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_第1页
电大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_第2页
电大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_第3页
电大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_第4页
电大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1: 一位富于理想的企业家西方经济学(二)配伍题(不需熟背,只要求名词与解释部分能配对即可)1 .经济学一一是关干洗搽的科学:是对稀缺件资源合理配置讲行诜择的科学。*2 .需求规律一一一般来说,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 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关系称为需求 规律或需求定理。*3.经给规律一一是指商品价格提高, 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 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呈同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 定理。4.均衡价格一一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 价格,它是由

2、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5 .需求收入弹性一一是指需求量相对畋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 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6.交叉弹性一一是指此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彼商品价格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或彼商品价格 需求量的变动对此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7 .边际效用一一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L*8 .无差异曲线一一是用来表示对消费者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数量点的轨迹。9 .边际产量一一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力皿$* *10.边际收益一一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益一* *11 .机会成本一一是

3、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拽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2 .边际技术替代率一一是指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 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13.生产扩展线一一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Q* 14 .完全竞争一一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15 .垄断竞争一一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克盘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16 .寡头垄断一一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一一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1

4、7 .边际产品价值一一(VMP):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格P的乘积。用公 式表示:VMP=MP P18 .洛伦兹曲线一一是美国统计学家M.洛伦兹提出的,是用以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一种曲线。洛伦兹曲线越弯曲,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19 .基尼系数一一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地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一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 度的指标。具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 20.逆向选择一一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21 外部经济一一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22 .公共

5、物品一一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科斯定理一一只要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无论开始时产权归 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23 .国内生产总值一一(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 *24 -边际消费倾向一一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指所占的比例。25-投资乘数一一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夕间的比率。* *26 -税收乘数一一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 系。* *27 -转移支付乘数一一是指国民收入的

6、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劫付与动昂之 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 比例。货币供给一一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28 货币乘数一一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29 .总需求一一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30 .总供给一一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 量。*31 .失业率一一一股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处比通货膨胀一一一股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32 .菲利普斯曲线一一又称价格调整曲线,是

7、表示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相互关系的由线*33 -滞胀一一是指通货膨胀率卜升时失业率也卜升°* 34 -财政政策一一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35-挤出效应一一由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 衡收入下降的情形,称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36 .货币政策一一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丁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37.公开市场业务一一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 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机顶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页脚内容4案例1: 一

8、位富于理想的企业家经济开放度一一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是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38 .汇率一一是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至。*39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一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三)计算(以下10题为重点,以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的计算题为全部范围。)1.需求曲线的方程式为P=60-4Q ,供给曲线的方程式为P=20+Q ,试求均衡价格与均衡 厂里。解:已知:P=60-4Q , P=20+Q价格相等得:60-4Q=20+Q5Q=40Q=8 代入 P=60-4Q , P=60-4 乂 8=28.答:均衡产

9、量为8,均衡价格为28.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 Qd = 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 均衡价格,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06年1月、10年1月、12年1 月、13年7月试题)解:把供求方程组成方程组,得Qs=2+6PQd=Qs解之,得 P=4/3 , Qd=Qs=10则此时,需求价格弹性 ED=-(dQ/dP) X(P/Q d)=(-3)*(4/3)/10=0.4,供给价格弹性 Es=(dQ/dP) X(P/Q s)=6*(4/3)/10=0.8,答: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3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4;均衡时的供给价格弹性 为 0.8。

10、3.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 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求该商品需求量的 变动率。解:Edi=l.2, P/P=-10%/1.2= (-AQ/Q ) + (-10%), Q/Q=12% Ed2=1.5, P/P=-10%力 1.5= (-AQ/Q ) + (-10%), Q/Q=15%答: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4.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 2, Q为消费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16年1月试题)解:TU=14Q-Q 2.MU=14-2Q.当MU=0时,TU最大.14-2Q=0 , Q=7将Q=7代入总效用方程

11、,得TU=14*7-7 2=49答:该家庭消费7单位商品时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 49。5.假定某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劳动L,产出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既定,短期总生产函数 TP=-0.1L3+6L2+12L,试求:(1)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2)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3)平均可变成本AVC最小(平均产量APl最大)时的产量;(4)假定每人工资 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求利润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解:(1) TP=-0.1L3+6L2 + 12L APl=-0.1L2+6L+12, MPl=-0.3L 2+12L+12 APl=MPl 时

