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分析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4-7 11:41:25 点击:0摘要:作为与自然关系紧密的生态产业,现代农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其生态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以位于中国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的国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域,以1984 年、1995 年、2004年和2014 年4 期Landsat 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来源,以景观格局安全指数和生态质量指数为变量构建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近30 a 来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生
2、态安全格局变化明显,4 个时期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指数依次为0.65、0.57、0.55 和0.60,整体呈现出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集聚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态安全分布的热点和冷点面积比例持续降低,不显著区域的面积比例持续增加。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农业开发对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积极的土地整治对景观生态安全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后续的土地整治工作应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遥感;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0 引 言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膨胀和大规模城市化,人类活动
3、的干扰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压力,这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正在逐渐丧失 1。自IIASA(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Application System Analysis)于1989 年提出生态安全这一概念以来,生态安全研究成为国际社会所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2-3。近年来,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所导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屡见不鲜,而景观破碎化和生境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4。因此,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区域生态安全进行定量化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不仅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
4、分,也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近年来,收稿日期:2015-09-05修订日期:2016-02-20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东北农场不同土地整治技术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对比分析研究(2014-01-38)。国内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重点沿袭了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安全评价的热点区域,主要基于区域5、流域6和城镇地域7-8等尺度,针对热点地区9、敏感地区10和快速城市化地区11等重点生态风险控制区域开展典型案例研究。Turner 等12、郭泺等13认为长期自然或人为的各种干扰是导致景观生态环境由单一向复杂、均质向异质、连续向不连续变化的主要原因,干
5、扰的程度越大,景观生态环境的安全程度就越低。基于这一原理,传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采用景观类型受到的干扰程度和景观类型本身的易损程度来衡量景观类型受到的风险程度,并以其反函数来表征景观类型的生态安全程度12-14。传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反映景观的结构组成、空间配置,衡量景观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程度,但忽视了由景观组分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状态变化。Zhou 等15、王洁等16、李咏红等17引入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通过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差异来模拟一定区域内的气候调节、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安全格局,并采用景观生态服务价值的损益来衡量区域景观生态
6、安全程度的变化,这一方法能够直观衡量由景观组分变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效应,但评价结果仅能反映区域景观服务功能的安全程度。Li 等11、孙翔等8、杨青生等18基于生态安全的广义定义角度, 采用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框架模型构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现景观生态安全的动态趋势演化。P-S-R 模型涵盖更为广泛,能够系统地反映自然或人为活动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类针对不利环境影响做出的应对措施,但由于模型框架中部分指标是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统计尺度和统计方法的约束5。尽管国内外研究对景观生态安全内涵的认识存在一
7、定差异,但多数学者认为区域景观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健康程度以及可持续提供生态服务的能力对景观生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些研究完善了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体系,为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了基本方法。到目前为止,虽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已有研究中的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不足,探讨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演化趋势的研究较为薄弱。作为人与自然交互作用下的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持续受到人类活动的累积影响19,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长时间序列的现代农业发展所造成的景观生态安全效应仍缺乏足够的认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自20&
