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城市功能分区习题_第1页
必修二城市功能分区习题_第2页
必修二城市功能分区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二 2.1第二课时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限于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3.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D )4.现代北京市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是什么功能区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行政区 D.工业区5.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 ( )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重要性

2、程度 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6.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 )A.商业和工业 B.商业和住宅 C.住宅和工业 D.工业和住宅7.有关城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重较小,大多呈点状或块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影响商业区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交通通达性D.影响商业区的高层建筑物,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8.右图为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模式,对该模式及其内容的正确论述是 ( ) A.该图为同心圆模式 B.该图为多核心模式 C.1为住宅区,3为商务区,4为工业区 D.1为商务区,3

3、为低级住宅区,5为高级住宅区9.北京城以古代皇宫为中心,并以皇宫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其他重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这种城市格局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 )A.地形 B.地域文化 C.气候 D.宗教10关于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一个城市的几何中心 B地价最高,是房地产开发最重要区域目标C功能多而集中,内部没有明确的功能分区D是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流动性最大,城市最繁荣的地方11、有关中心商务区的说法,正确是A、中心商务区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场所B、中心商务区都位于城市的中心C、建筑物往往是城市中最为高大的D、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活动以批发为主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

4、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区。读图,回答12-13题。12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工业区文教区居住区商业区仓储区B工业区商业区仓储区居住区文教区C居住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仓储区D商业区仓储区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13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市中心远近对功能区影响最大B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C交通通达度对功能区影响不大 D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与市中心地租(元/平方米)的距离(km) 甲乙丙丁012010284682607066564035474560028348009221000011城

5、市的土地用于哪类经济活动主要取决于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而地租的高低又与距市中心的远近有关。读表完成14-16题。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土地利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住宅区        B乙为工业区 C丙为住宅区            D丁为农业区15对该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范围的估算,正确的是()A商业区(01.5 km)  B住宅区(4.5 km以外) C工业区(6

6、10 km)       D工业区(02.5 km)16从地租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地域结构呈放射状向外发展 B距市中心02.5 km的范围内交通通达度最低C该城市内部的地租差别是城市内各种功能活动对其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D该城市地域结构适合任何一个城市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地价整体有所上涨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城市规模扩大A   B C   

7、;    D18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蔬菜种植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美术馆A     B C          D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9-20题。19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C住宅区

8、与中心商务区分离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20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回答1415题。21美国大城市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的原因叙

9、述正确的是()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 B美国城市用地紧张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D西欧地质条件差22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        B园林忌直求曲 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       D建筑物线条简洁甲图是我国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分布示意图,乙图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回答23-24题。23乙图反映的区域最可能是甲图中的() AM BL CN DP

10、24甲图中平均地租等值线沿虚线向外凸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交通 C人口密度 D建筑物高度二、综合题(共28分)25下图是某发达国家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形成阶段(阶段)决定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而城市选址在河流弯曲较大处的原因是_。(2)阶段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简述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3)阶段商业用地分布特点是        ;阶段商业用地出现了新的变化是_。(4)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场所,它是城市中_的土

11、地利用方式。阶段住宅区出现了分化,从建筑质量来说图中甲、乙两住宅区,甲为_;乙_。从位置来说甲、乙两住宅区出现了_状况。26.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见下页图),分析回答:(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土地利用方式 交通通达度 企业的支付能力A. B. C. D.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 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 _,故租金最 。城市中最广泛

12、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的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 _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因这里既有利于 _ ,又方便 。答案:29、 (1)第三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2)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我国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年降水量大于400 mm的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因为这里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较为适中的气温。(3)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山岭广布,地形崎岖,空气稀薄,气候条件恶劣,土壤贫瘠,难以耕作;河流多

13、激流、瀑布、险滩,运输功能差,且不利于交通联系,浪费建筑投资,是人口稀疏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理想。30、(1)重庆 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有三个方面的水运优势。(2)沿河设城 宜宾 武汉(3)河运 河流 起点 终点 河口31、地形:仅次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漕)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2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知:城市是在河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阶段城市功能区逐渐增多,且主要沿交通线分布;生活用地的面积较大,且出现了向西北、向东南集中发展的倾向。第(1)题,从图中看,河流是决定阶段I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城市依河而建,可把河流当作天然屏障。第(2)题,阶段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与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特点有关。第(3)、(4)题,由于各类功能活动的特点不同,付租能力不同,其分布位置也不相同。商业区因为需要有便捷的交通和接近消费人群,所以一般布局在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由于出现了高、低级之分,在分布上也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与高坡、文化区相连,低级住宅区与低地、工业区相连的特点。解答本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