12、,APl 最大 -0.1L2+6L+12=-0.3L 2 + 12L+12, L=30(2)MPl=-0.3L2+12L+12.MPl' =-0.6L+12 ,令 MPl' =0,有 L=20当APl最大时,L=30贝U TP=-0.1L3+6L2 + 12L=-0.1*30 3+6*30 2 + 12*30=27360(4) . MPl=-0.3L2+12L+12,而利润最大化时 VMP=W,又 VMP=MP*P MPl*30=360 , MPl=12令 MPl=-0.3L2 + 12L+12=12,得 L=40答:(1)劳动的平均产量APl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为30;(2

13、)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为20;(3)平均可变成本AVC最小(平均产量APl最大)时的产量为27360 ;(4)假定每人工资 W=360元,产品价格P=30元,利润最大时雇用的劳动人数为 40 6.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 STC=20+240Q-20Q 2+q3,若该产品的 市场价格是315元,试求:(1)该厂商的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 成本和可变成本;(3)该厂商的停止营业点;(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解:(1)STC=20+240Q-20Q 2+Q3. MC=240-40Q+3Q 2完全竞争市场上,MR=P=315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14、 MR=MC,得STC=20+240Q-20Q 2+Q3, 3Q 2-40Q-75=0Q=15 或 Q=-5/3 (舍去)贝U 兀=TRSTC=PQ-20-240Q+20Q2-Q 3=315*15-20-240*15+20*152-153=2230(2) : STC=20+240Q-20Q 2+Q3FC=20,VC=240Q-20Q 2+Q3(3) /AVC的最低点为停止营业点,止匕时 AVC=MC而 AVC=VC/Q=240-20Q+Q 2, MC=240-40Q+3Q 2.240-20Q+Q 2=240-40Q+3Q 2, 2Q 2-20Q=0Q=10或Q=0 (舍去)贝U AVC=240

15、-20*10+10 2 = 140(4) 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VC最低点以上的MC线.该供给曲线为 MC=240-40Q+3Q 2 (Q >10)即 P=240-40Q+3Q 2 (QA10)答:(1)该厂商的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为15,此时的利润为2230 ;(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为FC=20,可变成本为VC=240Q-20Q 2+Q3;(3)该厂商的停止营业点是价格为140,产量为10对应的时点;(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 P=240-40Q+3Q 2 (QA10)。 7.已知初始消费C0=50,边际消费倾向b=0.8 ,边际税U攵倾向t=0.2 ,投资1=70 , 政府支出G=2

16、00。试求:(1)均衡收入丫。、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d和消费C; (2) 政府预算盈余或赤字(B=T-G); (3)其它条件不变,政府减少多少开支,能使政府预 算收入平衡?并求这时的均衡收入 丫。、税收T、居民可支配收入Yd和消费Co解:(1)已知 C°=50, b=0.8 , t=0,2 , I=70 , G=200,而 C=C0+b*Yd , T=0,2Y由均衡条件Y=C+I+G,可得Y=C0+b*Yd+I+G=C 0+b*(Y-T)+I+G=50+0.8*(Y-0.2Y)+70+200则 0.36Y=320 , Y° = 889 , T=0.2*889=178Yd

17、=Y-T=889-178=711 , C=C0+b*Yd=50+0.8*711 -619(2) B=T-G=178-200=-22(3)要使政府预算收入平衡,则 B=T-G=0,有T=G由均衡条件 Y=C+I+G,可得Y=C+I+T贝U Y=C0+b*Yd+I+T=C 0+b*(Y-T)+I+T=50+0.8*0.8Y+70+0.2Y .0.16Y=120 , Y0=750T=0.2Y=0.2*750=150 , G=T=150, G=200-150=50Yd=Y-T=750-150=600C=Q+b*Yd=50+0.8*600=530答:(1)均衡收入丫0是889 ,税收T是178,居民可支

18、配收入 Yd是711,消费C是 619; (2)政府预算赤字是22; (3)政府减少50单位开支,能使政府预算收入平衡, 此时均衡收入Yo是750 ,税收T是150 ,居民可支配收入Yd是600 ,消费C是530。8.已知:投资函数I=l-dR , l=100, d=50。试求:(1) R=10%, 5%, 3%时的投资 需求量;(2)其它条件不变,d=80时的投资需求量;(3)分析d和R的变化对投资需 求量的影响。解:(1)将 R1=10%, R2=5%, R3=3%代入投资函数,得 I 1=l-dR1=100-50*10%=95I 2=|-dR2 = 100-50*5%=97.5I 3=|

