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铜鼓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doc-《江西省铜鼓_第1页
《江西省铜鼓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doc-《江西省铜鼓_第2页
《江西省铜鼓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doc-《江西省铜鼓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西省铜鼓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报告编制大纲江西省铜鼓县环境保护局2006年09月20日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3 1.1调查目的3 1.2调查范围3 1.3调查工作量概述3第二章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 3 2.1自然环境概况3 2.1.1地理位置3 2.1.2自然环境概况4 2.2社会经济概况4 2.2.1人口增长趋势分析4 2.2.2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4 2.2.3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趋势分析5 2.3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3 2.4“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3 2.4.1“十五”规划及其实施情况5 2.4.2“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5第三章 水环境功能区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 3.1

2、水环境功能区划6 3.2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7第四章 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评价10 4.1饮用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10 4.2面污染源调查分析10 4.2.1区间畜禽养殖规模及分布调查结果10第五章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评价11 5.1工业污染源调查分析11 5.2生活污染源调查分析11 5.2.1保护区生活污染源特征调查11 5.3重大环境污染和突发事故历史统计12 5.4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物总量分析13第六章 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调查13 6.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13 6.2监督管理能力建设13第七章 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调查14 7.1饮用水源地水量平衡分析14 7.2环境质

3、量评价调查14 7.3保护区外污染特征调查分析14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结论15 8.2建议15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调查目的调查县饮用水水源地是为了加强县城区生活饮用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了解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基础壮况,评价及全面核定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提供依据,以此为基础制定及编制我县县城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工作。1.2 调查范围以县城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为调查范围。1.3 调查工作量概述按照市局统一布置,我局分别对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分布状况,生态及管理状况,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水

4、质安全及环境管理状况评价。第二章 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铜鼓县位于江西省北部,东经114°05114°44,北纬28°2328°50之间,南北长47.5公里,东西长64公里,全县总面积为1547.69平方公里。东交宜丰、奉新,南邻万载,西接湖南省的浏阳、平江,北连修水。铜鼓县全境多山,峻岭重叠,山峰秀丽,形成许多壮丽多姿森林的山石奇观异景,是江西省有名的自然景观旅游城市,现已列入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定江河、金沙河是铜鼓县两大水系,同时也是江西省主要河流修水河的发源地.2.1.2 自然环境概况1.地质地貌铜鼓县地处

5、罗霄山北端东部山地,境内山峦连绵,地势起伏较大,坡度陡峭,西南高,东北低。2、气候特征铜鼓县属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四季分明。具有冬夏长,春秋短的气候特征。3、地下水铜鼓县境内地下水大体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4、河流定江河和金沙河是铜鼓县的两大水系,同发源于大沩山,均流入修水。5、水库铜鼓县有大(二)型水库一座(大塅水库),相应库水面7.52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15亿立方米,小(二)型水库19座。2.2社会经济概况2.2.1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铜鼓县近20年的人口结构趋于平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是稳步增长。2.2

6、.2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铜鼓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财源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结合我县的三大产业来看,“十五”以前一产处于领先状态,“十五”期间由于铜鼓是林业县,林业改制,所以一产已经处于二产、三产之后。2.2.3 水、土地等资源的利用趋势分析铜鼓县饮用水的取水点为槽口小溪,另有一备用取水点为东屋河。槽口小溪的多年平均经流深为1002.3毫米,沿途均为山地,人烟稀少,植被丰富。东屋河水源于大沩山,天然落差为198米,上游宽15米至60米,沿途为上铁线主道,有少许良田,总的来说,饮用水及备用水落石出取水点的水资

7、源较丰富,可利用的土地较少。2.3 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我县有一自来水厂,县城属集中式供水,水源类型属河流型,由于县城仅3.5万人,人口较少,年供水量为171.38万吨.2.4 “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规划2.4.1 “十五”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十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稳步已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财源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十五”期间,县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6.9:40.2:32.9.2.4.2 “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路,坚持以

8、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立县、工业富县、科教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的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植壮大医药化工、木竹加工、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快建设生态铜鼓,绿色家园,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努力把铜鼓建设成为人类最佳居住地赣西北旅游休闲中心。到2010年,县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18.49亿元,20062010年县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0:42:38,财政收入达到15000万元,年均递增17.7%,农民人均纯

9、收入达到3597元,年均增收150元,2010年城市化率达45%。2010年末人口达到14.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15以内。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建设一个无害化处理垃圾工厂,全县主要河流的水质基本稳定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水标准以内,到2010年全县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26万吨以内,生活废水排放量控制在243万吨以内,为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确保我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

10、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耗能、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第三章 水环境功能区划与饮用水源保护区3.1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域功能分类的说明,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等;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类别的,依最高类别功能划分。铜鼓县根据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环境功能区

