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临床输血学_第1页
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临床输血学_第2页
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临床输血学_第3页
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临床输血学_第4页
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临床输血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S/T203-2020输血医学术语6临床输血学有关术语6.1 输血 tran SfuSi on; blood tran SfuSi On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输入患者循环系统的治疗过程。6.2 输血前检测 Pretransfusion testing在输血之前所做的常规检测流程,一般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试验。6.2.1 交叉配血 CrOSSmatCh检测献血者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或血浆、受血者红细胞与献血者血清或血浆之间相容性的试验。6.2.2 主侧交叉配血 major CrOSSmatCh检测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或血浆是否发生免疫性凝集反应或/和溶血反应的试

2、验。6.2.3 次侧交叉配血 minor CrOSSmatCh检测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是否发生免疫性凝集或/和溶血反应的试验。6.2.4 电子交叉配血 electronic CrOSSmatCh对于既往和现在均未检出意外抗体的患者,按照电子配血标准操作规程,将患者的血液信息和献血者的血液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系统判读患者和献血者的ABO和 Rh血型的相容性。6.2.5 相容性试验 COmPatibiIity test预判患者输血后是否会产生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的体外试验总 和。通常包括血型一致性或配合性检测、血型抗体检测以及交叉配合 性试验。626 抗体筛查 antibody S

3、Creening意外抗体筛查 Un expected an tibody SCree ning检测受血者或献血者血液中是否存在可与同种异体红细胞的抗原 发生反应的具有临床意义的意外抗体。6.2.7 意外抗体鉴定 Unexpected antibody identificatiOn应用一组试剂红细胞组和待检血清或血浆反应,分别分析在盐水 介质和非盐水介质中的反应性及反应强度,对照试剂红细胞组的抗 原,判断血清或血浆中可能存在的意外抗体的特异性。6.2.8 吸收放散试验 absorbtion and elution test在一定条件下使红细胞与抗体结合,继而改变条件使红细胞与抗 体解离,从而获得

4、特定抗体的方法。例如冷吸收、热放散和热吸收、 收酸放散等。常用于提纯或富集抗体以鉴定抗体特异性。6.2.9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DAT直接库姆氏试验direct Coombs test用抗人球蛋白试剂检测红细胞是否在体内被抗体或补体致敏的试 验,可用于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溶血。6.2.10 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n direct an tiglobulin test; IAT间接库姆氏试验in direct Coombs test用抗人球蛋白试剂检测红细胞与抗体在体外是否发生反应的试 验,用于抗体筛查、抗体鉴定、交叉配血与红细胞血型检测。6.3 受

5、血者确认 recipie nt ide ntificati On在输血前核对患者和血液成分与需输血的患者及输血需求信息是 否匹配。6.4 受血者知情同意 recipie nt (in formed) COnSent在输血之前应书面告知受血者或其近亲属并解释相关信息,包括 输血指征、相关风险、可能的副作用和可能的替代方法等,并获得受 血者或其近亲属认可并签名。6.5 治疗性单采 therapeutic apheresis使用单采技术从患者体内采集出某种血液成分弃去,并输入相应 替代的液体。常用的治疗性单采包括血浆置换、治疗性红细胞单采、 治疗性白细胞单采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等。6.6 血浆置换 P

6、IaSma exchange治疗性血浆置换 therapeutic PIaSma excha nge;TPE使用单采技术去除患者自身的血浆,替换为白蛋白、血浆或晶体 液等的治疗措施。6.7 患者血液管理 Patient blood management ; PBM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采用多专科技术与方 法,使需要输血的患者获得最佳治疗。6.8 血液保护 blood conSerVatiOn是患者血液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应用多种策略和多专科技术方 法,尽可能减少患者自身的血液丢失,以减少患者对异体血液的需 求。6.9 无输血医学 tranSfuSiOn-free medicine

7、通过多种策略和多专科技术方法,在不使用异体血液的情况下给 予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6.10 自体输血 autologous tranSfUSiOn采集患者自身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在其术中或术后或紧急情况时 予以回输的一种输血治疗方式。6.11 术前自体血储存 PreOPeratiVe autologous blooddon atio n;PAD术前一次或多次采集患者自体全血或血液成分并储存起来,根据 患者情况在术中或术后将其回输患者体内。6.12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hemodilutio n;ANH术前为患者采集并暂存血液,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补充循环血容 量,使血

8、液稀释,减少术中红细胞丢失,术后再行血液回输的过 程。6.13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术前静脉补充液体,扩充血容量的同时使得血液稀释,从而减少 术中红细胞丢失,整个过程不采集自体血液。6.14 血细胞回收cell SaIVage术中将手术吸引装置中的血液和/或手术创口流出的血液回收,并进行洗涤等处理后回输的过程。6.15 大量输血 massive tranSfUSion短时间内连续、快速输注大量血液。通常是指24h内输入的血液总量等于或超出患者全身血容量,或3h内的血液输注量达到受血者自身血容量的50%以上。6.16 换血 e

9、xchange tranSfuSiOn采出患者血液或某一血液成分并代之以相应的血液成分,以去除 异常的血液组分或循环中的毒素的治疗过程。6.17 限制性输血策略 restrictive tranSfUSiOn Strategy将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7080gL作为红细胞成分输 注指征。6.18 非限制性输血策略 IiberaI tranSfUSiOn Strategy将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90100g/L作为红细胞成分 输注指征。6.19 术前贫血管理 PreOPeratiVe anemia management在术前对择期手术患者的贫血状况进行诊断、评估,采用包括补 充铁

