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_第1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_第2页
肺泡蛋白沉积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男性,26岁。活动后气短10天。查体:T:36.5,P:72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好发于3050岁男性,可能与吸烟有关。临床上起病表现多隐蔽,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咳嗽、发热、胸闷、活动后气紧、乏力,部分可闻及肺内细湿锣音及/或肺底捻发音。支气管肺泡灌洗是唯一可用于该病诊断及治疗的方法,但约有20% 25%患者可自行缓解,而不须特别治疗。       

2、;  CT表现为双肺广泛的浸润阴影,边缘清晰、锐利,与正常肺组织截然分开,形成地图样改变,病变分布无规律性,边缘形态多样,可为弧形、直线形、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等。磨玻璃样阴影多见,其中见肺纹理穿行,部分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小结节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常见,其与磨玻璃阴影共同形成典型铺路石征。部分肺部感染患者可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人。未见胸膜受累者。         本例的特征性表现是病变沿胸膜下分布,但是这种疾病的分布特点还是很典型的。特征性的“地图征”与“卵石征”,肺纹理与磨砂状阴影分界清晰,间隔分布着肺气肿组织。这种分布

3、特征是由于肺泡内充满蛋白质样物质,肺小叶分布不均匀,当在肺门区呈蝶翼状分布时可形成中央性肺水肿征象,如果在肺周围分布则呈周围性肺水肿征象,小叶间隔明显增厚时与有沉积物的肺泡影相互交织形成“鹅卵石路”的现象,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分界清晰锐利。是由于淋巴细胞浸润、水肿、纤维化、胶原沉积形成、肺泡间隔与小叶间隔增厚引起。         鉴别诊断         (1)肺水肿:肺门区片状实变影,较对称分布,形如蝶翼状,有向下垂部分布倾向,病灶变化快,常伴心影增人及胸腔积液。

4、0;        (2)肺抱子菌肺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病变以磨玻璃阴影为主,肺气囊表现典型,对磺胺类药物敏感。         (3)肺间质纤维化:以肺间质纤维增生为主,且肺正常结构破坏,病变主要位于肺外围,尤其是胸膜下,严重者形成蜂窝样改变。         (4)肺泡细胞癌:较密实的结节或斑片阴影,部分可见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多见,病变进展快,并有融合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