11、划,主要分为五个环境功能区,分别为二级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用水区、景观用水区,详细情况见下表:流域水系河流湖库水资源三级区河流湖库控制城镇水功能区名称水环境功能区名称水质目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长度km功能排序控制断面区划依据长江鄱阳湖修水-武宁水修水区修水武宁水江西省铜鼓县修水武宁水铜鼓上保留区自然保护区铜鼓县排埠镇大沩山武宁水(山口水)起源铜鼓县水厂取水口上游4KM22.0大感桥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修水武宁水铜鼓开发利用区按二级区划铜鼓县水厂到水口上游4KM铜鼓县岩前8.2重要城镇河段修水武宁水铜鼓饮用水源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铜鼓县水厂取水口上游4KM取水口下游0.2KM4.2饮用景观铜鼓县水厂

12、饮用、景观用水区修水武宁水铜鼓工业用水区工业用水区取水口下游0.2KM铜鼓县岩前4.0工业景观东屋河铜鼓永宁工业、景观用水区铜鼓武宁水铜鼓下保留区景观娱乐用水区铜鼓县岩前修水县山口镇何家铜鼓修水交界处49.5大段镇开发利用程度不高3.2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二十条和三款之规定,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之规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我县划分了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一)一级保护区1.自槽口取水点起算,上游至团石组1000米至下游五亩100米的水域和取水点一侧的山地向背水面延伸100米的陆域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取水点的中

13、心经度为:东经114°2054,纬度为:北纬28°3049,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界线为:取水点下游100米东岸东经114°21002北纬28°30336 西岸东经114°20996北纬28°30335取水点上游1000米东岸东经114°21402北纬28°29450 西岸东经114°21058北纬28°29435陆域界线为:取水点下游100米东岸东经114°21100北纬28°30366 西岸东经114°20905北纬28°30305取水点上游1000米

14、南岸东经114°21487北纬28°29501 西岸东经114°20967北纬28°29398水域面积为:0.0275KM2 陆域面积为:0.22KM22.自县城水厂后河堤边取水点起算,上游至下窑铺1000米,下游至纤维板厂100米的水域和到水点一侧的滩地以及迎水面堤脚向背水面延伸100米的陆域为备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范围,取水口的中心经度为:东经114°20922北纬28°30769备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界线为:取水点下游100米南岸东经114°20981北纬28°30810 北岸东经114°20971北

15、纬28°30844取水点下游1000米南岸东经114°20342北纬28°30367 北岸东经114°20344北纬28°30383陆域界线为:取水点下游100米南岸东经114°21017北纬28°30765 北岸东经114°20914北纬28°30924取水点下游1000米南岸东经114°20372北纬28°30294 北岸东经114°20345北纬28°30498水域面积为:0.066KM2 陆域面积为:0.24KM2上溯3000米南岸东经114°18

16、577北纬28°29383 北岸东经114°18444北纬28°29444(二)二级保护区1.自槽口取水点一级保护区上溯3000米至坪田下村的水域和取水点一侧的山地背水面延伸100米的陆域为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域界线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东岸东经114°21402北纬28°29450 西岸东经114°21058北纬28°29435上溯3000米东岸东经114°22495北纬28°28425 西岸东经114°22275北纬28°28402陆域界线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东岸东经114

17、°21487北纬28°29501 西岸东经114°20967北纬28°29398上溯3000米东岸东经114°22512北纬28°28514 西岸东经114°22186北纬28°28357水域面积为:0.075KM2 陆域面积为:0.62KM22.自县城水厂后河堤边取水点一级保护区上溯3000米至丰田村鸭婆桥的水域和取水点一侧的滩地以及迎水面堤脚向背水在延伸100米的陆域为备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范围。水域界线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南岸东经114°20342北纬28°30367 北岸东经114&#

18、176;20344北纬28°30383上溯3000米南岸东经114°18501北纬28°29396 北岸东经114°18471北纬28°29408陆域界线为:取水点上游1000米南岸东经114°20372北纬28°30294 北岸东经114°20345北纬28°30498水域面积为:0.18KM2 陆域面积为:0.66KM2饮用水源地槽口小溪丰水期的来水量为600m3/时,平水期为500m3/时,枯水期为350m3/时,水质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表明,已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

19、,槽口小溪沿途均为山地,人烟稀少,植被丰富,没有工业企业,所以没有工业污染的产生。备用水源东屋水丰水期的来水量为34920m3/时,平水期为22284m3/时,枯水期为17568m3/时,在取水点上游有一民济药业存在,其排出的工业废水对备用水源水体造成污染,为确保我县饮用水源的安全,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12月已责令该厂将排污口进行整改,下移至备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以下,于2007年1月底前完成。第四章 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调查评价4.1饮用水源保护区土地利用状况调查铜鼓县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较好,槽口小溪取水点除下游有十余户人家,上游沿途均为山地,人烟稀少,植被丰富,没有可利用的土地,备

