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径为1.3 x 10m的 钻酬:菁”分子分散在水中能形成胶体,则该分子的直径比Na+大B.煮沸饱和FeC3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C. 丁达尔现象可以用来区别胶体和溶液D.明矶净水利用了胶体的性质【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直径为1.3 x 10m的 钻酬:菁”分子处于胶体粒子的范围,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Na+溶液分散系粒子直径小于 1nm,即钻酬:菁”分子的直径比Na+大,A正确;B.制得Fe(OH)3胶体为向沸水中滴加 5-6滴FeC3饱和溶液,不是加热饱和 FeC3溶
2、液,B 错误;C. 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现象,会产生一条明亮的光路,能与溶液进行区分,C正确;D.明矶净水是铝离子水解产生了氢氧化铝胶体,利用了胶体的聚沉的性质,D正确;答案为Bo【点睛】本题易错点为B,煮沸饱和氯化铁溶液易得到氢氧化铁沉淀,而不是胶体。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Fe(s)Fe203H5eC3(aq)B. CuO,! V,Cu(NO3)2(aq), Cu(NO3)2(s)C. SQ(s)H,CSiQ(s)NaH -q Na2SiO3(aq)D-N2高温;亍二爸丁回NH3看”/F八N0【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铁与水蒸汽反应生成
3、四氧化三铁,故 A不选;B. Cu(N03(aq)加热要水解,产生氢氧化铜和硝酸,硝酸易挥发,水解平衡右移,得不到Cu(NO3)2(s),故 B 不选;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不选;D.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故D选;故选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 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易错点 C,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3.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古诗文 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古侍文化学知识A华阳国志中记载:“取井火 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
4、盐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 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 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 璃可盛”“强水”是指氢氟酸C天工开物中记载:“世间 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裘”的主要成分 都是蛋白质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 成丹砂”文中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故 A正确。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是浓盐酸、浓硝酸的混合物,而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故
5、B错误;C.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文中的 麻”指的是纤维素,主要成分是多糖,丝、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 C错误;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 (HgS烧之成水银,即 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 D错误;答案选Ao【点睛】升华和凝华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向Fe(OH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H2SO4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CO2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中发生
6、的反应是 Na2CQ+CQ+H2O=2NaHCQ, NaHCQ比Na2CQ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2O,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向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 Fe(OH)3沉淀,H2SO4过量,Fe(OH)3与H2SO4反应而溶解,不符合; 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钢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符合;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Q,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2Si
7、O3+2HCl=H2SiO3 J +2NaCl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反应与现象。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总结如下:(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Q(SQ)至过量。(2)向Fe(OHb胶体中加入硫酸至过量( 3)向可溶性铝盐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4)向偏铝酸盐中加入盐酸至过量5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蔗糖、硫酸钢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
8、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均与 H2O反应,故均属于碱性氧化物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类,故错误;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钢熔融状态能完全电离,属 于强电解质,水不完全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正确;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故错误;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错误;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正确;碱性氧化物为能跟酸发生反应只
9、生成盐和水,而Na2O2与酸发生反应还生成氧气,则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为,答案为Bo6 .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A CaOC2lB (NH4)2Fe(SO4)2C BiONO3D K3Fe(CN)6【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CaOC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 Ca (ClO) 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 正确;B. (NH4)2Fe(SQ)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 B错误;C. BiONO3中没有两个酸
10、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C错误;D. K3Fe(CN)6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 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7 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化合物:干冰、明矶、烧碱B.同位素:石墨、C6。、金刚石C.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D.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甲烷【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为二氧化碳、明矶为硫酸铝钾、烧碱为氢氧化钠,都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A正确;8 .石墨、C60、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故 B错误;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是含电解质的水属于混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
11、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乙醇、四氯化碳、甲烷属于非电解质,故 D正确;故选B。8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成语“百炼成钢” “蜡炬成灰”中均包含了化学变化B.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在常温下能溶于浓硝酸C.谚语“雷雨肥庄稼”,其过程中包含了氧化还原反应D.制备“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中的瓷,主要原料为黏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百炼成钢包含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变化,蜡炬成灰包含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和水,都包含化学变化,故 A正确;8 .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金属为铁,常温下
