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肥市十里庙小学电子教学设计模板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主备人高淼使用人高淼焦福珍、王传华教材版本苏教教学内容3、古诗两首教学课件无教学资源教具网络资源课时两课时教材简析?山仃?、?枫桥夜泊?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古诗两首?中的七言绝句,皆为扌田与秋景的传世名篇。匕们都疋唐代诗人 的作品,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张继。这两首诗都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重在借景抒情。?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可谓是一首秋的赞 歌;?枫桥夜泊?那么通过夜泊所见的霜天残月、江枫、渔火、古寺、客船,伴之以所闻的乌啼、钟声,勾画了一幅意境幽美的 秋江夜泊图,字里
2、行间流露出诗人难以言说的轻烟般的愁思无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说出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重 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朗读体味,熟读成诵。2、生本共鸣,入境悟情;举一反三,迁移学法教学过程初稿修改意见定稿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入诗1、课件配乐深秋的一天,晚唐诗人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一路上,白云、枫林、寒山、石径 , 目不暇接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难自禁,挥毫写下 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板书诗题。2、读题解题。理解古诗意思局部我认为
3、还 不够必须加强指导。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入诗1、课件配乐深秋的一天,晚唐诗人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 路而上。一路上,白云、枫林、寒山、石径 ,目不暇接的 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难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 绝句?山行?。板书诗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3、诗人在山上行走时,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师氾读古诗。二、三读韵歌,入情入境一、初读感知,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读准子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正字正音,弓1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 重点指导:句末是平声字,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亦可适当延宕或做较大的停顿。如 远上 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3、齐读全诗。二、再读感悟,
4、解诗明意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边画: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哪些 景色?2、组织交流。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解词。例:“石径石头小路。用上拆字法,“径用查字典的 方法3、精读体味,感受诗歌意境之美。教师在刚刚的词语前加上括号,要求学生再好好读诗, 加上适宜的修饰的词语。的寒山的石径的枫叶的白云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试着从诗中寻找答案。三、研读品悟,以画为媒1、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 物不见2、读题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3、诗人在山上行走时,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师氾读古诗。二、三读韵歌,入情入境一、初读感知,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
5、通句子。2、指名朗读,正字正音,弓1导读出古诗的节奏之美。 重点指导:句末是平声字,朗读时可适当延长;每句第四个字亦可适当延宕或做较大的停顿。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3、齐读全诗。二、再读感悟,解诗明意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边画: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哪些景色?2、组织交流。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 解词。例:“石径石头小路。用上拆字法,“径用查字典的方法3、精读体味,感受诗歌意境之美。教师在刚刚的词语前加上括号,要求学生再好好读诗,加上合 适的修饰的词语。的寒山的石径的枫叶的白云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试着从诗中寻找答案。三、研读品悟,以画为媒1、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
6、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 思考。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应,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 有人家 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学生自读、互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相结合。重点体会“斜“生处。 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慨道:“远上寒山石径斜
7、,白云生处有人家。 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 于二月花。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 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 枫林,他停下车来就是因为喜爱这美丽的枫林! 重点指导:“坐因为。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应,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 豕 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
8、“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 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 学生自读、互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相结合。重点体会“斜“生处。 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慨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 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 作。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
9、,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 他停下车来就是因为喜爱这美丽的枫林! 重点指导:“坐因为。c、师生齐读。 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 如果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 想到什么?C、师生齐读。 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如果你就是诗人,你看 到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个人感受, 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 “晚。 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四、配乐背诵,积累内化1、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 约约,秋意绵绵啊,当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 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 返!指名读。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3、配乐齐诵。三、为画题诗,指导默写1、把画送给大家,
