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精讲深剖)(解析版)_第1页
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精讲深剖)(解析版)_第2页
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精讲深剖)(解析版)_第3页
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精讲深剖)(解析版)_第4页
第1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精讲深剖)(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真题速递1. (2019全国出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3P。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升溶液中的 H+数目为0.02Na3B. c(H+尸 c(H2PO4)+2c(HPO4)+3c(PO4 )+ c(OH )C.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 pH减小D.加入NaH2PO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答案】B【解析】A、常温下pH=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0.01mol/L,因此每升溶液中 H卡数目为0.01Na, A 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 B正确;C、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C错误;D、加入NaH2PO

2、4固体,H2PO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 D错误。452. (2019天津)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 10和1.7 10 。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 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I代表HNO2溶液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5点c HA c OHC,从c点到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c A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 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 n Na 相同【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n的变化大,则n的酸性比I的酸性强,n代表 HNO2,

3、 i代表CH3COOH,故A错误;B、酸抑制水电离,b点pH小,酸性强,对水电离抑制程度大,故 B错误;C、 n 代表 HNO2, c(HNO2)c(OH-)/c(NO2-)=c(H+) c(HNO2)c(OH-)/c(H+) c(NO2-)=kw/k(HNO2), kw 为水的离子积 常数,k(HNO2)为HNO2的电离常数,这些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则不变,故 C正确;D、体积和 pH均相同的HNO2和CH3COOH溶液,c (CH3COOH) c (HNO2),分别滴加同浓度的 NaOH溶液至恰好 中和,CH3COOH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多, HNO2消耗的NaOH少,故D错误。

4、3. (2019江苏)室温下,反应 HCO3+H2O峰? 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M0-8。将NH4HCO3溶液 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0.2 mol L-1 氨水:c (NH3 H2O)c(NH4) c (OH-) c (H+)B. 0.2 mol L-1NH4HCO3 溶液(pH7) : c ( NH 4 ) c (HCO3A c (H 2CO3) c (NH3H2O)C. 0.2 mol L-1 氨水和 0.2 mol L-1NH 4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c(

5、 NH 4 )+c(NH 3 H2O)=c(H 2CO3)+c (HCOa)+c(CO2 )D. 0.6 mol L-1 氨水和 0.2 mol L-1 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 (NH3 H2O)+ c(CO2 )+ c(OH-)=0.3 mol L-1+ c (H2CO3)+ c (H+)【答案】BD【解析】A.NH 3SH2O属于弱碱,部分电离,氨水中存在的电离平衡有:NH3HO耀? NH4+OH-,H2O窿 3H+OH-,所以c(OH-)c(NH 4+),故A错误;B.NH 4HCO3溶液显碱性,说明 HCO3-的水解程度大 于 NH 4+的水解,所以 c(NH 4+)c(HC

6、O 3-) , HCO3-水解:“O+HCO 3-摩分 H2CO3+OH-, NH4+ 水解: NH4+H2O诲? NH3?H2O+H+,前者水解程度大且水解都是微弱的,则c(H2CO3)c(NH 3SH2O),故B正确;C.由物料守恒,n(N):n(C)=2:1 ,则有 c(NH 4+)+c(NH 3?H2O)=2c(H 2CO3)+c(HCO 3-)+c(CO32-),故 C 错误;D.由物料守恒,n(N):n(C)=4:1 ,则有 c(NH 4+)+c(NH 3?H2O)=4c(H 2CO3)+c(HCO 3-)+c(CO 32-);电荷守恒 有:c(NH4+)+c(H+)=c(HCO3

7、-)+2c(CO32-)+c(OH-);结合消去 c(NH4+)得:c(NH 3?H2O)+c(OH -)=c(H +)+4c(H2CO3)+3c(HCO 3-)+2c(CO 32-),0.2mol/LNH 4HCO3与 0.6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瞬间c(NH4HCO3)=0.1mol/L,由碳守恒有,c(H2CO3)+c(HCO3-)+c(CO32-)=0.1mol/L ,将等式两边各加一个c(CO32-),则有 c(NH3?H2O)+c(OH -)+c(CO32-)=c(H+)+c(H2CO3)+3c(H2CO3)+3c(HCO3-)+3c(CO32-),将带入中得, c(NH3?

