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产品成本计算【考情分析】本章比较重要,各种考题都可能出现,每隔几年会出一个计算分析题或者综合题。本章内容对于大多数会计专业或者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比较简单,但是要注意分步法的计算,尤其是成本还原的计算。2015年教材增加了“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概述”、第二节增加了辅助生产费用中的计划成本分配法。本章内容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概述【考点1】成本的概念与分类【掌握要求】一般考点。注意理解成本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尤其是理解成本转化为狭义费用的方式以及与各种成本分类之间的关系。一、成本的一般概念(一)成本概念的多样性1.成本的一般定义一般说来,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这里的“资源
2、”,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资源,还包括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特定目的”是指需要对成本进行单独测量的任何活动,也就是成本对象。“失去”是指资源被消耗,例如材料在生产中被消耗掉、设备在使用中被磨损等;“放弃”是指资源交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例如用货币支付工资或加工费等。2.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概念在财务会计中,成本是指取得资产或劳务的支出。是根据财务报表的需要定义的,他们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来规范,因此可以称之为“报表成本”、“制度成本”或“法定成本”。3.成本计算中的成本概念通常是指存货成本的计算,因此,“成本”实际上是指存货成本。存货的取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企业外部购买
3、;另一种是企业自己生产。在外购场合下,存货成本是买价加上有关支出的全部或部分,可称之为“采购成本”;在自己生产的场合下,存货的成本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二)存货成本的特征1.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成本计算中的存货成本,是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下的成本。非正常的、意外的耗费不计入存货成本,而将其直接列为期间费用或损失。2.成本是特定对象的耗费成本是转移到一定产出物的耗费,是针对一定的产出物计算归集的。这个产出物称为成本计算对象,它可以是一件产品或者一项服务。3.成本是经济资源的耗费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资产的耗费过程。根据成本归属
4、理论,当任何原材料或设备在耗用之后,它们的原始购置成本就随之归属于产出物,成为产出物的成本。4.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耗费成本总是需要支付货币的,或者说只有支付货币的耗费才属于存货成本。成本和费用的区别之一就是成本有特定的对象而费用没有特定对象。广义的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强调资产已经被耗费而不是被“谁”耗费;狭义的费用仅指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资产耗费,它强调与特定会计期收入配比的耗费,而不是特定产出物的耗费。【例1单选题】(2009年)下列关于成本和费用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非正常耗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象化为成本B.生产经营所产生的耗费都可以对象化为成本C.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次品不构成
5、成本D.成本是可以对象化的费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非正常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只有支付货币的耗费才属于存货成本,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次品计入制造费用,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成本是转移到一定产出物的耗费,是针对一定产出物计算归集的,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二、成本的分类(一)成本转为(狭义)费用的方式(狭义)费用是指应从营业收入中扣除的已耗用成本。企业发生的全部成本转为费用的方式(即与收入配比的方式)分为三类: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按“因果关系原则”确认为费用。可计入存货的成本,是指在发生时先记为存货,在其出售时转为费用的成本。资本化成本,按“
6、合理地和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为费用。资本化成本,是指先记录为资产,然后逐步分期转为费用的成本。费用化成本,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费用。费用化成本,是指在成本发生的当期就转为费用的成本。例如,公司管理人员工资和广告费等,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当期费用。费用化成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因果关系原则确认的费用,例如公司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效用在本期已经全部消失,应在本期确认为费用;另一种是不能按“因果关系”和“合理地系统地分配”原则确认的费用,例如广告成本,它可以为企业取得长期的效益,但很难确定哪一个会计期获得多少效益,因此不得不立即确认为费用。(二)成本分类结果及说明分类标志分类结果及解释经济用途生产成本
7、(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管理费用(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注意】成本按经济用途的分类,反映了企业不同职能的耗费,也叫成本按职能的分类。这种分类有利于成本的计划、控制和考核按经济用途划分制造成本是多数工业企业计算产品成本时成本分类的依据成本转为费用方式产品成本(可直接计入存货价值的成本)将哪些生产经营成本分配给产品,取决于成本计算的目的和对信息的利用方法产品成本可以分为全部产品成本和部分产品成本两类。全部成本是指为取得一定的产出物所发生的全部成本的总和,部分成本是指仅就其中一部分进行归集和计算的成本。期
8、间成本(不能经济合理地归属于特定产品)【注意】期间成本直接从当期收入中减除,而产品成本要待产品销售时才能减除。计入成品对象的方式直接成本(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中可以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间接成本(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用一种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产品成本)【注意】“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指的是该成本与某特定成本对象存在直接关系,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和受益关系。“追溯”,成本发生后,寻找引起成本发生的特定对象。“经济合理的方式”,将某项成本直接分派给该对象是否合符逻辑、有道理,并且追溯代价不能够过高。所谓“不能用经济合理的方式追溯”,有两种情况:一
9、种是不能合理地追溯到成本对象;另一种是不能经济地追溯到成本对象。一项成本可能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要根据成本对象的选择而定。【考点2】产品成本计算的要求与成本计算制度【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理解成本计算的目的与要求;理解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一、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和要求(一)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1.改善决策。2.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3.衡量资产和收益。(二)产品成本计算的要求(产品成本划分)1.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首先,非生产经营活动的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其次,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本分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才可能计入产品