10、请你在画旁题上这首诗,为画增添一 份美。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3、展示作品,点评。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 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枫桥夜泊?,学会生字,理解生词,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1、导入:杜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火红的秋天,生机勃勃 的秋天,是否秋天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一样的呢?我不防 学生交流个人感受, 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 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多种方式读诗:同桌互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师生 配合读等。 配乐齐读。四、配乐背诵,积累内化
11、1、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 秋意绵绵啊,当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 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3、配乐齐诵。三、为画题诗,指导默写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旁题上这首诗,为画增添一份美。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3、展示作品,点评。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 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第二课时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枫桥夜泊?,学会生字,理解生词,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学过程:1、导入:杜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火红的秋
12、天,生机勃勃的秋天,是否秋天在每个人眼里都是一样的呢?我不防再来看一首描写 秋天的古诗。课件出示诗1、请读一读这首诗。2、读出感觉了吗?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可再来看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课件出示诗1、请读一读这首诗。2、读出感觉了吗?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可能体会到:孤单、凄清、忧愁你是从哪里体 会到的,请读读诗句。其他同学再来交流交流你的感受。如果学生有困难,就再读诗。3、你觉得可能是什么事情困扰着作者,使他夜不能 眠?出外旅行,想念家人。请心中想着家人,读一读 这首诗。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科举落榜你能体会 诗人此时的心情吗,请你表达出来。或许还有很多原因 引发诗人的愁绪,就
13、让我们帮他抒发出来吧!齐读整首 诗。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读自悟。 因此在梳理诗句意思时,屏弃了传统古诗教学的逐句讲 解,而是让学生首先对诗歌的意韵有一个感知层面的整 体把握,再通过注解自主探究诗句意思。5、回归整体,体会借景抒情1、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2、同样是秋天,同样是秋景,杜牧喜爱不已,张继 却愁绪万千,这是为什么呢?3、难怪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用自己 的声音把这景把这情表达出来。请再读这两首诗,好好 体会两大诗人的不同心境。比照朗读,感受诗人不同的心情带来的不同感受。6、小结今天我们跟着两位诗人去感受了截然不同的秋景图,课 后请同学们再搜集一些描
14、写秋景的古诗或文章,去更多 的了解秋天。简短的一句话,不仅总结的课堂,也激起了学生的求 知欲。能体会到:孤单、凄清、忧愁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请读 读诗句。其他同学再来交流交流你的感受。如果学生有困难,就再读诗。3 、你觉得可能是什么事情困扰着作者,使他夜不能眠?出外旅行,想念家人。请心中想着家人,读一读这首诗。还有可 能是什么原因?科举落榜你能体会诗人此时的心情吗,请 你表达出来。或许还有很多原因引发诗人的愁绪,就让我们帮 他抒发出来吧!齐读整首诗。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读自悟。因此在 梳理诗句意思时,屏弃了传统古诗教学的逐句讲解,而是让学 生首先对诗歌的意韵有一个感知层面的整
15、体把握,再通过注解 自主探究诗句意思。5、回归整体,体会借景抒情1、让我们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读一读。2 、同样是秋天,同样是秋景,杜牧喜爱不已,张继却愁绪 万千,这是为什么呢?3 、难怪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 把这景把这情表达出来。请再读这两首诗,好好体会两大诗人 的不同心境。比照朗读,感受诗人不同的心情带来的不同感受。6、小结今天我们跟着两位诗人去感受了截然不同的秋景图,课后请同 学们再搜集一些描写秋景的古诗或文章,去更多的了解秋天。简短的一句话,不仅总结的课堂,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练习设计1、背诵诗歌,要求默写一次。2、改变人物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写下自己一天的所见
16、、所 闻、所感。语文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因 此,语文学科应格外重视诵读积累。其次,语文又是一种生活练习设计1、背诵诗歌,要求默写一次。2、改变人物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写下自己一天的所 见、所闻、所感。语文是一种文化的建构。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文明的使 命。因此,语文学科应格外重视诵读积累。其次,语文 又是一种生活的延伸。我们在披文入境中欣赏别人的生 活,目的是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厚自己的情感体验。 因此,第二道课外练习,就是让学生切己体悟、换位思 考,并进行语言实践,努力表达的都是“语文即生活 的新课程理念。3、古诗两首山行枫桥夜泊远上寒山石径斜,月落乌啼/霜满天,、匕日 近景白云深处有人家。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见所闻停车坐爱枫林晚,姑苏城外/寒山寺,远景霜叶红于二月花。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延伸。我们在披文入境中欣赏别人的生活,目的是丰富自己 的人生阅历,丰厚自己的情感体验。因此,第二道课外练习, 就是让学生切己体悟、换位思考,并进行语言实践,努力表达 的都是“语文即生活的新课程理念。3、古诗两首山行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达标题】附答案详解
- 2024计算机操作员自我提分评估含答案详解【新】
- 2024-2025学年度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模考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投标书
- 2024年临床执业医师题库(必刷)附答案详解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计算机三级考试彩蛋押题【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写字楼长期租房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生活照料服务类考试预测复习含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合同协议-建筑幕墙施工合同2篇
- 公安当场处罚案件培训课件
- 肉毒中毒医学课件
- EGFR信号转导机制及靶向治疗
- 领导力与团队建设技巧
- 畜牧业的畜禽疫病防控
- 抹灰工实操比赛方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改写地球历史的25种石头
- 《冠心病科普》课件
- 全球数字金融发展
- 颂钵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