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1页
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2页
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3页
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4页
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阳安铁路二线直通线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 编制:任杰 审核: 批准:中铁十二局集团阳安铁路二线直通线YAZTS-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四年八月十四日目录1、项目概况21.1线路地理情况21.2自然概况31.3项目施工条件42、隧道衬砌类型及施组42.1衬砌支护设计62.2施工组织62.3施工概述73、施工方法73.1双线隧道开挖工法73.2洞口段预加固措施83.3衬砌支护类型的确定93.4隧道洞门93.5结构耐久性103.6支护措施104、编排施工工期10西沟垭隧道出口进洞方案一、项目概况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西康直通线)西沟垭隧道,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境内,属安康铁路枢纽范围,北起西康线大岭铺车站,

2、南至襄渝线安康东站。线路行经落马寨、李家山、高庄村,西沟村等村社,出口洞口位于甘溪镇袁湾村2组附近。西沟垭隧道起迄里程为 XDK213+444XDK216+936,全长3492m,隧道位于安康枢纽,安康东至大岭铺之间,为双线隧道,洞身进口380.38m位于半径为800m的曲线上,出口469.69m位于半径为1204.38m的曲线上,其余均位于直线上,全隧道为3、6、11.7、11.3的单面上坡。(1)地形地貌线路经过三个地貌单元,为旬河河谷、秦岭中低山区、安康盆地汉江河谷区。(2)工程地质特征沿线分布的主要地层为泥盆系中统千枚岩夹灰岩,志留系下统云母片岩和千枚岩,以及断层带的压碎岩和断层角砾。

3、沿线的不良地质分布与地貌单元及岩性分布密切相关:旬河两岸多发育有膨胀土,且下伏基岩(砂砾岩夹页岩、千枚岩)岩性较软,抗风化能力较弱,局部顺层,多分布滑坡、错落等不良地质。秦岭低中山区山坡高陡,构造强烈,岩性多变,不良地质主要类型有滑坡、错落、岩堆、危岩落石、泥石流、岩溶等。(3)水文地质本隧道位于中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沟谷较发育。地下水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在隧道通过区的较大沟谷中,含水层分布范围小、厚度较薄、水量小。地表水水质均较好,地下水大部分地段水质良好,局部具硫酸盐侵蚀性,具侵蚀性段落主要分布于旬河河谷及安康枢纽膨胀土地区,水环境作用等级为H

4、1硫酸盐侵蚀。3、项目施工条件(1)交通运输公路:省道S102、甘溪至麻坪乡道交通便捷(个别地段因运输车长转弯半径不够无法会车等原因需要加宽)。(2)施工用水出口洞口便道通至甘麻公路段。靠近麻坪河,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施工用水充足。隧道施工用水使用高山水池供水,水池容量24立方,水源来自山谷地表流水,水量充足能满足施工用水需求。高山水池位于隧道出洞口右侧山坡上,为确保隧道施工用水压力满足施工要求,水池距洞顶高6米。隧道内施工用水使用钢管输送至掌子面。(3)施工用电计划在隧道洞口设置800KW 变压器一台,并考虑高压进洞。隧道掘进1000米XDK215+936处设置高压进洞变压器洞室,确保隧道

5、内施工用电满足现场要求。为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防止因地方供电线路出现故障导致现场停工,现场配备200KW发电机1台,50KW发电机一台。(4)供风在隧道出口右侧设置空压机房,采用电动空压机提供高压风,计划设置24立方空压机4台。高压风管采用直径200mm 钢管,钢管间采用法兰盘连接,尽量减少弯头。确保风压满足需求。(5)通风(6)施工设备设备配备以满足现场施工为原则,结合施工进度分批进场。设备统计表见下表:西沟垭隧道出口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小松PC200台12装载机柳工ZLC50台23运输车解放辆44空压机24立方台4528Kw5混凝土搅拌机JS750台125Kw6

6、风枪YZ-28台106喷锚机岩峰湿喷机台360Kw7钢筋调直机GJ4-14台15.5Kw8钢筋切断机G40台15.5Kw9电焊机BX-500台550Kw10混凝土罐车8立方辆111通风机200KW台1施工用电量计算;以上设备额定功率合计:874KW隧道照明灯头间距20m,白炽灯150W。1822/20=92个,92*150=13.8Kw共用电最大负荷计算:P=1.1(K1P1+K2P2+K3P3)P1-施工机械用电负荷之和,取800KwP2P3洞内外照明用电负荷,P2取1.1Kw, P3取20kwK1为同时施工用具系数取0.7,K2,K3-室内外照明同时工作系数,K2取0.8,K3取1.0;P