10、成本,非正常的经营活动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再次,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又被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正常的生产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其他正常的生产经营成本列为期间成本。2.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费用界限【以便分月计算产品成本】3.正确划分不同成本对象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界限(三)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基本原则1.因果原则(看起因);2.受益原则(看结果);3.公平原则;二、产品成本计算的科目(略)三、产品成本计算的步骤(略)四、成本计算制度的类型(一)实际成本计算制度和标准成本计算制度类型含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实际成本计算制度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并将其纳入财务会计主要账簿体系的成本计算
11、制度。区别:前者计算实际成本,后者计算标准成本前者产品实际成本是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计价依据和利润表“已销产品成本”的计量依据,后者通过产品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列入财务报表。联系:两者都纳入财务会计主要账簿体系标准成本计算制度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并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成本计算方法(二)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类型含义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全部成本计算制度把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制度。区别:适用对象不同,前者适用于财务会计,主要对外提供财务信息;后者用于管理会计,主要对内提供决策信息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前者生产成本构成项目包括:直接材
12、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后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列为期间费用联系:前者直接作为对外发布财务报告资料,后者通过调整才能得出对外发布财务报告资料。变动成本计算制度只将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制造成本列为期间费用的成本计算制度。(三)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和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类型含义两者的区别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产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作为间接成本的分配基础的成本计算制度。区别:间接成本集合不同。前者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它们通常缺乏同质性;后者有众多的间接成本的集合,这些成本集合具有同质性。间接成本的分
13、配基础不同。前者分配基础是产品产量,或者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等;后者以成本动因为基础。适用范围不同。前者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后者适用于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以成本动因划分的作业作为间接成本分配基础的成本计算制度。五、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按成本计算对象不同,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分为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例1多选题】下列关于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只将生产制造过程的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B.将固定制造成本列入期间费用C.可以在需要时提供产品的全部制造成本D.间接成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变动成本计
14、算制度只将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计入产品成本,所以选项A不正确;而选项D是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的特点。【例2单选题】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该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成本所占比重很小,而且与间接成本之间缺少明显的因果关系。该公司适宜采纳的成本核算制度是()。A.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B.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C.标准成本计算制度D.变动成本计算制度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可以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尤其是在新兴的高科技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材料成本只占全部成本的很小部分,而且它们与间接成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不应作为成本分配的基础。第二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考点3】
15、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在理解费用分配的通用方法的基础上,理解直接费用的分配,进一步理解间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尤其是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各种费用通用分配方法二、直接费用的各成本要素分配方法被分配对象分配方法材料费用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外购动力费按照用途和使用部门、定额消耗量、生产工时、仪表记录等分配人工费用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制造费用(属间接费)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定额、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工时数分
16、配率【说明】制造费用并非直接费用,但是分配方法基本上和直接费用一致。【例141】领用某种原材料2106千克,单价2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42120元,生产甲产品400件,乙产品300件。甲产品消耗定额1.2千克,乙产品消耗定额1.1千克。分配结果如下:应分配的材料费用:甲产品:4805224960(元)乙产品:3305217160(元)合计:42120(元)三、间接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中的间接费用包括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等项目。(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辅助生