8、H2O)+c(OH-)+c(CO32-)=c(H+)+c(H2CO3)+0.3mol/L ,故 D 正确。4. ( 2019浙江4月选考)室温下,取 20 mL 0.1 mol L-1某二元酸 H2A,滴加0.1 mol L-1 NaOH溶液。 已知:H2AH+ HA-, HA-? H+ +A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 0.1 mol L-1 H2A 溶液中有 c(H+)c(OH-)c(A2-) = 0.1 mol L-1B.当滴加至中性时,溶液中c(Na+)=c(HA-)+2c(A2-),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C.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

9、有 c(A2-)= c(H+) c(OH-)D.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此时溶液中有 c(Na+)= 2c(HA-)+2c(A2-)【答案】B【解析】A. 0.1 mol L-1H2A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其关系为c(H+尸c(OH-)+2c(A2-)+ c(HA-),因而c(H+)-c(OH-)-c(A2-尸 c(A2-)+c(HA-)=0.1mol L-1 , A 项正确;B.若 NaOH 用去 10ml,反应得到 NaHA 溶液, 由于HA-?H + +A2-,溶液显酸性,因而滴加至中性时,需要加入超过10ml的NaOH溶液,B项错误;C.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得到

10、NaHA溶液,溶液的pH 7,存在质子守恒,其关系为c(A 2-)=c(H+) c(OH-),C项正确;D.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得到Na2A溶液,根据物料守恒有:c(Na+) = 2c(HA-) + 2c(A2-), D 项正确。5. (2018北京)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哪.的是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i7H35COOH+C 2H5180H泮誓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 mol L-1 氨水的 pH=11.1 : NH3 H2。.+OH-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恒父子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 +2e-=Cu【答案

11、】A【解析】A项,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硬脂酸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i7H35COOH+C 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 A 项错误;B 项,常温下 0.1mol L-1氨水的 pH=11.1 , 溶液中c (OH-) =10-2.9mol L-10.1mol L-1,氨水为弱碱水溶液,电离方程式为NH 3 H2O NH 4+OH-,B项正确;C项,Na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Na易失电子形成Na+,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Cl易得电 子形成Cl-, Na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给Cl, Na+与Cl-间形成离子键,C项正确;D项,电解精炼铜时, 精铜为

12、阴极,粗铜为阳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D项正确;答案选 Ao6. (2018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 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 C2H50H和CH3OCH3【答案】B【解析】A .根据 越弱越水解”的原理,HA的Ka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A-的水解越强,应该是NaA的Kh(水解常数)越大。选项A错误。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形成锌铁原电池,因为锌比铁活泼, 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腐蚀。选B正确。C.反应的活

13、化能越高,该反应进行的应该是越困难(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越”越困难)。选项C错误。D.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0H和CH3OCH3的官能团明显有较大差异,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选项 D错误。7. (2017新课标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的11B中,含有 0.6Na个中子B.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 0.1Na个H +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 O2中完全燃烧,得至ij 0.6Na个CO2分子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 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a个

14、P-Cl键【答案】A【解析】A. 11B中含有中子数=11 - 5=6, 0.1 mol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a个中子,故 A 正确;B.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 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D. 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 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 Cl键小于2Na,故D错误。8. (2018江苏)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57,4 673T-K内A.图甲是CO(g)+H 2O(g)CO2(g)+H 2(g)

15、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0 2 0 10 s.oTgdSOhT,说明该反应的 AH A2一的物质的量 分数S(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8 (x) =c(x)/(c(H 2A)+c(HA )+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pH=1.2 时,c(H2A) =c(HA )B. lgK2(H2A)= -4.2C. PH=2.7 时,c(HA )c(H2A) =c(A 2 )D. pH=4.2 时,c(HA ) =c (A2 ) =c(H 2A)【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pH=1.2时,H2A与HA 一的曲线相交,则c (H2A) =c ( HA ),故A正确; B. pH=4.2

16、时,c (H+) =10 4.2mol/L, c ( HA ) =c (A2 ) , K2 (H2A) =c(A2 ) c (H+)/c(HA ) =10 4.2, 则lgK2 (H2A) = - 4.2,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PH=2.7时,c (H2A) =c (A21),由纵坐标数 据可知 c(HA )c(H2A) =c(A 2 ),故 C 正确; D. pH=4.2 时,c (HA)=c (A2),但此时 c (H2A) =0,故D错误。10. (2017 江苏)常温下,Ka(HCOOH) =1.77 10 4, Ka(CH3COOH) =1.75 0 5, Kb(NH 3?H2

