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旅游规划_第1页
铜仁市旅游规划_第2页
铜仁市旅游规划_第3页
铜仁市旅游规划_第4页
铜仁市旅游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铜仁市旅游城市规划一、前言 铜仁,一个“山雄、水美、人仁”之境,一个坐落在黔湘渝三地交界的区域中心枢纽城市,一个辐射梵净山、黔东南民族风情区、凤凰古城和张家界的旅游中心接待和集散城市, 可以说,铜仁已具备了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但事实上,由于当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可投入资金的局限,使其发展一再受阻,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自身拥有的资源条件不相符。 如今,铜仁市旅游发展的机会来了: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旅游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党中央国务院拿出了4万亿元作为拉动内需的资金,并将重点放在了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上;同时国家旅游局也提出了“国民休闲计划”,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而2009年“生态旅游

2、年”主题口号的提出,更是为以梵净山为依托的铜仁旅游业的发展打了一支强心针。这一系列的措施,对于旅游发展尚处于上升期的铜仁市而言,都是利好的,它的作用在于完善铜仁市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鼓励当地优先考虑旅游业的发展。 就铜仁所在区域的旅游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周边已形成了诸如梵净山、湘西凤凰古城、铜仁九龙洞、镇远古镇等旅游景区(点),但处于其交通核心位置的铜仁市并未能充分发挥其接待和集散的功能,起到连接、整合区内旅游相关产业,提升区内旅游整体品质和形象的作用。而如今进行的规划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考虑的,通过城市风貌的改造,打造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寻求区域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二、市场背景分析 (一)政策

3、背景分析 1、全球经济危机下的发展契机 2、国家旅游局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台 3、2009年被定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年” (二)产业背景分析 (三)区位背景分析 (四)资源分析 1、资源类型丰富 2、资源品味较高 3、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五)有利条件分析 1、旅游经济发展环境一片大好 2、良好的市场开发机遇 3、区域引领潜力逐步显现 三、战略定位 辐射黔湘鄂重要旅游资源的集散中心 中国梦游第一江,一个可以晚上旅游的城市四、形象定位 (一)主体形象: “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娱情山水,一度悠然;十里锦江,不夜之城。” (二)形象依托: 山梵净山 水锦江水 文化糅合了弥勒文化(魂)、铜仁本土少数民族文化(

4、体)和江浙与川渝商贾文化(肢)的综合文化五、目标愿景 (一)当前目标 通过对城市主干道和锦江沿岸的改造和整治,塑造铜仁市旅游城市形象,形成黔湘渝三地交界的旅游接待中心城市。 (二)中期目标 实现铜仁市从接待型旅游城市向游憩型旅游城市的过渡。 (三)最终目标 按照国际休闲度假城市标准,进一步丰富铜仁市城市旅游的内容,将铜仁市最终打造成为辐射黔湘渝三地交界的深度旅游目的地。 六、分区布局 铜仁市区具有三江汇流穿城而过的景观,蜿蜒的河道将市区划分出12个半岛,以此为基础基础将铜仁市划分为12半岛上加以规划改造。 (一)清水塘:民族风情园。 (二)桐梓坳半岛:滨江景观区。 (三)金滩半岛:休闲小吃酒吧

5、街。 (四)曹园半岛:滨江景观区(因地块已挂牌出售,我方只做滨江景观)。 (五)江崇门半岛:综合旅游区。 (六)五显庙半岛:滨江景观及沿街建筑改造。 (七)大江坪半岛:文化休闲游憩区。 (八)三江公园:城市休憩公园。 (九)鲤鱼嘴半岛:滨江景观区(因地块已挂牌出售,我方只做滨江景观)。 (十)渔梁滩半岛:滨江景观区(因地块已挂牌出售,我方只做滨江景观)。 (十一)水晶阁半岛:高端住宿接待区。 (十二)黄连冲和鹭鸶岩半岛:生态湿地公园。 其中重点打造内容包括城市主干道及锦江沿岸建筑改造工程和“黄金水脉”十里锦江(含12半岛)。七、营销策略思路 (一)梵光、梵语、梵文化 梵光铜仁市,梵净山佛光照临

6、的城市 梵语弘扬佛教精义的语言 梵文化集合了“梵光”与“梵语”两大基点的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二)城市定向让铜仁更了解铜仁 在穿行于城市的过程中,寻找一个个隐藏在城市角落中的风景线,发现城市的历史和现代。 (三)夜游铜仁城市旅游的最HIGH点 城市旅游的开发,是对其历史文脉的挖掘、提炼、梳理和活性保护,同时也是对其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营造。 夜游,能为城市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休闲旅游项目。 铜仁市夜游项目的核心是依托锦江的“两点一线”以江宗门半岛或渔梁滩半岛互为起始点,所形成的锦江有夜游的核心游线附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区位分析图铜仁十里锦江白天鸟瞰梵净山大道梵净山大道梵净山大道梵净山大道梵净山大道东太大道东太大道东太透视沿街商住楼透视图沿街商住楼透视图沿街商住楼透视图沿街商住楼透视图区位分析现状分析高程分析坡度分析总平面三方案功能分析交通分析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