17、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计划分配法。1.直接分配法【例143】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89000元、锅炉车间21000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362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电6000度;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537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20吨。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此项费用,并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下表所示。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将锅炉车间及供电车间的费用分配记入有关科目及所属明细账。借方科目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18、成本制造费用(基本车间)管理费用合计甲产品乙产品小计供电车间耗用量(度)22000013000035000042001800356000分配率(元/度)0.25(89000/356000)金额(元)550003250087500105045089000锅炉车间耗用量(吨)30002200520030205250分配率(元/度)4(210005250)金额(元)120008800208001208021000金额合计670004130010830011705301100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7 000乙产品41 3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1 170管理费用 530贷:生产成本辅助
19、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9 000锅炉车间21 0002.交互分配法【例144】沿用【例143】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分配表,如下表所示:项目供电车间锅炉车间耗用量(度)单位成本分配金额耗用量(吨)单位成本分配金额合计待分配费用3620000.24598900053703.910621000110000交互分配辅助生产供电469.27-120-469.27辅助生产锅炉-6000-1475.141475.14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560000.247287994.1352504.191622005.87110000项目供电车间锅炉车间耗用量(度)单位成本分配金额耗用量(吨)单位成
20、本分配金额合计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560000.247287994.1352504.191622005.87110000对外分配基本生产甲产品22000054384300012574.866958.8基本生产乙产品1300003213622009221.5241357.52制造费用42001038.2430125.751163.99管理费用1800435.892083.8519.69合计3560008799487110000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分录:(1)交互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69.27锅炉车间1 475.14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
21、间469.27供电车间1 475.14(2)对外分配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6 958.80乙产品41 357.52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 163.99管理费用 519.69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87 994.13锅炉车间22 005.87采用交互分配法,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全都进行了交互分配,从而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各辅助生产费用要计算两个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进行两次分配,因而增加了计算工作量。3.计划分配法(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2)结转差异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
22、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例145】仍以14-3为例,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16-6所示表145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分配法)200年5月单位:元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车间锅炉车间合计待分配成本(元)8900021000110000供电劳务数量3620005370计划单位成本0.254.2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耗用数量120分配金额504504锅炉耗用数量6000分配金额1500150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耗用数量2200003000分配金额550001260067600乙产品耗用数量1300002200分配金额32500924041740
23、制造费用耗用数量420030分配金额10501261176管理费用耗用数量180020分配金额45084534按计划成本分配金额合计9050022554113054辅助生产实际成本89504(89000+504)22500(21000+1500)112004辅助生产成本差异-996-54-1050根据上表编制以下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504锅炉1 500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7 600乙产品 41 740制造费用1 176管理费用534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90 500锅炉22 554(2)结转差异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996锅炉 54贷:管理费用1 050【注意】经
24、过以上分配后,成本计算单中本月生产费用已有数字,该数字与上月初在产品成本的合计数,需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与直接费用原理相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定额、机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工时数分配率【考点4】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在理解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的基本思路的情况下,掌握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的5种方法,尤其是要能够非常熟练运用定额比例法和约当产量法。一、基本思路二、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确定完工产品的成本分配法主要计算公式和特点适用条件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生产成
25、本为0)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特点:本月发生产品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特点:本月发生产品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的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注意】年终时,根据实地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在产品成本,以避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也就是说,12月末的在产品成本并不等于该年年初的在产品成本。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的费用;其它费用由完工产品负担。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比