17、O) =1.76 W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OONa和NH4Cl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大于后者11. 相同浓度的 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C. 0.2 mol?L 1 HCOOH 与0.1 mol?L 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 ) +c(OH ) =c(HCOOH) +c(H +)D. 0.2 mol?L 1 CH3COONa与0.1 mol?L 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 c(Cl ) c(CH3COOH) c(H +)【答案】AD【

18、解析】A.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离子水解程度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其离子水解程度:CH3COONH4+HCOO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所以得出:c (HCOO ) +c (OH ) =c ( Na+) +c (H+) =0.1mol/L+c (H + );c (NH4+) +c (H + ) =c (Cl ) +c (OH ) =0.1mol/L+c (OH );水解程度NH4+HCOO ,所以前者c (H+)大于后者c (OH - );故A正确;B. pH 相同的 HCOOH 和 CH3COOH,浓度:c (HCOOH ) c (CH3COOH),用相同浓度的 NaOH 溶 液

19、分别滴定等体积 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时,酸的浓度越大,消耗的碱体积越大;, 故B错误;C.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 ( HCOO ) +c (OH-) =c (Na+)+c (H+),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H和HCOONa ;D.二者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CH3COOH和NaCl,混合溶液的pH7,说明醋酸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水解程度。故 D正确。考纲解读考点内容说明电离平衡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弱电解质在水

20、中的电离平衡,能利用电离平衡常数 进行相关计算。电离平衡是局考必考点。考点精讲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 .定义和特征电离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 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保持不变的状态叫电离平衡状态。任何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存在电离平衡,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具有该条件下的最大电离程度。电离平衡的特征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等: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动: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不等于零,是动态平衡。 定:弱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里

21、离子的浓度、分子的浓度都不再改变。 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被破坏,电离平衡发生移动。2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浓度:同一弱电解质,增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电离平衡将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将向电离方向移动,且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3COOH 1B.醋酸钠溶液pH7C.稀醋酸溶液导电能力弱D.醋酸溶液中含有 CH3COOH分子【答案】C【解析】A.常温下,测得0.1 mol/L醋酸溶液的pH1,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的浓度,说明醋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不选;B.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说明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则

22、证明醋酸是弱酸,故 B不选;C.稀醋酸溶液浓度小,导电性比较弱,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较小,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C 选; D. 醋酸溶液中含有CH3COOH 分子,说明醋酸未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故D 不选。2 (上海市黄浦区2018 届高三 4 月等级模拟考试)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两游液中c(H +)相同B 相同物质的量的两溶液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c(H +)均减小C pH=3 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 均变为 5D 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固体,【解析】A.醋酸为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完全电离,盐酸为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完全电离,故

23、两者溶液中c(H+)不相同,A错误;B.相同物质的量的两溶液含有相同物质的量的H+,中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B正确;C.醋酸为弱电解质,稀释溶液会促进醋酸电离,pH不会增加至5, C错误;D.氯化钠和醋酸钠均为强电解质,所以溶液中 c(H+)不变,D错误。3.(上海市虹口区2019年高三二模)一定浓度的盐酸分别与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氨水反应,恰好中和,消耗的盐酸体积相同,则 NaOH溶液与氨水A. OH 浓度相等B. pH相等C.电离度相等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答案】D【解析】盐酸为一元酸,氢氧化钠和氨水均为一元碱,HCl+NaOH=NaCl+H 2。、HCl+NH 3 H2O=NH4C

24、I+H2O,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氨水反应消耗的盐酸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即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相 等,则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中碱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cV,则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选Do4. (2019学年度北京市大兴区高三化学一模)室温下, 关于pH=11的NH3 H2。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A . c(NH3 H2O)=10-3mol/LB.由水电离出的 c(H+)=10-11 mol/LC.加入少量 NH4CI固体,NH3 H2O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w值减小D,加入等体积 pH=3的盐酸,所得溶液:c(CI-)c(NH 4+)c(H+)c(OH-)【答案】B【解析】A

25、. NH 3 H2。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因此c(NH 3 H2O)c(OH-),室温下溶液的pH=11 ,则c(OH-)=10-3moI/L ,由于 c(NH 3 H2O)c(OH-),所以 c(NH 3 H2O)10-3moI/L , A 错误;B.氨水中氢离子由水电 离产生,溶液的pH=11 ,则c(H+)=10-11mo|/L ,即由水电离出的 c(H+)=10-11 mol/L , B正确;C.NH3 H2。在溶 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3 H2。= NH4+OH-,力口入少量 NH4CI固体,溶液中c(NH4+)增大,NH3 H2。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水的离子积K

