组长及组员292016.11.10日前一层和二层装修改造完成,有环境条件控制要求的均设置完成30所有仪器设备就位,完成溯源工作31公司邀请外协人员参与,共同熟悉试验检测参数的全部试验过程参数分工小组组长及组员32试验室、办公室及会议室,制度、规程、宣传标语

9、、业绩图片上墙注:暂时计划到2016年11月10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局部调整,表中未列出的内容,基本已在日常的工作分工之内。2、试验检测参数分工公司现有水运持证人员严重不足,需外部单位给于协作方能满足资质申报的需要,而协作人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往往不能胜任资质申报的需要,所以本公司现有员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按分工的要求,熟练掌握试验检测参数的样品制备、试验操作、结果整理及报告出具工作,然后,对协作人员进行教学和指导,使其尽快的进入角色,完成所在小组的工作内容,详细参数分工见表3及表4,如下:表3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人员分工汇总表序号试验检测大项参数数量人员分工机动配合组长组员

10、外协人员1水泥122集料163水、外加剂184掺和料85砖66土工合成材料177砂浆98水泥混凝土22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610钢筋(含接头)711钢绞线412沥青313粘结材料1014土工1315结构混凝土416钢结构及防腐617结构及构件718基桩319地基220求和173有关要求1、组长:对分配的全部参数,能熟练操作仪器、掌握规范、体系文件对试验流程的要求,能出具规范准确的报告,掌握参数试验目的和用途,准备所需的全部样品。 2、配合人员:了解规范和仪器,掌握体系文件对试验流程的要求、能规范准确地进行原始记录。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

11、)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一、水泥1.1胶砂强度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1.2安定性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1.3细度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1.4凝结时间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5标准稠度用水量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1.6比表面积GB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1.7化学分析(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

12、)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1.8胶砂流动度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1.9强度快速测定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1.10水化热GB/T 12959-2008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1.11密度GB/T 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1.12氯离子含量JC/T420-2006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二、粗细集料2.1颗粒

13、级配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11建设用砂2.2含泥量2.3泥块含量2.4氯离子含量(细)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4-2011建设用砂2.5针片状含量(粗)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2.6岩石抗压强度(粗)2.7压碎指标(粗)2.8表观密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11建设用砂2.9堆积密度2.10碱集料反应2.11坚固性2.1

14、2云母含量(细)GB/T14684-2011建设用砂2.13石粉含量(细)2.14吸水率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4-2011建设用砂2.15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2.16轻物质含量2.17有机物含量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14684-2011建设用砂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3、水、外加剂3.1PH值GB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8077-2012砼外加剂匀质性试

15、验方法3.2氯离子含量GB11896-1989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8077-2012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3细度GB/T8077-2012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4水泥净浆流动度3.5水泥砂浆工作性3.6减水率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3.7凝结时间差3.8抗压强度比3.9泌水率比3.10含气量3.11收缩率3.12钢筋锈蚀试验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3.13固体含量(含水量)GB/T8077-2012砼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3.14密度3.15不溶物含量GB11901-1989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3.16可溶物含量GB5750-2006生活

16、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3.17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GB11899-1989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 HJ/T60-200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4、掺合料4.1细度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4.2烧失量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4.3需水量比GB/T1596-20

17、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4.4三氧化硫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4.5含水量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4.6比表面积GB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4.7流动度比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4.8活性指数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5、砖

18、5.1外观质量GB5101-2003烧结普通砖GB13544-2011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砖GB/T21144-2007混凝土实心砖GB28635-2012混凝土路面砖GB/T8239-2014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GB/T2542-2012砌墙砖试验方法GB/T4111-2013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5.2尺寸偏差5.3抗压强度5.4抗折强度5.5含水率5.6吸水率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6、土工合成材料6.1塑料排水板纵向通水量JTS206-1-2009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6.2塑

19、料排水板滤膜渗透系数SL/T235-2012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6.3塑料排水板滤膜等效孔径JTS206-1-2009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6.4塑料排水板滤膜抗拉强度6.5塑料排水板复合体抗拉强度6.6单位面积质量GB/T 13762-2009土工布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6.7厚度GB/T 13761.1-2009土工合成材料 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6.8拉伸强度GB/T 1040.14-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GB/T 15788-2005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宽条拉伸试验GB/T16989-2013土工布接头/接缝宽条拉伸试验方法6.9延伸率6.10塑料排水板外形尺寸JTS206