26、重较大,而且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例题1单选题】大华公司生产A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原材料费用。其月初在产品材料费用(即月初在产品成本)为64000元。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为168000元,工资及福利费与加工费共为73000元。本月完工产品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因而每件完工产品与不同完工程度在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数量相等,原材料费用可以按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则完工产品成本为()元。A.300000B.258600C.263000D.27354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完工产品成本(64000168000)/(800200)80073000258
27、600(元)【例题2计算题】某产品月初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直接材料48020元,直接人工15250元,制造费用120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定额70元。完工产品数量42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在产品定额工时共计13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工资2.05元,制造费用2.40元。要求:利用下表采用月末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法,分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解析:正确答案成本项目生产费用合计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48020152501200010070700013002.05266513002.40312041020125
28、858880合计752701278562485三、按一定比例分配确定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的成本1.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额比例法)分配方法主要计算公式和特点适用条件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材料成本本月投入的实际材料成本100%/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应分配材料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定额管理基础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定额比例法月末在产品应分配材料成本月末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实际工资(费用)月本投入实际工资(费用)100%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完工产品分
29、配工资(费用)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应分配工资(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工资(费用)分配率定额管理基础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例题3计算题】某企业生产A产品,有关A产品的定额资料为: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成本50元,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5小时。某月完工产品10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在产品投料程度60%,完工程度25%。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份的生产费用合计为126420元,其中原材料费用50820元,工资及福利费42000元,制造费用33600元。按定额比例分配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解析:定额:单材定额:50元工时定额:5小时完工:1000件在产:200
30、件在产品投料程度60%,完工度25%待分配生产费用:材料:50820元工资:42000元制费:33600元正确答案摘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合计费用合计50820元42000元33600元126420元完工产品定额50000元5000小时5000小时月末在产品定额6000元250小时250小时小计56000元5250小时5250小时费用分配率0.907586.4完工产品成本453754000032000117375月末在产品成本54452000160090452.约当量产量法分配原材料完工程度(1)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无论完工程度如何,都应和完工产品同样负担材料,即原材料完工程度为1
31、00%。(2)原材料陆续投入:随加工进度分工序投入,但在每一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随加工进度分工序投入,但每一道工序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例题4多选题】某产品需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00千克,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40千克,第二道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60千克。月末在产品数量350件,其中:第一道工序在产品200件,第二工序在产品150件。原材料随加工进度分工序投入,但每一道工序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A.第一道工序原材料完工率24%B.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的原材料约当产量48件C.第二道工序原材料完工率74%D.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的原材料约当产量111件解析:正确答
32、案ABCD答案解析工序本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完工率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道工序240千克20024%48件第二道工序260千克15074%111件合计500千克159件【考点5】品种法【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理解品种法的含义、适用对象和特点,并掌握教材的例题。一、含义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方法。二、适用范围1.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如发电、供水、采掘等企业;2.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三、品种法主要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品种;2.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3.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第四节产
33、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考点6】分批法【掌握要求】比较重要考点。理解分批法的含义、适用对象和特点,并掌握教材的例题。一、含义是按照产品的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二、适用范围1.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类型的生产(如造船业、重型机器制造业等);2.一般企业中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3.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三、主要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2.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3.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但是,有时会出现同一批次产品跨月陆续完工的情况,为了提供月末完工产品成本,需要将归集的生产费用分配计入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