10、剂、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术前自体血储存等治疗手段,提高患 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患者对失血的耐受能力,降低异体输血的 风险,促进术后快速康复。6.20 医源性失血 iatrogenic blood loss可导致患者失血的多种医源性因素,如采血化验、侵入性检查、 抗凝药物等。6.21 控制性降压 con trolled hypote nsion50mm在保证重要脏器氧供的情况下,人为的将平均动脉压降低到Hg65mm Hg (平均基础血压下降30%),从而减少手术失血,改善术野环境,减少围手术期输血。6.22 血小板计数增量校正值 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el用

11、于评估血小板输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加数量的判断方法。6.23 血液安全监测 haemovigilance ; HV血液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输血链中所有与血液安 全有关的幸免事件、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进行持续、规范 地收集、调查、鉴定、分析和报告的过程。血液安全监测可以对血液 安全进行客观评估和持续改进,可以确定事件的原因、后果、残余风 险和变化趋势,可以通过早期预警以阻止或预防事件的发生或再发 生,可以改善决策机制,通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培训指导输 血链中实践的改进,促进血液安全。6.23.1 事件 eve nt发生于输血链中的非期望事件,包括幸免事件(near mi

12、ss )、不良事件( adverse eve nt)和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 On)。6.23.1.1 幸免事件 near miss在造成实质性后果之前被发现并纠正的非期望事件。6.23.1.2 不良事件 adverse eve nt对血液质量和献血者或受血者的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偏差 事件。6.23.1.3 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发生于献血者或受血者,与献血或输血相关的非期望病理生理反 应。6.23.2 输血反应 tranSfuSiOn reactions输血并发症 tran SfUSi on complicatio ns与输血具有时序相关性的不良反

13、应。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不良事件,也可能是患者与所输注血液相互作用。6.23.3 免疫性输血反应immuno IOgiCal tran SfUSi on reacti on因输血导致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和/或免疫细胞激活所产生的应答。6.23.3.1 过敏反应 allergic reaction过敏原与体内已有的抗体间相互作用所致。在一些情况下,输入来自于具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献血者的抗体也会发生。部分可见于先 天性IgA缺乏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局部性与全身性过敏反 应。6.23.3.2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acute hemolytictran SfUSi onreact ion ;

14、AHTR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immediate hemolytic tran SfUSi onreaction ; IHTR在输血过程中、输血终止后即刻或输血后24h内,由于输入血液与受血者之间的免疫不相容导致的红细胞裂解或清除加速,多为血管 内溶血。6.23.3.3 慢性溶血性输血反应chro nic hemolytic tran SfUSiO nreaction ; CHTR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 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reaction ; DHTR在输血24h后或数天后才发生的溶血反应,主要由记忆性免疫应 答引起,以血管外溶血为主。6.2334同种异体免

15、疫 alloimmu nizatio n在输血时或输血后受血者体内出现之前没有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红 细胞抗体,无溶血的临床症状或实验室表现。6.23.3.5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 SfuSi Onreaction ; FNHTR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终止后4h内以发热和/或寒战为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及原发病等原因所导致的一类输 血反应。6.23.3.6 输血后紫癜 post-transfusion PUrPUra; PTP输血后由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6.23.3.7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 SfUSiO n-assoc

16、iated graftVerSe host disease ; TA-GVHD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经输血进入易感受血者体内,在受血者 体内存活、增殖并攻击宿主细胞,致使受血者出现发热、皮肤损害、 肝功能障碍及骨髓抑制性贫血,淋巴细胞浸润等症状和病理改变。6.23.3.8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 SfUSiO n-related acute IUnginjury ; TRALI输血中或输血后6h内出现的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PaO2FIO2 (氧合指数)300 mmHg,同时胸部 X线显示双侧肺部浸润,且无左心房高压(如循环过载),排除输血前存在急性肺损伤和 其他导致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17、6.2339输血相关免疫调节tran SfuSi On-relatedimmunomodulatiOn ; TRlM同种异体血液作为一种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物质,在临床输血治 疗中会伴随产生一系列涉及免疫调节的副反应,如术后感染率上升、 恶性肿瘤复发率增加等。6.23.3.10 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 SfUSiOn refractori ness患者接受足够剂量的血小板输注后,未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即 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效提高和/或临床出血症状未见改善。注:此处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属于免疫性输血反应。6.23.3.11 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

18、he fetus andnewborn ; HDFN孕妇体内因同种异体免疫而产生的IgG抗体穿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其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溶血性疾病。6.23.4非免疫性输血反应non-immu nological tran SfUSiO nreacti on非免疫机制引起的输血反应。6.23.4.1 输血相关性低血压tran SfUSiO n-associated hypote nsive;TAH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终止后1h内出现的以血压降低为特征的临床表现。6.23.4.2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ran SfUSiO n-associated circulationoverload ; TACo由于输血速度过快和/或输血量过大或受血者的潜在心肺疾病,输注的容量不能有效地被受血者所接受。6.23.4.3 输血相关呼吸困难tranSfUSiOn-associated dyspnea; TAD输血结束后24h内发生呼吸窘迫,不符合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输血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