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_第1页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_第2页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_第3页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_第4页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1设计思路本工程总体思路采用高效曝气系统 +高效生态浮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相结合的技 术,通过种植沉水植物、投放原生水生动物、构建高效生态浮床、改造硬质河床等措施, 促进河道形成健康完善的沉水植物群落、水生动物群落、及微生物群落,提高生态处理 功能。通过构建高效曝气系统,提高河道水体溶解氧浓度,促进生态处理能力,最终实 现水质稳定达标,并保障河道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2技术路线图1技术路线图3总体设计3.1设计参数河道长度:1400m治理面积:15000m2常水位水深:1.7m2m处理工艺:高效曝气+生物碳纤维浮床+水生生态系统构建技术进水水质:

2、表5-1 2014年下半年横一港水质检测报告水质指标取样时间透明度 (m)溶解氧(mg/L)氨氮(mg/L )高镒酸盐指 数(mg/L)总磷(mg/L )7月20日0.390.78.638.710.898月20日0.250.54.987.490.729月20日0.20.29.7110.31.1210月20日0.61.27.44370.711月20日0.451.48.376.370.7412月20日0.451.66.68370.55出水水质:表5-2设计出水水质序号水质指标单位浓度1高镒酸盐指数mg/L0 102氨氮mg/L<4.03总磷mg/L<0.54溶解氧mg/L>3.0

3、5透明度m>0.503.2工程平面图图2.2工程总平面图(二)图2.3工程总平面图(三)图3横一港剖面图3.3 工艺流程利用新建横一港闸控制河道水位,人工排水将水位降至最佳施工深度再进行相应施工步骤。生态水处理工序如下:水位调控*河床改造-高效曝气系统构建种植沉水植物1后期维护W水生动物投放一高效生态浮床构建4-逐步进水图4项目总体工艺流程图3.4 技术方案优势(1) 原位修复净化效果持续可控、能耗低;(2) 净化效果好,自然生态、无二次污染;(3) 生态效益高、景观效果好;(4) 管理维护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5) 工程量小、投资省。4工程措施4.1 河床改造在现状硬质河床上铺设卵石

4、、砂石,为微生物提供挂膜载体,增加水体与生物膜的 接触面积,同时为水生动物提供繁殖休憩的场所。表5-3河床改造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回填卵石m31800回填厚度为30cm4.2 高效微生物菌剂投加(1)针对横一港河道底质较硬,不利于水生植物快速恢复的问题,通过投加生物 激活剂DLX-Y04及生物制剂CSDLX-001,改良河道底泥特性,减少内源污染。投加对 底泥处理有很强针对性的菌剂,此类微生物注意分解污泥中的有机质并固化污泥中其他 不可分解的物质,使污泥不再持续污染水体。本环节添加量约为3kg/500平米。根据后续水质变化情况适量补充。(1)抑制河道黑臭,投加生物激活剂 DLX-Y

5、04及生物制剂CSDLX-003。根据本治理区域的特点,将激活并稀释后的专用微生物菌剂喷洒在水面及四周5米内的地面或墙面内,用量约为3kg/1000m2。微生物附着在水体内或岸边时可将水体内散 发的硫化氢和氨气的臭气成分分解掉。(2)提升河道透明度,改善色度及浊度,投加生物激活剂DLX-Y04及生物制剂CSDLX-002.在第一步实施后的同时,将针对水体内的悬浮污的微生物菌剂均与撒入水体内,此 种菌剂在水体内激活并繁殖后,可将水体内的有机悬浮污分解转化为无机盐类沉淀到水 底及气体排出水面,使水中的色度逐步降低;通过微生物分泌的多糖等粘连物质将水体 中的无机悬浮小颗粒絮凝在一起形成大分子沉淀到水

6、底。使水中的浊度逐步降低,能见 度一般在1-2个月后可达到0.8m以上。本环节添加约为 3kg/500m2,在初次添加后48 小时,再次添加约为1kg/500 m2的菌剂进行补充。(4)稳定的外来污染源处理,投加生物激活剂DLX-Y04及复合微生物菌剂CSDLX-002, CSDLX-003。截污工程未完成前,河道治理段上游每天有1200m3生活污水汇入该水域,可在治理段前端将激活和稀释后的菌剂通过计量投加,随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水体内,可保持治 理段前端的微生物浓度,提高水体内的处理效率。根据现场情况,可设置1-2个投加点, 每天补充的菌剂约为2kg直到截污工程完成。另外针对治理区段内的其他点源