26、w值不变,C错误;D.pH=11的NH 3 H2。溶液中,c(。H-)=10-3moI/L ,加入等体积 pH=3的盐酸,H+与0H-恰好发生中和反应,但由于 c(NH 3 H20)c9H-), 因此NH3H2。过量,使溶液显碱性,c(OH-)c(H+), NH3 H2。电离产生NH4+),使溶液中c(NH 4+)c(CI-),盐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故c(NH4+)c9H-),因此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c(CI-)c(。H-)c(H+), D 错误。二.电离平衡常数1. 一元弱酸:CH3COOHH +CH3COO区=(CH3COO-)c(H+)1

27、-(CHCOOH)-2. 一元弱碱:NH3 H2OfNH4+OHK(瓯七9斤)二叫,HQ)(1)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不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2) K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K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 K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 H + ,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如:H3P04-H+ + H2PO4K1=7.1 M0 3H2POiH + +HP04K2 = 6.3 10 8HP04 H+ + P04K3=4.20 10 13【名师点拨】电离常数表达式中各组分的浓

28、度均为平衡浓度. 多元弱酸溶液中的c(H+)是各步电离产生的 c(H + )的总和,在每步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中的c(H + )是指溶液中H +的总浓度而不是该步电离产生的c(H + ). 电离常数的特征.同一弱电解质的稀溶液的电离常数的大小与溶液的浓度无关,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变,K值不变;温度不同,K值也不同.但由于电离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在室温时,可不考虑温度对电离常数的影响.电离常数的意义a表明弱电解质电离的难易程度.K值越大,离子浓度越大,该电解质越易电离;反之,电解质越难电离。b比较弱酸或弱碱相对强弱.例如在25c时,HN02的K=4.6 10 4, CH3COOH的K= 1

29、.8 10 5,因此HN02的酸性比CH3C00H的酸性强。典例1 (019届北京市通州区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已知:一元弱酸HA的电离平衡常数 K =c H+ c A。25c时,CH3COOH、HCN、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c HA化学式CH3C00HHCNH2CO3K1.75 10 f4.9 10 t0Ki = 4.4 10: 7K2 = 5.6 10: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CH3COOH溶液的过程中,n(CH3COO)逐渐减小2B. NaHCO3 溶放中:c(H2CO3) c(CO 3 ) & = 5.6 10:一11,说明 HCO3-K24.4 102的水解大于电离,则溶

30、放中 c(CO3 )vc(H2CO3)10 7mol L-1C. 25c时,某乙酸溶液 pH=a,则等浓度的甲酸 pH=a1D.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HCOONa溶液比Na2SO3溶液的pH大H2SO3 HCOOH CH 3COOH HSO 3-。A.因为乙酸的酸性【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酸性顺序为:大于亚硫酸氢根离子,所以亚硫酸钠和乙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和乙酸钠,故A错误;B.甲酸钠溶液因为甲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且存在质子守恒,c(OH-尸c(H+) +c(HCOOH),因为溶液的pH=8 ,所以c(OH-尸10-6 mol L-1, c(H+)=10-8 mol L-1,所以

31、 c( HCOOH)=9.9X 10 7moi l-1,故 B 正确;C.等浓度的乙酸和甲酸溶aabb10104.7410103.74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假设甲酸溶液的pH=b, 10, 10,计算 b=a-0.5,故C错误;D.因为甲酸的酸性比亚硫酸氢根离子酸性强,所以同温度下,等浓度的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水解 程度小于亚硫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即等浓度的甲酸钠的pH小于亚硫酸钠,故 D错误。【拓展提升】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 .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与强电解质做导电性对比实验。2 .浓度与pH的关系。如 0.1mol/LCH3COOH 溶液,其pH1 ,则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3 .测定对

32、应盐的酸碱性。如 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 CH3COOH是弱酸。4 .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关系。例如,将 pH=2的酸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 100倍,若pHV,同理可得 NaClO 溶液中总数为2Xc (Na+) +c (H+) V,由电离常数可知 HCOOH比HCN易电离,则等体积、等浓度的 HCOONa和NaClO溶液中,Cl。一水解程度更大,溶液中的 c (OH)大、c (H+)小,所以HCOONa溶液 中离子总数大于 NaClO溶液,故B正确;C项、NaHS溶液中一定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H2S)+c(H+尸c(OH)+c(S2 ),故C正确;D项、向NaClO溶液中通

