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研究生复试题目大全,待答案_第1页
电气研究生复试题目大全,待答案_第2页
电气研究生复试题目大全,待答案_第3页
电气研究生复试题目大全,待答案_第4页
电气研究生复试题目大全,待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单片机模拟试卷001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8031单片机的(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a)P0  b)P1 c)P2  d)P3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      a) RAM           b)ROM         &

2、#160;c)寄存器           d)CPU  3已知某数的BCD码为0111 0101 0100 0010 则其表示的十进制数值为( )a) 7542H b) 7542 c) 75.42H d) 75.424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     )。       a)ADD  A,20H   

3、0;     b)CLR      c)RRC  A      d)INC  A5CPU主要的组成部部分为(     )      a)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寄存器    &#

4、160;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 6INTEL     8051      CPU是(     )位的单片机       a) 16           b)4          

5、c)8          d)准16 78031复位后,PC与SP的值为(     )   a )0000H,00H     b) 0000H,07H     c) 0003H,07H d)0800H,00H 8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 )。  a)MOV  A, 

6、;R1         b)MOVC  A,  A + DPTR  c)MOVX  A,  R0         d)MOVX  A,   DPTR 98031单片机中既可位寻址又可字节寻址的单元是(     )

7、0;     a)20H       b)30H           c)00H        d)70H  10下列哪条指令是正确的( )a) PUSH R2 b) ADD R0,Ac) MOVX A DPTR d) MOVR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28051 的引脚RS

8、T是_(IN脚还是OUT脚),当其端出现_电平时,8051进入复位状态。8051一直维持这个值,直到RST脚收到_电平,8051才脱离复位状态,进入程序运行状态,从ROM H单元开始取指令并翻译和执行。3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 和 ,其中 具有易失性,常用于存储 。4求十进制数-102的补码(以2位16进制数表示),该补码为 。5PC存放_,具有_特性。在8051中决定程序执行顺序的是PC还是DPTR? 它是_位? (是,不是)SFG?6123= B= H。78051内部有 并行口,P0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 ;并行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才能读入外设的状态。8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9、 ,其最大容量为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 。堆栈寄存器SP是 位寄存器,存放 。9中断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以下3个段: 、 、 。10定时和计数都是对 进行计数,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改正,每题1分,共10分)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RET。2 存储器分成内存和外存两大部分,其中外存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3 P2口既可以作为I/O使用,又可以作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4 在中断响应阶段CPU一定要做如下2件工作:保护断点和给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5 RC  A为循环左移指令。6 MOV  A,30H的源操作数

10、为立即寻址方式。7 MOV  A,A+DPTR是一条查表指令。8 MUL  AB的执行结果是高8位在A中,低8 位在B中。9 AJM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KB 。10 DPTR是由DPH和DPL两个8位特殊寄存器组成的。 单片机模拟试卷001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D 2 B   3 B 4 D    5 A   6  C   7

11、 B 8 B 9 A    10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28051 的引脚RST是IN脚(IN脚还是OUT脚),当其端出现高电平时,8051进入复位状态。8051一直维持这个值,直到RST脚收到低电平,8051才脱离复位状态,进入程序运行状态,从ROM 0000 H单元开始取指令并翻译和执行。3半导体存储器分成两大类:RAM ROM,其中 RAM 具有易失性,常用于存储 临时性数据 。4求十进制数-102的补码(以2位16进制数表示),该补码为 9AH 。5PC存放_CPU将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R

12、OM单元的地址,具有自动加1特性。在8051中决定程序执行顺序的是PC还是DPTR PC ?它是16位?不是(是,不是)SFG?6123= 01010010 B= 52 H。78051内部有 4 个并行口,P0口直接作输出口时,必须外接 上拉电阻 ;并行口作输入口时,必须先 将口锁存器置1 ,才能读入外设的状态。8MCS-51的堆栈只可设置在 内RAM低128B区  ,其最大容量为 128B ,存取数据的原则是 先进后出 。堆栈寄存器SP是 8 位寄存器,存放 堆栈栈顶的地址 。9中断处理的全过程分为以下3个段: 中断请求 、 中断响应 、 中断服务 。10定时和计数都是对 脉冲 进