19、-dR3=100-50*3%=98.5(2) v d=80. I=l-dR=100-80R贝U I 1=l-dR1=100-80*10%=92 , 12=l-dR2=100-80*5%=96 , 13=l-dR3=100-80*3%=97.6答:R=10%, 5%, 3%时的投资需求量分别是 95,97.5和98.5; (2)其它条件不变,d=80时的投资需求量分别是92,96和97.6; (3)在自发投资需求I,系数d保持不变 的条件下,利率R越低,投资成本越低,投资需求相应增加,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在 自发投资需求I,利率R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系数d越大,投资成本越大,投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

20、*9.总供给函数为 AS=2300+400P,总需求函数AD=2000+4500/P 。试求:(1)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16年1月试题)解:(1)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对应均衡收入和均衡价格解方程组 AD=2000+4500/PAS=2300+400P得P=3或P=-37.5 (舍去)Y=AD=AS=2300+400*3=3500(2) .总需求上升10%AD=(2000+4500/P)*(1 + 10%)=2200+4950/P解方程组 AD=2000+4500/PAS=2300+400P得P= 3.395或P< 0 (舍去)Y=AD

21、=AS=2300+400*3.395=3658答:(1)均衡收入是3500 ,均衡价格是3; (2)总需求上升10%的均衡收入为3658 , 均衡价格是3.395。 10.若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 m变为0.25 ,边际储蓄倾向s为0.2 , t=0.2。试求: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时,对该国进口 M的影响。解:: m=0.25 , s=0.2 , t=0.2 ,而 b+s=1,即 b=0.8; AG=10,K=AY/ AG. Y=K*4G=1.64*10=164 (亿元)又 m=AM/ AY.0.25= M/0.64 , M=4.1 (亿元)答:政府支出增加10亿元时,该国进口 M会增加4.1亿元

22、。*1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20-3P,Qs=2+3P。试求该商品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 略?(06年7月、08年7月、10年7月、15年1月试题)解:商品实现均衡时 Qd=Qs也就是,20-3P=2+3P ,则P=3在价格P=3时,市场需求量为11,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9/11答:当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 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策略。*1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 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

23、别为Px=2 , Py=5,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09年7月、12年7月试题)解:由已知可得,均衡点上满足 2X+5Y=270 ,则Y=54-2X/5此时对X求导,可得dY/dX=-2/5又 dY/dX=-20/Y .-20/Y=-2/5 ,则 Y=50v 2X+5Y=270 , Y=50, /.X=10答:张某实现均衡时将消费10单位的X和50单位的Y。*13.若消费者李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李某收入为600元,X 和Y的价格分别为Px=4元,PY=10元,求:(1)李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2)若某工会愿意 接纳李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李某可以50%的价

24、格购买X,则李某是否应该加 入该工会?(07年1月、11年7月、14年7月试题)解:(1) vU=X2y2, - MUx=2Y2X,MU y=2X2Y,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可得4X+10Y=6002Y2X/4=2X 2Y/10 解之,得 X=75,Y=30 。(2)由已知可得,Px=4X50%=2,上交会费100元,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可得2X+10Y=5002Y2X/2=2X 2Y/10 解之,得 X=125,Y=25 。李某加入工会前,U=X2y2=752*30 2=5062500李某加入工会后,总效用变为 U =1252*25 2=9765625答:(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为 X=75

25、,Y=30 ; (2)李某加入工会后的总效用比以前 要高,所以李某应该加入工会。*14.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 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 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 09年1月、11年1月、14年1 月试题)解:Q=5LK , . .MPl=5K,MPk=5L,根据生产者均衡条件,可得 MPl/Pl=MPk/P k即5K/1=5L/2,2K=L,代入生产函数,得 K=2,L=4。答:该钢铁厂应投入2单位资本和4单位劳动力进行生产。*15.已知生产函数 Q=LK,当Q