33、入H2S,因NaClO具有强氧化性,与 H2s在溶液中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 D错误。2.亚硝酸(HNO2)为一元弱酸,其性质与硝酸相似。已知: 298K时,四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K) 如下表。HNO2NH 3 H 2OH2CO3H2SO3K (mol L-1) -25.1 10-41.8 10-5Ka1=4.2 10-7Ka2=5.61 10-11Ka1 = 1.3 10 2Ka2=6.3 10 8(1)下列不能说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a.常温下 0.1 mol L-1 NaNO2溶液的 pH7b.用一定浓度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c.等pH、等体积的盐

34、酸和 HNO2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HNO2放出的氢气较多d.常温下,0.1mol L-1 HNO2溶液的 pH=2.3(2)298K时,将10mL 0.1mol L-1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0.1mol -L-1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为 (填 酸 性、碱性”或 中性”)298K时,将10mL pH=3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pH=11氨水混合,所得溶液为 (填酸性、械性”或中性”)。(3)若将pH=2的HNO2、HCl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变化如右图所示,判断曲线I对应的溶液为 (填化学式)。图中a、b、c三点对应溶液的导电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a、b、c表示,下同);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

35、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依据提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NaH 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H 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b 酸性 碱性 HCl bac c a bNaHSO3=HSO3-+ Na+、HSO 3-SO32- + H+H 2SO3+ HCO 3三HSO 3-+ CO2H2O【解析】(1) a.常温时NaNO2溶液的pH大于7,说明亚硝酸钠是强碱弱酸盐,亚硝酸根离子水解而 使其溶液呈碱性,则亚硝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 a正确;b.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较低,但不能水解亚硝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证明亚硝酸

36、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 HNO2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HNO2放出的氢气较多,亚硝酸中存在部分电离,所以能证明亚硝酸是弱电解质,故c正确;d.常温下0.1mol?L-1的HNO2溶液pH=2.3 ,说明亚硝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 d正确;故答案为b;(2)已知在25c时,一水合氨的 Ki=1.8 M0-5,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i=5.1 X10 -4,所以亚硝酸的电离 程度大于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则俊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亚硝酸根离子的程度;则298K时,将10mL0.1mol L-1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0.1mol L-1氨水混合,恰好生成 NH4NO2溶

37、液,根据 谁强显谁性”,所得溶 液显酸性,而将10mL pH=3的亚硝酸溶液与10mL pH=11氨水混合,根据 谁弱显谁性,所得溶液为碱性;(3) HNO2是弱酸、HCl是强酸,加水稀释时 HNO 2发生电离,稀释相同的倍数时c(H+): HNO 2 HCl ,则稀释相同倍数时 pH变化较大的是 HCl、较小的是HNO2,根据图知I对应的溶液为 HCl,酸抑制水电离, 酸中c(H+)越大其溶液的导电性越强,但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大,c(H+): bac,则溶液的导电性:bac;水的电离程度:ca b;(4)NaHSO3是可溶性盐能完全电离,而HSO3-电离程度较弱,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则Na

38、HS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3=HSO3-+Na+、HSO3-= SO32-+H+;由表中数据可知, 酸fH 2SO3HSO3-H2CO3,则H 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 式为 H2SO3+HCO3-=HSO3-+CO2忏 H2。3.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化学式HFHClOH2CO3NH3 H2O电禺常数6.8 1044.7 108Ki=4.3 M0-7K2=5.6 M0-11Kb=1.7 M0-5(1)常温下,物质的量溶度相同的三种溶液NaF溶液 NaClO溶液Na2CO3溶液,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2)25 C时,P

39、H=4的NH4C1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3)NaClO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为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5)常温下,0.1mol/L的氨水和0.1mol/L的NH4C1溶液等体积混合,判断混合溶液的酸碱性10 11NH3H2O的电离常数Kb=1.710-5,可得NH4+的水解常数Kh=/=L7K1。=5.9M0-10,因为KhH2CO3HClO HCO3-,弱酸的酸性越弱其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碱性越强,所以pH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 av dvcv b,故答案为:avdvcvb; (2) 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与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增大,浓度减小,酸性减弱,A、氢离子浓度减小,故 A错误;c (H 1 )B、加水稀释过程中,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物质的量减小,所以 c增大,故b正确;C、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C错误;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酸性减弱,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c(OH)浓度增大,所以c (1厂】增大,故D正确;E、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 E错误;故答案为:BD;(3)次氯酸的酸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