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中考物理内能练习题及答案一、内能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h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答案】D【解析】【解答】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可能是热传递,A不符合题意;B.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C物体的温度反应组成物体分子运动的快慢,不能说热量多,C不符合题意;D.内能是物体内左右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内能是组成物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 等,改变内
2、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2.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升飞机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B.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C.飞机上的发动机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航空母舰利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D【解析】 【解答】解:A、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 越小的原理,故A正确;B、随着直升飞机上升高度增加,机舱外大气压减小,故 B正确;C、飞机发动机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D.【
3、分析】(1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却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判断清楚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即可;(4)核能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3.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
4、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 存在间隙.4 .下列有关热值内能、比热容和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越大,内燃机的热机效率越高B.热机所用燃料的化学能转化的内能越多效率越高C.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用热值大的燃料,燃烧相同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
5、量,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不一定多,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的比值不一定大,热机效率不一定得到提高,A不符合题意;B、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B不符合题意;C、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物质相比,相同质量、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吸热的热量较多,所以用水来降温, C符合题意;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热机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能量的比值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都有关系.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
6、间 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5 .下列关于 从粒子到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H B3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n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空间处处膨胀 【答案】D 【解析】【解答】A、摩擦起电是电荷发生了转移,A不符合题意;B、扫地时尘土飞舞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C、在探索更微小粒子的过程中,人们首先发现的是电子,C不符合题意;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宇宙处处膨胀,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同
7、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束缚电子强的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2)分子是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通过扩散现象表现的,灰尘属于宏观的颗粒;(3)人们发现了电子后,才发现原子仍能够再分;(4)宇宙是有层次的,大爆炸”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的膨胀.6 .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C.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Q.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B【解析】 【解答】A、由于镜子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破镜不能
8、重圆”,A不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是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符合题意;C、铁、水、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传递磁极间相 互作用的物质,叫磁场,它不是由分子组成的,C不符合题意;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仍能发生扩散现象,分子之间仍存在间隙,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表现 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等于平衡位置时,引力等于斥 力,即分子力等于零;(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一,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 用的引力和斥力;(3)磁场
9、是存在于磁体周围的,可对放入其中的其它磁性材料产生磁力作用的物质7 .村居诗中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莺”,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i.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解析】【解答】解:A、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质 量不变,惯性不变,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C不符合
10、题意;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在两个物体 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 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 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8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
11、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 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 疑的是()C.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A.B.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D.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答案】D【解析】【解答】AB、挂一个或两个钩码时,改变的是对铅柱的拉力大小,可以探究两铅 柱之间的引力大小,AB不符合题意;C、铅柱略错开时,改变了铅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探究引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 系,C不符合题意;D、将两个粘在一起的铅柱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 铅柱粘在一起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将两个表面光滑的
12、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真空罩内没有空气,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铅柱粘在一起9 .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如题4图所示,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nD.试管口的 白气”是水沸腾产生 的水蒸汽【答案】B【解析】【解答】A、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故 A错误;B、水蒸气对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车t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正确;C、热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车t化为内能,反了,故C错误;D、试管口的 白气”是水
13、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1)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热机 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白气”不是气体,是液化成的小水滴。10 .关于物体的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吸收热量B.物体内能减小,说明物体对外做功C.水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铁丝发热,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被加热【答案】D【解析】【解答】解:AB、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同理物体内能减小,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外做功。AB不
14、符合题意。C、当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不符合题意。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因此铁丝发热可能是对其做功的,也可能 是对其加热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 ,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 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 ,如果物体本身发 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但温度却保持不变.11 .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