13、行计数,定时与计数的区别是 定时是对周期已知的脉冲计数;计数是对周期未知的脉冲计数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并改正,每题1分,共10分)1 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RETRETI。×2 存储器分成内存和外存两大部分,其中外内存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3 P2口既可以作为I/O使用,又可以作地址/数据复用口使用。4 在中断响应阶段CPU一定要做如下2件工作:保护断点和给出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5 LCRL  A为循环左移指令。×6 MOV  A,30H的源操作数为立即直接寻址方式。7 MOVMOVC&

14、#160; A,A+DPTR是一条查表指令。×8 MUL  AB的执行结果是高低8位在A中,低高8 位在B中。×9 AJMP跳转空间最大可达到642KB 。10 DPTR是由DPH和DPL两个8位特殊寄存器组成的。  单片机模拟试卷002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1.MCS51布尔处理机的存储空间是_。2.P2口通常用作_,也可以作通用的I/O口使用。3.若由程序设定RS1、RS0=01,则工作寄存器R0R7的直接地址为_。4.8051的堆栈区一般开辟在_。5.所谓寻址,其实质就是_。6.存储器映

15、象是_。7.定时器中断请求发生在_。8.中断响应时间是指_。9.通过CPU对I/O状态的测试,只有I/O已准备好时才能进行I/O传送,这种传送方式称为_。10.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现场保护和现场恢复期间,中断系统应处在_状态。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MCS-51单片机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 )。 A.0100H B.2080H C.0000H D.8000H2.若单片机的振荡频率为6MHz,设定时器工作在方式1需要定时1ms,则定时器初值应为( )。 A.500 B.1000 C.216

16、-500 D.216-10003.定时器1工作在计数方式时,其外加的计数脉冲信号应连接到( )引脚。 A.P3.2 B.P3.3 C.P3.4 D.P3.54.当外部中断请求的信号方式为脉冲方式时,要求中断请求信号的高电平状态和低电平状态都应至少维持( )。 A.1个机器周期 B.2个机器周期 C.4个机器周期 D.10个晶振周期5.MCS-51单片机在同一优先级的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 A.外部中断0 B.外部中断1 C.定时器0中断 D.定时器1中断6.定时器若工作在循环定时或循环计数场合,应选用( )。 A.工作方式0 B.工作方式1 C.工作方式2 D.工作方式3

17、7.MCS-51单片机的外部中断1的中断请求标志是( )。 A.ET1 B.TF1 C.IT1 D.IE18.下列标号中,正确的标号是( )。 A.1BT: B.BEGIN: C.ADD: D.STAB31:9.串行口每一次传送( )字符。 A.1个 B.1串 C.1帧 D.1波特10.要想把数字送入DAC0832的输入缓冲器,其控制信号应满足( )。 A.ILE=1,=1,=0 B.ILE=1, =0, =0 C.ILE=0, =1, =0 D.ILE=0,=0, =0 单片机模拟试卷002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00H7FH 2.高8位地址线 3.080FH

18、 4.用户RAM区 5.如何确定操作数的单元地址 6.存储器在整个存储空间的地址范围 7.定时时间到 8.从查询中断请求标志位到转向中断区入口地址所需的机器周期数 9.程序查询方式 10.关中断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C 3.D 4.A 5.A 6.C 7.D 8.D 9.A 10.B2008年电机学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C )A电流的磁效应B磁路的欧姆定律C电磁感应D楞次定律2一三相变压器,每相原付边绕组匝比N1/N2=10,原付边绕组线电压比值为17.32