8、#160;世纪50 年代起始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伴随而来的是天然湿地大面积消失,并引发了一系列区域生态环境问题20。国营农场是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探讨其较长时间跨度内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能够为微观尺度下的土地利用调控与现代农业布局提供参考。为此,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安全基本内涵,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在3S 技术的支持下对19842014 年国营友谊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景观生态安全效应进行评价,旨在为现代农业区土地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友谊农场是中国“一五计划”
9、唯一的农业项目,是由前苏联政府于1954 年援助中国建设的大型谷物农场。友谊农场1978 年率先引进国外先进大型农业机械,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9%,是中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其农业现代化过程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友谊农场地处松花江第2 阶地,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大片沼泽地边缘,与集贤县、宝清县和富锦市接壤(见图1),区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75.74 m,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冬夏差异相对较大,春季多大风,夏季短而炎热、秋季湿润,冬季长而寒冷。历年全年平均气温为3.2,平均降雨量506.03 mm,主要自然灾害为大风、冰雹、洪
10、涝和旱情。农场土壤以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为主,土壤通气、透水性较差,黑土层较厚,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场区总控制面积为1 684.28 km2,2013 年耕地总面积为1 358.66 km2,垦殖率高达80.67%,国内生产总值为3.826×105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占59.15%。全年平均人口为10.26 万人。研究区具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条件和政策环境的相对优越性,为大规模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经过1954 年以来连续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区域景观格局产生了深刻变化,天然动植物资源减少、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土壤污染加重
11、等生态环境问题也陆续出现。图1 研究区区位示意图及土地利用现状Fig.1 Sketch map of location and present land use of study area1.2 数据来源与处理研究所需数据源自1984 年、1995 年、2004 年和2014年的6 月初的4 期Landsat TM/OLI 影像。以ENVI 为软件平台,分别对4 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了几何校正、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借助研究区历史时期的1:100 000地形图,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第二次土地
12、利用调查及其变更数据,全球90 m 分辨率DEM 数据以及调研过程中完成的野外GPS 布点数据,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及目视修正。其中,历史时期的地形图、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及其变更数据来源于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和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研究区的DEM 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地理空间数据云()。依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际研究需要,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归纳总结为天然湿地(沼泽地和内陆滩涂)、水域(河流水面、湖泊、水库水面、沟渠和坑塘)、水田、旱地、草地、林地和建设用地7
13、60;类。分类后,通过第一次土地利用调查和历史时期的地形图对1984 年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利用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的年度变更数据对1995 年、2004 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利用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变更数据及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对2014 年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进行精度验证,4 个时期解译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均在87%以上,能够满足研究需要。1.3 研究方法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应能体现景观生态学和区域生态安全研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景观结构与功能,关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景观斑块动态与生态演替,系统对干扰的阻抗与恢
14、复能力等8,21。为此,本文借鉴传统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以干扰度指数和脆弱度指数构建景观格局安全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质量指数构建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其中,景观格局安全指数是用来衡量景观生态系统所受的干扰程度,反映景观结构组成、空间配置特征以及系统结构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恢复性;生态质量指数是用来衡量各类干扰所导致的生态效应,反映关键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和景观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该方法在规避统计尺度限制的同时,能够充分体现景观生态安全的内涵,相对真实地反映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系统的风险暴露环境响应这一动态过程。1.3.1 评价模型1)景观格局安全指数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