26、=400时,Rl=4, Pk=1,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 合时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 ( 2)最小成本是多少? ( 08年1月试题)解:(1)已知 Q=LK, Q=400 , Pl=4, Pk=1,; Q=LK ,MPK=dQ/dK=L , MPL=dQ/dL=K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必须满足 MPk/Pk=MPl/Pl的条件,代入数据,可得 L/1=K/4 ,即K=4L又. Q=LK, Q=400 ,且 K=4L:L=10, K=40(2)此时厂商的成本为 C=PL*L+Pk*K=4 X 10+1X40=80答:(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时资本数量是 40,劳动数量是10; (2)最小成

27、本是80。*16.设完全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 STC=20+240Q-20Q 2+Q3,若该产 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问:(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成 本和可变成本曲线。(13年1月试题)解:(1)因为 MC=240-40Q+3Q 2,MR=P=315得 Q=15利润=TR-TC=2250(2)不变成本FC=20可变成本 VC=240Q-20Q 2+Q3*17.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Y=C+I+G, C=80+0.75Yd , T=-20+0.2Y , I=50+0.1Y , G=200。式中,Y为收入,C为消费,Yd为可支配收入,T为税收,G为政

28、府支出。试 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综合乘数。 (06年1月、09年7月、11年7 月、13年1月、15年1月试题)解:由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知,均衡时有Y=C+I+G=80+0.75Yd+50+0.1Y+200Yd=Y-T=Y-(-20+0.2Y)=0.8Y+20Y=80+0.75(0.8Y+20)+50+0.1Y+200则有0.3Y=345 ,即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150当 Y=1150 时,C=80+0.75Yd=80+0.75(0.8Y+20)=80+0.75*(0.8*1150+20)=785I=50+0.1Y=50+0.1*1150=165T=-20+0.2Y=

29、-20+0.2*1150=210答:均衡的收入为1150,均衡的消费为785,均衡的投资为165,均衡的税收为210, 乘数为3.3。*18.已知I=20+0.2Y,C=40+0.6Y,G=80 。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 多少?(2)Y,C,I的均衡值。(04年7月改、10年1月、11年1月、14年7月试题)解:(1)由C=40+0.6Y,可得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2)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及政府支出代入恒等式Y=C+I+G,有Y=(40+0.6Y)+(20+0.2Y)+80 ,得 Y=700从而 C=40+0.6 X 700=4601=20+0.2

30、乂 700=160答:(1)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储蓄倾向为0.4; (2) Y,C,I的均衡值分别为700, 460 和 160。*19.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1=300 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函数T=0.2Y ,求:(1)均衡的收入水平及投资乘数、 政 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2)若政府购买G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05 年7月、10年7月试题)解:(1)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 Y=C+I+G Y=100+0.9(Y-T)+300+160=2000K=1/1-0.9(1-0.2)=25/7K G=K

31、=25/7KT=-b/1-0.9(1-0.2)=-45/14(2)政府购买增加 G=300-160=140 ,投资乘数K=25/7增加的国民收入 Y=K*AG=(25/7)*140=500 新的均衡收入为 2000+500=2500答:(1)均衡的收入水平为2000亿元,投资乘数为25/7 ,政府购买乘数为25/7 ,税 收乘数为-45/14 ; (2)新的均衡收入为2500亿元。*20.假定: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900 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试求:(1)乘数是多少?国民收入增加400亿元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应增加多

32、少?(04年1月改、08年1月、 09年1月、12年1月、14年1月试题)解:已知 丫1=500 , 丫2=900, b=0.9 , t=0.2则/ G=/Y/K g=(900-500)/3.57=112( 亿元)答:(1)乘数是3.57; (2)国民收入增加400亿元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应增加 112亿 元。*21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 (按两部门计算Kg和Kt),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 购买支出和税收。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 (2)税收乘数Kt; (3)G为20 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4) N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05年1月改、 06年7月、08年7月

33、试题、12年7月改)解:已知 b=0.85 , G=20 万元,T=20 万元,KG=1/(1-b)=6.67,KT=-b/(1-b)=-0.85/0.15=-5.67Yg=AG*Kg=20*6.67=133.4(万元)Yt=ZT*K t=-5.67*(-20)=113.4(万元)答:(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Kg为6.67 ; (2)税收乘数Kt为-5.67 ; (3) 4G为20万 元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为133.4万元;(2) ZT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为113.4 万元。*13 .已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收倾向为0.15,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各增 加500亿元。试求:(1

3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转移支付乘数;(3)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 入增加额;(4)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12年7月、13年7月试题)解:已知 b=0.8,t=0.15, G=500, TR=500,/Yg=/G Kg=500 X 3.1 = 1550 (亿元),/ Ytr=/TR Ktr=500 X 2.5=1250 (亿元)答:(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3.1; (2)转移支付乘数为2.5; (3)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额为1550亿元;(4)转移支付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为1250亿元。(四)问答题及论述题:(问答题不需要展开;而论述题要联系实际发表自己观点。)1.