19、,则此变压器绕组的接法是( D )AY/YBY/C/D/Y3一他励直流电机拖动一恒转矩负载稳定运行,电枢电压不变,若因机械故障使得负载转矩稍有增大则( C )A稳定状态破坏,电机不能再继续稳定运行B电机速度下降,短时调整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稳定运行C电机速度下降,转矩增大,在新的平衡点稳定运行D电机转矩增大,进而迫使转速不会降低,所以运动不受影响4直流电机作发电机运行时( A )A.EU,M,n方向相反B.EU,M,n方向相同C.EU,M,n方向相反D.EU,M,n方向相同5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额定容量在( B )以上的三相变压器,二次绕组采用联结。A1000KV·AB1600KV&#

20、183;AC1200KV·A D3000KV·A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 A )A输入的视在功率B输入的有功功率C电磁功率D输出的机械功率7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转矩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D )A起动电压低B起动电流大C起动时磁通小D起动时功率因数低8对于同步电机的转速,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B )A与电源频率和电机磁极对数无关B与负载大小有关,负载越大,速度越低C带不同负载输出功率总量恒定D转速不随负载大小改变9在电动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零压保护的功能是( C )A防止电源电压太低烧坏电机电器B实现短路保护C防止停电后再恢复送电时电机自行起动D电网停电后即自行报警

21、10在正反转和行程控制电路中,把正、反转接触器的一对辅助动断触头分别串接在对方的控制回路中,其目的是为了( C )A起自锁作用B保证两个接触器能同时动作C保证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动作D能灵活控制电机正反转运行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是变压器额定运行时二次绕组的电压。( )2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中产生的是直流电动势。( × )3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转速不可能大于其同步转速。( × )4变极调速只适用于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5点动控制,就是按一下启动按纽就可以启

22、动电动机并使其连续运转的控制方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电机主要由 发电机 、 电动机 、 变压器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表示:在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各在任何时刻恒等于 零 。3 变压器 是一种静止的电能转换器。4直流电动机常用起动方法有全压起动、电枢串联电阻起动 、降压起动 三种。5一台同步电机在一各条件下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面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可以作为电动机动运行,这就是同步电机的可逆原理。一、选择题1、通过变压器的( )数据可求得变压器的阻抗电压。(A)空载试验 (B)电压比试验 (C)耐压试验 (D)短路试验2、变压器电压变化

23、率的大小与( )因素有关。(A)短路阻抗和负载的大小 (B)负载性质和负载的大小 (C)负载的性质和变比 (D)短路阻抗、负载性质、负载大小都有关3、变压器主磁通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A)U1 (B)E1 (C)E2 (D)I14、电力变压器一、二次绕组对应线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称为( )。(A)连接组别 (B)短路电压 (C)空载电流 (D)短路电流5、变压器的功能是( )。(A)生产电能 (B)消耗电能 (C)生产又消耗电能 (D)传递功率6、一台三相变压器SN=1000KVA, U1N/U2N=35/6.3KV,一次侧额定电流为( )。(A)16.49A (B)52.90A (C)91

24、.64 A (D)9.65A7、变压器的绝缘油在变压器内的作用是( )。(A)绝缘、灭弧 (B)绝缘、冷却 (C)绝缘 (D)灭弧8、所有并列运行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正确做法是:让( )变压器满载,其它变压器一律欠载。(A)最新的 (B)阻抗电压最大的 (C)阻抗电压最小的 (D)容量最大9、通过变压器的( )数据可求得变压器的阻抗电压。(A)短路试验 (B)电压比试验 (C)耐压试验 (D)空载试验10、变压器各绕组的电压比与它们的线圈匝数比( )。(A)成正比 (B)相等 (C)成反比 (D)无关11、异步电机0<s<1,说明异步电机工作在( )。(A)电动机状态 (B)发电机状

25、态 (C)电磁制动状态 (D)直接起动状态为保证12、变压器在( )时效率最高。(A)铜损耗最小时 (B)铁损耗最小时 (C)铜损耗等于铁损耗时 (D)铜损耗和铁损耗都小时13、变压器二次侧感应电动势E2的大小表达式为( )。(A)4.44f2 N2 (B)4.44f N2m (C)j4.44f N2m (D)441、同步发电机的极对数p=1,那么转速n=( )。(A)1000r/min (B)1500 r/min (C)2000r/min (D)3000r/min15、Y,d11接线的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超前一次线电压( )。(A)330° (B)45° (C)60