15、3-14,22-25,充分考虑现三江平原现代农业区的景观特点,构建景观生态风险指数LSER(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计算公式为Ii = a PDi + b EDi + c Si + d Di, (1)LSERi i i = I V 。 (2)式中 LSERi 为采样单元中第i 类景观的生态风险指数;Ii为第i 类景观的干扰度;PDi
16、 为采样单元中第i 类景观的斑块密度;EDi 为第i 类景观的边缘密度;Si 为第i 类景观的分离度;Di 为第i 类景观的优势度;a、b、c、d 为各指数对应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赋值为0.35、0.28、0.21、0.16;Vi 为第i 类景观的脆弱度,参考已有研究6,22并结合研究区域特点,将7 类景观脆弱程度由高到低进行赋值。其中,水域为6、旱地和水田为5、草地为4、林地为3、湿地为2、建设用地为1。由于各指数的量纲不同,采用极差法对指标标准化后进行计算,各
17、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法参见傅伯杰等的相关研究26。景观格局安全指数LPS(landscape pattern security)是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1LPS (1 LSER )niiiTA= TA= - 。 (3)式中 TA 为采样单元的面积;TAi 为采样单元中第i 类景观的面积。2)生态质量指数参考已有研究11,15,27-30,针对研究区地势平坦、自然环境相对优越的特点,采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度和生态服务价值构建生态质量指数EQ( ecologicalquality),其计算公式为EQ =
18、0;e BA + f VC + g ESV。 (4)式中 BA(biological abundance)为采样单元的生物丰度指数;VC(vegetation coverage)为采样单元的植被覆盖度;ESV(ecosystem services value)为采样单元的生态服务价值;e、f、g 为各指数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应的赋值分别为0.25、0.25、0.50。其中,VC 通过NDVI进行遥感估算31,ESV 通过谢高地的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表进行计算32,根
19、据湿地公约分类,水田属于人工湿地,其生态服务价值取耕地和天然湿地的平均值。采用极差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到各采样单元的生态质量指数。3)景观生态安全指数景 观 生 态 安 全指数LSES ( landscape ecologicalsecurity)能够直观体现干扰作用到景观尺度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自然或人为引发的景观组分改变及其生态环境影响。其计算公式为LSES = h LPS + k EQ, (5)式中 h、k 为景观格局安全指数和生态质量指数的权重。在咨询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前提下,本文
20、认为LPS 与EQ同等重要,因此h、k 分别为0.5。1.3.2 评价标准由于景观生态安全评价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借鉴已有研究的标准划分方法7,24,采用自然断点法将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分为5 个等级,如表1。表1 友谊农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标准Table 1 Evaluation standard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LSES) of Youyi farm景观生态安全值Value of landscapeecological security安全等级Security level安全状态Security
21、 state0LSES0.35 V 风险级Risky0.35LSES0.43 IV 敏感级Sensitive0.43LSES0.62 III 临界安全级Critically Secure0.62LSES0.7 II 相对安全级Relatively secure0.7LSES1 I 安全级Secure2 结果与分析2.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由表2 可知,1984 年,耕地和天然湿地是友谊农场主要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在整个研究期内,在强烈的农业开发活动影响下,耕地开垦与天然湿地丧失一直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形式。
22、1984 年,耕地面积占农场总面积的54.61%,19842014 年期间,耕地的总面积不断增加,但其构成由1984 年的较单一的旱地转变为2014 年的旱地与水田相间。到2014 年,耕地占农场总面积比例为76.58%,其中,旱田占34.38%,水田占42.20%。1984 年,研究区域尚存有大量的天然湿地,其面积占农场总面积的比例为22.24%。19842004 年期间,天然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此后有所回升,2014 年其面积仅占农场总面积的1.60%。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后可以
23、得到以下结果:研究初期(19841995 年)、研究中期(19952004 年)和研究末期(20042014 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转移方式分别为湿地草地、草地旱地、旱地水田。总体来看,研究期内建设用地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耕地面积的增加幅度最为明显,水田的面积比例不断提高,其变化幅度在20042014 年期间达到最大值,草地的面积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水域和林地变化起伏波动,天然湿地面积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趋势。随着土地垦殖率的不断增加,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从湿地转化为旱地,最终由旱地转化为水田动态过程。这些都表明了19842014 年间
24、,随着农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开展,土地垦殖程度越来越高,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愈发强烈。2.2 景观生态安全时间变化本文借鉴相关文献研究尺度16-17,根据研究区域大小和空间异质性特征,采用等间距法将研究区划分为2 km×2 km 共计486 个采样单元,分别对各采样单元的进行评价,并以此结果作为采样单元中心点的景观生态安全值,采用克里金法进行插值,最终得到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布(图2)。图 2 1984 年、1995 年、2004 年和2014 年友谊农场景观生态安全值空间分布Fig.