20、-1-2009水运工程塑料排水板应用技术规程6.11梯形撕裂强度GB/T13763-2010土工合成材料 梯形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6.12顶破强度GB/T 14800-2010土工合成材料静态顶破试验(CBR)法 6.13刺破强度GB/T19978-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刺破强力的测定 6.14动态穿刺强度GB/T17630-1998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动态穿孔试验 落锥法6.15孔径GB/T14799-2005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 干筛法 GB/T17634-1998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有效孔径的测定 湿筛法6.16垂直渗透系数GB/T15789-2005 土工布及

21、其有关产品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 6.17老化性能试验GB/T16422.3-1997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7、砂浆7.1配合比设计JGJ/T98-201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TS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7.2稠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GJ/T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7.3分层度7.4密度7.5含气量7.6泌水率7.7立方体抗压强度7.8劈裂抗拉强度7.9抗冻性及动弹性模量(北

22、方地区)8、水泥混凝土8.1配合比设计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S202-2011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8.2稠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3密度8.4泌水率8.5含气量8.6凝结时间8.7立方体抗压强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8抗折强度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8、水泥混凝土8.9轴心抗压强度JTJ270-

23、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10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8.11静力弹性模量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12收缩率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13抗渗性8.14钢筋在新拌(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性能8.15混凝土中砂浆氯离子总含量8.16游离氯离子含量8.17电通量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GB/T500

24、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8.18氯离子扩散系数8.19抗冻性及动弹性模量(北方地区)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8.20劈裂抗拉强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8.21混凝土防腐(耐碱性试验)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GB/T9265-2009建筑涂料 涂层耐碱性

25、的测定8.22混凝土防腐(粘结力试验)JTJ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9.1无侧限抗压强度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5-949.2水泥或石灰剂量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5-949.3石灰有效钙镁含量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05-949.4粉煤灰细度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9.5粉煤灰烧失量

26、JTJ270-1998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9.6粉煤灰比表面积JTG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T0820-200910、钢筋(含接头)10.1屈服强度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228.1-2010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1-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JG/T 163-201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J 107-201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10.2抗拉强度10.3伸长率10.4

27、弯曲GB/T232-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13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10.5化学分析GB/T223.69-2008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GB/T223.5-2008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 223.63-198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GB/T223.59-2008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 223.68-1997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 测定硫含量10.6硬度GB/T 230.1-2009

28、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 试验方法10.7反向弯曲YB/T5126-2003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弯曲和反向弯曲试验方法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11、钢绞线11.1抗拉强度GB/T5224-201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228.1-2010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21839-2008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GB/T10120-2013 金属材料 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11.2伸长率11.3松弛11.4弹性模量12、沥青12.1软化点GB/T4507-2014沥青软化点测

29、定法 (环球法)12.2延度GB/T4508-2010沥青延度测定法12.3针入度GB/T4509-2010沥青针入度测定法13、粘结材料13.1抗压强度JTS311-2011港口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范13.2抗拉强度13.3砂浆粘结抗拉强度13.4混凝土粘接劈裂抗拉强度13.5抗折强度13.6冲击强度DL/T5193-2004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 GB/T2567-2008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13.7粘结面层热相容性DL/T5193-2004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13.8混凝土粘结抗剪强度GB/T 7124-2008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13.9粘度GB/T2

30、794-2013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GB/T22314-2008 塑料 环氧树脂 粘度测定方法13.10有效收缩性JTS311-2011港口水工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范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14、土14.1含水率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含水率试验14.2密度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密度试验14.3击实试验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击实试验14.4颗粒级配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颗粒分析试验14

31、.5无侧限抗压强度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4.6界限含水率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界限含水率试验14.7比重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土粒比重试验14.8渗透系数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渗透试验14.9压缩系数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固结试验14.10固结系数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固结试验14.11承载比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承载比试验14.12三轴试验GB/T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三轴压缩试验14.13直剪试验GB/T

32、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直接剪切试验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15、结构混凝土15.1强度(回弹法、超声回弹法、取芯法)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 02-2005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200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15.2混凝土缺陷(超声法)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CECS21-2000超声法检测砼缺陷强度技术

33、规程15.3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15.4钢筋锈蚀状况JTS 239-2015 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16、钢结构防腐16.1自然腐蚀电位JTS153-3-2007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16.2保护电位JTS153-3-2007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16.3涂层厚度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GB/T13452.2-2008 色漆和清漆 漆膜厚度的测定16.4钢材厚度GB/T50621-20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16.5表面粗糙度GB/T10610-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 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16.6涂膜附着力GB/T 5210-2006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表4水运材料甲级和结构乙级试验检测参数分工细化表序号检测项目/参数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组长组员外协人员备注序号名称17、结构及构件17.1承载能力JTJ218-2005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GJ/T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GB 50152-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 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