26、76; (D)30°16、旋转电机中分布线圈组电动势是集中线圈组的电动势( )倍。(A)Kq Ky (B)Kw (C)Ky (D)Kq17、旋转电机中短距线圈电动势是整距线圈的电动势( )倍。(A)Kq Ky (B)Kw (C)Ky (D)Kq186、同步发电机的极对数p=1,那么转速n=( )。(A)1000r/min (B)1500 r/min (C)2000r/min (D)3000r/min19、异步电机0<s<1,说明异步电机工作在( )。(A)电动机状态 (B)发电机状态 (C)电磁制动状态 (D)直接起动状态 提问者: x_2ia - 一级其他回答 

27、;   共 1 条1 A 2 B 3 D 4 A 5 D 6 C 7 A 8 C 9 A 10 A 11 A 12 C 13 C 14 D 15 D 16 D 17 C 18 D 19 A 自动控制原理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

28、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4. 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A.1 B.2 C.5 D.10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则该系统是(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

29、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当频率时,则相频特性为( )A.45° B.-45° C.90° D.-90°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A.10 B.20 C.30 D.40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1 C.2 D.314.单位反馈系统开

30、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5 D.0.051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反馈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相位滞后校正16.稳态误差ess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 )A. B. C. D.17.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 )A.减小增益 B.超前校正 C.滞后校正 D.滞后-超前18.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19.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

31、-3,) B.(0,) C.(-,-3) D.(-3,0)20.在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 )反馈的传感器。A.电压 B.电流 C.位移 D.速度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 系统。22.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 相同。23.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4.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 有关。25.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 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26.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7.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 明显上升

32、,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28.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 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707。29.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控制器。30.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_ _越好。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稳定性32.理想微分环节33.调整时间34.正穿越35.根轨迹自动控制原理二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 )A.最优控制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最优设计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

33、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3.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峰值时间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稳态误差4.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6.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7. 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 )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 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 D.串

34、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8.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0处的切线斜率为( )A.7 B.2 C. D. 9.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10.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 )A.谐振频率 B.截止频率 C.最大相位频率 D.固有频率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为( )A.0 B.1 C.2 D.312.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g为( )A.015° B.15°30° C.30°60°

35、D.60°90° 13.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2 C.3 D.414.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 )A. B. C. D.15.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6.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超前校正 B.相位滞后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17. 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 )条件就够了。A.特征方程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18

36、.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A.(0,j0) B.(1,j0) C.(1,j1) D.(10,j0)19.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 B.(-,-2)和(-1,0)C.(0,1)和(2,) D.(-,0)和(1,2)20. 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A.5倍 B.4倍 C.3倍 D.2倍二、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经典控制理论”的内容是以 为基础的。22.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变量的偏移越小,则线性化的精度 。23.某典型

37、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25.若要全面地评价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需要同时根据相位裕量和 来做出判断。26.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7.输入相同时,系统型次越高,稳态误差越 。28.系统主反馈回路中最常见的校正形式是 和反馈校正29.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3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 ,则该系统称作最小相位系统。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数学模型32.反馈元件33.最大超调量34.频率响应35.幅值裕量四、 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

38、25分)36.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7.如何用实验方法求取系统的频率特性函数?38.伯德图中幅频特性曲线的首段和传递函数的型次有何关系?39.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有什么作用? 举例说明。自动控制原理三1. 如果被调量随着给定量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控制系统叫( )A.恒值调节系统 B.随动系统 C.连续控制系统 D.数字控制系统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3. 直接对控制对象进行操作的元件称为( )A.给定元件 B.放大元件 C.比较元件 D.执行元件4.

