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理科班周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1页
高二化学理科班周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2页
高二化学理科班周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3页
高二化学理科班周测试题参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化学理科班周测试题参考答案1A【解析】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高粱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然后将其蒸出,高粱中没有乙醇,A错误;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原料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可以精制出优质纸张,B正确;火药爆炸的原理是KNO3、硫磺和木炭反响生成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钾被复原,表现氧化性,C正确;陶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反响制造的人造材料,D正确;正确选项A。2D【解析】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参加碘水,溶液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或者未水解,A得出结论:淀粉没有水讲解法不太贴切,A选项错误;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是苯

2、萃取了溴水中的溴使溴水褪色,不是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响而褪色,B选项错误;甲基橙是酸碱指示剂,它的pH值变色范围3.1红-4.4黄,即溶液的pPH大于4.4,甲基橙在该溶液中就显黄色,假设溶液的4.43溶液是显弱酸性、中性还是碱性,C选项错误;2Al+6H+=2Al3+3H2,铝片的体积一样,反响的H+浓度一样,温度也一样,反响的速率应该一样,如今铝与盐酸反响较快,因此可能有催化剂在起作用,而两溶液中不同的微粒只有Cl-和SO42-,所以可能是Cl-起催化作用,选项D说法正确,正确答案D。3A【解析】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多糖,其中葡萄糖、蔗糖有甜味,而淀粉、纤维等无甜味,A错误;焰色反响为元素的性

3、质,那么节日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响所呈现出来的色彩,B正确;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均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该诗句反映的是湿法炼铜的过程,即,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响,D正确;正确选项A。4B【解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涉及化学反响:氧化钙与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响又生成碳酸钙,A错误;雾是一种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即气溶胶,因此当受阳光照射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的作用下反响生成乙醇,然后用蒸馏法将乙醇别离出,C错误;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发生氧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葡萄糖是单糖,不

4、能水解,D错误;正确选项B。5C【解析】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乙醇和水中,钠与水反响较剧烈,说明水分子中氢比较活泼,该方案可以到达实验目的, A错误; 淀粉假如水解完全,参加碘水后,溶液不变蓝,该方案可以到达目的,B错误;乙烯、甲烷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响,该方案无法到达实验目的,C正确;可以构成对照试验, 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参加H2O2后,会看到气泡更多、更快,该方案可以到达实验目的,D错误;正确选项C。6D【解析】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醇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但汽油是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对空气有污染, A选项错误;乙醇可以与水互溶

5、,汽油是不溶于水的, B选项错误;乙醇本身含有氧原子,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低于等质量的汽油,C选项错误;D、淀粉或者纤维素可以通过水解反响得到葡萄糖,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乙醇,所以说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D选项正确;正确答案D。7B【解析】A. CH3COOH与CH3CH218OH反响时酸去羟基,醇去氢原子,生成CH3CO18OCH2CH3 ,故A错误;B乙醛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3H2O,故B正确;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反响为 + CO2 + H2O + NaHCO3,故C错误;D. 1-溴丙

6、烷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响生成丙烯:CH3CH2CH2Br+ NaOH CH3CH= CH2+ NaBr +H2O,故D错误;应选B。8B【解析】根据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可知, 属于取代反响,A. 在反响中,有机物中的碳氧双键断裂变成碳氧单键,发生的是加成反响,故A错误;B. 反响 H2O为中的醇羟基被乙酰基取代生成酯,发生的是取代反响,故B正确;C. 由反响方程式可知,该反响属于氧化反响,故C错误;D. 在反响中,甲醛中的碳氧双键断裂生成碳氧单键,发生的是加成反响,故D错误;答案选B。9C【解析】A. 金属钠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A错误;B. 葡萄糖属于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C.