34、的品种法第五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考点7】分步法【掌握要求】非常重要考点,难点。理解分步法的含义、适用对象和特点,并掌握教材的例题。尤其是需要掌握综合结转分步法的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在产品的含义以及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分配的运用;理解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与联系。一、分步法概述(一)含义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二)适用范围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如纺织、冶金、大量大批的机械制造企业。(三)主要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2.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3.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结转产
35、品的各步骤成本。(四)分步法分类二、综合结转分步法(一)综合结转分步法【例题1计算题】(教材347页例题)假定甲产品分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半成品收发通过半成品库进行。两个车间的月末在产品均按定额成本计价。成本计算程序如下:1.根据各种费用分配表、半成品产量月报和第一车间在产品定额成本资料,登记第一车间甲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甲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2000年5月单位:元项目产量(件)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610007000540073400本月生产费用895001250012500114500合计15050019
36、50017900187900完工半成品转出80012000016000152001512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3050035002700367002.登记半成品明细账 半成品明细账(一车间)月份月初余额本月增加合计本月减少数量(件)实际成本(元)数量(件)实际成本(元)数量(件)实际成本(元)单位成本(元)数量(件)实际成本(元)53005560080015120011002068001889001692006200376003.登记成本计算单甲产品(产成品)成本计算单第二车间2000年5月单位:元项目产量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3740010001100395
37、00本月费用1692001985031450220500合计2066002085032550260000产成品转出5001890001950030000238500单位成本3783960477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176001350255021500(二)综合结转的成本还原所谓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还原成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原始成本项目,从而求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例题2计算题】仍以前例资料为例,第二车间甲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算出的本月产成品所耗上一车间半成品费用为189000元,按照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算出的本月所产该种半
38、成品成本151200元的成本构成进行还原,求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甲产成品成本。根据两个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的有关资料,编制产成品成本还原计算表详见下表。【思路2】根据本月完工半成品的各成本项目构成比例,推算待还原的半成品成本。产成品还原计算表产品名称:甲产品产品产量:500件单位:元项目还原分配率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还原前产成品成本1890001950030000238500本月所产半成品成本1200001600015200151200成本还原1.25-18900015000020000190000还原后产成品成本1500003950049000238500还原后单位产品成本
39、3007998477【例题3计算题】(教材350页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两步骤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各种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过程省略,数字在各成本计算单中列示。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采用定额比例法;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1.定额材料,如下表。假如该厂月末没有盘点在产品,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资料,要根据月初在产品定额资料加本月投产的定额资料减去产成品的定额资料计算求出。甲产品定额资料 单位:元生产步骤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产成品材料费用工时(小时)材料费用工时(小时)单件定额产量(件)总定额材料费用
40、工时(小时)材料费用工时(小时)第一车间份额676502700984506300293145001465007000第二车间份额240096002050010000合计676505100984501590034146500170002.根据定额资料、各种费用分配表和产成品产量月报,登记第一、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如下面2个表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 2000年5月 单位:元项目产成品产量(件)直接材料费定额工时(小时)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合计定额实际月初在产品6765061651270071201000078771本月生产费用984508950063001250012500114500合计166
41、10015115190001962022500193271分配率0.912.182.50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50014650013331570001526017500166075月末在产品196001783620004360500027196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二车间 2000年5月 单位:元项目产成品产量(件)直接材料费定额工时(小时)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合计定额实际月初在产品24008590815016740本月生产费用9600198503145051300合计12000284403960068040分配率2.373.30产成品中本步骤份额50010000237003300056700月末在产品200047406600113403.根据第一、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平行汇总产成品成本,如下表甲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2000年5月 单位:元生产车间产成品数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联网平台服务合作协议
- 项目管理中的经济数据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环境评估试题及答案
- 分类汇编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试题及答案详解
- 制胜关键的市政工程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课程设置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在国际合作中的角色及试题及答案
- 过期租房合同后果
- 课程材料采购合同
- 备用柴油发电机定期启动试验记录表
- 国企食堂运作方案
- 二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面对批评 全国通用
- 工程管理检讨书
- 劳务派遣合同示范文本(4篇)
- 2023年广西贺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押运员岗位职责
- 2008年安徽省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 眼动的检查与训练
-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系列课程(试题及部分参考答案)(共11)
- 西夏王陵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