39、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5. 已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是,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A. B. C. D. 6. 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7. 已知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6 B.0.707 C.0 D.18.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 )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稳态误差 B.允许的超调量 C.允许的上升时间 D.允许的峰值时间9.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其阶跃响应曲线在t =0处的切

40、线斜率为( )A.7 B.2 C. D.10.若系统的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零点和极点,则该系统称作(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不稳定系统 D.振荡系统11.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g为( )A.015° B.15°30° C.30°60° D.60°90° 12.某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当k=(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A.2 B.4 C.6 D.813.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4,) B.(4,0) C.(,4) D.( 0,)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41、为,当输入为单位斜坡时,其加速度误差为( )A.0 B.0.25 C.4 D.¥15.系统的传递函数,其系统的增益和型次为 ( )A.5,2 B.5/4,2 C.5,4 D.5/4,4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反馈校正17.进行串联超前校正前的穿越频率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A.= B.> C.< D.与无关18.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则与虚轴交点处的K*=( )A.0 B.2 C.4 D.619.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则其频率特性的奈氏图终点坐标为( )A.(0,j0

42、) B.(1,j0) C.(1,j1) D.(10,j0)20.A、B是高阶系统的二个极点,一般当极点A距离虚轴比极点B距离虚轴大于( )时,分析系统时可忽略极点A。 A.5倍 B.4倍 C.3倍 D.2倍21.对控制系统的首要要求是系统具有 。22.在驱动力矩一定的条件下,机电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其 越好。23.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系统的时间常数是 。24.延迟环节不改变系统的幅频特性,仅使 发生变化。25.二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 。26.反馈控制原理是 原理。27.已知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其最大超前角所对应的频率 。28.在扰动作用点与偏差信号之间

43、加上 能使静态误差降为0。29.超前校正主要是用于改善稳定性和 。30.一般讲系统的加速度误差指输入是 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31.自动控制32.传递函数33.瞬态响应34.最小相位传递函数35.复现频率36. 方块图变换要遵守什么原则,举例说明。37.试说明延迟环节的频率特性,并画出其频率特性极坐标图。38.如何减少系统的误差?39.开环不稳定的系统,其闭环是否稳定?举例说明。40. 高阶系统简化为低阶系统的合理方法是什么?自动控制原理四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2. 开环控制系统的的特征是没有( )

44、A.执行环节 B.给定环节C.反馈环节 D.放大环节3. 主要用来产生偏差的元件称为(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4.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则该可看成由( )环节串联而成。A.比例、延时 B.惯性、导前 C.惯性、延时 D.惯性、比例5. 已知 ,其原函数的终值( )A.0 B. C.0.75 D.3 6. 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7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 )A.1 B.1.5 C.2 D.38.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

45、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9.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n,则可以(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10.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d、无阻尼固有频率n和谐振频率r比较( )A.rd n B.rn d C.n rd D.n dr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 )A.0 B.1 C.2 D.312.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可以判断系统为( )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13.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 )时,闭环系统稳定。A. B. C. D.任

46、意T1和t2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其位置误差为( )A.2 B.0.2 C.0.25 D.315.当输入为单位斜坡且系统为单位反馈时,对于II型系统其稳态误差为( )A.0 B.0.1/k C.1/k D.¥16.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相位滞后校正 B.相位超前校正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17.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18.在系统中串联PD调节器,以下那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是一种相位超前校正装置 B.能影响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的高频段C.使系统的

47、稳定性能得到改善 D.使系统的稳态精度得到改善19.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公式为( )A. B. C. D.20.直流伺服电动机测速机机组(型号为70SZD01F24MB)实际的机电时间常数为( )A.8.4 ms B.9.4 ms C.11.4 ms D.12.4 ms21.根据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的不同,控制系统分为模拟控制系统和 。22.闭环控制系统中,真正对输出信号起控制作用的是 。23.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 有关。24.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则频率特性 。25.一般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了闭环系统的 性能。26.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4/(s2+2s+4) ,其固有频率wn 。27.对单位反馈系统来讲,偏差信号和误差信号 。28.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控制器。29.二阶系统当共轭复数极点位于±45°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