35、价格竞争的功能。第一,信息传递的功能。价格能反应市场供求的现状与前景,表明商品的相对稀缺程度;第二,行动的刺激功能。价格信号代表着企业的盈利与亏损,影响着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价格信号引导着经济主体按其信号行事;第三,调节市场供求的功能。价格的高低与商品的供求关系成反比,价格高时,Qd提高,Qs下降,商品供过于求,反之供不应求,使商品的供求关系围绕市场价格进行波动;第四,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2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分类。(11年7月、15年1月试题)(1)购买欲望。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

36、,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2)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 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3)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月、12年性较大:使用时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 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3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08年11月、13年7月试题)答:如图所示,(1)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 当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增

37、加;(3) 当边际效用为。时,总效用最大;(4) 当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减少;消费一定商品的总效用是消费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之和。*4 .试述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04年7月试题)*5.画图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05年7:1月试题)答: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在坐标图上,任 点都应有一条无差异曲线通过;第二,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负斜率,即无差异曲 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水平低,离原序数效用论分可以有许多条,离原

38、点近的无差异曲线效用 点远的无差异曲线效用水平高。6.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用 析)。(13年1月试题) 答: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 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用图形法说明消费者均衡,就是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在这个相切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MRSxy=R/Py,这就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成本曲线是试题)平均成本曲点N ,在交等于平均成* *7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什么关系? ( 06

39、年1月、11年7月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 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O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图所示:(04年1月、1月、16年1件下,生产同* *8 .画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05年1月、07年7月、11年1月、14年月试题)答: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 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第一,等产量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要保持产量不变,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就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投入量,两种要

40、素是相互替代的 ; 第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离原点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低; 第三,一个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月试题)成本既定的条的曲线。 *9 .等成本线的特征。(09年7月、12年7答:(1)等成本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白L 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所形成(2)在等成本线以外点,如图中的 A点,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但成本达不到 ; 在等成本线以内的点,如图中的 B点,成本虽然能够达到,但两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是 最大;只有等成本线上的各点,是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两种要素的组合是最大的。* *10

41、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04年1月、10年1月试题)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 来调整产量,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大体可分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即价格水平高(P>AC),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 等于需求,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P=AC),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零,此点叫收 支相抵点;(3)供给大于需求,即价格水平低(P<AC),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 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如果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厂商来说,还是生产比不生产要好。(5)在存在

42、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P<AVC),厂商必须停止生产。在短期中,企业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11 .画图说明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并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长期均衡有 什么不同? (10年7月、14年7月迨述题)答:在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虽然可以实现均衡,但由于不能调整生产规模,厂商在短 期均衡时可能会有亏损。但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以 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使超 额利润为零,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具体过程如下:1)如果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即存在超额利润

43、时,各厂商会扩大生产规模或行业整个行业供 单个厂商的 润减少,直格水平低, 能减少生产中有新厂商加入,从而使 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 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 到超额利润消失为止。2)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价 即存在节损日寸,则厂商可 规模或行业中有一些厂商退出,从而使整个行业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下升,单个厂商的 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为止。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在长期内由于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行业, 并可以调整自己的生产规模,所以供给小于需求和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都会自动消失, 最终使价格水平达到使各个厂商既无超额利润又无亏损的状态。这时,整个行业的供求 均衡,各个厂商的产量也不

44、再调整,于是就实现了长期均衡。其均衡条件 是:MR=AR=MC=AC4)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相比,其区别在于:第一,长期均衡的条件不同。完全竞争厂商的 长期均衡 的条件是:P=MR=SMC=LMC=LAC=SAC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LMC=SMC。第二,长期均衡点的位置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而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不可能产生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第三,获得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而完全垄断厂商由 于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可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12 .厂商利润公式是什么?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什么?(15年1