25、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SES value in Youyi farm in year of1984, 1995, 2004 and 2014由图 2 可知,1984 年,景观生态安全值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东部的天然湿地集中分布区以及研究区南部林地集中分布区。到2004 年,研究区北部和东部的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由天然湿地转化为耕地,由于耕地开垦活动所导致的景观破碎化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景观生态安全值也由相对较高变为相对较低。到2014 年,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呈多核心分布的态势,景
26、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差异也相对较小。对图 3a 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景观生态安全等级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19842014 年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等级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841995 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安全指数LPS 由0.77 下降到0.66,生态质量指数EQ 由0.52 下降至0.48,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SES由0.65 下降至0.57,整体由相对安全级降低至临界安全级。19952004 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安全指数LPS 由0.66回升至0.72,但生态质量指数EQ
27、;由0.48 下降至0.39,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SES 由0.57 下降至0.55,景观生态安全状况持续恶化的现象有所放缓,安全等级整体仍处于临界安全级。20042014 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安全指数LPS 由0.72 上升至0.74,生态质量指数EQ 由0.39 回升至0.45,景观生态安全指数LSES 由0.55 上升至0.60,但仍未达到相对安全级。a. 景观生态安全值时间变化a. Time variation of LSES valueb. 生态安全等级面积变化b. A
28、rea change of each LSES level图3 19842014 年友谊农场景观生态安全值及不同安全等级面积时间变化Fig.3 Change of LSES value and area of each LSES level inYouyi farm from1984 to 2014对图 3b 进行分析可以得到,19841995 年,研究区安全区域和相对安全区域面积快速减少,临界安全、敏感和风险区域面积增长较快。由于这一时期研究区土地利用的重点是增加耕地面积,随着土地垦殖率的上升与排灌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天然湿地或被开垦为耕地,或退化成草地
29、,景观破碎化现象日趋明显,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状况趋于恶化。19952004 年,研究区安全区域面积的减少速率有所减缓,相对安全区域面积比例逐渐增大,敏感、风险区域面积有所减少。这一时期研究区土地低利用的重点由单纯确保耕地的数量转为同时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安全,通过实施土地整理,景观破碎化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景观生态安全持续恶化的趋势有所缓和。但由于天然湿地、草地的面积仍呈现出持续减少的趋势,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20042014年,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安全区域面积比例逐渐趋于稳定,敏感、风险区域面积快速减少,相对安全区域面积快速增加。由于这一时期研究区
30、土地利用的重点由增加耕地数量逐步转变为同时提升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以土地整治为平台,研究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旱改水工程,水田面积比例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由天然湿地大量减少所带来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2.3 景观生态安全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对4 个时期的景观生态安全指数的空间分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知,1984 年、1995年、2004 年和2014年的Morans I 指数分别为0.5548、0.5851、0.4708 和0.2564,4 期指数全部为正值且通过P=0.05 的显著性检验,景观生态安全
31、值的散点分布主要集中在第1 象限(High-High)和第3 象限(Low-Low),且大部分散点的分布靠近回归线。这表明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分布并不是随机性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十分明显。MoransI 指数的变化同样说明了景观生态安全空间相关程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19841995 年,Morans I 指数有所提升,这说明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分布的空间同聚的现象愈发明显。19952014 年,Morans I 指数快速下降,景观生态安全指数的标准差由0.1257 下降至0.0629,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的自
32、相关程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由图 4 可知,通过对LISA 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19842014 年,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较大。1984年,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的热点(High-High)和冷点(Low-Low)的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其中,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四周的天然湿地和林地分布区,其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19.18%,冷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区域中部的天然湿地耕地交汇区,面积比例为11.87%。到2014 年,热点和冷点面积比例持续下降,不显著区域的面积比例由1984 年的68.9%上升至89.84%。由于土地整
33、治项目和旱改水工程的大范围开展,2014 年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整体回升。研究期间,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经历了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受损土地整治修复的动态过程,这是导致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图 4 19842014 年友谊农场景观生态安全值LISA指数空间分布Fig.4 LISA cluster map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Youyifarm from 1984 to 20143 结论与讨论1)19842014 年间,友谊农场的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其景观生