12、铁在浓硝酸中钝化不能溶解,故B错误;C.雷雨肥田是指氮气和氧气放电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被氧气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 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在土壤中形成钱盐被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放电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 正确;D.瓷器是利用黏土高温煨烧制得,制备“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中的瓷, 主要原料为黏土,故 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B。9 .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稀豆浆 蒸储水 硫酸铜稀溶液 FeCl 3稀溶液 云雾A.B.C.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稀豆浆
13、是胶体;蒸储水是纯净物,不是胶体;硫酸铜稀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FeC3稀溶液属于溶液分散系;云雾是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稀豆浆、云雾,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蒸储水、硫酸铜稀溶液、FeC3稀溶液;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只要判断出哪些分散系 是胶体即可;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 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10 .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C. H2SiO3D. SQA. NOB. N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在放电条件下,N2与O2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14、 NO, A不合题意;B. NO与02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NO2, B不合题意;C. SiC2与H20不反应,不能直接生成 H2SiQ, C符合题意;D.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SC2与C2可化合生成SC3, D不合题意;故选Co11 .化学与环境、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氯化钱溶液可清除铜制品表面的锈渍,是因为氨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月饼因为富含油脂而易发生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D.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塔期中加热熔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15、,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误;B.氨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可以用来除锈,故 B正确;C.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包装中的硅胶为干燥剂,但硅胶没有还原性、不能除去月饼包装袋中的氧气,可放入装有铁粉的透气袋,故 C错误;D.石英塔期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 D错误;故答案选Bo12.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SB.C.D.【答案】A【解析】【详解】A.氮气与氧气反应时生成 NO,不能一步生成 N02,符合题意,A正确;B.氮气与氢气反应时生成氨气,能一步实现,与题意不符,B错误;C.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 NO,与题意不符,C错误;D.NO与氧气反应生成
16、NO2,与题意不符,D错误;答案为Ao13.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发现一种叫M1的天然病毒(属于蛋白质),其能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该病毒含有C H、。、N、S等元素,其直径大约为70 n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1病毒中的C、H、O、N、S原子最有可能以共价键结合B. M1病毒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M1病毒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 M1病毒在生物体内的水解产物可能是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C、H、O、N、S属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最有可能形成共价键,A正确;B. M1病毒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所以 M1病毒
17、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 M1病毒溶于水形成的液体属于胶体,故具有丁达尔效应,C正确;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D正确。答案选Do【点睛】本题B选项注意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类似的还有淀粉和纤维素也是天然高 分子有机化合物,而油脂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注意区分;本题C选项注意胶体的本质取决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700nm之间的为胶体。14.我国学者研究出一种用于催化 DMO和氢气反应获得 EG的纳米反应器,如图是反应的 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纳米颗粒是一种胶体,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B. EG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C. 1molDMO完全转化为 E
18、G时消耗2molH 2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HH、C-0、C= O【答案】AC【解析】【分析】【详解】A. Cu纳米颗粒是单质,能将氢气解离成氢原子,不是胶体, A选项错误;B.由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EG是乙二醇,分子中含有 2个醇羟基,因此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B 选项正确;C. DMO 为草酸二甲酯(CKOOCCOOCH), DMO 与 H2 反应产生 CHsOH 和 CHsOOCCHOH、H2O, 1 mol DMO反应需要3mol H2,若完全转化为 EG时消耗6mol H2, C选项错误;D. CH3COO-COOCH+4H2-CHOH+HOCHCH2OH,由图及反应可知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健有HH、C-0、C= O, D选项正确;答案选AC。15. PM2.5是雾霾天的罪魁祸首,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 2.5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霾一定属于胶体B.鉴别蛋白质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可用丁达尔效应C.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可用过滤的方法D.碱式氯化铝Al2(OH)nCl6 n可做净水剂【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 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而PM2.5 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析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进度延误的原因试题及答案
- 2025市政工程施工案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工程起重机械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英语高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学档案建设与秋季管理计划
- 扶贫助农面试题及答案
-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计划
- 拍卖品保管责任协议
- 专业约谈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叶黄素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 内镜洗消相关试题及答案
- 高效节能泵结构优化-全面剖析
- 中国企业科创力研究报告2024
- 细胞培养技术的基础试题及答案
- (广东二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 GB/T 14601-2025电子特气氨
- 湖北省武汉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试卷
- 培训机构兼职老师聘用协议书范本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