7、 氮氧化物能破坏臭氧层,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造成危害,C正确;D. 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响制取漂白粉,而不是用澄清石灰水,D错误;答案选C.点睛: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响。10B【解析】A. 香兰素分子中的甲基被碘化氢分子中的氢原子取代,故由香兰素合成原儿茶醛的反响属于取代反响,A正确;B. 香兰素和原儿茶醛均含有酚羟基,故不能用氯化铁溶液鉴别香兰素和原儿茶醛,B不正确;C. 香兰素和原儿茶醛均含有醛基和苯环,故其均能发生银镜反响和复原反响催化加氢,C正确;D. 香兰素和原儿茶醛均含有醛基和酚羟基,这两种官能团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D正确。此题选B。11A【解析

8、】护肤品中参加甘油是利用甘油的吸水性,而非甘油的芳香气味,A错误;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响,B正确;铁粉具有复原性,可以和空气中氧气反响,起到抗氧化作用,C正确;乙烯是植物激素,而高锰酸钾能吸收乙烯,故能延缓水果的成熟,从而保鲜水果, D正确;正确选项A。12A【解析】强紫外线的照射能使蛋白质变性,故正确;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响,故错误;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蚕丝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故正确;甲酸与碳酸氢钠反响,所以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故正确,选A。13C【解析】苯酚、乙醇

9、都含有羟基,都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醇、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氢键的存在使乙醇的溶解性显著增强,但是氢键不是化学键,B错误;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石蜡主要成分都是烃类,即碳氢化合物,C正确;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含氧衍生物可以是羧酸、酯、酚等,分子式为C2H4O2的有机物可以是乙酸,也可以是甲酸甲酯,D错误;正确选项C。点睛: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有机物种类有:卤代烃、酚类、羧酸类、酯类。14C【解析】A、油脂皂化后应用盐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别离,选项A错误;B、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能溶于苯,应将溴水改成氢氧化钠溶液后分液,选项B错误;

10、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为造化反响,可生成肥皂,选项C正确;D、鉴别部分带苯环的蛋白质,利用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可以进展鉴别,浓硫酸不能,选项D错误;答案选C。15A【解析】A、煤干馏为化学变化,煤中不含有的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那么应利用分馏将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从煤的干馏产品中别离出来,选项A不正确;B、硫酸氨降低蛋白质溶解度使蛋白质盐析,是可逆的;硫酸铜重金属使蛋白质变性析出,是不可逆的,选项B正确;C、石油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均可以得到芳香烃,是通过化学变化得到芳香烃,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选项C正确;D、棉花、麻、蚕丝、羊毛都是天然纤维,选项D正确。答

11、案选A。16D【解析】香叶醇分子中的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响,而羟基中的H,碳链上的H,都可以被取代,可以认为在一定条件下,该有机物可以发生取代反响,A错误;香叶醇分子有C=C不饱和双键,可以与溴单质分子加成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错误;香叶醇分子有C=C不饱和双键,可以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错误;香叶醇分子含有C、H、O三种元素,由构造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8O, D正确;正确选项D。17B【解析】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响,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响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A不符合题意;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响而乙烷不行,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响,是自身的原子团

12、反响,不是原子团间的互相影响导致的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C、乙醛能与H2发生加成反响,是羰基被氢气加成,而乙酸中羰基连的是羟基,所以不能被氢气加成,C不符合题意;D、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一溴代物,说明酚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更活泼,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8D【解析】A. 乙烯使溴水褪色与苯酚在空气中变粉红二者原理不一样,前者是加成反响,后者是氧化反响,A错误;B. 乙炔能发生加成反响,聚氯乙烯不能,B错误;C. 无机物中也存在同分异构体,C错误;D. 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响也属于复原反响,D正确,答案选D。19C【解析】A. 淀粉与纤维素通式均为C6H10

13、O5n,均为高分子但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A正确;B、咖啡酸=CH-COOH 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B正确;C、乙酸和乙醇通过酯化反响,也属于消去反响,制得乙酸乙酯,选项C错误;D、鉴别丝绸与棉麻制品可用灼烧的方法,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的为丝绸,选项D正确。答案选C。20B【解析】用甲装置除去NO中的NO2,故A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用分液法别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故B正确;将海带灼烧成灰用坩埚,故C错误;乙醇易挥发,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21BC【解析】A.分子中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是烃,而光驱分子马达中含有氧元素,故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B两个苯环连接在碳碳三键上,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正确;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碳酸氢钠反响,含有碳碳三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C正确;D能与氢气反响的为苯环和碳碳三键,那么1mol该分子最多可与8mol氢气发生加成,故D错误;故答案选BC。点睛:此题主要以光驱分子马达为载体考察有机物的构造和性质,解答本类问题时,重点是理清物质中含有那些特殊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