15、是()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n B.热水瓶瓶塞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污水排出池塘不久,整个池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答案】C【解析】 【解答】A选项错误,因为矿石粉碎成的粉末并不是分子,它仍然比分子大得 多.A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热水瓶的瓶塞难以拔出是瓶内倒入热水后,由于温度不断降低,使瓶内水和空气的压强减小,瓶塞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难以打开,并不是分子引力造成的,B不符合题意;C选项正确,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物体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空隙较大
16、,不是由分子间的引力造成 的.如果只考虑分子间引力,那么气体分子就会紧紧地吸在一起,就不是气体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分子非常小,直径在 10-10m;B、瓶内气体温度不断降低,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塞受到向内的压强差;C、两种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D、因为气体分子空隙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易于压缩。12 .下列属于扩散现象并且扩散速度最快的是()A.春天天空的沙尘暴B.加盐的辣白莱变咸C.厨房炒菜,满屋飘香 D.雨水打湿衣服【答案】C【解析】【解答】A.春天的沙尘暴是固体运动,不是分子,A不符合题意
17、;B.加盐的菜变咸,是分子运动,但不够快,B不符合题意;C厨房炒菜时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且分子运动较快,C符合题意;D雨水打湿衣服不是分子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宏观体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答案】B【解析】 【解答】解:A、内能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因此热水的内能不一定比冷水的内能多,故 A错误; B、汽油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18、冲程.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B正确.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故 C错误;D、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故选B.【分析】(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质量越大,内能越大;(2)汽油机能量转化情况,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4)质量和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越低.14.下列
19、说法中正确的是()A. 0c的冰变成0 c的水内能不变B.相同情况下油比水升温慢C.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发生了升华i”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 白气”是水蒸气【答案】C【解析】【解答】解:A、0c的冰变成0c的水,温度虽然不变,由于熔化时吸收了热量,故内能增大,故 A错 误.B、油比水的比热容小,质量相同的油和水吸收相同热量时,油比水温度升高的多,故B错误;C、固体清新剂在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 C正确;D、白气”是小水滴,是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发生的液化现象;故 D错误.故选:C.【分析】(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物体的内能变化,但温度不一定变化;(2
20、)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说明油的吸热能力小,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更快;(3)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4)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放热.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物体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C.核能是再生能源 D.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答案】D【解析】 【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据此 也可以判断它们的大小;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能来自于放射性的物质铀,铀在自然界中有储量是一定的.【解答】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所以
21、说法错误;B、原子、原子核、电子是按尺度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所以说法错误;C、产生核能的燃料在自然界中的确储量是一定是,因此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说法错误;D、核电站是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是正确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对核能的基本认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本知识点.16 .小明同学在家洗澡时,接触和应用了不少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器B.热水淋在身上感到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C.浴室内的镜面上常有一层水雾,是液化现象D.使用沐浴液时室内充满了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A【解析】 【解答】解:A、电热水器
22、工作时,消耗了电能,产生了热量,因此电热水器是 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器;故 A错误;B、热水的温度高于人体的温度,当热水淋在身上时,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所以身上感到暖和;故 B正确.C、浴室内的镜面上的水雾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而形成的一层小水滴,故是液化现 象;故C正确.D、使用沐浴液时室内充满了香味,是因为香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 D正确.故选A.【分析】(1)用电器都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不同的用电器利用的能量不同;3)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2)当两个物体间有温度差时,物体间就会发生热传导;( 现象;(4)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7 .如图,是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
23、热,一段时间后橡皮塞被冲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越大,酒精的热值越大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C.试管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D.橡皮塞被冲开的过程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都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答案】C【解析】 【解答】解:A、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的质量无关,故A错误;B、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所以酒精燃烧放出的 热量不能全部被试管中的水吸收,故B错误;C、加热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故C正确.D、塞子冲出时,是试管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增加的机械能,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能 量
24、转化相同,故D错误.故选C.【分析】(1)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2)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要散失到空气中一部分,被试管吸收一部分,水吸收一部分,据此分析;(3)用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试管和水的内能,属热传递的方式;(4)当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试管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就会将塞子冲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 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18 .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B.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C
25、.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热量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不能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答案】D【解析】【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即温度不一定升高,A不符合题意;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B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C不符合题意;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 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D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 ,有可能发 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 ,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如晶体的熔化 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发酵考试题+答案
- 水工建筑维修灌浆工职业技能考试题库
- 烃的结构与性质(核心考点)-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 生活现象之热现象(一)-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题型突破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及答案02
- CN120199580A 一种可限位的电子变压器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完形填空15篇(含答案)
- 2015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镜护理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配送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换热站改造施工方案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招生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秋季学期特殊教育学校工作计划
- 香港劳务派遣合同范本年
- 2025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完成筹备申请正式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的审批办理流程
- 手足显微外科护理常规
- 《开关培训》课件
- 俄乌冲突课件初中生
- 【初中英语】15天背完英语3500词
- 2024上海中考考纲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