45、月试题)(1)利润是收益与成本的差额。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经济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包括在成本中。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的差额,用公式表示:利润=TR-TC(2)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因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 所以厂商不会停止生产;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增加的成本,说明此时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厂商会缩减规模,减少产量。只有当

46、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 即不增加产量也不缩减产量,此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13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 05年7月、07年7月、09年1月试 题)答: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 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 升,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 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的供给 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

47、向后弯曲的形状。*14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07年1月论述题)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于 1905年提出的,旨在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 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与财富的平等情况。洛伦兹把社会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为 10个等级,每个等级有10%的人口,再将这10% 的人口的收入除以国民收入,得出每一等级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以累计的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计的国民收入百分比为纵轴,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最 后,根据一国每一等级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数字,描绘出一条实际 收入分配曲线,这就是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

48、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 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把洛伦兹曲线图中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用 A表示,将洛伦 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间面积用B来表示,那么基尼系数就可以表示 为:G=A/(A+B)。基尼系数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基尼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 等;反之,越不平等。联系实际(略) *15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04年1月、06年7月、08年1月试题)答: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叫外部性或称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包括外部经济和外部不

49、经济。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以下三种:(1)税收和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家庭或厂商实行征税,其征税额应等于该家庭 或厂商给其他家庭或厂商造成的损失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 本。对于造成外部经济的家庭或厂商,政府应给予补贴,其补贴额应等于该家庭或厂商 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的收益额,从而使该家庭或厂商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等。(2)企业合并。无论是外部经济还是外部不经济的厂商,政府如果把这两个厂商合并 或两个厂商自愿合并,则外部性就“消失” 了或被“内部化” 了。合并后的厂商为了自 己的利益,使生产确定在 MR=MC水平上,容易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明确产权。在许多情

50、况下,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多是由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如果产权完全确定并能得到充分保障,就可杜绝一部分外部性发生。因为在产权明确的 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外部性问题。16.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谈市场的局限性。(论述题)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的经济。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主体的行为易短期化第二,经济主体易从利润角度而不从宏观角度进行生产决策第三,易导致外部不经济第四,易导致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衡第五,易导致收入分配不公(请逐条联系实际或综合联系实际阐述)*17 .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计算公式。(07年1

51、月试题、09年1月和12年 1月、16年1月论述题)答:(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 I ,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 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Y=/I/(1-b)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 K=1/(1-b)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 向的倒数。(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 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 投资减少

52、。因此,经济学家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乘数的作用体现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 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 免发展过热。(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 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联系实际部分。(自行写作)* *18 .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05年7月、08年7月、09年7月、10年7月、13年1月、14年7月试题)答:ab线,平行于横轴,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 不断增加,这是因为没有充分就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供给。bc线,从左

53、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总供给和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化。 这是在充分就业 前或资源接近充分利用情况下,产量增加使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这种情况是短期的,同时又是经常出现的。所以,这段总供给曲线被称为“短 期总供给曲线”,或“正常的总供给曲线”。cd线,垂直于横轴或平行于纵轴。表明价格水平变化,总供给量不变。因为已充分就业 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段总供给曲 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19 .失业的含义及其对经济的影响。(08年1月论述题 16年1月试题)答: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

54、, 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 (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 的百分比。失业分为周期性失业和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 也叫非自愿失业;自然失业是经济能够长期持续运行的最低失业率,它包括摩擦性失业 和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是市场制度本身决定的,与劳动力供求状态无关,即使实现了 充分就业也会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存在,所以失业率为零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 实现周期性失业率为零。失业问题比劳动力短缺问题对经济不利的影响更大。一是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 浪费和社会损失。二是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 者及其家属的收

55、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 团结。联系实际部分。(自行写作) *20 .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04年7月、12年7月、14年1月 论述题)答:(1)通货膨胀一般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升。(2)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第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第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 起的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包括三种类型: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第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

56、胀:是指在现实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 作用常常混合在一起,所以形成混合型通货膨胀。第四,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比例失调,或 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联系实际部分(自行写作)。*21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07年1月试题)答: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或者说“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价格所提供的供给”。既然总需求增加可以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那么使得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 是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 具体表现在:私人部门的消费增加或储蓄减少、 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和减少税收都可以导致总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在总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价格总水平提高,从而形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22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06年7月试题)答: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所致。导致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