34、态安全的时空分异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19841995 年,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由相对安全级降至临界安全级,生态安全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人类活动扰动较少的天然湿地和林地分布区,生态安全程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耕地开垦活动较为剧烈的区域。19952004 年,研究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土地整理工作,景观破碎化的现象有所改善,但区域景观生态安全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042014年,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工程进一步修复了受损的湿地景观,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呈现出整体回升的趋势。由此可见,耕地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主要因素,而土地整治的合理实施是景观生态安全得
35、到改善的重要原因。2)由Morans I 指数变化可知,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19841995 年间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趋同现象日趋明显,而19952014 年间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空间自相关程度持续下降的趋势。自1995 年以来,土地整理的连续实施改变了研究区原有的景观生态系统结构,而新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尚处于形成过程中,这可能是导致19952014 年间景观生态安全的空间集聚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角度来说,1984 年,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热点和冷点,到201
36、4 年,热点和冷点的面积比例持续减少,不显著区域比例持续上升,这同样与研究区所经历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受损土地整治修复的动态过程相符合。本文以景观格局安全指数和生态质量指数为变量衡量区域景观生态安全,能够较全面地定量评价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反映各类干扰下整体和局部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因此采用该方法评价现代农业区景观生态安全是可行的。此外,本文尚有3 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试验数据,本文直接采用谢高地的研究成果衡量区域景观服务功能的损益,今后应对研究区景观类型的生态服务因子当量进行修正;二是权重的取值主要是通过主观方法进行判断,应进一步结合“熵权法”
37、等客观赋权方法修正各指数的权重;三是由于本文采用自然断点法对景观生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因此研究结果的区域可比性略显不足,还应探寻更为合理的安全等级阈值判定方法。研究结果一方面说明农业开发对景观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积极的土地整治对景观生态安全具有促进作用。为此,考虑到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现状及其时空演替规律,后续的土地整治工作应强化耕地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多重目标,充分考虑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减少对湿地和林地景观的过度扰动,提高区域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以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
38、考 文 献1 Gao Yang, Wu Zhifeng, Lou Quansheng, et al. Landscape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 in PearlRiver DeltaJ. Environ Monit Assess, 2012, 184(4): 23072319.2 Huang Junfang, Wang Ranghui, Zhang Huizhi. Analysis ofpattern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trend of modern oasisland
39、scapes in Xinjiang, ChinaJ. Environ Monit Assess,2007, 134(1/2/3): 411419.3 Ifeanyi C Ezeonu, Francis C Ezeonu. The environment andglobal securityJ. The Environmentalist, 2000, 20(1): 4148.4 Chen Yunhao, Li Xiaobing, Shi Peijun, et al. Land cover patternoptimization for local ecological security usi
40、ng remotely sensed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6, 27(10): 20032010.5 高杨,黄华梅,吴志峰. 基于投影寻踪的珠江三角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J. 生态学报,2010,30(21):58945903.Gao Yang, Huang Huamei, Wu Zhifeng. Landscape ecologicalsecurity assessment based on projection pursuit: A case study ofnine cities i
41、n the Pearl River Delt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30(21): 5894590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6 吉冬青,文雅,魏建兵,等. 流溪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安全动态分析J. 热带地理,2013,33(3):299306.Ji Dongqing, Wen Ya, Wei Jianbing, et al. Dynamic trend ofland use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LiuxiheWatershedJ.
42、 Tropical Geography, 2013, 33(3): 29930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7 Zhao Xiaoqing, Xu Xinhui. Research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pattern in a eucalyptus introduced region based on biodiversityconservationJ.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2015, 46(1): 5970.8 孙翔,朱晓东,李杨帆. 港湾快速城市化地
43、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以:以厦门市为例J. 生态学报,2008,28(8):35633573.Sun Xiang, Zhu Xiaodong, Li Yangfan. Landscape ecologicalsecurity assessment in rapidly urbanizing bay-area: A casestudy of Xiamen City, China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8,28(8): 3563357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9 李新琪,金海龙,朱海涌. 干
44、旱区内陆艾比湖流域平原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 干旱环境监测,2010,24(2):8493.Li Xinqi, Jin Hailong, Zhu Haiyong. Assessment on the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plain area of the Ebinur Lake Basinat arid regions inlandJ. 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2010, 24(2): 8493.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0 王千,金晓斌,周寅康.