7、污染,在点源污染汇入处添加一部分长效微生物颗粒,此种菌剂可随着污水的流动冲刷不停繁殖散发想要的微生物。具体的添加量根据现 场确定。(5)应急处理遇突发情况,如大量污染进入的情况下,需尽快投加制剂配合其他处理单元(如曝气系 统、循环系统等)进行应急处置,一般处置期为1-3天,具体时间及投加量根据外来污染情况及污染程度确定。有机物质分解流程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process有机碇出物的国强等尬分氯化物候酸其弱化皂硫魅益微生砌硫化俄利用无机疏触苫除.图5有机物分解流程图(6)菌剂工程量统计表5-4菌剂投加工程量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复合微生物菌剂CSDLX -0

8、03150kg复合微生物菌剂CSDLX -00250kg自动散发复合微生物菌剂CSDLX -001100kg微生物激活剂DLX -Y04200L微生物自动激活器DLX-100L1台微生物冲击散发器DLX -20*4010台不锈钢材质加药桶1立方2台自动喷约泉1台电动,临时设备4.3 微纳米气泡曝气系统构建工程本项目的高效曝气技术采用一种新型的人工曝气技术,微纳米气泡曝气技术,由于 其具有气泡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效率高、在水中上升速度慢等优点,在气浮净水、 水体增氧、农业灌溉、污泥降解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在本项目中的河道设置微纳米 气泡曝气技术,可快速有效改善水体溶解氧浓度,为整个河道健康

9、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基础条件。本项目拟构建5套高效曝气设备,快速提高河道水体溶解氧浓度,并对应构建 5套 推流曝气设备,促进水体水平流动,保障整个河道水体溶解氧浓度处于较高水平。每套 高效曝气系统服务半径为50m,两套曝气设备间隔250m设置。表5-5高效曝气系统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局效曝气系统套5间隔250m设置2推流曝气系统套54.4 生物碳纤维浮床配置工程河道常水位水深为1.72m,无法满足挺水植物的生长。本项目拟沿河道两岸构建 高效生态浮床1000m2。通过挺水植物的吸收净化作用去除水体中的部分氮磷等元素, 挺水植物具有较高的景观观赏价值,可显著提高河道景观。同时高效生

10、态填料可为微生 物提供较大面积的挂膜载体,充分利用微生物分解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浮床种植水生植物可选择种类有:菖蒲、黄花莺尾、钱币草等。表5-6生物碳纤维浮床工程量序号工程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浮床m21000每延米浮床宽0.6m,含植物2生态填料m210004 根/ m24.5 沉水植物配置工程本项目水生态技术系统方案核心是建立以沉水植物为主的健康水生态系统,提升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保证水质治理目标。(1)沉水植物配置说明河道水域总面积约15000 m2,土质河床部分为4500m2,沉水植物总种植面积2200 m2, 占土质河床总面积的49%,占河床总面积15%。沉水植物选择物种有:苦草、金鱼藻、

11、 伊乐藻、范草、轮叶黑藻等。其中以苦草为主要种类,约占总面积的55%,计1000m2; 金鱼藻种植面积共计300 m2、伊乐藻种植面积共计300m2、范草种植面积共计300m2、 轮叶黑藻种植面积共计300m2。表5-7沉水植物材料配置表序号工程内容特征单位数量1苦草密度220株/m2,株高:15-20cmm210002金鱼藻密度150株/m2,株高:20-40cmm23003伊乐藻密度180株/m2,株高:20-40cmm23004疽草密度180株/m2,株高:20-40cmm23005轮叶黑藻密度120株/m2,株高:20-40cmm2300(2)沉水植物简介? 苦草枯草是一种沉水草本,具

12、匍匐茎,叶基生,线形或带形,长20-200厘米,宽0.5-2厘米,绿色或略带紫红色,无叶柄;叶脉 5-9条,萼片3片,大小不等,成舟形浮于水上, 对氮、磷等污染物具有高效的吸收作用。图6苦草? 金鱼藻金鱼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茎长 40-150厘米,平滑,具分枝。叶4-12轮生,1-2次 二叉状分歧,裂片丝状,或丝状条形,长1.5-2厘米,宽0.1-0.5毫米,先端带白色软骨质, 边缘仅一侧有数细齿。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群生于淡水池塘、水沟、稳水小 河、温泉流水及水库中。金鱼藻在 pH值7.1-9.2的水中均可正常生长,但以 pH值7.6-8.8 最为适。图7金鱼藻? 伊乐藻伊乐藻是一种