20、用水源东屋水取水点沿途为上铁线主道,有少许良田及农村建房用地。4.2面污染源调查分析4.2.1区间畜禽养殖规模及分布调查结果经调查,我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无规模化养殖场,畜牧养殖污染主要来源于农村禽畜散养,主要是备用水源保护区的西湖村和丰田村,养殖数量内见表:序号行政村名称畜禽养殖量(万头)1西湖村009372丰田村00522根据畜禽养殖污染源源强系数,按标准折合每头猪的COD排放量为17.9g头·天,氨氮排放为3.6g头·天计算,保护区内畜牧养殖场污染排放为COD3.91吨,氨氮0.78吨。4.2.2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我县备用水源保护区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主要在二级保护

21、区内详细情况见下表:保护区级别农田面积主要的土壤种类种植作物情况化肥折纯量(kg/公顷·年)施农药量(kg/公顷·年)作物作物作物名称面积名称面积名称面积氮磷一602水稻2经济林3其他11807518二1002水稻4经济林5其他11807520根据农田源强系数COD10kg/亩·年,氨氮2kg/亩·年,统计该地区家田经流排放污染物为:COD6吨,氨氮1.2吨。第五章 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源调查评价5.1工业污染源调查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规定及现场调查,我县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22、无工业污染,仅备用水源保护区有一药业存在,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厂已经欢欣鼓舞其排污口进行了整治于2007年1月底前完成,从而确保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无工业企业排污口,消除服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隐患。5.2生活污染源调查分析经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县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下游1000米至上游10000米的区域内,只有下游到县城范围内有2个大的生活污水排污口,未经处理排放,其余为十余户村民无组织排放。在备用水源保护区下游1000米至上游10000米的区域内,下游因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下游为同一区域,因此也是存在上述两个生活污水排污口,另加一个民济药业改造后的排污口,上游区域有永宁镇的西湖村和排埠镇的

23、丰田村两个行政村未设明显排污口,属无组织排放。根据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源源强系数,详细见表:人均综合排水量(吨/年)生活污水平均浓度(mg/l)COD氨氮总氮总磷城市68.5353.864.780.95.5农村24.82055062.55.5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共有村民48人,备用水源保护区内共有居民2263人,污水年产生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为1105吨,备用水源保护区为5.37万吨,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下表:综合排水量万吨/年生活污染物排放量(吨/年)COD氨氮总氮总磷城镇6.8524.24.45.50.4农村2.134.31.11.30.1合计8.9828.55.56.80.5农村及城镇生活

24、污水主要来源于洗浴、厨房、厕所以及房屋清洁用水,排水水质主要污染为COD、BOD氨氮、SS等指标,所产生的水量不大,污染相对较轻。5.2.1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状况铜鼓县城按规划道路及地形、地势特点布置污水管网系统,将县城分为新、老城区两块,新城区采用5.3重大环境污染和突发事故历史统计历史上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以及突发环境事故发生5.4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物总量分析铜鼓县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污染源为少数居民的生活污水,备用水源保护区主要污染源为农田面源、农村畜禽散养污染源、农村及位于保护区县城居民生活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汇总情况见表:污染物排放量(吨/年)COD氮总氮总磷饮用水源备用水源饮用水源备用水

25、源饮用水源备用水源饮用水源备用水源农田面源61.21.50.625农村污染源3.910.78生活污染源0.2211.580.052.70.063.420.0060.29合 计0.2221.490.054.680.064.920.0060.915根据以上情况分析,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主要污染源来源于生活污染,备用水源保护区的主要污染来源于农村生活及生产污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镇生活污染也进一步加大。第六章 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调查6.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江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48号)已经于2006年5月30日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6、2006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省规范生活饮用水源环境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政府规章,是对我国现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内容的细化和延伸,并且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6.2监督管理能力建设1、监测能力。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精神,根据省政府要求切实将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宜春市政府委托市环境监测站对集中饮用水断面水质(28个指标)进行监测考核。2、保护区管理。铜鼓县人民政府按照法律规定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了禁牌,上面明确规定了禁止在保护区内的排污行为。根据省、市环保局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

27、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及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部署,我县认真开展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第七章 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调查7.1饮用水源地水量平衡分析根据铜鼓县水文站提供的数据:饮用水源地槽口小溪丰水期的丰水量为600m3/时,平水期为500m3/时,枯水期为350m3/时,备用水源东屋水丰水期的来水量为34920m3/时,平水期为22284m3/时,枯水期为17568m3/时,区间来水量为220万吨,保护区内取水量为150万吨,泄水量为22500万吨。7.2环境质量评价调查根据市环境监测站2006年对我县饮用水断面的监测情况(见附件),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水质标准,我县饮用水除去三项不参与水质综合评价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均达到了II类标准,水质情况达标。7.3保护区外污染特征调查分析保护区外的主要污染源是:位于取水口下游的铜鼓县城生活污染源以及三都镇范围工业污染源。经统计,我县每年社会综合用水量为138.9万吨,生活污水未进行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