45、;江苏沿海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与驱动机制J. 生态学报,2011,31(20):59035909.Wang Qian, Jin Xiaobin, Zhou Yinkang. Dynamic analysis ofcoastal region cultivated 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JiangsuJ. Acta Ecologica Sinica,2011, 31(20): 5903590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1 Li Ya
46、ngfan, Sun Xiang, Zhu Xiaodong, et al. An earlywarning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in rapidurbanizing coastal area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Xiamen,China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0, 221(19): 22512260.12 Monica G Turner, Robert H Gardner. Quantitative Methodsin Landscape EcologyM. Newyork
47、: Springer Verlag, 1991.13 郭泺,薛达元,余世孝,等. 泰山景观生态安全动态分析与评价J. 山地学报,2008,26(3):331338.Guo Luo, Xue Dayuan, Yu Shixiao, et al. Assessment anddynamic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ofThaishan Mountain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8,26(3): 33133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
48、tract)14 裴欢,魏勇,王晓妍,等. 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9):212219.Pei Huan, Wei Yong, Wang Xiaoyan, et al. Method ofcultivated l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andits applic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Agricultural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
49、014,30(9): 21221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5 Zhou Kehao, Liu Yaolin, Tan Ronghui, et al. Urbandynamics, landscap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olicyimplications: A case study from the Wuhan area of centralChinaJ. Cities, 2014, 41: 141153.16 王洁,李锋,钱谊,等. 基于生态服务的城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J. 环
50、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1):199205.Wang Jie, Li Feng, Qian Yi, et al.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design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 35(11): 19920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7 李咏红,香宝,袁兴中,等. 区域尺度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成渝经济区为例J. 草地学报,2013,21(1):1824.Li
51、Yonghong, Xiang Bao, Yuan Xingzhong, et al. Ecologicalsecurity patterns for regional landscapes: A case in theCheng-Yu economic zoneJ. Acta Agrestia Sinica, 2013,21(1): 18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8 杨青生,乔纪纲,艾彬.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以东莞市为例J. 生态学报,2013,33(4):12301239.Yang
52、Qingsheng, Qiao Jigang, Ai Bin. Landscape ecologicalsecurity dynamics in a fast growing urban district: The caseof Dongguan City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3, 33(4):1230123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9 David J Rapport, Ashbindu Singh. An ecohealth-basedframework for state of environment r
53、eportingJ. Ecol Indic,2006, 6(2): 409428.20 王宗明,宋开山,刘殿伟,等. 19542005a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农田化过程研究J. 湿地科学,2009,7(3):208217.Wang Zonming, Song Kaishan, Liu Dianwei, et al. Process ofland conversion from marsh into cropland in the Sanjiang Plainduring 1954-2005J. Wetland Science, 2009, 7(3): 208217.(
54、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1 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Xiao Duding, Chen Wenbo, Guo Fuliang. On the basicconcepts and contents of ecological securityJ. Chinses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2, 13(3): 354358. (in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2
55、;高永年,高俊峰,许妍. 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0881096.Gao Yongnian, Gao Junfeng, Xu Yan. Response of landscapeecological risk to land use change in level I aquaticeco-functional regions in Taihu Lake WatershedJ. Journal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7): 10881096. (in Chinesew
56、ith English abstract)23 曾永年,靳文凭,王慧敏,等. 青海高原东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4):185194.Zeng Yongnian, Jin Wenping, Wang Huimin, et al.Simulation of land-use changes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assessment in eastern part of Qinghai PlateauJ. Transactions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
57、tural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4, 30(4): 18519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24 巩杰,谢余初,赵彩霞,等. 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其时空分异J.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8):21532160.Gong Jie, Xie Yuchu, Zhao Caixia, et al. Landscape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the Bailongjiang
58、 Watershed, GansuJ. China EnvironmentalScience, 2014, 34(8): 2153216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abstract)25 吴莉,侯西勇,邸向红. 山东省沿海区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 生态学杂志,2014,33(1):214220.Wu Li, Hou Xiyong, Di Xianghong. Assessment of regionalecological risk in coastal zone of Shandong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4, 33(1): 214220. (inChinese w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核心考点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考核趋势题目及答案2023
- 敏捷项目管理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探索活动实施方案计划
- 课程整合幼儿园班级的有效探索计划
- 法学概论复习季度计划与分配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数学七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战略与政策风险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策略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3年文印服务实施方案
- 2023年医学高级职称-眼科(医学高级)考试冲刺-历年真题演练带答案
- 财务岗位笔试试题附有答案
- 二次供水水箱清洗合同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完整word版)企业对账函模板
- DB42-T 1107-2023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 领导干部任前谈话记录表
- 普外科常见问答题
-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面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 空间信息技术基础与前沿-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