7、=1.1(K1P1+K2P2+K3P3)=707.1Kw二、隧道衬砌类型及施组1)衬砌支护设计(见附表)(1)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喷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2)隧道衬砌均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2)施工组织(1)、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115人共分5个班组,即开挖立架班30人、出渣班15人、喷锚班(湿喷)15人、衬砌班30人、后勤保障班25人。(2)、出口施工计划组织设备及车辆:空压机24m3四台、挖机1台(3)、出口施工计划进度指标为IV级围岩计划每月完成80米,V级围岩计划每月完成50米,V级围岩断层核心计划每月完成30米。3)施工概述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级围岩采用台阶仰拱或

8、横撑。三、施工方法1)双线隧道开挖工法隧道土质地段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岩质地段采用爆破开挖时,施工中应坚持"光面爆破、支护紧跟、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修正"的原则。支护采用先拱部后边墙自上而下的顺序施工,二次衬砌采用仰拱超前,拱、墙整体浇筑。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必要时留核心土级围岩:短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法,必要时采用三台阶临时横撑法。2)洞口段预加固措施对隧道洞口坡面临时采用喷锚防护,喷C25厚度10cm,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长度3.0m,间距1.5*1.5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8,网格间距为25*25cm。永久边坡采用M10浆砌片石防护。洞口导向墙采用I20工字钢拱

9、架5榀支护,同时XDK216+936XDK216+906段采用108大管棚+42小导管超前支护。108大管棚壁厚5mm,环向间距40cm,共计40根。42小导管壁厚3.5mm,环向间距40cm,长度3.5m,每循环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同时,108管棚和42小导管施工中注入1:1水泥浆以增强其强度,保证隧道进洞的安全施工。3)衬砌支护类型的确定1)全线新建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及钢架联合支护;衬砌及支护参数设计详见下表。2)采用曲墙带仰拱衬砌。隧道复合式衬砌设计参表 单位围岩级别预留变形量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厚度位置位置长度环×纵间距位置直径间

10、距位置间距拱部仰拱cmcmMmmmcmmcmcm923/10拱、墙拱、墙3.01.2×1.2拱、墙6.520拱、墙I16 1榀/1.2m4550+923/15拱、墙拱、墙3.01.2×1.2拱、墙6.520拱、墙I16 1榀/1.0m45(*)50(*)1325/25拱、墙拱、墙3.01.2×1.0拱、墙820全环I18 1榀/0.8m50*50*+1327/27拱、墙拱、墙3.01.2×1.0拱、墙820全环I20a 1榀/0.6 m50*50*注:(1)二次衬砌中带*为钢筋混凝土。(2)IV级围岩部分地段、级围岩拱部均设超前小导管预支护。(3)拱部系

11、统锚杆采用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22砂浆锚杆。设管棚地段取消拱部系统锚杆。4)隧道洞门1)一般根据地形地貌和洞口段地质特征等选用洞门形式,2)洞门端墙、翼墙、挡土墙基础置于稳固地基上,基础埋入的深度不小于1m。3)洞口边仰坡防护,临时防护采取喷锚网防护,永久防护采用C20混凝土骨架护坡或采用M10浆砌片石防护,厚30cm。4)洞门均应设检查设备,可根据洞门形式,地形条件设置。5)结构耐久性1)铁路隧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根据设计使用年限按100年进行设计,本隧按环境条件和作用等级按T1环境进行设计。2)衬砌结构主筋净保护层厚度为50mm;3)T1环境下隧道结构初期支护采用C25喷射混凝土,二次

12、衬砌采用C30或C35钢筋混凝土;6)支护措施级围岩地段采用模筑衬砌,拱墙设I20a型钢钢架,间距1榀/0.6m或设I18型钢钢架,间距1榀/0.8m,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压注水泥浆液预加固,小导管长3.5m,外插角510°,环向间距0.4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级围岩地段拱墙设1榀/1m的工16型钢钢架或1榀/1.2m的工16型钢钢架,拱部设42超前小导管加固,小导管长3.5m,外插角510°,环向间距0.4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衬砌类型及支护参数详见附表。西沟垭隧道出口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施工,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三台阶法施工隧道开挖支护循环时间计算表断面类型循环进尺(米)循环作业时间(分钟)施工准备钻孔装药爆破通风排险出碴支护合计0.63012030201502205702301805030250300840月理论进尺计算:初期支护:级围岩月进尺:24(小时)*60(分钟)/570(分钟)*0.6m/循环*27(天)=40.9(米)级围岩月进尺:24(小时)*60(分钟)/8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