13、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与黑藻、苦草同属水鳖科。伊乐藻适 应力极强,只要水上无冰即可栽培,气温在 5c以上即可生长。能以营养体越冬,当苦 草、轮叶黑藻尚未发芽时,该草已大量生长。图8伊乐藻范草范草又名虾藻、虾草,属眼子菜科,为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具近圆柱形的根茎 茎稍扁,多分枝,近基部常匍匐地面,于节处生出疏或稍密的须根。生于池海、沼泽或 沟渠中。图9落草? 轮叶黑藻轮叶黑藻属水鳖科黑藻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直立细长,长50-80厘米,叶带状披针形,4-8片轮生,通常以4-6片为多,长1.5厘米左右,宽约1.5-2cm。叶缘具小锯 齿,叶无柄。广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图10轮叶黑藻4

14、.6 水生动物配置设计水生植物种植完毕,系统进入生态优化调整期后,将按比例投放鱼、虾、螺、贝等 水生动物进行食物链调节,从而真正建立起一个生意盎然的全生态景观水体,以完善生 态链,促进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每种水生动物的投放比例和数量根据该区域水体生态修 复需要进行合理调控。水生动物包括鱼类(构建食物网)、底栖动物、虾类及滤食性浮游动物,它们参与 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能够显著增强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同时也是 构成完整水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全生态系统中放养的水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是有特定要求的,要以水 质净化为目标,而不是观赏或提高鱼产量。锦鲤、鲤鱼等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

15、不能随便 放养。拟投放的鱼虾螺贝类水生动物有:环棱螺和萝卜螺,河蚌,青虾,鱼类包括肉食 性的蹶鱼、黑鱼等鱼类。投放的水生动物简介(1)底栖动物类? 萝卜螺本种形态变异较大,幼体时期,体螺层不十分膨胀,螺旋部较高,因此外形多不呈 耳状,在生长过程中比例逐渐变化。壳高达 32毫米,壳宽可达29毫米,有4个螺层, 螺旋部极短、尖锐,体螺层膨大,形成贝壳的绝大部分;壳面呈黄褐色或茶褐色,具有 明显的生长纹,或者具有 锤击”的凹痕。栖息于沼泽、小水洼、池塘、湖泊、水库到小 溪的沿岸带,以及咸水湖、温泉等水域。? 环棱螺环棱螺是田螺科动物,体大型,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个 部分。壳高可

16、达70毫米以上,小型种壳高亦可达 30毫米。群栖于江河、湖泊、池塘和 水田中。以宽大的腹足匍匐于水草上或爬行于水底。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 寒,耐氧的能力。雌雄异体。? 河蚌河蚌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壳质薄,易碎,有纹理。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 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背部有后翼,壳顶隆起。河蚌可生长在淡水区亦可生 长在咸水区,以滤食藻类和微生物为生。多栖息于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 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雌雄异体。(2)鱼类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中地区为 57月,以6月较为集中。繁殖 水温为18c 30C ,最适水温为20c 25c。黑鱼有极强的生

17、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无论是湖泊、水库、河川、溪沟、塘堰还是水田、渠道,甚至连一般鱼类难以生存的沼 泽、积水潭、洼困等都能生长、繁衍。(3)虾类青虾学名为沼虾,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淡水水域中,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食性广。青虾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淡水虾类之一, 它生长快,个体大,繁殖快,生命力强, 广泛分布于我国淡水湖泊中。青虾是杂食性动物,生物。幼虾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自 然水域中的成虾主要食料是各种底栖小型无脊椎动物、水生动物的尸体、固着藻类、多 种丝状藻类、有机碎屑、植物碎片等。其最适生长水温为1830C,当水温下降到4c时进入越冬期,当水温升到10c以上时活力加强,摄食逐步加强,营底栖

18、生活,喜欢栖 息在水草丛生的缓流处。栖息水深从12米到67米不等。夏秋季青虾在岸边浅水处寻 食和繁殖,冬季则移到较深的水区越冬,很少摄食和活动。图11水生动物系统表5-8水生动物配置表序号名称数量单位特征合计1底栖 动物萝卜螺50kg300 只 /1kg共 150Kg2环棱螺50kg300 只 /1kg3河蚌50kg80 120g/个;4鱼类黑鱼30kg150200g/尾共 50Kg5虾类青虾20kg2cm/只共 20Kg4.7 全生态系统平衡调节在生态系统初期,某一物种会因为环境的适宜性而大量繁殖,使单个物种生长占优 势,从而抑制其他物种的竞争力,使得其他物种数量减少甚至缺失,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减弱。因此在生态系统初步构建完成后,需通过全生态系统平衡调节方 式以确保生态系统稳定。5水质检测1监测点位工程施工期在河道内设置水质监测点 4处,分别位于和睦港与横一港交叉口、杭乔 路以西、横一港闸东、海景路西;养护期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