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_第1页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_第2页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_第3页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_第4页
桩基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桩基超声法检测操作细则1 .总则1.1. 本细则依据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TG106-2003)、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及深圳地区基桩质量检测技术规程(SJG09-2007编写。2 .仪器设备2.1. 超声波检测仪:符合(JTG/T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勺有关要求。2.2. 换能器:符合(JTG/TF81-01-2004、SJG09-2007CECS21:90勺有关要求。3 .操作步骤3.1. 检测前准备工作3.1.1. 预埋声测管应下列要求进行:3.1.1.1. 当桩径不

2、大于1500mm时,应埋设三根管;当桩径大于1500mm时,应埋设四根管。3.1.1.2. 声测管宜采用金属管,其内径应比换能器外径大15mm,管的连接宜采用螺纹连接,且不漏水。3.1.1.3. 声测管应牢固焊接或帮扎在钢筋笼的内侧,且互相平行、定位准确,并埋设至桩底,管口宜高出桩顶面300mm以上。3.1.1.4. 声测管管底应封闭,管口应加盖。3.1.1.5. 声测管的布置以路线前景方向的顶点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编号和分组,每两根为一组。3.1.2. 应通电检查仪器的各部分是否正常。3.1.3. 应测定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0和声时修正值tt'4D-d)/vt+d-d&

3、#39;Wv式中:D检测管外径(mm);d检测管内径(mm);d'换能器外径(mm);vt检测管壁厚度方向声速(km/s);vw水的声速(km/s);t-声时修正值(us);3.1.4. 声测管内注满清水,并采用测绳挂重物来检查声测管是否畅通。3.1.5. 测量两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离I。3.2. 检测工作基本要求3.2.1. 调整超声检测仪参数,应使接收信号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使首波波幅在显示器上的高度适中。3.2.2. 测点间距宜为200500mm,收、发换能器应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度等距离同步移动,宜从下到上进行声时、波幅C及接收波频率的测量,并及时记录不正常波形;各测点发射与

4、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3.2.3. 应以两个声测管组成一个检测面,分别对所有测面进行检测(三管三侧面、四管六侧面)。3.2.4. 对可疑点测点,应进行复测,宜用加密平测、斜测、双向斜测及扇形扫测的办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3.3. 数据采集3.3.1.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用交流电,还是用内部电池,设好后面板的供电开并,连接好换能器、电源线等。3.3.2. 打开电源开关。3.3.3. 输入参数:包括工地名、桩号(文件号)、检测日期、测试方向、检测起点测度、收发间距、移动步间距、零声时等。3.3.4. 采样:将光标移至采样标识,压入旋钮,当出现的波形理想,仪器自动判读正

5、确时,压入旋钮,停止采样;当仪器自动判读不正确时,转动旋钮分别将光标移至读时,读幅、读频处,手动读取声时、振幅、接收波频率。3.3.5. 存贮:将光标移至存贮标识处,压入旋钮,仪器自动将当前测点的系统工作系数和读数结果保存于机内电子盘中。3.3.6. 重复3.3.4、3.3.5操作,检测完一个剖面(一对声测管)。3.3.7. 重复3.3.1-3.3.6操作直至检测完一个根桩。4 .数据处理4.1. 声时tci、声速v、声波波幅衰减值A按下式计算:tci=ti-t0-t(41-1)vi=I/tci(41-2)Ai=20lgc/ai(41-3)式中:tci第i测点的声时(us);ti第i测点的声时

6、原始测量值(us);t0超声波检测系统发射至接收的延迟时间;t一声时修正值;I两根声测管外壁间的净距;vi第i测点的声速(km/s);A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衰减值;ai第i测点的声波波幅值;C常数CA/D转换的最大值。4.2. 缺陷值数据4.2.1. 临界值法、声速、波幅衰减临界值应按下式确定:VyVd(42.1-1)Al>Ad(42.1-2)VD=Vm-2Sv(421-3)AD=Am+6(421-4)式中:VD声速临界值(km/s);Vm声速平均值(km/s);Sv声速标准差(km/s);AD波幅衰减临界值(dB);Am波幅衰减平均值(dB);当同时满足(421-1)式和(421-2)式时该测点可视为缺陷点,仅(4. 2. 1-2)式为辅助判据满足4.2.1-1式时该测点可视为可疑的缺陷点。同时,结合频率和接收波波形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5 .结果评定受检柱的完整性类别应根据缺陷作位置和范围、桩型、场地地质情况、施工工艺、施工记录、检测经验结合下表进行综合判断。超声波检测抗完整性评定表类别完整性三管(三侧面)四管(六侧面)n=3n=2n=1n=5-6n=3-4n=2n=1IP完整桩0000000II基本完整桩0010011-2IIIr明显缺陷光盘桩0123012336IV严重缺陷桩>1>2>4>1>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