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手术治疗_第1页
谈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手术治疗_第2页
谈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手术治疗_第3页
谈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手术治疗_第4页
谈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手术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记:鉴于本人在丁香园论坛的脑出血微创治疗学习交流基地发帖探讨了一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微创治疗问题,不少同行给我发邮件或电话咨询脑室的穿刺问题,主题思想都是关于如何选择脑室的穿刺部位、引流管管径的选择、引流瓶高度的控制及血肿腔穿刺等问题。鉴于脑室额角穿刺本身不是复杂的问题,教科书已有具体的穿刺点选取、穿刺方向的把握等问题的具体讲解,在此本人不再多赘述,仅结合一病例谈侧脑室体部的穿刺问题。病例1:       该患者为一75岁男性,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从入院颅脑CT可以看出患者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从左侧脑室额角破入脑室系统,可见双侧侧脑室、

2、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四脑室铸型明显,已并发梗阻性脑积水,由于患者为高龄,一般状况差,开颅手术风险大,且不能解决全脑室积血、脑积水问题,因此适宜的手术方式就是坐车血肿腔置管引流+双侧脑室外引流。由于患者侧脑室体部积血较多,且存在室间孔阻塞情况,因此选择脑室额角穿刺难以快速清除全脑室的积血问题。决定行双侧侧脑室的体部穿刺,即距眉间10cm(而不是常用的8cm),旁开中线2.5cm,穿刺方向为双侧耳垂的假象连线(而不是双侧外耳道的假象连线),说的通俗些,就是穿刺点尽量靠后些【当然不能超过皮质运动前区,否则容易造成巨型锥体细胞的损害】,穿刺方向向下些,恰好可以将引流管置入侧脑室室间孔后的侧脑室体部。&

3、#160;   侧脑室结构图如下:                         应牢记侧脑室在头部的体表投影是术者成功穿刺不同脑室部位的关键        血肿引流过程中,左侧血肿腔的引流瓶高度为最低,双侧脑室的引流瓶高于血肿腔引流瓶高度约10cm,高于脑室水平约1

4、5cm,目的是保证相对较稳定的颅内压,为了利于脑室血肿的液化,同时又保证优先引流血肿腔的液化血性液体。      左侧血肿腔内置入的是14#引流管,左侧脑室内置入8#引流管,右侧脑室内置入12#引流管。选取不同的引流管是为了保证既利于引流管的顺利置入,又保证充分的、快速的引流。              拔管前拆除包扎敷料显示不同管径的引流管在额部的穿刺位置引流3天后复查CT示脑室积血铸型消失,室间孔、导水管通畅,梗阻性脑积水缓解,左侧血肿腔尾状核头部少量血肿,引流管在位。(说明:引流期间向血肿腔及脑室分别注入尿激酶5万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