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江苏卷)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答案】B【解析】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它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 , 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A项正确;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降低生物多样性 ,故B错误;无经济价值的物种还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农田人工生态系统运行的目的不是为维持
2、自身的平衡,而是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故D正确。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记忆的形成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V区障碍不能看懂文字。答案:B2(2012潍坊一模)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
3、开放和关闭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D信息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答案:D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
4、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答案:A4(2012厦门一模)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B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电信号转变
5、为化学信号C只有兴奋时,才能合成神经递质D突触一般不含有部位的结构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神经冲动传到部位时,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合成的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突触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两种类型。答案:B5(2011潍坊调研)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有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B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C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D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解析
6、: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由于突触小体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那么同一突触后膜上必然相应地存在多种受体;从递质作用的性质来看,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则同一突触小体中的递质若都是兴奋性的,可能起协调作用,促进兴奋加强,若既有兴奋性递质,又有抑制性递质,可能起拮抗作用,完成兴奋的传递功能。答案:A6.(2012杭州二模)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使氯离子(Cl)进入细
7、胞内(如右图),正确的判断是 ()A形成局部电流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C抑制细胞兴奋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解析:细胞兴奋时电位将由静息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但若外界的阴离子如(Cl)大量进入细胞使细胞膜内电位难以发生偏转,因而抑制细胞兴奋。答案:C7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下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偏转的情况及b处内表面的电位变化是()A先左后右,再向右;负正负B先右后左,再向左;正负正C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正负正负正D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负正负正负解析:由于电极分别置
8、于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刺激前,a处外表面为正,b处内表面为负,指针向右偏转,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后,两处电位发生反转,a处外表面为负,b处内表面为正,指针向左偏转,之后恢复初始状态;当c处的刺激通过突触传到b处后,b处内表面再次变为正,与a处外表面电位差变小,指针再次向左偏转。答案:D8.(2012南京模拟)下图是闰绍细胞(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参与调节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抑制自身的活动B闰绍细胞兴奋时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的兴奋性C图示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是一种负反馈调节D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膜电位变
9、为内正外负解析:由于闰绍细胞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当运动神经元1兴奋时,通过闰绍细胞会抑制运动神经元2和运动神经元1,神经元之间的环状联系可使运动神经元1由兴奋状态恢复为抑制状态。能够迅速调整神经元的状态,属于一种负反馈调节,从而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闰绍细胞通过递质使运动神经元1的兴奋性受到抑制,但并不刺激其产生动作电位。答案:D9.右图为某人过马路快走时的反射弧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d点对应的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不能产生神经递质B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失活,有利于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C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a点,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D在a点施加一定强
10、度的刺激,不能使b点产生兴奋解析:任何神经元都可以产生神经递质,包括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是该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的一部分,而该神经元还有轴突,其末梢也可作为突触前膜产生神经递质并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通常失活,以免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从而保持突触后膜的灵敏性;刺激该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反射弧中任意一点,只要达到某一刺激强度,都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a点时,b点不能产生反应。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 (12分)下图表示某人体内进行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
11、胆碱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_(能、不能)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_。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不同,但最终都是通过改变_完成的。(3)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填“兴奋”或“抑制”)。解析:(1)酶具有专一性,乙酰胆碱酯酶只能分解乙酰胆碱,不能分解其他的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但最终都是通过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来改变膜电位的。(3)甘氨
12、酸的释放被阻止后,因缺乏甘氨酸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说明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答案:(1)不能酶的专一性(2)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3)抑制11(16分)(2012郑州二模)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根据对下一级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可以把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示这两种突触作用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递质合成后首先贮存在_内,以防止被细胞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递质释放,并与位于突触_(前/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图1中,当某
13、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引起Na大量内流,使后膜的电位逆转成_,从而发生兴奋,而在图2中,当另一种递质与受体结合时,却使Cl内流,由于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_(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无法产生兴奋。(2)不同麻醉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有些麻醉剂属于递质拟似剂(能与受体结合,并且结合后产生与递质作用时类似的效果),有些麻醉剂属于受体阻断剂(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那么,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主要作用于_(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3)一个神经元可接受许多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神经元的影响,并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相同的信息加合在一起,相反的信息互相抵消,然后决定是兴奋还是抑制。帕金森综合征的其中
14、一个病因就是相关递质释放异常,见下图。请提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作用机理(至少写出两点)_。解析:(1)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若Na内流,可导致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产生兴奋,若Cl内流,可导致外正内负电位加强,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后膜兴奋受抑制。(2)阻断兴奋传递可达到麻醉效果。受体阻断剂类麻醉剂,通过与受体结合阻断兴奋传递。递质拟似剂类的麻醉剂则是与受体结合使兴奋不能传递,故其应该是作用于抑制性突触。(3)由图示正常与异常的对比可知:抑制作用减弱是帕金森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故可以通过增加多巴胺的释放量或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来治疗此病。答案:(1)突触小泡后外负内正动作电位(2
15、)抑制性突触(3)促进多巴胺释放;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补充多巴胺递质拟似剂12(27分)(2012台州一模)下图1为某一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_。(2)图2中N的名称是_,X、Y、Z合称为_。(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16、、实验结论:实验操作观察部位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电刺激与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分别用电刺激与E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分别用电刺激与E_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解析:(1)从图1看出,伸肌与传入神经相连,是感受器。结构D是效应器。(2)图2是突触,N是突触小泡。(3)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
17、(屈肌)时,E(屈肌)也不收缩。答案:(1)感受器效应器(2)突触小泡突触(3)刺激时,A有电位变化,C无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时,C有电位变化,E(屈肌)能收缩;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能收缩刺激时,A与C均有电位变化,E(屈肌)不收缩;刺激E(屈肌)时,E(屈肌)不收缩教师备选题13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电位变化是一样的BK外流和Na内流过程都不消耗ATPCNa内流可能与局部电流的刺激有关D兴奋部位恢复为静息电位可能与K 外流有关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动作电
18、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幅度是一致的,即电位变化一样;当细胞膜受到外界刺激时,其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形成局部电流刺激周围未兴奋部位,故Na内流与局部电流刺激相关。从图中信息中,不能确定K外流和Na内流是否需消耗ATP。答案:B1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率(g)表示,电导率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率小,离子通透性低。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分别是(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 ()ABC D解析:知道静息电位和接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及电位变化的本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后,表现为外负内正,符合题意;中动作电位的膜电位始终为零,不符合题意。受刺激后电位的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造成的,此时膜对Na的电导率高,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变化较大;在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变化不大。答案: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禽繁殖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探讨考核试卷
- 电站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会计初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一五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二美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技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治思想考试试题及答案
- 领导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地理高考复习 微专题 风(讲义)(解析版)
- 2025辽宁阜新能源控股集团所属阜矿集团招聘9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旅行社经营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竞赛卷
-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 《最好的未来》合唱曲谱
- GB∕T 36765-2018 汽车空调用1,1,1,2-四氟乙烷(气雾罐型)
- 《觉醒年代》朗诵稿
-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二级上Dinner for a Dragon 课件
- 水保工程验收检验记录表
- 某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质疑处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